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节日知识 > 24节气 > 雨水 >

雨水的传统习俗跟食物有哪些

时间: 志彬1156 分享

  雨水节气是春季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节气,那么雨水节气的传统习俗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雨水时节的传统,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传统习俗

  占稻色

  雨水节交雨水时刻是否下雨,往往成为一年是否风调雨顺的征兆。

  宋代以前,中国农业甚至整个经济重心一直在中国北部的黄河流域。宋代开始,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南部中国的稻作文化逐渐成为中国农业文明的主体。由宋至元再历经明清,客家近千年地传承着宋代特色的稻作文化习俗,雨水节爆糯谷花“占稻色”便是其中之一。

  自宋代开始,吴、越民间便有正月十三日、十四日“卜谷”的习俗,将糯谷放到锅中爆炒,以谷米爆白多者为吉。

  客家人雨水节“占稻色”与吴越民间正月十四“卜谷”,具有同样的民俗意义,甚至是同一事物的两种形态。正月十四正值雨水节前后,时间上差距不是太远;爆谷所用材料、爆谷方法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所谓“占稻色”就是通过爆炒糯谷米花,来占卜是年稻获的丰歉,即预测稻谷的成色。成色足则意味着高产,成色不足则意味着产量低。而“成色”的好坏,就看爆出的糯米花多少。爆出来白花花的糯米越多,则是年稻获的收成越好;而爆出来的米花越少,则意味着是年收成不好,米价将贵。

  赣南寻乌客家还在雨水节前后的正月十六、十七日晚上,以晴、雨来占卜是年早稻的丰歉。谚云:“雨打残灯碗,早禾一把杆;雨打上元宵,早禾压断腰。”就是说,如果交雨水节时刻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则是年早稻一定丰收在望;如果在正月十六、十七交雨水并且下雨,则那一年的早稻收成一定很低,只见稻草(禾秆),不见稻穗。

  后来爆糯谷占卜收成的习俗,在大多数地方开始渐渐淡化,因此演变成年底爆米花作煎堆馅习俗。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广州之俗,岁终以烈火爆开糯谷,名曰炮谷。以为煎堆心馅。煎堆者,以糯粉为大小圆,入油煎之。”

  爆米花即“炮谷”,赣南客家多称之为“米炮”,现在已是客家人过年必备的一种应节食物。这其中 “花”与“发”语音相似,有发财的预兆。有些地方的客家人甚至还用爆米花供奉天官玉帝与土地社官,以祈求天地和美,风调雨顺,家家户户五谷丰登。

  撞拜寄

  在广大的客家地区,往往可以随时见到古树旁、水井边、社公庙、大石下有刚刚烧完的纸钱和一些残存未燃尽的蜡烛以及满地的爆竹纸削,这就是它们的“干儿子”或者是“干女儿”献给它们的礼物。客家人多以“树生”、“水生”、“地生”、“石生”命名男孩,或以“石娣”、“福娣”(客家称土地为福德正神)命名女孩,正是客家将命硬的孩子拜寄给有灵气、神气事物的结果。

  客家拜寄习俗最浓厚的,当属四川西部成都地区的客家人。其最富有想象力和最具有人情味的习俗,乃是雨水节“撞拜寄”。这天不管下雨还是天晴,都充满一种情意蒙蒙的诗情画意。早晨天刚亮,雾蒙蒙的大路边就有一些年轻妇女,手牵了幼小的儿子或女儿,在等待第一个从面前经过的行人。而一旦有人经过,也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便拦住对方,便把儿子或女儿按捺在地,磕头拜寄,给对方做干儿子或干女儿。“撞拜寄”即事先没有预定的目标,撞着谁就是谁。“撞拜寄”找干爹、干妈的寓意,乃是为了让儿子或女儿顺利、健康地成长。如果实在无法将儿女拜寄给人,那么就只好将儿女拜寄给神性的山、石、田、土、水、树。

  “拜寄”这种在中国民间广泛流行的风俗,是借助、联合自然与社会力量共同促进儿女成长的直接体现。“拜寄”在中国北方也称“认干亲”、“打干亲”,南方多称为“认寄父”、“认寄母”、“拉干爹”等,其实也就是孩子认干爸干妈,往俗里说就是攀亲戚,按行为特征来说,它是一种民间的保育习俗。

  送雨水

  四川成都东山客家雨水节的另一个主要民俗则是女儿给父母、女婿给岳父母送节。女婿送节的礼品通常是一丈二尺长的红棉带,这称为“接寿”,祈求岳父母“寿缘”长,长命百岁。女儿送节的典型礼品就是“寄生”炖猪蹄(客家俗称猪脚)或炖鸡。女儿用沙罐将“寄生”炖了猪脚、鸡汤,再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再由女婿恭敬地给岳父母送去。这是女婿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母表示感恩和尊敬。如果是新婚女婿送节,岳父母还要回赠雨伞,让女婿出门奔波,可以遮风挡雨,象征女婿人生旅途顺利平安。这就是东山客家“送雨水”习俗,亦称作“送寄生”、“炖雨水”。

  传统食物

  爆米花

  雨水节气客家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占稻色”。所谓“占稻色”就是通过爆炒糯谷米花,来占卜是年稻获的丰歉,即预测稻谷的成色。成色足则意味着高产,成色不足则意味着产量低。而“成色”的好坏,就看爆出的糯米花多少。爆出来白花花的糯米越多,则是年稻获的收成越好;而爆出来的米花越少,则意味着是年收成不好,米价将贵。后来爆糯谷占卜收成的习俗,在大多数地方开始渐渐淡化,因此演变成年底爆米花作煎堆馅习俗。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广州之俗,岁终以烈火爆开糯谷,名曰炮谷。以为煎堆心馅。煎堆者,以糯粉为大小圆,入油煎之。”爆米花即“炮谷”,赣南客家多称之为“米炮”,现在已是客家人过年必备的一种应节食物。这其中 “花”与“发”语音相似,有发财的预兆。有些地方的客家人甚至还用爆米花供奉天官玉帝与土地社官,以祈求天地和美,风调雨顺,家家户户五谷丰登。

  红枣等养脾甜食

  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说过:“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而人们在春天里的户外活动比冬天增多,体力消耗较大,需要的热量增多。但此时脾胃偏弱,胃肠的消化能力较差,不适合多吃油腻的肉食,因此,热量可适当由甜食供应。红枣正是这样一味春季养脾佳品。

  蜂蜜

  中医认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春季气候多变,天气乍寒还暖,人就容易感冒。由于蜂蜜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还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补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饮用1-2匙蜂蜜,以一杯温开水冲服或加牛奶服用,对身体有滋补的作用。

  雨水的谚语

  (1)雨水日下雨,预兆成丰收。

  寓意:雨水那一天下雨,会有一个好收成。

  (2)雨水节,雨水代替雪,寓意:雨水节之后天气会越来越暖,降雨会增多。

  (3)雨水非降雨,还是降雪期。

  寓意:雨水节气里不会只是降雨,仍然会有寒流来袭,气温会骤降,甚至会降雪。

  (4)七九八九雨水节,种田老汉不能歇。

  寓意:“冬九九”从冬至开始起算,冬至是一九的第一天,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之后就是雨水节,农民就开始种地忙农活了。

  (5)雨水到来地解冻,化一层来耙一层。

  寓意:雨水节气天气转暖,地底下的冰都化了,农民们一开始耕地。

  (6)麦子洗洗脸,一垄添一碗。

  寓意:雨水节里降雨,小麦长得好,谷粒饱满,能增产。

  (7)雨水有雨百日阴。

  寓意:雨水这天下雨,以后会连续降雨。

  (8)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

  寓意:雨水节降雨,会断断续续一直下到谷雨。

  (9)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

  寓意:这是江西雨水节气的谚语。雨水这一天天气睛朗,意味着春天降雨来得要早。

  (10)雨水有雨,一年多水。

  寓意:这是湖南雨水节的谚语。雨水节这天下雨。说明这一年内雨水都比较多。

  (11)雨水落雨三大碗,小河大河都要满。

  寓意:这是湖南地区的谚语。是说雨水节气里降雨,今后的雨I会很多,以小河大河都要满来形容雨水多。

  (12)雨水阴,夏至晴。

  寓意:雨水日阴天,会一直阴天,直到夏至才会放晴。

  (13)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

  寓意:雨水日天气寒凉,到了惊蛰天气就会变暖;雨水日天气吸和,到了惊蛰还可能会降温。

  (14)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早:南风不打紧,会反春。

  寓意:这是湖南地区的谚语。雨水节里南风刮得紧密,说明天气暖得快;雨水节里南风少,很可能会出现“反春”现象,即天气会转冷。

  (15)雨打五更头,午时有日头。

  寓意:雨水节里五更(凌晨3-5点)下雨,到了中午时候天就会放晴。


猜你感兴趣:

1.雨水习俗都有哪些

2.夏至要吃的传统食物有哪些

3.雨水节气的习俗有哪些

4.关于雨水的习俗

5.雨水时节各地习俗

3909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