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健康知识 > 健康养生知识 > 秋分养生有哪些相关方法

秋分养生有哪些相关方法

时间: 冠明863 分享

秋分养生有哪些相关方法

  秋分到来天气开始出现了明显的降温,而此时人体也很容易患上一些疾病,因此秋分养生一定要重视起来。那么秋分养生有什么方法?接下来学习啦小编和你一起了解秋分养生的相关方法吧。

  秋分养生的方法

  1、调饮食防秋燥

  秋分已至,阴气渐盛,阳气渐收,要注意预防秋燥,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也缺少水分,故需要补充水分,但喝白开水并不能抵御秋燥带来缺水效应。古人对付秋燥早有良方即“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也就是白天喝点淡盐水,晚上喝点蜂蜜水,这样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良方。并宜多食梨,梨既能润肺,又能化痰止咳,为秋季养生佳果,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后寒凉气氛日渐浓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经常腹泻的人,水果吃多了还容易诱发或加重疾病。

  2、适当“秋冻”防感冒

  俗语云:春捂秋冻,为什么要秋冻,我们中医讲人与天地统一,人与天地的变化协调一致,秋分以后天气转凉,草木逐渐枯萎,天地之气逐渐收敛,人气亦宜收敛, 秋季适当少穿些,实际上有助于帮助秋季的收敛,从现代医学角度,秋季早晚温差大,应根据天气变化和每个人的体质情况,及时增减衣物,能够预防感冒。

  秋季养生,应以“收”为主。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还可适当进行一些耐寒锻炼和有氧运动,比如:步行、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总之既达到锻炼身体目的,又不宜大量出汗。平时可适当用冷水洗脸对预防伤风感冒有一定效果。

  3、养阴补肾好时机

  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我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除了润凉燥,秋分还是养阴补肾的好 时机,秋分过后,天气越来越冷,夜开始变长,睡眠上宜早睡早起,早睡宜选择在10点左右,早起但不宜过早,宜5-6点为宜,“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饮食上要忌食过多辛辣食物。多选一些性质平和的食物,滋润养阴,又不会损害脾胃。

  秋季养生的食谱

  1、初秋调脾胃――青红萝卜煲生鱼

  [材料]白萝卜300克、红萝卜300克、生鱼1条(约500克)、猪瘦肉100克、红枣6个、生姜3片。

  [烹制]红、白萝卜去皮洗净,切为厚块;红枣洗净去核稍浸泡;猪瘦肉整块洗净;生鱼去鳞、鳃、内脏,洗净,晾干水,下油锅微火稍煎至微黄。然后一起放入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两个小时,加入适量食盐便可,此量可供2-4人用。

  2、秋来补肺正其时――琼玉露

  [材料]人参15克、生地60克、茯苓30克、蜜糖30克。

  [烹制]生地洗净切成小粒;茯苓碎成小粒洗净,放进瓦煲,加入清水1500毫升(约6碗水量)煲1个小时,至汤约400毫升(约1碗半水量),用炖盅盛装,把人参洗净切片,放进炖盅内加盖,文火隔水炖3-4小时,取出待稍凉,溶入蜜糖则成,此量可供1-2人用,深秋时宜每周1-2次。

  3、秋高风燥养肌肤―――白果菊花雪梨饮

  [材料]白果20克、白菊花4朵、雪梨3个、鲜牛奶或淡牛奶250-350毫升、蜜糖适量。

  [烹制]白果去壳,用开水烫去衣、去心;白菊洗净,摘取花瓣;雪梨削皮去心,切成粒状。先把白果、雪梨放入开水锅里,水分不宜太多,文火煲至白果熟透,加入白菊、鲜牛奶或淡牛奶稍滚,熄火稍降温后,加入适量的蜜糖调成甜汤,此量可供2-3人用。

  4、萝卜杏仁煮牛肺

  [原料]萝卜500克,苦杏仁15克,牛肺250克。

  [制作]萝卜切块,杏仁去皮尖。牛肺用开水烫过,再以姜汁、料酒旺火炒透。瓦锅内加水适量,放入牛肺、萝卜,杏仁,煮烹即成。

  [功效]补肺,清肺,降气,除痰。

  [服法]吃肺饮汤。每周2~3次。

  秋分养生吃的食物

  1、酸味食物

  秋属肺金,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所以,秋分节气,应该多吃一些水果蔬菜等酸味食物,少吃一些葱姜等辛味食物。

  2、润肺食物

  秋季,气候干燥,容易诱发秋燥,大便干燥、便秘,口干舌燥,皮肤干燥。所以,应该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百合、淮山、芝麻、鸭肉等等。青萝卜陈皮鸭汤、玉竹百合猪瘦肉汤、木瓜粟米花生生鱼汤、无花果白鲫汤等汤类,可以很好地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

  3、养胃食物

  秋季,也是胃肠病高发的季节。所以,要少吃生冷、辛辣、烧烤等刺激性的食品,多吃一些比较温和的食品。还可以喝一些红茶,以达到暖胃的功效。除此之外,还可以养神。

看过“秋分养生有哪些相关方法”的人还看了:

1.秋分养生饮食有哪些窍门

2.秋分养生保健知识

3.秋分养生原则

4.秋分时节健康养生贴士

2022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