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健康知识 > 健康养生知识 > 熟地有什么功效与禁忌(2)

熟地有什么功效与禁忌(2)

时间: 晓琼996 分享

熟地有什么功效与禁忌

  熟地食疗方

  熟地粳米粥——抗疲劳

  取熟地黄30克,用纱布包好,放入砂锅中煮至药汁呈棕黄色,药香扑鼻时,放入粳米40克煮成粥,去熟地包即可食用。

  适用于因血虚引起的面色晦暗,潮热,自汗,虚汗,腰膝酸痛,身疲无力等症状。

  熟地老鸭煲——肺肾同补

  将熟地黄40克,大枣6枚放入老鸭腹腔中,加水和佐料适量,炖至鸭肉香烂即可。

  常用于肺肾阴虚,潮热,干咳,咽干口渴,日久不愈者;有润燥止咳、滋肾补肺的效果。

  熟地羊肉汤——强壮体魄

  将羊肉切成小块,加入适量熟地黄、桑寄生、当归和作料,文火炖制3个小时即可。

  经常食用,可以滋补肝肾,并能增强免疫力,改善体质,防止疾病的发生。

  熟地白酒盅——乌须黑发

  熟地黄120克、枸杞子60克、白酒1.5升,共置于净器中,浸泡14日,开启后即可饮用。

  可用于精血亏损的辅助性治疗,对阴虚血枯所致的须发早白也特别有效。

  熟地的治病功效

  1、滋养气血,治脐腹痛,月水不调,崩中漏下

  熟地黄(酒蒸)、当归(酒浸,炒)、白芍药、川芎等份,将所有药材研成粗末,每次服三钱,加水一盏半,煎煮至八分,去渣取汁,趁热服用,最好空腹饭前服用。

  2、治腰部疼痛、沉重、不敢俯仰

  取熟地黄、肉桂、川续断、栝楼跟、制附子、川椒、细辛、秦芎、制乌头、川芎、羌活、萆薢、炮姜、炙杜仲各半两,防风、炙甘草、桔梗、地骨皮各六钱,石斛、五加皮各一两,白酒2000毫升。除白酒外,其他药钱20味细料,放入布袋,放置容器中,然后倒入白酒,密封,浸泡一周,过滤去渣,每次服用10毫升。

  3、治肾虚腰酸背痛、腿膝软弱、小便频繁

  取菟丝子、续断、杜仲各二钱,熟地黄三钱,核桃仁半两,加水煎服即可。

  熟地黄怎么吃最补肾

  1、熟地当归羊肉汤

  原料:羊肉700克,熟地黄30克,当归15克,黄芪30克,大枣数枚,生姜3片。

  做法:

  1、原料都准备好后,将洗净的羊肉切成小块,用开水焯一下,除去血沫;

  2、准备好的羊肉块放入盛有适量清水的锅内,然后放入生姜、熟地黄、当归、黄芪;用文火煲三个小时,这是为了让中药的有效成分能够充分溶解在汤中;

  3、3个小时后放入大枣,再加入适量的糖、盐、味精等;再用文火煮15分钟即可。

  功效:冬天一碗熟地当归羊肉汤,不仅可以润燥,更可以升发阳气,补肾精,符合冬季养肾的养生法则。

  2、熟地龙骨汤

  材料:熟地20g,猪脊骨1000g左右,盐适量

  做法:

  猪骨飞水后和药物一起炖煮至烂熟,加盐调味即可,喝汤吃肉的同时,煮熟的熟地也可以吃掉。

  功效:熟地有补血养阴,填精益髓的功效。最会煲汤的广东人喜欢在夏天“生地龙骨汤”,是生地熟地各一半加猪脊骨,俗称龙骨,一起炖。生地性质偏凉一点,养血的同时还能凉血,而熟地则补肝肾滋阴血的功效更大,所以,冬天我们可以直接用熟地,猪脊骨中有骨髓,是中医很看重的补肾食物,两者一起炖,从根本上补肾。

  3、熟地鸡肝汤

  材料:红枣5个,枸杞子5克,鸡肝150克,水发木耳50克,熟地黄20克

  调味料:清汤,熟猪油,姜汁,黄酒,盐,水淀粉

  做法:

  1、将材料洗净,把枸杞、红枣、银耳、熟地一起放进砂锅里,倒入清汤,大火煮开,捞掉浮沫,用小火煲到银耳熟烂;

  2、鸡肝洗净后切小片,沥干后,加盐、水淀粉、姜汁和黄酒,抓匀;

  3、银耳煲到熟烂的时候,改用大火,等汤沸腾后倒入鸡肝片,加盐调味,淋上一些猪油即可食用。

  功效:补肝补肾,还能明目养神,但是,痰多、脾虚者不宜食用。

  4、甲鱼滋肾汤

  材料:甲鱼1只(300克以上),枸杞子10克,熟地黄15克。

  做法:

  1、甲鱼宰杀后,去头、爪、内脏、甲壳,洗净,切成小方块,放入铝锅内;

  2、放入洗净的枸杞子、熟地,加水适量,武火烧开,改用文火炖熬至鳖肉熟透即成。

  功效:滋阴补肾。方中鳖肉,能滋阴凉血;枸杞护肝补肾,益精明目;熟地滋阴补血。可经常食用,头痛属肾阴虚者宜食本方。


猜你感兴趣:

1.熟地的功效与禁忌

2.熟地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3.熟地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4.中药熟地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5.生地的功效和作用分析

6.地黄的作用及鉴别

296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