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健康知识 > 食材知识 > 皂角米的功效和作用

皂角米的功效和作用

时间: 冠墩784 分享

皂角米的功效和作用

  皂角米俗称雪莲子、皂角米、皂角仁、皂角精,是皂荚的果实。属高能量、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低脂肪食物。并含有胶原蛋白。下面就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下皂角米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皂角米的功效和作用

  ①《本草图经》:核中白肉,入治肺药。又炮核取中黄心,嚼饵之,治膈痰吞酸。

  ②李杲:和血润肠。

  ③《纲目》:治风热大肠虚秘,瘰疬、肿毒、疮癣。

  ④《本草崇原》:治疝气并睾丸肿痛。

  ⑤《医林纂要》:杀疳虫。

  ⑥《本草求原》:疏风热,去麻痹[2] 。

  皂角米的古籍记载

  《名医别录》:皂荚,生雍州川谷及鲁邹县。如猪牙者良,九双荚皂角米和单荚皂角米对比月、十月采荚,阴干[3] 。

  《唐本草》:皂荚,有三种,猪牙皂荚最下,其形曲戾薄恶,全无滋润,洗垢亦不去。其尺二寸者,粗大长虚无润也。若长六、七寸,圆厚节促直者,皮薄多肉味浓,大好也。

  《本草图经》:皂荚,今所在有之,以怀孟州者为胜。木极有高大者。此有三种,医家作疏风气丸煎,多用长皂荚;治齿及取积药,

  《本经逢原》:按大小二皂,所治稍有不同,用治风痰,牙皂最胜,若治湿痰,大皂力优。

  皂角米的原形态

  皂荚乔木,高达15m。刺粗壮,通常分枝,长可达16cm,圆柱形。小枝无毛。一回偶数羽状复叶,长12-18cm;小叶6-14片,长卵形、长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8cm,宽1.5-3.5cm,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斜圆形或斜楔形,边缘有细锯齿,无毛。花杂性,排成腋生的总状花序;花萼钟状,有4枚披针形裂片;花瓣4,白色;雄蕊6-8;子房条形,沿缝线有毛。荚果条形,不扭转,长12-30,宽2-4cm,微厚,黑棕色,被白色粉霜。花期4-5月,果期9-10月[2] 。

  皂角米的的附方

  治大肠风秘:皂荚子三百粒。破作两片,慢火炒燥,入酥一枣大,又炒燥,又入酥至焦黑为度,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蒺藜、酸枣仁汤,空心下,良久未利,再服,渐加至百丸,以通为度。(《妇人良方》)[2]

  治肠风下血:皂荚子、槐实各一两。用粘谷糠炒香,去糠为末,陈粟米饮下一钱。(《圣惠方》神效散)

  治里急后重:积壳、皂荚子等分。炒令干燥为末,米饮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普济方》)

  治下痢不止:皂角子瓦焙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陈茶下。(《医方摘要》)

  治腰脚风痛,不能履地:皂角子。洗净,以少酥熬香为末,蜜丸,梧子大。每空心以蒺藜子、酸枣仁汤下三十丸。(《千金方》)

  治瘰疬满项不破,及肿疼痛:不蛀皂子三百个,酒一升半,化硇砂一两,同浸皂子七日,以文武火熬成,候酒尽为度,每至临卧,含化三粒。(《博济方》)

  治气毒结成瘰疬,肿硬如石,疼痛:皂荚子一两(烧灰),槲白皮末一两。同研令细,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圣惠方》)

  治一切疔肿:皂荚子取仁作末敷之。(《千金方》)

96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