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百家姓>

于姓的来源介绍

时间: 邱惠844 分享

  于姓是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出自炎帝、黄帝世系的典型的自黄河流域播迁全国的姓氏。于姓最早期的繁衍播迁,是在今焦作沁阳北部一带,这里是古邘国所在地,也是于姓的发祥地。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于姓的来源介绍,希望你喜欢。

  于姓源出

  1、出自姬姓,为周武王姬发的后代,以国名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周武王克商后,大举分封诸侯,其第二个儿子邘叔被封在邘国。据《广韵》所载,西周初年,周武王封第二子(有说第三子)于邘(故城在今河南省沁阳西北于邘邰镇),称于邘叔。后来,于邘叔的子孙就以国名为氏,有的姓了邘;有的则去邑旁姓于,是为河南于氏,史称于姓正宗。

  2、出自古复姓淳于氏,为唐代时避讳宪宗李纯所改单姓于氏。据《古今姓氏书辩证》等所载,淳于公子孙,以国名为姓,称为淳于氏。唐贞观年间所定皇族七姓,有淳于氏。至唐宪宗李纯时,为避讳(“纯”“淳”同音),复姓淳于氏改为单姓于氏。到了宋代,又有部分于姓恢复淳于姓,也有一部沿袭未改的,形成此支于氏。

  3、出自北魏时的万忸于氏,为孝文帝汉化改革时,恢复本姓于。据《路史》所载,鲜卑族的万忸于氏原为山东于姓人,后随鲜卑改之,孝文帝汉化改革,又复于姓。

  4、出自赐姓或少数民族改于姓而来。①明朝时赐元人巴延达哩姓于名忠,清朝时,南方的部分尼玛哈氏改于姓。②又有达斡尔、鄂伦春、土、回、高丽等小数民族有改于姓者。

  得姓始祖

  于邘叔。为周武王姬发之次子(一说第三子),武王灭商后,大举分封诸侯,他把于邘国分封给于叔,起初于叔为于邘叔,其名得于封地。后来于邘国的子孙就以国为氏,有的姓了于邘,后来干脆去掉邑旁姓于,称为于姓,史称于姓正宗,是为河南于氏,后世于姓尊于叔为于姓的得姓始祖。

  于姓迁徙分布

  繁衍播迁河南沁阳市北部一带,是古于邘国所在地,当然也是于姓的发祥地。在于邘国灭亡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于姓基本上都生活在今河南省境,播迁基本是以河南境内为主,如方城、午汤、许昌、伏牛山等地。秦汉时期,于姓人开始以河南为中心缓慢向周边播迁,北迁山西、河北、东迁安徽、山东,西迁陕西、甘肃,此期于姓主要是以中国北方的中原地区为繁衍播迁的中心,并形成三大郡望,即河南、东海、河内,由此,东迁入山东的于姓也开始兴旺起来。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的军阀纷争割据,造成“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于姓人跟随着逃难大军,大举南迁于东南广大地区,五胡乱华,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而战争又使中原地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为躲避战乱,处于河南南部的于姓则就近南下湖北,后辗转于四川、湖南。隋唐时期,由于国家统一,战乱减少,也由于国人根深蒂固的恋家思想,于姓迁徙有等于无,却繁衍昌盛起来,于姓相继在北方形成了几处大的望族。北宋末年,金兵攻陷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并掳走徽、钦二宗,有于姓人随往黑龙江。南宋后期,于姓开始由浙入闽,由闽入粤。元末农民起义军四起,社会动荡不安,江南人口锐减,由于山西表里山河的特殊优越位置,所受影响不大,朱明王朝建立,迁山西人于人口萧条处,则山西于姓也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其分别迁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江苏等地。此前有河南于姓迁顺天府(今北京市)(据《于氏宗谱》所载)。清代,河南、河北,尤以山东的于姓人为多,闯关东谋生并定居。至此于姓人已遍布天下。如今,于姓分布以山东省为多,约占全国汉族于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其次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陕西等省亦多此姓,上述六省于姓约占全国汉族于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

  于姓姓氏文化

  郡望

  河南郡、东海郡、河内郡、京兆郡、广陵郡

  堂号

  河内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黎阳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亦称三川堂。

  广陵堂:以望立堂,亦称江都堂。

  东海堂:以望立堂,亦称郯郡堂、海州堂。

  忠肃堂、救民堂、兴驷总记(大驷堂)

  图腾文化

  《说文解字》“于,於也,象气之舒于。而“於”为“乌”的古文,古时呼与吁、乎与于,形同义也同,与於一样,都为助字或语气词。古文中乌、乎、於、于相通。古代于氏族是於氏族,以乌鸟为原始图腾,为东夷族鸟夷的一分支。于氏族因为发明一种陶器饭盂又称盂氏族,居住的地方称为于地,因筑起了城墙而称为邘,最终出现了姓氏。

  于姓家族名人

  于慎思(1531—1588)字无妄,号航隐,又号庞眉生,小字襕衫。山东东阿人(今属平阴县)东阿诸生、太学生。善古歌行,尤工古赋,有《庞眉生集》、《群书题跋》等。留有著作《庞眉生集》,于慎行为其作序。所作《石淙记》、《游监山记》,是描写洪范山水的好文章。

  于慎行(1545~1607),明代文学家、诗人。字可远,又字无垢。东阿县东阿镇(今属平阴)人。明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

  于仲文(545年—613年),字次武,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北周太师于谨之孙,上柱国于寔之子。隋朝名将。鲜卑人。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民权县),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

  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系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中国近现代著名高校的创办人。

  于敬山(1919—1996),安徽省宿州市人,一九三八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营政治教导员,教导第五旅十四团营政治教导员,十五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滨海军区第四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

  于魁智 著名京剧老生演员。现任中国国家京剧院副院长兼艺术指导。

  于时雨(1910--1942),早年参加东北军,1937年通过邸清哲结识吕正操,沙克等爱国人士,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饶阳县战地委员会委员领导人、教育科长、为饶阳县抗前教育做出巨大贡献。

于姓的来源介绍相关文章:

1.谢姓的来源介绍

2.周姓的来源介绍

3.张姓的来源介绍大全

4.华姓的来源介绍

5.窦氏的来源介绍

于姓的来源介绍

于姓是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出自炎帝、黄帝世系的典型的自黄河流域播迁全国的姓氏。于姓最早期的繁衍播迁,是在今焦作沁阳北部一带,这里是古邘国所在地,也是于姓的发祥地。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于姓的来源介绍,希望你喜欢。 于姓源出 1、出自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乐姓的来源介绍
    乐姓的来源介绍

    乐姓是一个古老、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出现在大约3000年以前的春秋时代。乐氏源于春秋时的宋国,跟后世以宋为姓的人,算起来是血脉相同的一家人。以下

  • 常姓的来源有哪些
    常姓的来源有哪些

    常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山东、江苏为早期常姓发源地,此种发源格局,使得常姓很早就散居于大江南北。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

  • 安姓的来源有哪些
    安姓的来源有哪些

    安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是中国宋版《百家姓》排名第79位的大姓。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安姓的来源有哪些,希望你喜欢。 安姓源

  • 邬姓的来源有哪些
    邬姓的来源有哪些

    关于邬姓起源有源于妘姓、源于祁姓、源于姬姓等说法,后人奉司马弥牟、邬臧为邬姓的得姓始祖。邬姓是一个典型的汉族姓氏,历史悠久,在当今姓氏排

3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