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典故>

狡兔三窟的典故

时间: 蓝俊22 分享

  狡兔三窟,语出《战国策》的名篇《冯谖客孟尝君》。冯谖说:“狡兔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意思是狡兔三窟才免去死亡危险,你只有一处安身之所,不能高枕无忧啊!此即成语“狡兔三窟”和“高枕无忧”的来历。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狡兔三窟的典故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狡兔三窟的典故

  孟尝君,战国时齐国的贵族,他承袭其父田婴的封爵,被封于薛地,人称薛公,号孟尝君,战国四公子之一。他在齐国担任相国时,门下有数千名食客。他曾联合韩国和魏国,大败了秦、燕、楚三国,因此声名远播,威震一方。

  孟尝君门下有个名叫冯谖的食客,虽然没有什么名望,却多次提出过分的要求,孟尝君都满足了他。一次,孟尝君询问门客中谁能替他到薛地去收债,冯谖自告奋勇接受了这个任务。临行时,他问孟尝君回来需要买些什么。孟尝君随口说缺什么就买什么。冯谖到薛地后,把百姓欠债的借据全都烧毁,说这是孟尝君的命令,于是百姓对孟尝君感激涕零。

  孟尝君得知此事后,问他为何如此,冯谖说,他见相国什么都不缺,就缺一个“义”字,因此就以相国的名义将债契全烧了,把“义”买了回来。孟尝君听了不高兴,但也没有公开责备他,只是渐渐疏远了他。

  一年后,孟尝君遭人诽谤,被齐王免除了相国的职务,只好回到薛地去。离薛地还有一百多里路时,百姓就前来迎接。孟尝君此时才知道冯谖给他买的“义”的珍贵。但冯谖对他说:“聪明的兔子有三处洞穴,才能免于猎人的猎杀和猛兽的追捕。如今你只有一个洞穴,还不能高枕无忧,让我帮你再凿两个洞穴吧。”

  于是,孟尝君按冯谖的要求给了他五十辆车子、五百两黄金,前往魏国。冯谖见到魏王后就开始称赞孟尝君才识出众,受百姓爱戴,让惠王深感孟尝君是个有才之人,便马上派使臣去齐国聘请孟尝君来魏国当相国。齐国听到这个消息,十分担心孟尝君为别国效力,便恢复了孟尝君相国的职位,还亲自向他谢罪。这样,冯谖为孟尝君凿成了第二“窟”。

  之后,冯谖又建议孟尝君向齐王请求赐给自己先王的祭器,在薛地建造宗庙供奉。这样一来,齐王就会派兵来保护,而薛地在齐国的地位就非同寻常了。宗庙在薛地建成后,冯谖对孟尝君说:“三个洞穴已经凿好,今后你可以高枕无忧了。”

  狡兔三窟的解析

  【注音】jiǎo tù sān kū

  【出处】狡兔有三窟,仅得兔其死耳。 《战国策·齐策四》

  【解释】窟:洞穴。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狡猾

  【近义词】移花接木、掩人耳目

  【反义词】瓮中之鳖、坐以待毙

  狡兔三窟的造句

  1、尽管这帮歹徒狡兔三窟,但最终还是难逃法网。

  2、尽管犯罪分子狡兔三窟,但仍然被干警们一网打尽。

  3、如今罪犯都是狡兔三窟,我们必须严加防范,多布几个点严阵以待。

  4、那些毒枭狡兔三窟,到处流窜,让警方经常扑空。

  5、我能够在动乱中逃脱出来,全靠平时有准备,所谓狡兔三窟,就是这个道理。

  6、狡兔三窟,我们得再仔细搜一搜,看有没有其他窝点。

  7、你一下说住台中,一下又说住台北,究竟住在哪裡呢?人家说狡兔三窟,我看你大概不只吧!

  8、在旧社会,官僚政客们常常八面玲珑,为自己多留后路,正所谓狡兔三窟。

  9、所谓狡兔三窟,如果不出意外,鹤姊姊说的西南方,也还有个一模一样的。

  10、湿润的泥土里,可见一只只小洞,那是招潮蟹的“狡兔三窟”,稍一碰它们,立即缩下去逃之夭夭。

  11、狡兔三窟,这是刘羽的第一反应。

  12、风少明不由对黄上更加的佩服了,这家伙还真是狡兔三窟,密室如此之多,就算白带着士兵们冲进来检查,也是查不到任何蛛丝马迹的。

  13、可见自己狡兔三窟的一年换好几个老窝,充其量也就只能糊弄个日本人与汉奸而已,对人家杨家,便是万万也隐瞒不住的了。

  14、中南王,你到底是狡兔三窟呢?还是我聪明反被聪明误呢?

  15、另外正所谓狡兔三窟,陈豪这个未来的成年人怎会不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也在卧室挖了一条通往外界的通道。

猜你喜欢:

1.狡兔三窟的典故

2.狡兔三窟的历史典故

3.狡兔三窟的故事

4.狡兔三窟的故事

5.狡兔三窟成语故事

6.狡兔三窟的意思是什么

狡兔三窟的典故

狡兔三窟,语出《战国策》的名篇《冯谖客孟尝君》。冯谖说:狡兔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意思是狡兔三窟才免去死亡危险,你只有一处安身之所,不能高枕无忧啊!此即成语狡兔三窟和高枕无忧的来历。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狡兔三窟的典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胶漆之交典故

下一篇:将计就计的典故

精选文章

  • 胶漆之交典故
    胶漆之交典故

    胶漆之交,形容朋友之间深厚不移的友情,古时就有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之说。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胶漆之交典故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 骄兵必败的典故
    骄兵必败的典故

    骄兵必败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骄傲的军队必定打败仗。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骄兵必败的典故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骄兵必败的典故 西汉时

  • 将功补过典故
    将功补过典故

    将功补过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iāng gōng bǔ gu,意思是以功劳补偿过错,出自《晋书王敦传》。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将功补过典故相关资料,希望可

  • 见利忘义的典故
    见利忘义的典故

    见利忘义,汉语成语。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见利忘义的典故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见利忘义的典故 汉高祖死后,吕

25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