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心理健康知识>

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3)

时间: 立文804 分享

  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过程方法: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帮助别人和被人帮助的快乐。

  情感态度:通过体验,使学生树立乐于助人的情感,初步了解人际交往的相互性。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体验,能体会到帮助别人与被人帮助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蒙眼布,书包。

  教学过程:

  暖身活动:你拍拍,我拍拍。

  一、预习提纲:

  同学们,你接受到别人的帮助吗?说说你当时的心情?

  二、情境故事。

  1、看书上第19页的情境故事,说一下,是什么样一个故事?指名学生发言。

  教师引导:如果当时你也在旁边,你会怎么做呢?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汇报,并表演出来。

  教师总结:看来,在适当的时候,伸出你的手,帮助别人,既能使别人获得帮助,你自己也会感到高兴,因为,你是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及时鼓励,反馈,强化良好行为的形成。

  2、教师引导:同学们,生活中,你接受过别人的帮助吗?谁来说一说?

  学生发言,教师引导:你当时是什么心情呢?

  教师总结:被别人帮助也是件快乐的事情。记得,要礼貌的说一声:谢谢1

  3、那么,生活中,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也帮助过别人,给大家说一说吧。

  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在帮助别人时,你的心情怎么样呢?

  教师总结:主动帮助别人也是件愉快的事情。因为,你助人为乐了。

  以上环节,使学生意识到:帮助别人也意义重大。

  三、游戏体验。

  游戏:“找香蕉”又称“盲人”旅行。(背景音乐)

  要求:1、两人一组,一位同学蒙住眼睛,扮演“盲人’,另一位扮演“拐棍”,由“拐棍”帮助“盲人’,完成“找香蕉”的任务。

  2、完成后,互换角色,重新体验。

  教师在此过程中,观察:学生摘下蒙眼布第一句话,或者当时的面部表情,适时总结,比如:谢谢你,感激的表情.......及时点拨。

  引导学生体验:(1)信任与被人信任的欣慰与快乐。

  (2)自己在帮助与信任他人中的不足。

  教师总结:伸出你的手,给需要帮助的人,虽然只是举手之劳,却能给别人带来光明,给自己带来欣慰与快乐。使学生体验助人为乐带来的积极情感。

  四、教学反馈。

  既然同学们已经体验到了帮助别人与被人帮助的快乐,那么,:

  (1)想一想:你身边有没有需要帮助的人呢?(课件展示),学生发言。

  (2)如果,你能体会到他们的难处,你能否立刻帮助他,关心他?

  (3)你准备怎么做呢?;

  1.小组讨论,交流;2、班级汇报,3、展示表演汇报。4 、畅谈自己帮助别人的感言。

  教师小结:伸出你的手,给需要帮助的人,不仅温暖了他人,也是自己内心欣慰快乐。

  四、总结。

  同学们的感言也是老师想说的,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每个人,在生活中,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帮助他人与被人帮助都是快乐的,那么,就让我们一起:“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成为朋友,快乐就会天天有“。——背景音乐:《伸出你的手》。


看过“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的人还看了:

1.小学生三年级心理健康的教案教育课

2.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案设计

3.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案

4.小学生心理健康设计教案3篇

5.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165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