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百家姓>

百家姓之凌姓的源流

时间: 蓝俊22 分享

  凌姓(淩,读音作líng(ㄌㄧㄥˊ)),出自姬姓,姬姓出自姚姓,是黄帝十世嫡长孙舜帝姚重华的姚姓衍生姓氏的后裔。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百家姓之凌姓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百家姓之凌姓

  凌姓(淩,读音作líng(ㄌㄧㄥˊ)),出自姬姓,姬姓出自姚姓,是黄帝十世嫡长孙舜帝姚重华的姚姓衍生姓氏的后裔。头一个以凌为姓的人,是出身于周代初年周文王幼子所建的卫国。当时卫国位置在今河北、河南一带,始祖是周武王的弟弟康叔。凌氏在早期历史上,似乎比较岑寂,一直到群雄并起热闹非凡的三国时期东吴才有一位大凌统,以赫赫军功为这个家族扬眉吐气。郡望河间郡、渤海郡。历史名人还有凌蒙初、凌十八等。

  凌姓姓氏源流

  凌(líng)姓源流有:

  源流一

  源于地名,出自远古帝王伏羲氏的诞生之地淩,属于以以居邑名称为氏。淩,就是传说中远古第一帝伏羲的诞生之地,因境内有淩水(今京杭大运河泗阳段),因以为地名,先秦时期改称泗水,设泗水郡。淩县,就是秦、汉之际阴淮平原的泗水郡淩县(今江苏泗阳西北部),汉武帝刘彻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置泗阳县,在古泗水北岸,故名。在汉末至三国的战乱时期,其地住民有避难而纷纷外迁者,为将来便于联络,便以居邑古名称为姓氏,即称淩氏,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或避难改姓为氏,后有简笔为凌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淩氏与姬姓凌氏族群没有任何干系,大都尊奉伏羲氏为得姓始祖,且不与姬姓凌氏合谱。

  源流二

  源于姚姓衍生姬姓,出自周文王姬昌的后裔,属于以官职名称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以官为氏》所载,周文王的第八个儿子姬封被周武王姬发封在西周之京畿内的古康国之地,称康叔,后周公旦建议周成王姬诵,又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都封给了康叔,并建立了卫国,国都在卫(今河南淇县朝歌),史称“卫康叔”。卫康叔有个儿子在周王室为官“凌人”,他的后人就以其官职作为姓氏,由此产生了凌氏。凌人,亦称凌阴、凌室,是当时的一种掌冰政之官,也就是典籍《周礼》上所记载的:“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在史籍《姓纂》中记载:“康叔支子为周凌人,子孙以官为氏。”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上也记载:“卫康叔支子为周凌人,子孙以官为氏,吴志有凌统。”从这些文献来看,凌氏最初源自周文王的儿子姬封,由于在周天子的朝廷上担任叫做“凌人”的官,所以才“以官为氏”而姓了凌,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凌氏正宗。

  源流三

  源于官位,出自西汉时期官吏陵令,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陵令,亦称陵台令,西汉初期由汉高祖刘邦亲设的官职,专职负责守卫帝王陵墓,其职位高于同官秩的食宫令、寝庙令。后来的汉高祖之长陵、汉武帝之茂陵,皆各设陵令、食宫令、寝庙令各一人。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亦皆设有,但官秩降至七品,俸禄六百石。南北朝时期的北梁、北齐,曾一度改称为“陵监”。

  在陵令、陵台令及其守陵的陵寝关防军将士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陵氏,后避其姓氏字的忌讳,改称为凌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

  源于官位,出自东汉、曹魏时期官吏凌江,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凌江,是东汉时期设置的一种军制官位,为东汉列将之一。到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设魏一人,官秩五品,专职掌控黄河以北蒙古、辽东地区的驻扎大军。按汉朝政治,武官比文官品位降一阶,是控制军队权力的一种体制,因此正五品武将领受的官秩俸禄实与从五品文官一样。

  在凌江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号为姓氏者,称凌江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凌氏、江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丘穆陵氏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有丘穆陵部落,亦部落名称为姓氏,称丘穆陵氏。

  丘穆陵氏,亦称丘目陵氏、丘穆凌氏、丘目凌氏等,在北魏王朝于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间迁都洛阳入主中原之后,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的过程中,将丘穆陵氏改为汉字单姓,绝大部分族人改为穆氏,少部分人后来有改为凌氏者,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凌姓迁徙分布

  凌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七十四位,人口约八十七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54%左右。

  凌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北京

  1、通州区潞城镇凌家庙村

  河北

  一、沧 州 市

  1、泊头市四营乡凌屯村、赵三番村。

  2.河间武强县

  二、承德市

  1、丰宁满族自治县石人沟乡凌营村

  三、衡水市

  1、景县杜桥镇凌庄村

  2、故城县郑口镇西城镇村

  四、保 定 市

  1、安新县寨里乡增庄村

  五、唐 山 市

  1、迁安市于洪庄乡后沱村

  六、邢台市

  1、清河县油坊镇柳庄村

  七、邯郸市

  1、永年县曲陌乡曲陌村

  八、廊坊市

  1、香河县大罗屯乡凌家吴村

  九、石家庄市

  1、高邑县西富村镇贾村

  山西

  一、晋中市

  1、昔阳县李家庄乡南庄村、胡峪村

  二、晋城市

  1、阳城县町店镇凌家沟村

  2、高平市三甲镇徘北村

  内蒙古

  一、赤峰市

  翁牛特旗乌丹镇、头牌子乡、广德公乡、克什克腾旗新开地乡

  黑龙江

  一、绥 化 市1、海伦市扎音河乡二、哈尔滨1、宾县三宝乡凌家屯

  辽宁

  一、本溪市

  1、本溪满族自治县南甸子镇北甸村、田师府镇南甸村

  二、鞍山市

  1、岫岩满族自治县县岭沟乡山城村

  2、海城市感王镇他山村

  三、葫芦岛市

  1、南票区暖池塘镇团山子村

  2、连山区沙河营乡地藏寺村

  上海

  1、青浦区华新镇凌家村

  2、浦东新区高桥乡群力村

  3、浦东新区张江乡团结村

  江苏

  一、盐城市

  1、盐都区葛武镇杨师村、凌华村、舍孙村。楼王镇丁马港村

  2、亭湖区凌家桥村

  3、东台市溱东镇草舍村、广山镇胡家堡村

  4、建湖县卢沟镇凌葛村、庆丰镇北凌村

  5、滨海县东坎镇三友村

  6、响水县小尖镇四丰村

  二、常州市

  1、武进区湖塘镇凌渡村、丁沟坝、姚家桥、马家巷、与宁头、古方村、墙门头、凌道村,雕庄镇柏墅村、勤丰镇城巷村

  2、钟楼区西林街道凌家村

  3、武进区奔牛镇祁家村委夏家塘、谢家塘、贺家塘

  4、武进区卜弋镇蔡庄村

  5、武进区邹区镇段庄村委姜家村

  三、徐州市

  1、铜山县汉王镇路沃村

  四、苏州市

  1、吴县封溪开发区宝南村

  五、无锡市

  1、江阴市青阳镇里新工业园区

  2、无锡市滨湖区华庄凌甲里

  3、江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六、扬州市

  1、高邮市龙虬镇周庄村、高邮开发区灯塔村

  2、宝应县西安丰镇、泾河乡泾阳村

  3、江都县(扬州市)城内东关大街观巷口

  七、镇江市

  1、润州区大凌家湾 小凌家湾(史称润城京岘山)

  2、丹徒区荣炳镇蒲干村、小蒲干村、汪甲、洋湖棚、小柳巷、宝堰镇后亭村、上党镇义村

  3、句容市茅山镇郭干村,后白镇芦江村

  4、京口区汝山镇方家湾村

  八、宿迁市

  1、宿豫区来龙镇路墩村

  2、沭阳县悦来镇沟崴圩、方凌村。刘集镇大兴村、大凌庄 九、泰州市

  1、姜堰市官庄镇前堡村、张甸镇

  2、泰兴市过船镇仁寿村凌家埠

  3、泰县顾高镇西芦村

  4、兴化市周庄镇西边城村

  5、海陵区罡杨镇杨庄村

  十、连云港市

  1、灌南县三口镇林南村

  2、灌云县伊卢乡串芯庄村、玉兴村

  十一、南通市

  1、港闸区芦泾乡龙潭村

  浙江

  一、宁波市

  1、鄞州区姜山镇陈介桥、横溪凌家

  二、杭州市

  1、富阳市场口镇鸿丰村、 隔富春江小凌家、常安镇沧州村

  2、西湖区转塘镇凌家桥村

  3、肖山区新街镇山东址村

  4、余杭区鸬鸟镇全城坞

  5、建德市寿昌镇山岩村 枣园村

  6、淳安县大墅镇桃源淩家村

  7、临安市岛石镇仁里村、呼日村龙山自然

  8、萧山区新塘街道和平桥村凌家港自然村

  三、温州市

  1、瑞安市碧山镇龟岩村,平阳坑镇塔石村

  2、瓯海区郭溪镇塘下村

  3、乐清市大荆镇闹水坑村

  四、衢州市

  1、常山县芙蓉乡古溪 五、台州市

  1、温岭市大溪镇下洋岙村

  2、黄岩区江口镇下凌村

  六、金华市

  1、兰溪市永昌镇上凌村、下凌村

  2、浦江县浦阳镇

  七、湖州市

  1、安吉县顺零乡、安城镇横塘村

  2、长兴县李家巷镇凌家浜村

  八、丽水市

  1、青田县海口镇田铺村

  九、绍兴市

  1、绍兴县平水镇会稽山村

  2、越城区稽山街道凌家山村

  十、嘉兴市

  1、秀洲区王江泾镇华联村

  2、南湖区东栅镇高桥村

  3、嘉善县洪溪镇凌湾塘、天凝镇凌家浜

  十一、台州市

  1、临海市永丰镇坑头村

  安徽:

  一、合肥市

  1、瑶海区张洼(原来属于合肥北郊)有凌湾村、另合肥(原属肥东县)有凌大郢、凌小郢两村

  2、新站区七里塘镇星火村三塘队

  3、肥东县六家畈镇凌福寺村、长临河镇山口凌村

  4、肥西县新仓镇凌冲村、花岗镇桃源村、西湾村凌小郢、凌老庄

  二、巢湖市

  1、居巢区槐林镇槐光村、散兵镇项山村

  2、无为县姚沟镇洋子圩凌村、汤沟镇凌圩村、无城镇凌井村、石涧镇苗庄村

  3、庐江县金牛镇大榕树村凌家老屋、青龙乡凌大村

  4、含山县运漕镇凌马村、仙踪镇大凌村

  三、淮北市

  1、濉溪县四铺乡谢岭村前凌、后凌和中凌、桃圆镇凌家湖村

  四、阜阳市

  1、颖上县润河镇凌氏大概有一万人左右,分布在凌楼等8个村

  五、宣城市

  1、宣州区朱桥乡四合凌村

  2、广德县邱村镇

  3、广德县新杭镇砖桥村

  4、旌德县蔡家桥镇凌家村

  5、绩溪县十里岩村、王街村

  六、安庆市

  1、纵阳县陈瑶湖镇凌家花园村

  2、怀宁县枫林乡年岭村凌家草屋

  3、宿松县汇口镇汇口社区占港村

  4、太湖县天华镇涧水村凌家山

  七、黄山市

  1、歙县岩寺镇潭渡村、郑村镇梅村、岔口镇岺里村、高演村、洽河乡、霞坑镇洪琴村

  2、祁门县溶口乡(凌村)、赤岭镇凌降村

  3、休宁县溪口镇碜溪村

  八、蚌埠市

  1、五河县新集镇凌庄

  2、五河县头铺镇东凌村

  3、固镇县刘集镇凌庄

  九、六安市

  1、舒城县千人桥镇兴丰村和上阳村、棠树乡三拐村

  十、淮南市

  1、大通区上窑镇上窑村

  十一、池州市

  1、贵池区梅村镇必胜村

  十二、滁洲市

  1、天长市铜城镇高堂村

  2、天长市杨村镇杨村社区凌塘庄

  3、定远县桑涧镇大凌村

  十三、宿州市

  1、埇桥区城东街道凌家桥、朱仙庄镇曹凌村

  2、砀山县良梨镇孙庄村

猜你喜欢:

1.凌姓的源出有什么

百家姓之凌姓的源流

凌姓(淩,读音作lng(ㄌㄧㄥˊ)),出自姬姓,姬姓出自姚姓,是黄帝十世嫡长孙舜帝姚重华的姚姓衍生姓氏的后裔。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百家姓之凌姓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百家姓之凌姓 凌姓(淩,读音作lng(ㄌㄧㄥˊ)),出自姬姓,姬姓出自姚姓,是黄帝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百家姓之蔺姓姓氏起源
    百家姓之蔺姓姓氏起源

    蔺姓,出自姬姓周王族,是韩国王室的宗族支系,蔺国君室后裔,以地名命姓。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百家姓之蔺姓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百家

  • 百家姓之林姓的历史发展
    百家姓之林姓的历史发展

    林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子姓、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中华书局刊印的《辞海》合订本载:林 ,姓也,史谓殷比干避难长林之山,因以林为氏。天

  • 百家姓之乐姓的起源
    百家姓之乐姓的起源

    乐姓,最早源出子姓,西周末年,宋国国君宋戴公的儿子公子衎[kn](乐父衎[kn]),子乐父,他的孙子以祖父的字为氏,称为乐氏。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百

  • 百家姓之厉姓
    百家姓之厉姓

    厉姓的部分始祖是齐厉公。据古籍《风俗通》上记载,周朝时,姜太公的后代姜无忌去世,被追加封号为厉,史书上称为齐厉公,齐厉公的后代,就以这个

26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