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全国高考语文试题题型及参考答案(2)

时间: 刘惠25 分享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张果老

  冯骥才

  今儿天好,索七来逛一逛他最喜欢的宜宝轩古玩店。他运气不错,隔着临街的玻璃窗,一眼就瞧见里边木架上立着一排五彩瓷人。他玩瓷器绝对到家,那一排瓷人在他眼前一过,立时看出是嘉庆官窑的五彩八仙。索七进门就径直朝这东西奔去,走近一看,果然极好,色气正,包浆好,人物有姿有态,神情各异,个头又大,个个近一尺高,难得的是没一点残缺。瓷人最易伤残的是手指,这几个瓷人没一根手指断尖。那股子富丽劲儿、沉静劲儿、滋润劲儿、讲究劲儿,就甭提了!可是再盯一眼,问题就出来了。八仙人是八位,这怎么是六位?他细看一下,这儿站着的是汉钟离、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还缺吹笛子的韩湘子和倒骑驴的张果老呵。

  没等他找老板问,只听声音就在耳边:“您别看东西失群,价钱也失群了呢。”再瞧,掌柜辛居仁笑嘻嘻站在他身边,“这套嘉庆官窑八仙要是整套的,品相这么好,还不得八根条子,现在您只出这半价——”他用手比画个“四”,“一半价!您就抱走了。这点钱您到哪买去?实话告诉您,您索七爷走运了,人家等着用钱!”辛掌柜个子矮,嘴唇上边长几根花白的鼠须。

  索七再仔细看看这六个瓷人,真是没得挑。可要是整套齐全,花十根条子他也会狠下心来买。现在失了群,差大事了。辛掌柜好像明白他想的是什么,对他说:“嘉庆成套的东西哪有不失群的?老实跟您说,您要错过了,甭想再碰上。东西好,又这么贱,说不定下晌就叫人抱走了。”

  索七动了心,回去取钱来把款付了。辛掌柜给他包瓷人时说:“您索七爷是福运当头的人,往后多留神,说不定碰上失群的那两个,那您就发大财了。”这几句话把索七说得心花怒放,高高兴兴把这六位神仙抱回家。

  打这天起,索七几乎天天逛古玩店。天津卫是大商埠,古玩店大大小小总有几十家。索七每五天就把所有古玩铺子都跑一圈。

  索七这种人在天津卫挺多。祖上有钱,本人无能,吃喝之外,雅好古玩,天天在城中转悠。一个月后,索七又转到估衣街的宜宝轩,这个月已经来三次了。这次他隔着玻璃窗一眼又看到古玩架上站着一个瓷人,同时还看到辛掌柜朝他眯着眼笑嘻嘻招手呢。

  他急忙跨进去,辛掌柜赶忙迎上来,说:“我说上天不负有心人嘛。您看,这东西可是自己找您来的。”索七定睛一瞧,没错,嘉庆官窑五彩瓷人,和他那六个是一套的——双手执笛横吹的韩湘子,按捏笛孔的十根手指根根都有姿有态,小脸斜扭,红唇上翘,神情已入笛声之中。索七这就要掏钱买,辛掌柜开口就要两根条子。

  索七说:“怎么这一个顶那三个的价?”辛掌柜说:“按品相说价钱,您手里那六个虽然都好,可都没法儿和这个比。这套八仙,这个最好,极品!”两人争了半天,最后辛掌柜搭上一个带款的宣德炉要了两根条子,才把这韩湘子给了索七。

  索七说:“还差一个张果老,你还得给我留神。”辛掌柜听了,露出笑容,说:“那您可得天天烧高香,古玩行里还没遇见过这种事呢。”

  索七把这韩湘子拿回家,和先前那几位神仙排成一排,别提多美,也别提多别扭了。没这韩湘子,只当是几个失群的古董,有了韩湘子,反觉得是一堆残品。索七就像着了魔似的满城寻找张果老,三天去一趟宜宝轩,回回落空,急得他恨不得买头驴自己坐上去。

  一天后晌回家,打西北城角走进太平街——他天天回家就走这条道,看见街口一边围着十来个人,兴致勃勃看着什么。他过去往人中间伸脑袋一瞧,有个人手里拿着一件东西在卖,竟然就是他想掉了魂儿的那个瓷人张果老!再瞧瞧卖东西这人,五十来岁,模样赛个小生意人,穿得不错,但脸上透着穷气。索七问道:“你是打哪来的?”没料到头一句话就把对方问火了:“你是买东西还是买人?你想说我是偷来的?”索七赶紧解释,愈解释对方愈冒火,后来干脆从腰里掏出块布,把张果老一裹,夹在胳肢窝里就要走,不肯卖了。索七赶紧拦住他,说好话,赔不是,说自己真心要买这件东西。对方听了,带着气说:“你要真要,六根条子!”这是天价,不沾边了,可是索七爷却不敢说个不字,死磨硬泡往下拉价,他愈拉对方把价咬得愈死,最后干脆说:“没工夫跟你饶舌,我扔了砸了也不卖了。”索七只好认了,回去取钱买了。

  把张果老抱回家,八仙终于凑齐了。过了几天,索七忽然觉得哪儿不对劲儿,用心算一算,前前后后加在一起,为这八仙竟然用去十二根条子。自己怎么会花这么多钱呢?他再把前前后后的故事连起来一想,忽然明白怎么回事了——他钻进了人家早做好的圈套!

  索七觉得条案上的八仙都在咧嘴笑他这个傻瓜。

  (选自《收获》2014年第4期)

  19.简要概括文中索七的形象特点。(4分)

  20.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的内容有哪些作用?(4分)

  21.索七买的是八仙,小说为什么不以“八仙”而以“张果老”为题?(4分)

  22.从全文来看,辛掌柜等人是怎样诱使索七一步步落入圈套的?(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据环球网报道:2015年12月24日,在辽宁沈阳,重点街路青年大街上,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给冬眠的光秃树木安装升级版枫叶。翠绿的、金黄的叶子远远看去十分醒目。

  有人认为此举让沈阳寒冷的冬日增加了几分暖意,使人像回到了春天一般,不仅让我们的城市更美,也更有活力。但也有人认为,冬天寒风萧瑟,树木枝桠光秃,虽有几分寒意,但也是另一种自然的审美景象;安装假枫叶,粉饰树木,作秀街头,甚或误导小孩的认知,真是画蛇添足。

  围绕以上材料,结合文中的观点,谈谈你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B(A应是“缺憾”;C应是“霄壤之别”;.应是“偏狭”)

  2.D(必须关注横线前面的主语,联系词语内涵审定答案)

  3.C(前一句含着逻辑顺序,后一句注意陈述对象的一致性)

  4.C( A含英咀华:比喻琢磨、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B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多用于指人。应为“等量齐观”。D上行下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学着怎么干,多指不好的事。)

  5.D( A成分赘余,去掉“到”;B成分残缺,“集中”后添加“开展”; C 语序错误,“运输、处置、产生”改为“产生、运输、处置”)

  二、(9分,每小题3分)

  6.C(对古村落“内核”的理解不全面、不准确)

  7.B(内容与古村落的价值和保护无关)

  8.A(“我国古村落至今都还保留着农耕文明的恬美情境”,误在“都”,原文是“一些”。)

  三、(12分,每小题3分)

  9.B(速:招致)

  10.B(A介词,在……方面/介词,对于;B都是连词,表转折关系;C介词,被/介词,替、给;D介词,用、拿/连词,因为)

  11.C(理解文意,把握句子的主干成分,注意官职名称)

  12.B(李郃不是“希望辞官回乡”,而是希望朝廷收回自己的官职,将其授予刘蕡)

  四、(24分)

  13. (1)我确实没有才能,现在赶上陛下征求错误缺失,咨询治国良策,我怎敢不把想法全说出来?(5分,关键点:佞、过阙、嘉、悉、以言的后置等)

  (2)况且我陈述的对策,远远比不上刘蕡,我内心怀着羞耻,就算自认为是贤良的人,能不怕别人的闲话吗!(5分,关键点:对、甚、愧耻、贤良、奈……何)

  14.(1)①首联为好友忠诚蒙冤而哭。天下人都知道刘蕡忠心为国家中兴进言献策,却不被朝廷所容,蒙冤贬谪远方,怎不让人悲愤满腔!②颔联为好友英才早逝而哭。刘蕡虽才能卓越,却过早去世,没能像贾谊、公孙弘那样等到再度被朝廷重用,实在让人扼腕痛惜。(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①颈联是直接描写自己的痛哭情状。遥隔大江,诗人只能频频回首南望,望空洒泪;天高难问,死不复生,诗人惟有捶胸痛哭。②尾联是借景抒情。去年送别好友的地方,春寒料峭,大雪满地,阴冷的氛围烘托着诗人的悲凄心情,传达出对好友的无尽的追忆和哀思。(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5.(1)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2)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3)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6分。每句1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五、(12分)

  16.历史悠久,水广物丰,民风民俗独特,旅游价值较大。(共4分,每点1分)

  17.①如果没有“破风手”的引领方向,冲破气流 ②一种良好风气的形成,离不开众多“第二人”的跟进和奉献 (每句2分。大意对即可)

  18.内容: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大人只能借助书本向孩子介绍古迹。(2分。意思对即可)

  寓意: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对传统文化(古迹)的保护(或勿忘给古迹、给历史留点空间)(2分。意思对即可)

  六、(18分)

  19.①凭借祖上留下的钱,花起来大手大脚。②没什么本事,整天游手好闲。③喜爱收藏古玩,有鉴别优劣的眼光。④头脑简单,虑事不周,以致被人欺骗。(4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0.①两处内容描写细致入微,生动传神,表明八仙瓷人制作精美,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②为索七上当受骗作了充分铺垫,同时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4分。每点2分,意思即可)

  21.①张果老是卖方设置圈套的关键道具,以“张果老”为题更能体现小说题目凝练而富有概括性的特点。②买卖张果老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高潮,以“张果老”为题更能暗示小说情节的曲折性,体现作者构思上的匠心。(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2.①辛掌柜先以失群为由,用较低的价钱诱使索七买下了六仙,并提醒索七留意失群的另外二仙;②辛掌柜利用索七希望凑齐八仙的心理,以质量更好为由,诱使索七高价买下韩湘子,并暗示索七想再找到张果老是很难的;③在索七为找张果老几乎掉魂时,辛掌柜让人等在索七回家的路上,利用索七极想买下张果老的心理,欲擒故纵,诱使索七超高价卖下张果老。(6分。共3个主要环节,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七、(60分)

  23.(60分)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刘蕡,字去华,是幽州昌平人。通晓《春秋》,能讲古代兴盛衰亡的旧事,在谋略方面深沉稳健,有救世的远大心志。考中进士科。元和以后,法律纲纪松驰变化,神策军(负责保卫京城和宫廷的军队)中尉王守澄犯有弑君之罪,经历两个皇帝不能诛讨,天下人因此愤怒。文宗即位,想要洗刷元和旧耻。当时宦官掌握禁军,在外胁迫群臣,对内牵制轻慢天子。刘蕡常常为此痛心疾首。

  太和二年,推举考贤良方正来直言进谏。皇上召引诸儒一百多人在殿廷,策问说:“你们这些大夫都能通晓古今,一定能规谏治国的缺失,辨明政事的弊病。何种措施可革除已有弊病?何种恩泽应施惠百姓?如何整治可以接近古代治世社会?用什么法则能让国家充满祥瑞之气?推寻它的本源,逐条回答,朕将亲自阅览。”

  刘蕡回答说:“臣确实没有才能(不才),现在正赶上陛下征求错误过失,咨询治国良策,我怎敢不把全部想法说出来?至于皇上的顾虑,当前的禁忌,权幸(有权势而得到帝王宠爱的奸佞之人)的好恶,有关部门的取舍,臣愚昧不知。希望陛下稍加宽容,不让圣朝时有因正直的言论而遭杀戮的人,这就是天下人的大幸了。”对策六千字,直斥权臣宦官,陈说兴利除弊的方法,言辞气势慷慨。士人读他的文辞,感动流泪。当时,考策官冯宿、贾餗、庞严见到刘蕡的对策嗟叹佩服,认为超过古代晁错、董仲舒,但怕宦官忿怨,不敢录取他。

  当时,被录用的有二十三人,所陈述的都是琐碎平常的事情,都得到好的官职。河南府参军事李郃说:“刘蕡被逐而我被留下,我脸皮何其厚啊!”就上书说:“因为陛下仁圣,近臣所以没有陷害忠良的图谋;因为宗庙威严,所以近臣没有招致败亡的祸害。拿事实来验证,直言有什么可怕的?况且陛下用直言征召天下的士人,刘蕡用直言应对陛下的询问,即使有直言不避讳的地方也应该宽容,即使说得过头也应该奖勉。记载在史书上,照耀千古!况且我陈述的对策,远远比不上刘蕡,我内心怀着羞耻,就算自认为是贤良的人,能不怕别人的闲话吗!请求收回授给我的官职,用来表彰刘蕡的正直。臣逃脱得过且过的惭愧,朝廷有公正之路,陛下免除天下人怀疑,难道不好吗!”皇帝不采纳。

  刘蕡对策以后七年,令狐楚、牛僧孺任山南东西道节度使时,都上表举荐刘蕡在幕府任职,拜授秘书郎,用对待老师的礼节对待他,然而宦官深恨刘蕡,诬陷他有罪,贬任柳州司户参军,去世。

  起初,文宗恭谨谦逊谋求安定,有志铲除凶人,然而懦弱且不明智,臣下怕惹祸而不敢说。所以刘蕡在对策中引证守门人杀死吴子,暗中支持文宗下决心。皇帝模棱两可,不敢作主。贾餗与王涯、李训、舒元舆任宰相,计谋失败,都被宦官灭族,而宦官更加骄横,文宗因忧愁而崩逝。

  到昭宗即位,左拾遗罗衮上言说:“刘蕡在太和年间,宦官开始炽盛,因为直言对策,于是遭到贬谪驱逐,身死异乡。至今六十余年,正人义士切齿流泪。等到陛下幽禁东内,逼幸西州,王室几近丧亡。假使早采用刘蕡的对策,就能防微杜渐,可以消灭叛逆,怎能使忧伤多难,远及于圣世耶!”皇上感悟,追赠刘蕡左谏议大夫,寻访他的子孙拜授官职。


猜你喜欢:

1.历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下载

2.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及参考答案

3.2017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百度文库

4.今年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5.历年高考题语文

6.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试题汇编

全国高考语文试题题型及参考答案(2)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张果老 冯骥才 今儿天好,索七来逛一逛他最喜欢的宜宝轩古玩店。他运气不错,隔着临街的玻璃窗,一眼就瞧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全国高考语文试题2017
    全国高考语文试题2017

    精神成人,知识成才,态度成全。态度决定一切,高考加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全国高考语文试题2017,仅供大家参考! 全国高考语文试题2017阅

  • 全国高考语文试卷_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答案
    全国高考语文试卷_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答案

    高考试卷是一把刻度不均匀的尺子:对于你自己来说,难题的分值不一定高。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仅供大家参考

  • 全国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
    全国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

    高考得高分的秘诀就是少丢分!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全国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仅供大家参考! 全国高考语文模拟试卷阅读题 一、语言

  • 全国2卷高考语文试题答案
    全国2卷高考语文试题答案

    只求少丢分,不说得高分!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全国2卷高考语文试题,仅供大家参考! 全国2卷高考语文试题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23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