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健康知识 > 食材知识 > 中药炒紫苏子的作用

中药炒紫苏子的作用

时间: 维俏1110 分享

中药炒紫苏子的作用

  中药炒紫苏子是常用的中药材,但是病人对于中药炒紫苏子的作用不了解,不知道适合治疗什么症状。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中药炒紫苏子的作用,希望能帮到你。

  中药炒紫苏子的作用有:

  1、痰寨气逆、胸闷喘咳。本品性温质润,性主疏泄,善开肺郁,下气清痰,止咳平喘。用于风寒外束,肺气不宣,咳嗽胸闷,痰气不利,常与麻黄、陈皮、杏仁等同用。

  2、肠燥便秘。本品质润多油,能润燥滑肠,同时又能降泄肺气,以助大肠传导。用于肠燥气滞,腹胀便秘,可与火麻仁配伍,以润澡行滞通便。

  胸闷是一种自觉胸部闷胀及呼吸不畅的感觉,轻者可能是神经官能性的,即心脏、肺的功能失去调节引起的,经西医诊断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重者为心肺二脏的疾患引起,可由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或慢支炎、肺气肿、肺心病等导致,经西医诊断有明显的器官性病变。

  中药紫苏子为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紧苏的干燥成熟果实。性辛,温。归肺、大肠经。功能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主治胸闷、咳嗽、便秘等症。脾虚便溏者慎用。

  炒紫苏子是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约1.5mm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网纹,基部稍尖,有灰自色点状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压碎。种子黄白色,种皮膜质,子叶2片,类白色,有油性。压碎有香气。味微辛。

  紫苏的功效与作用

  (一)紫苏的功效

  【性味】 辛,温。

  【归经】 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 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别录》:"主下气,除寒中。"

  孟诜:"除寒热,治冷气。"

  《日华子本草》:"补中益气。治心腹胀满,止霍乱转筋,开胃下食,并(治)一切冷气,止脚气。"

  《本草图经》:"通心经,益脾胃。"

  《履巉岩本草》:"止金疮出血;疗痔疾,煎汤洗之。"

  《滇南本草》:"发汗,解伤风头痛,消痰,定吼喘。"

  《纲目》:"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

  《本草逢原》:"能散血脉之邪。"

  (二)紫苏的作用

  紫苏有叶、子、梗三类,“紫苏叶性味辛温,具有发表、散寒、理气、止咳的功效;紫苏子则主要是下气消痰、润肺;它的梗能和胃降气,治疗胃气上逆。”若是冬季受凉感冒,出现怕冷、四肢僵硬、酸痛、鼻子不通气、流鼻涕等症状,用紫苏叶散寒解表、发发汗,感冒就能更快痊愈。

  解热作用。

  实验表明,适量吃一些紫苏叶,有很好的解热作用。

  抗菌作用。

  紫苏叶在试管内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长。

  升血糖作用。

  吃紫苏叶可以使人的血糖升高。

  促进肠蠕动。

  在实验中,从紫苏叶中分离出的Perilla ketone,对大鼠有促进肠蠕动作用,使其肠内物质运动加速。所以,适量吃一些紫苏叶,可以帮助消化。

  抗癌。

  紫苏油明显抑制化学致癌剂所致的癌症发病率,减少肿瘤的重量和体积,延长肿瘤出现的时间。

  抗过敏。

  据检测紫苏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钾、铁等,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使免疫功能正常发挥的作用,有缓和过敏性皮炎、花粉症等过敏反应的效果。研究还发现,苏梗药效与苏叶相似,苏梗还可用于皮肤病的治疗。

  抗血栓。

  实验证实,紫苏油能抑制血小板和血清素的游离基,从而抑制血栓病的发生,具有抗血栓作用。

  增强记忆。

  动物实验表明,紫苏油能促进小鼠脑内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调节小鼠脑内单胺类神经介质水平,可使小鼠跳台次数明显减少,水迷路测试正确率明显提高,达到终点的时间缩短,并使大鼠视网膜反射能力增强,对亮度辨别学习实验的正确反应率明显增高。也就是说,食用紫苏叶有利于提高人的记忆能力。

  止咳平喘。

  苏叶中的部分酸类物质能够通过缓解平滑肌痉挛,而起到平喘的作用;另外,在其抗过敏过程中,亦可通过减轻炎性反应等,起到止咳平喘的作用。

  止痒。

  如果被蚊虫叮咬了,也可以将新鲜紫苏叶捣烂,敷上止痛痒。

3656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