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婴幼儿健康知识>

父母喜欢唠叨的原因及危害

时间: 立文804 分享

  相信没有任何一个小孩子愿意听父母的唠叨,所以做父母的应该注意唠叨的技巧。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准备的父母喜欢唠叨的原因及危害,希望对你有帮助!

  父母“唠叨”讲技巧切忌发泄

  没有孩子愿意听父母的唠叨。在他们很小的时候,由于知识面有限,可能将爸爸妈妈的唠叨看作是一种爱护,一种温暖。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开始反感这种唠叨。在家庭中,母亲一般无微不至、细心体贴,而父亲的话语一般比较简洁,要求十分明确,孩子更乐于接受。

  1、教育“二八开”。家长对孩子所说的话,10句当中,2句是分析、评价和批评,8句应是激励和鼓励,学会把“食指”改成“大拇指”,传递正能量为主,渐进式培养好习惯,提高孩子接受父母言语信息的主动性,建立有效亲子沟通模式。

  2、有理有据。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中,鼓励、表扬的时候应实事求是,有理有据。不能是情绪主导,随意指责,发泄一通。家长不妨先控制好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再与孩子沟通。

  3、了解孩子。要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孩子也是人,也有高兴和烦恼的时候。当他高兴的时候,他容易接受你的“大道理”,不高兴的时候,哪怕你说得再有理,也听不进去,因此跟孩子说话,要充分了解他的情绪状况,等他平静下来,择其“善”而说之。另外,也要给孩子申辩的机会,知道孩子真实的想法。尊重他,他才能理解互相尊重的可贵,才能开始体谅你的苦心,这比什么说教都重要。

  父母“唠叨”的危害

  1、父母唠叨,是采取了跟不上孩子发展节奏的教育方式。当父母遇到孩子的问题,或是认为孩子一定要记住的事情,如果多次进行重复,这对已有自我概念的孩子来说,等于忽视孩子的感受和他们面子。过时的教育方式不会有什么效果,不仅自己白费口舌、劳而无功,还必然引发孩子的负面情绪,或出现家长(微博)眼中的“不听话”。参见《案例分析:好教育要适应孩子的节奏》。

  2、父母的唠叨,会使家长失去倾听。在许多时候,家长看到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孩子天性的表现,不全是错误。如果家长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而是自己不停的说,那孩子那怕有满腹的话,在这种情况下也说不出来。就算孩子说出一些,家长反以为是孩子狡辩。所以,人有两个耳朵和眼睛,却只有一张嘴,就是要大家多看、多听、少说话,还有会听!参见《良好的亲子关系从倾听开始》。

  3、父母的唠叨,属于一种看不起人的、不尊重他人的交流方式。一般情况下,给孩子适当的提醒是有必要的,可父母的无休止的唠叨,就等于变相的单方面指责,丝毫没有尊重和认同的意味。有时孩子明明自己可以做的很好,父母的唠叨就等于把功劳拿走了,而当做错时,父母的唠叨又变成先见之明,使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受到极大伤害。

  4、父母的唠叨,会使亲子沟通出现断裂,孩子失去对家的眷恋。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唠叨不仅伤害亲子关系,也使父母的焦虑和压力延伸到了孩子身上。如果家长还像小时候那样管教孩子,只能加深亲子关系的裂痕。于是,本来应该成为避风港的家,在孩子眼里反成为“风暴”中心。等到了青春期,孩子会发生“出走”现象。参见《怎么判断亲子关系是否良好?》。

  父母喜欢唠叨的原因

  1、唠叨是一种畸形的“爱”。

  许多父母为了自己孩子,可以说是“鞠躬尽瘁”,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心甘情愿为孩子吃苦受累,可惜唠叨只是费力不讨好的方法。另外,幼小孩子由于认知问题,很难理解家长的关心。所以,家长遇到孩子的问题,与其不停的唠叨,远不如用事实和行动来说服和教育孩子,反而效果会更好。

  2、过度关爱,和孩子的生长速度不匹配。

  在孩子小的时候,由于他们什么都不会,父母对孩子事无巨细的照顾,那怕是不停地嘱咐也是应该的。但当孩子逐渐长大,他们不再是“小不点”了,此时再对孩子已掌握的能力或他们想尝试的行为,家长不厌其烦地“说教”,孩子必然不愿意听。所以,家长该放手时要放手,千万别唠叨。

  3、家长缺乏安全感,或是一个自卑和不自信的人。

  如果父母是这样的人,其生活的满意度必然较低,他们为了自己的社会价值,往往会借助品牌物质和炫耀孩子,以获得他人的关注和赞许。于是,这些父母会要求孩子做到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而孩子难于完成时,就开始无休止的评论、比较,甚至是抱怨、诉苦,以期孩子能够“达标”。

  
看过“父母喜欢唠叨的原因及危害”的人还看了:

1.议论文和父母交流

2.父母正确的教养方式有哪些

3.福建公务员片段阅读模拟题及答案

4.给迷游戏儿子的一封信

5.爱唠叨的妈妈作文350字精选4篇

2419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