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食材知识>

川椒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 冠墩784 分享

  川椒也就是我们炒菜常放的花椒,可能是因为四川人喜欢吃而得名。花椒气味芳香,能除各种肉类的腥膻臭气,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据说还能降低血压。下面就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下川椒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川椒的功效和作用

  散寒燥湿

  用于胃腹冷痛、呕吐不能食,可与干姜、党参等同用,如大建中汤。

  用于久寒腹痛腹泻冷沫者,可与附子、干姜同用。

  用于胃脘寒痛、脊背凉痛,可与附子、半夏同用。

  除湿杀虫

  用于蛔虫引起的上腹疼痛,即胆道蛔虫,可与乌梅、黄连等同用,如乌梅汤。

  用于疥疮、皮肤瘙痒起水疱丘疹,用本品内服或外洗均可,可疏风止痒、祛湿杀虫;

  治阴囊湿疹、阴囊潮湿瘙痒,可内服外洗。

  用于脚气属寒湿者,以本品内服外用均可,有除湿散寒、活血通络之效。

  蠲痹止痛

  用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寒湿性者,多与其他化湿温经散寒药同用。

  用于风寒牙痛呈抽搐样痛,受冷则甚者,可以本品煎汤漱口,或少许内服。

  驱虫作用

  花椒所含挥发油在保温的任氏液中能使猪蛔虫严重中毒。服食川椒水能驱除寄生虫。

  降压作用

  有研究发现,花椒能使血管扩张,从而能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增加食欲

  川椒气味芳香,可除各种肉类的腥膻臭气,能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

  川椒的配伍应用

  配苍术:花椒又名川椒、蜀椒,善散阴寒,温中止痛,暖脾止泻;苍术长于外祛风湿,内燥脾湿,以燥湿运脾为主。二药配用,温中燥湿,使寒湿去、脾胃健运,则泻可止,主治湿盛久泻、食欲不佳、妇女下焦虚寒、寒湿带下。

  配乌梅:乌梅驱虫止痛,其味极酸,虫积得酸则止、得辛则伏,故配花椒之极辛以驱虫;内脏虚寒,蛔虫不安,上入膈中,因而出现腹痛,川椒辛热温中散寒,治脏寒虫痛、疝痛有效,乌梅酸涩收敛、固肠止泻,炒炭又可止血,川椒则暖脾止泻,二药配用,一涩一温,能涩肠止久泻,治脾虚久泻、久痢、便血、大肠滑泄不止。

  配干姜:川椒味辛,性大热,入脾胃肺肾诸经,功可温脾胃,补命门,散阴寒,驱蛔虫,止疼痛;干姜味辛,性热,入肺脾胃经,既能温中祛寒,治感寒之腹痛及腹泻,还能燥湿痰,通心肺之阳,治疗胸满及胸痛。二者相伍,同气相求,降而不升,散而不收,共收温中、祛寒、杀虫、止痛之效,主治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现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诸证,治疗胸痹证疼痛较甚者及中焦虚寒所致的腹痛、腹胀、腹泻和呕吐等证。

  川椒的用药禁忌

  阴虚火旺者忌服。孕妇慎服。

  《本草经集注》:杏仁为之使。畏款冬。恶枯楼、防葵。畏雌黄。

  《名医别录》:多食令人乏气,口闭者杀人。

  《千金·食治》:久食令人乏气失明。

  《唐本草》:畏橐吾、附子、防风。

  《本草经疏》:肺胃素有火热,或咳嗽生痰,或嘈杂醋心,呕吐酸水,或大肠积热下血,咸不宜用;凡泄泻由于火热暴注而非积寒虚冷者忌之;阴痿脚弱,由于精血耗竭而非命门火衰虚寒所致者,不宜入下焦药用;咳逆非风寒外邪壅塞者不宜用;字乳余疾由于本气自病者不宜用;水肿黄疸因于脾虚而无风湿邪气者不宜用;一切阴虚阳盛,火热上冲,头目肿痛,齿浮,口疮,衄血,耳聋,咽痛,舌赤,消渴,肺痿,咳嗽,咯血,吐血等证,法所咸忌。

  《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动人堕胎。

868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