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用药知识>

治哮喘有哪些中医偏方

时间: 冠明863 分享

  众所周知,哮喘一旦发作起来势必会给患者自己带来很大的困扰。那么治哮喘有哪些中医偏方?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给你整理治哮喘的相关中医偏方。

  治哮喘的中医偏方

  1.半夏丹参治哮喘

  【功能主治】主治支气管哮喘。适用于喉中痰鸣,呼吸急促,胸闷如窒,咳嗽,吐痰白粘稠,舌质暗,苔自滑,脉细涩患者。

  【处方组成】半夏6~15克,丹参10~30克,五灵脂9~15克,炙麻黄6~12克,炙杏仁6~10克,川椒5~10克,葶苈子6~18克,苏子6~12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连服7日为1疗程,停药1~2日后开始下一个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其中治愈10例,显效22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

  2.固本治哮汤治哮喘

  【功能主治】补肾纳气,降逆消痰。主治支气管哮喘。

  【处方组成】蛤蚧6克(去头足),孩儿参30克,海浮石30克(先煎),淡豆豉10克,广地龙10克,紫菀10克,皂角3克,制南星6克,细辛6克,炙麻黄6克,钟乳石15克(先煎),桑白皮10克,五味子10克,沉香6克,炒葶苈子6克,杏仁10克,黄芩10克,生龙骨20克(先煎),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42剂为1个疗程。

  【病例验证】陆某,男,40岁,工人。从童年起患哮喘至今已35年,原先每逢冬春季节发作,渐则无明显季节性。发作时呼气尤为困难,不能平卧,两肩耸起,鼻翼及肩颈、腹壁肌皆随呼吸而活动,喉中有哮鸣声,偶尔呛咳,咯出粘稠白痰,颈静脉怒张,桶状胸,听诊两肺有广泛哮鸣音及干性罗音,叩诊呈过清音,肺下界降低。X线胸片示两肺纹理增粗,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嗜酸性粒细胞略增高。按上方共服3个疗程,随访2年,哮喘未发。

  3.冬病夏治消喘膏治哮喘

  【功能主治】用于缓解期喘息型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

  【处方组成】炙白芥子、延胡各21克,细辛、甘遂各12克,共研细末,用生姜汗调制成膏。

  【用法用量】在夏季三伏天贴于背部双侧肺俞、心俞、隔俞穴位4~6小时,每10天贴敷一次,每年贴3次。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哮喘,经21年临床观察1074例,其中喘息型支气管炎785例,支气管哮喘289例,治愈率22.8%,总有效率85%。疗效随贴治年限的延长而逐渐提高,以连续贴治3个夏季组疗效最好。

  4.截喘汤治哮喘

  【功能主治】化痰截喘,降逆纳气。主治慢性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哮喘、支气管哮喘。

  【处方组成】老鹳草、碧桃干、佛耳草各15克;姜半夏、旋覆花、全瓜、防风各10克;五味子6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晚饭后各一剂。

  【加减】热喘者,加石膏15克、知母10克、黄岑10克;寒喘者,加炮附片9克、肉桂3克;气虚者,加白参3克、黄芪80克;肾虚者,加苁蓉15克、巴戟天15克、补骨脂15克;阴虚有热者,加黄柏、知母、元参、生地各9克。

  治哮喘的食疗方

  1.白果杏仁生姜粥

  白果20克,杏仁15克,生姜1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粳米淘洗干净入锅,加水适量,煮至粥五成熟时,加入白果、杏仁、生姜,再煮至粥熟,调入适量冰糖即成。本食疗方温肺平喘。适用于哮喘发作期寒哮症。

  2.白果苏子瘦肉汤

  白果20克,苏子15克,生姜10克,猪瘦肉200克,食盐少许。猪瘦肉切片,与白果、苏子、生姜一起放入砂锅,加清水适量,少开再转慢活炖约1小时,食盐少许调味即可。本食疗方温肺散寒,降气平喘。适用于哮病发作期寒哮症。

  3.桑杏萝卜汤

  桑白皮15克,杏仁15克,白萝卜200克,食盐少许。将桑白皮、杏仁用新纱布包好,与洗净的萝卜同入砂锅内加清水煎煮约30分钟,取出药包,加入食盐少许调味即可。本食疗方清热平喘止咳。适用于哮喘发作期热哮症。

  4.白果石韦汤

  白果20克,石韦30克,冰糖适量。白果、石韦加清水煎煮约30分钟,去药渣,加入冰糖适量即可。本食疗方清热平喘止咳,适用于哮喘发作期热哮症。

看过“治哮喘有哪些中医偏方”的人还看了:

1.治疗哮喘病的偏方

2.治支气管炎的中医偏方推荐

3.哮喘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4.支气管哮喘的最佳治疗方法

5.小儿哮喘的3个食疗偏方

1709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