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

时间: 刘惠25 分享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鹏之徙于南冥也,,,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2),望帝春心托杜鹃。,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3),;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4)执手相看泪眼,。念去去、千里烟波,。(柳永《雨霖铃》)

  (5)吴楚东南坼,。,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五、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互动”是近来点击率较高的一个词汇。有人认为“互动”是相互交流。也有人认为“互动”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对于“互动”,你有怎样的体会与看法,请以“互动”为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不少于800字。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A、剿(chāo)说巨擘(bò)B、勾(gòu)当D、沏(qī)茶

  2、D(A、原凶——元凶B、渊远流长——源远流长C、枯躁——枯燥)

  3、A(A色厉内荏:形容人外表严厉而内心怯懦。

  B选项应该是“质疑”。质疑:提出疑问。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式。

  C项一字一珠:形容歌声婉转圆润,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丽。

  D项径直:直接向来处前进,不绕道或者直接进行某件事情,不事前费周折。应该是“径自”)

  4、C(A选项关联词位置不当,应该是“尽管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B选项“开创了我省企业投资主体与政府部门联手惠老的先河。”缺主语,应该加上“此举”D项“大约”与“左右”重复)

  5【答案】美国首例本土埃博拉病毒(严格)隔离

  (答出2个给1分,答出4个给2分,答出5个给3分)

  6、【参考答案】没有什么能难住一个孩子!桌子上的苹果啊,你怎会想到那拉开的抽屉就是到达你的天梯?(内容完整准确,2分;突出童趣,运用修辞、表达生动,2分,字数超过1—3个扣1分,4个及以上扣2分。)

  【解析】配文要能表现出漫画中所体现出来的孩子的天真,面对桌子上的苹果,竟想到了拉出抽屉作为登高的梯子,实在是聪明可爱至极。

  7、【评分要点】①内容必须包括“缅怀烈士”和“中国梦”两个方面,只涉及一个方面的最多给5分。②“缅怀烈士”或“中国梦”每一点内容3分,语言2分。③与宣誓人的身份和文体不合的,酌情扣1至3分;文字不足的,酌情扣分。

  8、C【解析】C项这句话说明的是转基因食品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而并非说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危害”。

  9、D【解析】

  A项对应的是4段,这两段阐明了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但原文说这种影响“可能要经过许多年后才能显现出来”,“造成生态系统失衡,最终导致物种退化、减少甚至灭绝”,这是一种潜在的危害,是一种推测。选项表述的“人们发现”,“已使”与之不符。

  B项对应的内容是第5段“专家警告……对农田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选项说转基因作物不需要使用农药,原文说转基因生物会使害虫产生抵抗性,“就需要喷洒更多的农药”。

  C项对应的是第5段。这一段举例说明保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证明转基因作物可能带来巨大危害。但所举的例子与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没有直接联系。考生容易误解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D项对应的答案在文章最后一段。

  10、【参考答案】

  ①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危害

  ②转基因食品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评分细则】

  1、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

  2、没有“用自己的话概括”不得分

  3、对“危害”的概括不完整(即只答出“对人体”“对生态环境”危害的部分内容)的赋分标准:

  ①对人体危害的具体内容概括出两点及以上得1分,答出一点不得分。

  ②对生态环境危害的具体内容概括出两点及以上得1分,答出一点不得分。

  【解析】

  文章第2、3段论述的是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危害:①新基因的转入,会产生有毒物质,对人体有害②转基因食品会产生过敏原③转基因食品使人体产生抗药性④转基因食品会改变食物的营养品质。

  文章第4、5、6段论述的是转基因食品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①转基因食品会破坏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②转基因生物将增强目标害虫的抗性,将会对农田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③转基因作物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④基因漂移会产生不良后果。

  11、

  (1)因为“我”是农民(或“对乡村生活有浓厚的感情”),牛粪引发我对乡村生活的亲切感和想马上看到“牛粪”时的急切的心情。(2分)

  (2)乡村的牛粪出现在美丽的城市花园里,“我”很好奇。(1分)

  【解析】第(1)点中,“我”对乡村生活的感情,学生可根据文章主旨回答,也可根据后文的“一股熟悉的遥远乡村的气息扑鼻而来”来回答。本句有三个“举动”:翻、抓、闻,体现“我”的急切的心理。虽然两者感情指向是一致的,但是具体的心情是有差别的。所以设置2分,一点1分。第(2)会被部分学生遗漏,就算对牛粪再怎么亲切,如果不是因为出现地点的奇特,一般农民也不会如此急切地“抓”着“闻”,所以街心花园这个地点,让“我”好奇地“翻”进去;文章第①段“城市能见到这种东西我有点不敢相信,城市人怎么也对牛粪感起兴趣”也有所提醒。

  12、(4分)

  (1)①“我”逃离乡村、背弃朴实的生存方式。(1分)

  ②“我”在城市生活得很窘迫。(1分)

  【解析】

  第①点只要学生说出“我”逃走(或离开、背弃、仍掉)乡村、农村、乡村文化、朴实生活方式等即可。第②点“我”在城市生活得很窘迫,可以从“挟”包“在人群中奔波”中看出。

  (2)①城市人饱读诗书,而我没有文化底蕴,生存境况明显处于劣势。(1分)

  ②“我”伪装得不像农民,混迹于城市文人的队伍。(1分)

  【解析】

  第(2)小题:第①点意思相近即可。第②点:结合文章第⑨段中有相关的信息“伪装得不像农民”、“并混到文人作家的行列中”。

  13、(4分)

  (1)排比,运用“耕”、“拉”、“驮”这个动作描写,强调了牛辛劳的命运和奉献的精神。(2分)

  (2)拟人,将牛比作“老工人或劳动模范”来城里旅游,与牛被宰杀的悲惨命运形成了反差,表达“我”对牛的悲悯和自身生存状态的反省。(2分)

  【解析】写出一种手法并分析得2分(手法1分,分析1分)。

  14、(4分)

  (1)承上启下(或“呼应开头、照应结尾”):承接开头“我”在花园里发现牛粪,引出下文邀请朋友亲近牛粪。

  (2)坐在牛粪上的“我”被城市人忽视,说明繁华工业城市对乡村事物的漠视,引出了作者对于文明冲突这一主旨的思考。

  【解析】这里句子在文中的作用主要指是结构和内容主旨上的作用,各2分。

  15、(5分)【参考答案】“城市牛哞”更合适:

  (1)“牛哞”与“牛粪”相比,显得文雅。

  (2)“牛哞”是“我”在喧嚣的工业城市中因逃离乡村的苦闷心情的宣泄,是“我”对乡村文化的深厚感情的流露和表达,而牛粪无法起到“宣泄”的作用。

  (3)“牛哞”呼吁工业城市对于乡村蓬勃生命力的重视,进而推动城市的健康发展。而牛粪无法起到“呼吁”的作用。

  “城市牛粪”更合适:

  (1)“牛粪”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而牛哞只在文章中间出现。

  (2)“牛粪”与“城市”对举,在视角上形成强烈的对比,给人的感官造成强烈冲击,从而更好地表现了城市和乡村文明冲突这一主旨。而“牛哞”缺乏强烈视觉的冲击力。

  (3)“牛粪”是乡村蓬勃生命力的养分的象征,也正是工业城市发展中欠缺的。而牛哞是“呼吁”的象征,但缺乏呼吁的具体内容。

  【解析】

  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4分,语言流畅1分。意思接近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16、B(命名名作动)

  17、B(A像/如果B表转折C音节助词/动词到,引申为得到D为了,介词/成为,动词)

  18、C(数十百里间,巨丽纤华,无不毕集人衿带上。使用的是夸张,形容自然佳景高度集中。)

  19、是为坐斥旷明/而自取晦塞/予病其然/悉取西南牖之/直辟其东一面/令客座东而西向/倚几以临即湖山/终席不去(断对2处得1分,断对5处得3分,错2个倒扣1分,扣完为止。)

  20、参考译文:①从此以后,刚才所说的那些景色,就全都舍弃了闭塞而达到了开阔,摆脱了晦暗而接近于明亮。(“向、却”各1分,语句大意1分)

  ②由此看来,人心的豁达与不豁达,距离本是很近的啊!而只顾一己私利、与以天下万物为公的细微差别,全维系在这上面了。(一间、公、几各1分,语句大意1分)

  21、参考答案:“绕”字写出了涧水在竹林间静静流淌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钟山美景流连喜爱之情。“弄”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竹林西边草地上,花草随风频频舞动,款款弄姿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钟山美景流连喜爱之情。(注意,选择其中的一个字赏析。)

  22、参考答案:

  第一首诗以环境的幽静表现了诗人悠闲平和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答情景交融或借景抒情也可)以“涧”水无声、花草摇曳、“一鸟不鸣”写出了环境的幽静,“茅檐相对坐终日”,流露出诗人宁静、闲适、淡泊的心境,然而细细品味则不难体会出字里行间蕴含着的孤独、寂寞和政治上的失意。

  第二首诗中”山”是诗人人格化的象征。变法失败后,出处进退虽然不同,诗人的理想情操没有改变,这种独立不移的精神寄托在对山的喜爱中。“山花落尽”和“山水空流”也暗含了对保守派得势的不屑。

  或答:“山”字出现了八次,“山”的反复运用,达到了回环反复的效果,在形式上取得了特殊的美感,在内涵上形成了特殊的意蕴。前二句以“看不厌”“买山”“终待老”写出其魅力,后两句所写的山,山花落尽,已是一座精神得到了升华的山,豪华落尽,去掉了所有的浮躁与华美,进入“山长在”,“山自闲”的闲静自在的境界。

  (手法各1分,情感各1分,情感写到任何一点即可得分。结合具体诗句1分,共5分)

  23、(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庄生晓梦迷蝴蝶,沧海月明珠有泪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4)竟无语凝噎。暮霭沉沉楚天阔。

  (5)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

  24作文评分标准与高考相同。

  考生作文时,可以从材料中给出的两种解释的其中一种入手,也可以两者兼顾,还可以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写议论文,可以抓住“互动”的主体不断深入,从中发现“互动”的作用;也可以抓住“互动”的方式和原因,体现“互动”的意义。如果写记叙文,要特别注意细节的描写与渲染。

  文言文参考译文:

  越地的山比较大的,像禹穴、香炉、蛾眉、秦望之类,有上十座,但小的就数不清了。至于湖,则总称之为鉴湖,而由大湖派生出去另外形成的小湖,就更加不可胜计了。郡里的城隍庙,在卧龙山的半山腰上,庙的西面有一座堂,正建在湖山环抱会合的地方。要说这景色像什么,大体上是青山白水相间、回旋缠绕,像女子的发髻那样高耸,像莹洁的长绢那样清澄。而低头近看可见城墙,远处可闻村落里的人声。其间树木、草地、田地、沼泽错杂分布,人群、鸟类、房屋相互遮蔽,大米、小米、菱、蒲、莲、芡等出产,耕地和捕鱼用的犁、桨等工具,散乱地遍布于高低或洼地里;忽而烟云迷蒙,忽而皓月当空,从早到晚变化非常迅疾。在方圆近百里之间,无论巨大的壮伟场面或细微的美好景物,莫不汇集在人们的衣襟带上。有时来到游船上饮酒,游人的歌声与笑声此起彼落,就像当年诗人王十朋(龟龄:指宋代学者王十朋,字龟龄,曾任绍兴府判,作有《会稽风俗赋》,写及鉴湖中莲女、渔郎往来的风光)所描写的“莲女”、“渔郎”,也时时点缀其间。

  此时登上这座堂,不论他是什么人,即使受到外来的刺激或内心的煎熬,而感到压抑或无聊的事,只要一顾盼这大好景致,烦恼忧虑就会顷刻消散。而在这里当官的,每当宴请过往客人,也往往特聘厨师来此。只是这座堂修筑得毫无章法,四面都被遮蔽住,仅向西开了一扇小窗,里面只容得下两个人。客人坐在朝东的主座,就不得不背靠湖山,要观看景色就必须离座转身,等转回来景色就随之看不见了。这是由于放弃了空旷明亮,而自取晦暗闭塞的缘故。我非常不满这种状况,于是把西面和南面两堵墙全部开成窗口,而只保留一面东墙没有打通,又让客人改为坐东而向西,他倚靠在酒桌上就面对着湖山,直到席终也不会消失。从此以后,刚才所说的那些景色,就全都舍弃了闭塞而达到了开阔,摆脱了晦暗而接近于明亮。工程完毕以后,打算为它起名,觉得没有比“豁然”更适宜的了。

  已经命名了,又反复思索它的含义,想道:“唉,人心其实和这堂一样啊。当它被私利所障碍时,只知道我自己的七尺身躯,即使是同居一室的亲人,他们的痛痒就发生在他眼前,却装作什么也看不见,不就像原先的湖山,虽然近在眼前,却被遮蔽了一样吗?等到所障碍他的东西去除以后,即使是四海之遥,痛痒不一定发生在我眼前,反而鲜明得好像无不萦绕在我眼前,不就像现在的湖山虽然远在百里以外,却透过窗户就能看到一样吗?由此看来,人心的豁达与不豁达,距离本是很近的啊!而只顾一己私利、与以天下万物为公的细微差别,全维系在这上面了。这是为这座堂起名的人和登上这座堂的人,不可不相互勉励的啊,难道只是为了湖山的胜景吗?”我既已为了这些用意而命名这座堂,本是准备公之于众人的,于是依次写下了这篇记。


猜你喜欢:

1.大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2017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百度文库

3.高考语文试卷模板

4.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试题汇编

5.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6.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鹏之徙于南冥也,,,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2),望帝春心托杜鹃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高考模拟押题卷语文1及答案
    高考模拟押题卷语文1及答案

    勇于亮剑,高三辉煌!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高考模拟押题卷语文1,仅供大家参考! 高考模拟押题卷语文1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

  • 高考模拟信息卷押题卷语文五
    高考模拟信息卷押题卷语文五

    高考像漫漫人生路上的一道坎,无论成败与否,此刻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要归纳高考的得与失,以便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迈好每一个坎!但还是要祝高考顺

  • 高考模拟信息卷押题卷语文1
    高考模拟信息卷押题卷语文1

    高考着实是一种丰收,它包蕴着太多的内涵。无论结果如何,都会收获到很多。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高考模拟信息卷押题卷语文1,

  • 高考模拟题语文答案2017
    高考模拟题语文答案2017

    时刻会记得,你翻过的书,背过的笔记,老天会看到,你努过的力,流过的汗滴,别把负担,留给自我,满腔的报负,就全部写到考卷里。高考加油!下面是

22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