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典故>

见利忘义的典故

时间: 蓝俊22 分享

  见利忘义,汉语成语。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见利忘义的典故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见利忘义的典故

  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对娘家的人封王封侯,排斥异己,诛杀功臣。不久,吕后也死了,她在遗诏中指定内侄吕产为相国,吕禄统领京都禁卫军。吕氏家族掌权,激起一批功臣不满,太尉周勃与丞相陈平密议对策。他们巧使妙计,把吕党要人郦寄争取过来,由他去说服吕禄,把兵权还给周勃。

  这时,大灌婴联合齐王刘襄等刘家军,回京师欲诛吕氏家族。郦寄与吕禄本是知交,吕禄听了郦寄的话,终于把北军归周勃指挥。前相国曹参的儿子曹窋又配合朱虚侯刘章控制了南军,在未央宫杀死了吕产。其余吕氏大官,也都被周勃派人抓获,一一斩首。吕氏势力全被消灭后,周勃、陈平等大臣迎立代王刘恒为帝,就是汉文帝。在诛吕这场斗争中,郦寄也出了力,所以袭父爵为曲周侯,但舆论说他出卖朋友。

  《汉书》记载说: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作者班固认为郦寄不属于见利忘义。

  见利忘义解析

  成语解释: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形容人贪财自私。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樊郦滕灌靳周传》:“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911cha.com

  成语繁体:見利忘義

  成语简拼:JLWY

  成语注音:ㄐㄧㄢˋ ㄌㄧˋ ㄨㄤˋ ㄧ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见利忘义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见,不能读作“xiàn”。

  成语辨形:利,不能写作“力”;忘,不能写作“妄”。

  成语辨析:见利忘义和“利令智昏”;都含有“为私利而做坏事”的意思。有时可通用。不同在于 :①见利忘义的“利”;一般指钱财或其他物质上的好处;“利令智昏”的“利”;一般指私利;范围广。②见利忘义有“忘义”;忘记正义的意思;“利令智昏”的“智昏”即头脑糊涂的意思。

  近义词:见钱眼开、唯利是图

  反义词:见利思义、舍生取义、见义勇为

  见利忘义的典故造句

  1) 夏侯渊不像其他那些贪生怕死见利忘义的人,他视死如归赤胆忠心。

  2) 你这样见利忘义,没人敢和你做朋友。

  3) 人的本色应该如此崇尚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之义举;鄙薄见利忘义忘恩负义之恶行。

  4) 他虽然很能干,但见利忘义,得小心提防。

  5) 他是个见利忘义的小人。

  6) 故事中的漆工举手之劳与人为善不见利忘义,船主知恩图报,这两者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7) 做人要讲义气,不能见利忘义。

  8) 他一向见利忘义,贪污收贿样样都来。

  9) 做人万不可见利忘义,应时刻坚持自己的原则,坚守道德防线。

  10) 作者刻画出了一个嗜钱如命见利忘义的活灵活现的市侩形象。

  11) 那种见利忘义,宠辱皆忘的人是不值得交往的。

  12) 我国传统提倡道义之交,反对见利忘义。

  13) 那些见利忘义的小人,丧失民族气节的败类,常常以敌为友,甚而认贼作父。

  14) 他是个见利忘义的人,不能结交他。

  15) 这些丧尽天良的资本家见利忘义,置人命于不顾。

  16) 这样一来,一些丧尽天良的资本家,就见利忘义,跃跃欲试。

  17) 我慢吞吞地离开了旅店,没想到旅店的老板娘竟然这么见利忘义。

  18)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绝顶高手,却是个见利忘义的小人,最终落得命丧白门楼。

  19) 市场经济强调交换原则,凡事讲求互惠互利,有的人便见利忘义,以致使往昔那种助人为乐的精神淡漠了,关键时刻舍己为人的举动少见了,办什么事都要论报酬,讲价钱。

  20) 只要有钱,这个见利忘义的小人什么都肯做。

  21) 有些人见利忘义,鼠目寸光。

  22) 我们常常对社会上的见利忘义义愤填膺,却不知自己也成了其中的一员。

  23) 现在的人大部分心胸很狭窄见利忘义。

  24) 哪个老板愿意背上那种见利忘义的坏名声?

  25) 这个见利忘义的人,你还跟他合作,哪天被出卖了都不知道。

猜你喜欢:

1.见利忘义的典故是什么

2.见利忘义的典故

3.见怪不怪的历史典故

4.充耳不闻的典故

5.刚正不阿的典故

见利忘义的典故

见利忘义,汉语成语。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见利忘义的典故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见利忘义的典故 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对娘家的人封王封侯,排斥异己,诛杀功臣。不久,吕后也死了,她在遗诏中指定内侄吕产为相国,吕禄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坚韧不拔的典故

下一篇:将功补过典故

精选文章

  • 坚韧不拔的典故
    坚韧不拔的典故

    坚韧不拔,韧:有韧性;拔:动摇,改变。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坚强不屈。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坚韧不拔的典故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

  • 监守自盗典故
    监守自盗典故

    监守自盗,监守:看管;盗:盗窃。盗窃自己经管的财物。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监守自盗典故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监守自盗典故 唐朝时期,杨

  • 坚持不懈的典故
    坚持不懈的典故

    坚持不懈,懈:松懈。坚持到底,毫不松懈,形容做事持之以恒,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那么其有什么典故呢?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坚持不懈的典故相关

  • 假道伐虢的典故
    假道伐虢的典故

    假道伐虢:假道,是借路的意思。伐,是攻占的意思。虢,是春秋时的一个小国。用于军事上,其意在于先利用甲做跳板,去消灭乙,达到目的后,回过头

25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