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典故>

揭傒斯轶事典故有哪些

时间: 邱惠844 分享

  了解揭傒斯生平经历,便可得知揭傒斯轶事典故。通过揭傒斯轶事典故,就可窥探揭傒斯的性格特点。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揭傒斯轶事典故有哪些,希望你喜欢。

  揭傒斯轶事典故

  揭傒斯在京城为官期间,仍念念不忘自己的家乡。丰城本不产黄金,当地官府为了向朝廷邀功,便听信了奸民商琼的话。政府随即招募了300多户人家跟随商琼淘金。朝廷得知丰城产金后,便调整了丰城的赋税,由每年的4两增加到49两。

  商琼去世后,跟随商琼的300多户淘金人家所剩无几,即使有生存者,他们也过着贫困不堪的生活。上司责骂丰城政府,如果丰城当局交不成黄金的话,就拿免费的劳役来抵债。丰城很多百姓因此而流离失所。后来,揭傒斯的堂孙将这件事告诉给了揭傒斯,揭傒斯了解事情始末后,急忙向朝廷如实禀告。统治者得知后,立马免去了丰城百姓的赋税,丰城百姓得知后,无不对揭傒斯感激涕零。

  有关揭傒斯轶事典故还有一则,揭傒斯好善嫉恶,为人正直。一次,一个郡侯以权势来要挟百姓,等到自己举办寿宴时,当地的百姓都要给自己送礼。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威,他还要让揭傒斯为自己撰写政德文章。揭傒斯生平最痛恨这种事情,便大声呵斥了这位郡侯。揭傒斯说,郡侯的所作所为都是虚伪的,自己怎么可以违背民意来郡侯粉饰功绩。不久之后,郡侯拿着金银珠宝前去贿赂揭傒斯,揭傒斯不但没有接受这些钱财,还大声责骂了郡侯。

  揭傒斯生平简介

  了解揭傒斯生平简介得知,揭傒斯是元朝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揭傒斯生于1274年,卒于1344年,享年70岁。以今天的地名来说,揭傒斯是江西人。揭傒斯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中出生,父亲是南宋朝廷的一个拔贡。揭傒斯5岁时,就跟随父亲学习文学知识。揭傒斯勤奋刻苦,昼夜不懈,等到十二三岁,揭傒斯已经博览群书,深懂儒家文化大义。

  揭傒斯十五六岁时,已经成为了一名文采出众的少年。揭傒斯不凡的才气,让他迅速在当地走红,很多与他同龄的人,都愿意拜揭傒斯为师。揭傒斯青年时期,曾前往湖北、湖南一带游学。为了补贴生活,揭傒斯在湖北湖南游学期间,还曾开办学堂授课。当地的达官贵人非常器重揭傒斯,时任宣慰使一职的赵琪素将揭傒斯看作“知人”,认为揭傒斯必成大器。除此之外,时任湖北宪使的程钜夫非常欣赏揭傒斯,更以“奇才”来称呼他。

  为了表达对揭傒斯的欣赏之情,程钜夫还将自己的堂妹许配给揭傒斯为妻。公元1314年,揭傒斯担任翰林国史院编修一职,两年后,揭傒斯晋升为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公元1317年,揭傒斯晋升为国子助教。自进入朝廷为职后,揭傒斯步步稳升。在担任侍讲学士时,揭傒斯还一并管理经筵事务,并为皇帝拟写制表。元朝晋官制度有明确的规定,提拔官员不能连超两级,可是揭傒斯却连升四级,官拜二品中奉大夫。

  揭傒斯的成就

  揭傒斯的成就有很多,同为元儒四家的虞集曾以“如美女簪花”五字评价过揭傒斯在诗文领域的成就。揭傒斯作为元代赫赫有名的才子,他在文学领域的成就是卓越而又突出的。揭傒斯的诗文作品以简洁严谨著称,诗歌作品清丽婉约,颇具美感。了解揭傒斯生平经历得知,揭傒斯中年时期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后来一直在元朝廷为官。

  虽然揭傒斯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改变了,但是揭傒斯依然深感底层人民的疾苦。在揭傒斯诗文作品中,大多以反映下层人民的疾苦生活为主旋律。诸如《送刘以德赴化州学政序》、《送吏部段尚书赴湖广行省参政二十韵》都是揭傒斯以反映下层人民的疾苦生活为主的诗歌作品。从另一方面来说,揭傒斯还是一位敢于批判社会不合理现象的人,《渔父》、《杨柳青谣》、《祖生诗》、《李宫人琵琶引》等诗都体现了揭傒斯嫉恶如仇的思想感情。揭傒斯在诗文领域的贡献推动了元代文学的进步,这正是揭傒斯的成就体现。

  虽然揭傒斯的散文作品大多都以宣扬封建伦理思想为主,但是揭傒斯散文文风简洁大气,体制严整恭谨,颇有几丝盛唐之风。《浮云道院记》、《胡氏园趣亭记》都是揭傒斯散文代表作品。不俗的书法造诣也是揭傒斯的成就之一,揭傒斯的书法作品美感十足,字形上和王羲之有几分相似,朝廷的典册,贵族阶层的铭文大多出自于揭傒斯之手。《千字文》、《杂书卷》都是揭傒斯书法作品。

揭傒斯轶事典故有哪些相关文章:

1.历史典故

2.20个历史典故

3.历史典故故事大全

4.历史典故

5.中国历史典故故事

揭傒斯轶事典故有哪些

了解揭傒斯生平经历,便可得知揭傒斯轶事典故。通过揭傒斯轶事典故,就可窥探揭傒斯的性格特点。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揭傒斯轶事典故有哪些,希望你喜欢。 揭傒斯轶事典故 揭傒斯在京城为官期间,仍念念不忘自己的家乡。丰城本不产黄金,当地官府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说曹操曹操到的典故出自何处
    说曹操曹操到的典故出自何处

    说曹操曹操到这句话,在今天仍被广泛使用。现代人常说这句话说,就是形容一个人的速度之快,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意思便是说,

  • 关于长平之战的典故介绍
    关于长平之战的典故介绍

    在周王朝即将走向末日的战国时期,发生了一场被认为是当时天下局势转折点的战争长平之战。而这场战争也是当时众多战争中规模最大,以及伤亡最惨烈

  • 看杀卫玠的典故怎么回事
    看杀卫玠的典故怎么回事

    《卫玠传》出自于《晋书卷三十六 列传第六》,它是一篇文言文,现在很多教学资料里面都有出现。里面主要介绍的是晋朝卫玠的生平事迹,卫玠从小就异

  • 陈平的典故有哪些
    陈平的典故有哪些

    秦末汉初,人才辈出,到了西汉成立之后,能够安然活下来并且身居高位的屈指可数,在这些人里面,陈平是非常值得一说的,他的一生经历了很多的起伏

3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