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用药知识>

合理用药培训方案计划(2)

时间: 立文804 分享

  三、学习要求

  1、每个职工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端正学习态度,切实把学习作为提高理论水平和自身素质的必修课。

  2、要遵守学习纪律。确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学习的,

  应事先请假。

  3 、参加学习时,要认真听课、做好笔记,每人每年都要根据政治业务学习内容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撰写学习心得

  4、要学有所用,学习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学习确实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四、监督考核

  学习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学习领导小组和

  全院职工的监督下,积极开展工作,并将开展结果汇报给上

  级主管部门。同时把职工个人的学习情况纳入个人绩效考核

  加强学习是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卫生院医护质

  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院将继续加强学习工作,采取有力的措施,开展好全院的学习工作。为保障全镇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努力。

  合理用药培训方案计划篇3

  发烧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之一,就其对人体有利的——面而言,体温适度升高能促进人体机能旺盛,使机体的生物代谢或解毒、排毒过程加速,同时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也得到充分发挥,体内抗体水平增高、白细胞吞噬消除病原体的能力得到加强,等等。这一切均有利于调动人体的免疫抗病功能,有利于人体对侵入体内的病原体的清除和促进机体的康复。但是,过度的发热会使人体功能发生障碍,导致抽筋、惊厥、昏迷等严重反应,发热过久还可造成人体消耗增加,营养供给不足而引发其他病症。

  退烧药通过调节人体机能使人体体表血管扩张,进而借助于出汗、自觉过热而脱衣等过程使散热增加,同时抑制寒战、使机体产热减少。它能有效地控制发烧,使体温降低,但不能根本解除引起发热的病症,故在单独使用时,—旦药效过后,体温又可再度升高。可见,治疗发烧不论病因病情一概地使用退烧药是不行的。

  家庭中使用退烧药原则:

  (1) 病因不明不用药。对病因不明的发热不能乱用退烧药,尤其在发

  热初起时更不能乱用,以免因用药干扰了发热原有的规律而引起医生误诊。

  (2) 短期低烧免用药。低烧指体温在38.5℃以下的发烧,这种体温

  升高在小儿可以几乎看不出异常,在成人则往往已可引起明显的不适反应。

  (3) 暴发高烧慎用药。当病人体温显著升高达40℃左右时,使用退

  烧药必须慎之又慎,对此类病人必须减少每次药量,谨慎用药。

  (4) 小儿发烧早诊治。儿童不同于成人,其对一般低烧的反应往往不

  明显,但其体温升高快,往往下午还好好的,入夜却骤起高热,以至抽筋。因此,对小儿发烧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即使是低烧也应及时就诊,并须配备一些临时使用的退烧药,以免夜里骤起高烧时手足无措。

  (5) 服药期间多饮水。所有退烧药都会引起病人出汗,这是增加人体

  散热、使体温降低的表现之一,这一过程往往会消耗病人较多的能量、水和水溶性维生素,故而发烧病人在使用退烧药期间宜多饮水,尤其应多饮糖水,同时可口服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这均有利于病人机体功能的康复。未用退烧药的发烧病人,也应多饮水和补充水溶性维生素,以帮助机体通过自身调节而降低体温。

  (6) 必要时辅以物理降温。对一些病势凶猛、40℃以上高烧持续不退

  的病人,在使用退烧药的同时,可辅以物理方法降温,以防病势进一步恶化而致病人抽筋或昏迷。具体方法为:用不透水的塑料袋或暖水袋灌入冰水或冷水,将其分别安置在病人的头颈下及腋窝、大腿根部、胸口等有大血管经过的部位,条件许可时还可配用稀释酒精液作全身擦浴,以加速体内散热,控制病情发展。 退烧药很常用,但其毒副作用也是十分常见。诸如药疹、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反应及对肝肾功能的损害等,都十分常见,尤其是当久用或过量使用此类药物时,毒副作用更加显著。因此,退烧药必须慎重使用,基本原则应该是能不用就尽量不用。

  仁怀市中医院药剂科合理用药宣传

  11月份

  服药时间的特殊要求

  除了常见的饭前和饭后服药的规定外,还有下列几种特殊的服药时间要求:睡前服。通常是指睡前15—30分钟服用。如催眠药,在

  药物生效时使患者迅速入睡;又如泻药大黄、酚酞等,服后8~10小时方能见效,故可在睡前服下,第二天早晨生效:再如胆囊造影剂,服后12~14小时才在胆囊出现,也需晚上服药。须注意的是服药后要稍作活动,然后再卧床休息,不宜服药后立即卧床,以免药物滞留在食道,引起食管溃疡。

  1、 空腹服。通常指清晨空腹服用。

  (1)驱虫药:大部分驱虫药要求在空腹或半空腹时服下,增加药与虫体的直接解触,增强疗效。若在饭后服,药物被食物隔住,就难以达到治疗目的。有些药品如氨苄西林、诺氟沙星等宜在饭前或饭后2小时左右半空腹状态下服用,疗效较好,因食物会影响其生物利用度。

  (2)降压药:人体的血压有“两峰一谷”,在晨、午各出现一次高峰或血压曲线形态呈长柄勺形状。因此,为有效控制血压,一日仅服一次的长效降压药如氨氯地平、依那普利、索他洛尔、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北京降压0号)等。以晨7时左右为最佳服用时间。

  (3)抗抑郁药:抑郁的症状如忧郁、焦虑、猜疑等常表现晨重

  晚轻,氟西汀(百忧解)、帕罗西汀(赛乐特)宜于晨服。

  (4)泻药:硫酸镁盐类泻药在晨服可迅速在肠道发挥作用,服后5小时可致泻。

  2、餐中服。

  (1)降糖药: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宜餐中服。阿卡

  波糖应随第一口餐吞服,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格列美脲于第一次就餐时服。

  (2)抗真菌药:灰黄霉素难溶于水,如与脂肪餐同服后,可促

  进胆汁的分泌,促使人体吸收,可提高二是避免被胃液中的酸破坏。

  (3)助消化药:酵母、胰酶、淀粉酶宜在餐中吃,一是与食物

  混在一起以发挥酶的助消化作用,

  3、 必要时服。通常是指患者在一般情况下不用,而在症状发作时或

  有特殊用途时服用,如解热药、镇痛药、止喘药和防晕药等。这些药品在使用时应注意用药间隔时间,不宜在短时间内反复使用,以免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仁怀市中医院药剂科合理用药宣传

  12月份

  饮酒可增加哪些药的不良反应

  1、 白酒在本质上为一种镇静剂,可增强镇静药、催眠药、抗抑

  郁药、抗精神病药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加重对中枢神经的抑制,出现嗜睡、昏迷,在服用苯巴比妥、佐匹克隆、地西泮、利培酮期间应禁酒。

  2、 白酒可刺激胃肠黏膜,引起水肿或充血,同时刺激胃酸和

  胃蛋白酶分泌,如同时服用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阿西美辛等,会加重对胃肠黏膜的刺激,增加发生胃溃疡或出血的危险。

  3、 口服降糖药苯乙双胍、格列本脲、格列喹酮、甲苯磺丁脲

  时忌饮白酒,因酒可降低血糖水平,同时加重对中枢神经的抑制,易出现昏迷、休克、低血糖症状。

  4、 服用呋喃唑酮(痢特灵) 一周前后,哪怕是饮用少量酒,

  也会出现面部潮红、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头痛等反应,这是因为药品可抑制酒精代谢物乙醛的再分解,造成乙醛在体内大量堆积而引起中毒。

  另外,长期饮酒或饮酒过量,超过肝脏的解毒能力,

  会造成肝脏损害,形成肝硬化或脂肪肝,使对药物代谢迟缓。


看过“合理用药培训方案计划”的人还看了:

1.医院科室三基培训计划

2.合理用药宣传总结

3.合理用药知识

4.2017医院年度工作计划

5.医院药房年度工作计划

161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