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2017高考模拟信息卷押题卷语文九(2)

时间: 刘惠25 分享

  六、(10分)

  19.高三了,一位老师对工作很负责,教学水平也很高,只是有时作业布置太多,部分同学因此对他有意见。假如你是本班班长,该怎样向这位老师反映同学们的意见?该怎样做好同学们的工作?

  要求:符合情境,语言得体,富有说服力。(4分)

  (1)你对该老师说: (2分)

  (2)你对同学们说: (2分)

  20.依据所给的内容提示,以“鲁迅散文当属第一种”为中心句,写一段文字。要求:至少列举两篇(部)以上的作品名,内容具体,表达准确,80字左右。(6分)

  现代学者散文的分化之途有三:一是趋于火热的现实斗争生活;二是趋于历史的凭吊和自然的踪迹;三是趋于个人闲适生活的孤情雅趣。这三种分化之途,丰富了现代学者散文的视野。

  鲁迅散文当属第一种。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林清玄对窗子和镜子有过精彩的比喻:“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高考模拟信息卷押题卷语文九参考答案

  1.C ( A.jiān B jù D zhēng

  2.B (A妆C费D绩)

  3.C(A “甚嚣尘上”形容消息普遍流传,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B“扫眉才子”指有文采的女子,使用对象错误。C“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D“长袖善舞”多用来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感情色彩不当。)

  4.D(A语序不当,“没有”应提到“把”前;B成分残缺,“为加强应对突发事件”后面加上“的能力”;C句式杂糅,“主要原因是”和“是由......引起的”选一说法即可。

  5. B (错误理解经学和小学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6. B (二者不是因果关系,“成了发展方向”有误)

  7. A (“可见人们对于新事物有排斥性”有误)

  8.D发:打开

  9.B用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词组;A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C项,介词,用/介词,把;D项,介词,替/介词,被。

  10(10分)(l)(5分)现在章淳父亲还健在,他却另外登记其它田产,灭绝道义情理,(若)只是从轻处罚,用什么来表现出惩戒的意义?(译出大意2分,落实“籍”“止”“何以”各1分)

  (2)(5分)如果就任这个官职,必须有见识有胆略,用自己的生命来担负职责,倘或有触犯忤逆,祸患贬谪立即到来。(译出大意2分,落实“居”“脱”“明目张胆”各1分)

  11.自省、正直(敢于直谏)、忠君爱国(捐身报国)、孝敬、不为名利所动。(任答四点,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参考译文】刘安世,字器之,魏人。考中进士,没有参选官任。跟从司马光学习,咨询尽心行己的要旨,司马光教导他诚实,而且令他从不乱说话开始。调任洺州司法参军,沼州司户以贪污闻名,转运使吴守礼打算查办他,向刘安世询问,刘安世说:“没有这种事。”

  吴守礼因而停止此事。但刘安世内心常常不自安,说:“司户确实贪污而我不以诚实应对,我岂不是违背了司马公的教诲啊!”司马光入为宰相,推荐刘安世为秘书省正字。后司马光去世,提升为右正言。

  章惇因强行买昆山民田被罚金,刘安世说:“章惇与蔡确、黄履、邢恕向来互相交结,自认为是社稷大臣,贪天之功,侥幸将来得到皇帝的宠幸,天下人指陈他们为‘四凶’。现在章惇父亲还健在,他却另外登记其它田产,灭绝道义情理,(若)只是从轻处罚,用什么来表现出惩戒的意义?”恰逢吴处厚解释蔡确《安州诗》进献之事,刘安世认为蔡确是指斥皇帝,触犯大不敬条令,同梁焘等人极力论述这件事,把蔡确放逐到新州。

  (刘安世)进任左谏议大夫,有旨意暂时罢免讲筵,民间喜传宫中求取奶妈,刘安世上疏进谏说“:陛下正当壮年,没有立皇后而亲近女色。希望太皇太后保佑圣上的身体,为宗庙社稷大事计议,清闲之余,应多临御经史研读之处,多引用亲信大臣谈论前朝治乱的要旨,来增加皇上的学问,不要溺于所爱而忘记其可以作为劝戒。”哲宗低头不说话。

  后来章惇当权,特别憎恨刘安世。初贬知南安军,再贬为少府少监,三贬新州别驾,安排他在英州居住。宣和六年(1124),恢复待制职务,第二年刘安世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刘安世开始被任命为谏官,没有接受君命,进屋禀告母亲说:“朝廷不因为安世不贤,让我担任谏官。如果就任这个官职,必须有胆识敢作敢为,用自己的生命来担负职责,倘或有所触犯忤逆,祸患贬谪立即到来。皇帝正用孝治理天下,如果以老母亲辞谢,应当可以免任此职。”母亲说:“不行,我听说谏官是天子的诤臣,应献身以报效国家的恩典。即使恰好获罪被流放,不论远近,我当跟从你居住。”刘安世于是接受任命。年纪老了,众贤差不多都死了,唯安世岿然独存,而名望更高。梁师成当权,有生杀予夺之权势,内心折服刘安世的贤能,找到(曾经在刘安世身边供过事的)小吏吴默,派他持信来,以马上重用引诱刘安世,吴默就劝刘安世替子孙打算,刘安世笑着感谢说:“我如果替子孙打算,不至于这样了。我想做元佑十全十美的人,在黄泉下去见司马光。”归还梁师成的信没有答复。死后葬在祥符县。二年后,金人打开他的坟墓,相貌如生,互相惊异告诉说:“这是异人。”替他盖上棺材才离开。

  12、答案 班固论司马迁为《史记》: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弊也/予按/此正是迁之微意。?

  译文:班固评论司马迁写的《史记》:“它的是非标准大大背离了圣人的是非标准。论述重要学说,先讲黄帝、老子,后讲六经;叙述《游侠列传》,贬低隐士,突出奸雄;撰写《货殖列传》,推崇势利,鄙视贫贱。这就是《史记》的弊端(见事不明的地方)啊。”据我考证,这正是司马迁精妙的用心。

  13.(1)前诗侧重描写了秋天的天气和活力,从而鼓舞人们要振奋精神,顽强奋斗(2分);后诗咏叹秋天令人敬肃的色彩,从而唤醒人们要情操清白,意志坚定(2分)。

  (2)不一致。前诗并没有否定春的生气和活力,并且用来正衬秋的生气和活力(2分);后诗否定了繁华浓艳、教人轻浮若狂的春色,诗中用来反衬秋色的清净高雅(2分)。

  14.(1)响穷彭蠡之滨 (2)横槊赋诗 (3)恨晨光之熹微 (4)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5)黎民不饥不寒 (6)初为《霓裳》后《六幺》 (7)乍暖还寒时候 (8)其不善者而改之

  15.B E

  16.其贡献具体表现在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和具体而有实效的作为。

  见解:引进外资以发展本国实业;保护大清国国家主权;打开国门开展双边贸易等。

  作为:①平定战乱,使国家恢复安定。②亲自独立创办军工、运输、通信等实业。③支持并参与洋务派创办铁路及各种工厂、学校。(意思答对即可。)

  17.①朝野不知外事及国力之详情却极力主战,李鸿章不得已应战导致战败。②奉清廷之令前去日本议和,李鸿章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③朝廷的腐败无能导致疆土被分割,在慈禧的授意与逼迫下,李鸿章做了替罪羊。

  18.看法一:同意梁启超的观点。①李鸿章29岁便显露才识,后又组建淮军并取得平叛的胜利,创办实业并取得一定实效,故“敬李鸿章之才”。②李鸿章很早就认识到必须保护国家主权,要打开国门参与世界商品经济的往来,却少有人共鸣,故“惜李鸿章之识”。③大清国每当存亡危急时,均要李鸿章承担最难堪之事,屡战屡败又全由李鸿章承担一切罪责,无人体谅李鸿章的处境,理解其良苦用心,故“悲李鸿章之遇”。

  看法二:不同意梁启超的观点。①李鸿章以及洋务派的主张并没有改变贫穷落后的中国,没有起到强国的作用,故“才不真”。②李鸿章没有认清中国帝王统治的弊端,被朝廷支使,故“识不透”。③李鸿章的遭遇,除了朝廷的腐败统治之外,也有其自身屈从朝廷这重要的原因,故“遇不值得悲”。

  看法三:要辩证地分析。①李鸿章有才识,但是没能冲破时代的束缚,其才识仅服务于朝廷,故可认同不值得敬仰。②李鸿章有关于国家主权等的远见卓识,但这是纸上谈兵,难以实行,故可钦佩不值得惋惜。③李鸿章不是“误国者”,但又不是卫国者,故其遭遇可同情不值得悲伤。

  19.答案示例:你对老师说:“老师,您的认真负责让我们钦佩,您的教学水平让我们折服,如果您的作业再少点,同学们会有更多的时间来消化吸收您讲的内容,相信学习效果会更好的。”(2分)你对同学们说:“同学们,高三了,老师布置这么多的作业也是希望我们在高考前多练一练,这么负责的老师,还请大家多多理解和包容,正所谓‘熟能生巧’,相信大家会在反复的练习中取得进步的。”(2分)

  20.答案示例:无论是《朝花夕拾》还是《野草》,无论是《热风》还是《且介亭杂文》,横亘其中的是一种不屈的精神,充实着中华民族的硬骨头精神。谈古论今,借古讽今,是鲁迅散文之一途。对个人生命历史的记忆,对青春烈士的歌颂,都洋溢着一种无比的激情。

  【评分标准】作品名2分,围绕“趋于火热的现实斗争生活”展开2分,语言2分。

  21.【写作提示】

  材料中的“窗子”,说的是开阔的视野对个人发展非常重要;而“镜子”,指每个人都要审视自己,勇于自我完善。如果从“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切入题意,可写知识视野、心灵视野、国际视野、文化视野;可以写超越自我、走出个人狭小的天地;可以描写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景、物、情、理给人带来境界上的提升或心灵的顿悟;也可直接论述自己对“视野”的看法。如果从“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入题,可由己及彼地洞察人生百态,借“镜子”探讨人性的弱点:爱听表扬话,听不进逆耳忠言;追求形式而忽略了实质等等。


猜你喜欢:

1.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试题汇编

2.高考语文试卷模板

3.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及参考答案

4.2018高考全国卷语文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附答案解析

5.2017高考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2017高考模拟信息卷押题卷语文九(2)

六、(10分) 19.高三了,一位老师对工作很负责,教学水平也很高,只是有时作业布置太多,部分同学因此对他有意见。假如你是本班班长,该怎样向这位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2017高考模拟信息卷押题卷语文
    2017高考模拟信息卷押题卷语文

    高考的脚步渐渐逼近,不与人争辉,只与己争锋。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7高考模拟信息卷押题卷语文,仅供大家参考! 2017高考模拟

  • 2017高考模拟信息卷押题卷语文十
    2017高考模拟信息卷押题卷语文十

    高考临近了,只要奋斗了,不管结果如何都不会留有遗憾。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性的检验,它绝不是对一个人一锤定音的评断。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

  • 2017高考模拟题语文题目
    2017高考模拟题语文题目

    高考临近,更要注意自己的饮食起居,确保积极向上的状态备战高考。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7高考模拟题语文,仅供大家参考! 2017高考模拟题语

  • 2017高考模拟试卷二语文
    2017高考模拟试卷二语文

    高考即将到来,望你在有限的时间内,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进。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7高考模拟试卷二语文,仅供大家参考! 2017高考

2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