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百家姓>

中华百家姓高姓的起源

时间: 蓝俊22 分享

  高姓最早的起源在上古的时期,也就是黄帝的时期,而这个也是来自于很多古老的姓氏居家位的,接下来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中华百家姓高姓,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高姓的起源

  源于姜姓 ,出自西周时期的齐文公吕赤之子公子高。姜姓,原是炎帝的后裔,高氏则是炎帝的后裔,高氏的血缘初祖是炎帝,得姓始祖为高一。因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以姜为姓。炎帝17世孙伯夷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吕侯,子孙因此亦以吕为氏。吕侯伯夷第37代孙姜尚,即姜太公,又名吕尚、吕望,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立周,受封于齐国。齐国传至太公8世孙文公姜赤,文公次子受封于高邑,称公子高。依照周朝贵族礼仪,其孙傒取祖名为氏,为高傒[4] 。高傒在齐国为上卿时,迎立公子小白为君,就是齐桓公。高傒成为著名的渤海高氏的始祖。高傒7世孙高止在齐国遭到公孙灶、公孙趸排挤,出齐奔燕。高止9世孙高量为宋国司徒,高量10世孙高洪为东汉渤海郡守。高洪的一支后裔高隐、高瞻叔侄创立了渔阳高氏、辽东高氏, 另一支后裔高悝创立了广陵高氏。渤海高氏的后人高伯祥又创立了京兆高氏。姜姓高氏族人大多尊奉高傒为得姓始祖,亦有尊奉高渠弥(姜渠弥)、高克为得姓始祖者。

  源于姜姓 ,出自春秋时期齐惠公之子公子祁,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以王父字为氏。齐惠公元是齐桓公小白与姬妾少卫姬所生的儿子,当了10年齐国国君。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代也以高为姓,为山东高氏 。

  源于鲜卑族:

  北魏孝文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七~二十年(熙元493~496年)大力实行政治改革,推行文化上汉化政策,在这个过程中,改北方胡人多音节复姓为汉字单姓,鲜卑族拓拔部寔娄氏部落改为高氏,后融合于汉族,是为河南高氏之,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城西有单高楼村和双高楼村,猜测为鲜卑族楼氏一脉,并在单高楼村存有高氏祠堂。

  在南北朝时期的东魏政权末期,鲜卑族人元景安因在邙山之役中力战有功,被东魏大丞相高欢赐爵西华县都乡男,在其子高洋于东魏孝静帝元善见武定八年(公元550年)废黜东魏孝静帝,建立北齐政权后,于同年即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元年(公元550年)赐他贵族姓氏为高氏。另外,鲜卑族人元文遥在北齐时期也先后得到国王高洋、高演的重用,因迎立国王高湛继位有功,北齐天统二年(公元566年)后主高纬下诏特赐他姓高。他们的后代就以高为姓氏,亦为河南高氏之一。

  十六国时,后燕国王鲜卑族人慕容云改称为高阳氏后裔,遂改姓高,称高云,其后裔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多有改复姓慕容氏为单姓高氏者,后文化上汉化,是为河北高氏的主流。其后裔有改复姓为单姓,称高氏。 南北朝时,先后有鲜卑族元氏和徐氏改姓为高氏。北齐文宣帝姓高名祥,当时有元景安、元文遥本鲜卑族,改汉字姓元,因有功于北齐,高洋赐他们“高”姓;又北齐时重臣高隆之,本姓徐,因其父与高欢交厚,遂改为高氏[7] 。当高氏建立北齐政权后,其姓氏就贵为北齐政权的国姓,于是北齐皇帝便赐他姓为高氏以示恩宠之举,徐子远从此改姓为高氏,其后代后来在今河南杞县一带发展起来,成为当地的望族,是为河南高氏之一。唐朝宦官高力士,是冯盎的曾孙,本姓冯,后被高延福收养,所以改高氏。以“高”字开头的两个字的复姓,后有改单姓“高”为氏。譬如:高车氏、高堂氏、高阳氏、高陵氏等。当高氏建立北齐政权后,高姓就贵为北齐的国姓,于是北齐皇帝便赐他姓为高姓以示恩宠之举。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清朝光绪年间到民国初年,满族姓氏出现了大量改用汉姓的变化,有的以满姓字头音译为汉姓,高佳氏就改为高氏。 (满族姓氏中的x佳氏原本都是汉族,汉族被虏为包衣或自愿为奴入旗后,被赐予满族姓氏,其形式就是在自己本来的姓氏后面添加一个佳字。)

  满族多啰氏,亦称刁落氏、啁噜噜氏,满语为Dolo Hala,汉义“内”,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东海(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后多冠汉姓为高氏、赵氏等。

  满族高佳氏,满语为Gao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盖州(今辽宁盖州)、辽阳(今辽宁辽阳)、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高氏。

  满族高尔吉氏,亦称格尔齐氏,满语为Gerci Hala,世居尼马察(今黑龙江穆棱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后多冠汉姓为高氏。

  满族萨克达氏,原为巴雅拉氏,后以地为氏,满语为Sakda Hala,汉义“悠久、苍老”,世居萨克达(今辽宁抚顺峡河流域)、宁古塔(今吉林宁安)、阿扈河(今黑龙江宁安南六十公里处)、叶赫(今吉林梨树)、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德里倭赫(今辽宁抚顺东浑河畔)、黑龙江流域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字姓为多为高氏、苍氏、仓氏、麻氏、骆氏、李氏、祖氏、海氏、萨氏、里氏、陈氏、罗氏、老氏、英氏、印氏、巴氏、色氏、臧氏、礼氏、佟氏、陀氏、翁氏等。

  高姓姓氏简述

  高姓最早出现在上古黄帝时期,中国最早系统记载姓氏来源的典籍《世本》载“黄帝臣高元作官室。”《竹书纪年》说黄帝“居有熊”。有熊,巳口今郑州新郑。春秋时期,齐太公吕尚(姜子牙)的六世孙齐文公吕赤有个儿后代即以先人封邑为姓,姓高 。

  高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源流众多,在《百家姓》中排第153位,在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十九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三十位,人口约一千四百七十六万九千余,占中国人口总数的0.92%左右,多以渔阳、辽东、广陵、河南、辽东为郡望。高氏主流发源于今河南省境内,但在春秋以后,却以齐鲁之地分布居多。

  高姓的历史人物

  三国

  高顺,吕布帐下中郎将。史载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好饮酒,所统率的部队精锐非常,号称“陷阵营”。

  高览,河北四庭柱之一,偏 东莱侯

  高干,东汉并州牧,袁绍外甥。

  高沛,刘璋麾下名将

  高翔,蜀汉将领 曾随刘备攻打汉中,后又随蜀汉丞相诸葛亮参加北伐曹魏的战争,并于公元231年(建兴九年)的北伐中大破司马懿。官至杂号大,封玄乡侯。

  高柔,曹魏大臣,任廷尉二十三年后,升任太常。七十二岁时出任司空,随后仕途高升,在高平陵之变时支持司马懿,据曹爽大营,以假节行大事。数年后荣升太尉,进爵安国侯。

  高堂隆,曹魏光禄勋 侍中 太史令 关内侯

  西晋

  高光 西晋幽州刺史 黄沙御史 廷尉 延陵县公

  北魏

  高欢 北魏大丞相 渤海王 北齐神武

  高澄 高欢长子,继高欢掌魏朝政。改革官员选举制度,整顿吏治。平侯景叛乱,吞并两淮,收复颍川

  高敖曹 高欢麾下勇将 官至司徒 骠骑大 进爵武城县侯。

  北齐

  高洋执掌东魏政权多年的高欢之子,代东魏建北齐。北齐共历六帝,执政二十八年。

  高长恭,北齐大将,北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风流大丞相高欢之孙。是北齐世宗文襄帝高澄的第四子,封为兰陵王。中国古代四大俊男之一。

  隋朝

  高颎,隋宰相,齐国公尚书左仆射,开隋九老大元帅

  高孝基,隋吏部侍郎

  高开道,隋末义军领袖。公元618年,攻克北平,攻取渔阳,自称燕王,年号始兴(一作天成),建都渔阳(今天津蓟县)。

  高昙晟,隋末起义军领袖。他本是怀戎县的僧人,趁着隋末天下大乱之际,在河北涿鹿等地广招羽翼,聚众数千人起义。高昙晟自称大乘皇帝,国号“佛”,建元法轮,立尼姑静宣为皇后。

中华百家姓高姓的起源

高姓最早的起源在上古的时期,也就是黄帝的时期,而这个也是来自于很多古老的姓氏居家位的,接下来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中华百家姓高姓,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高姓的起源 源于姜姓 ,出自西周时期的齐文公吕赤之子公子高。姜姓,原是炎帝的后裔,高氏则是炎帝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中华百家姓冯姓的起源
    中华百家姓冯姓的起源

    冯姓在宋版《百家姓》中列第九位,在以人口为序的中国姓氏中排名第27位,接下来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中华百家姓冯姓,希望大家喜欢! 冯姓起源 汉

  • 中华百家姓范姓的起源
    中华百家姓范姓的起源

    范姓位居大姓行列,位列新百家姓第51位,约有46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0.36%。中国范姓一支迁居越南,现今范姓已是越南第四大姓,占越南总人口的7.5%,

  • 中华百家姓董姓的起源
    中华百家姓董姓的起源

    董氏是一个典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九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七百二十六万一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 中华百家姓陈姓的历史发展
    中华百家姓陈姓的历史发展

    陈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中国大陆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位,接下来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中华百家姓陈姓,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陈

27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