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百科知识>

元代理学家吴澄生平简介

时间: 卫文34 分享

  吴澄(1249年—1333年),字幼清,晚字伯清,抚州崇仁凤岗咸口(今属江西省乐安县鳌溪镇咸口村)人。 元代杰出的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代理学家吴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吴澄生平简介

  了解元代吴澄简介得知,吴澄生于公元1249年,卒于公元1333年,享年84岁。吴澄字伯清,是江西安乐人。吴澄在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出生,祖父吴择为人宽厚,擅长写诗作赋。父亲吴枢朴实谦逊,性格纯良。吴澄自幼在父亲的熏陶下,也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年,吴澄家乡爆发了瘟疫,当地医生担心瘟疫会传染给自己,就闭门不诊。吴澄的父亲眼见瘟疫越来越凶猛,心中非常着急。

  吴澄的父亲连日上山采集中药,并将熬好的中药挨家挨户的送给病人服用。在吴澄父亲的治疗下,很多患者重新恢复了健康。吴澄在父亲的影响下,也成为了一个体恤百姓疾苦的人。为了让吴澄接受更好的教育,父亲吴枢在吴澄5岁时,为他聘请了一个老师,只要老师讲授过的文章,吴澄都能过目不忘。年迈的祖父非常宠爱吴澄,认为吴澄长大后,一定是位了不起的大人物。公元1258年,吴澄开始攻读理学大家朱熹编著的《大学》、《中庸》等四书。

  在学习过程中,吴澄对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公元1264年,时年24岁的吴澄陪同祖父前往江西临川参加乡试,机缘巧合之下,吴澄认识了程若府、程若庸两位理学大家。不久之后,吴澄拜入二程门下学习理学。宋朝灭亡后,吴澄隐居家乡,潜心修著文章。元朝初年,吴澄被元朝廷征召,而后出仕担任国子监丞一职。公元1321年,吴澄担任翰林学士。

  吴澄的成就

  吴澄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理学和经学两方面。从某一方面来说,经学和理学是吴澄的最高成就。吴澄自从对朱熹理学萌发了极大兴趣后,他一直努力探索朱熹的五经。在学习探索过程中,吴澄又提出了新的理学思想,直到他晚年间,才修成了《五经纂言》一书。除了《五经纂言》之外,吴澄还著有《书纂言》、《春秋纂言》、《孝经定本》、《道德真经注》等多部书籍。

  黄宗羲曾以极高的评价赞扬了吴澄的成就。黄宗羲说:“朱子门人多习成说,深通经术者甚少。草庐《五经纂言》,有功经术,接武建阳(朱熹),非北溪(陈淳,朱熹“高弟”之一)诸人可及也。”从黄宗羲对吴澄的评语中,便可看出吴澄在理学方面的成就是杰出而又显赫的。正如黄宗羲所说的一样,吴澄编著的《五经纂言》深入探讨了理学的精要,为了让世人明白理学精髓,吴澄从义理方面加以疏解和阐述。

  从另一方面来说,吴澄摆脱了汉朝和唐朝局限于文字训诂的治经方法,在五经研究上,吴澄引导了宋朝和元朝的义理疏注的发展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吴澄在经学方面的成就是非常显著的。元代时期不乏有研究五经的学者,但是唯有吴澄的成就最为显著和杰出。其次,理学是吴澄的又一大成就。在著述中,吴澄分别以道统论、心性说、天道观三个方面来阐述自己对于理学思想的理解。

  吴澄穷究五经

  吴澄到了晚年,更加专心致志,穷究“五经”。在总结数十年治经成果的基础上,着力撰写了《五经纂言》,完成了经学史上的一大壮举,实现了他终生研究经学的宏愿。

  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吴澄漫游宜黄(今江西宜黄县),入山留居五峰僧舍,历时六月有余,修成《易纂言》。

  延祐五年(1318年)春,吴澄除集贤直学士,特升奉议大夫,朝廷当即委派集贤修撰虞集奉诏前往江西迎致。吴澄应召,于五月启程,八月到达仪真(今江苏仪征县),突然疾病发作,不能前行,只得暂时滞留淮南。十一月寓居建康(今江苏南昌市),修成《书纂言》以后返家。

  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年),朝中元老大臣一致举荐吴澄为当代天下儒士之冠,故有旨超授翰林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进阶太中大夫,并委派直省合人刘布囗齐奉敕前去聘召。舍人到了崇仁,代英宗向吴澄殷勤致意,还说:“皇上固知先生年事已高,所以来召者,必欲见先生,宜毋以此为辞!”吴澄拜命即行,于五月抵达京师,六月入翰林院就任。七月,诏令吴澄撰写《金书佛经序》,以资皇室追荐冥福之用。他颇有异议,后因英宗驾崩而止。

  泰定元年(1324年)二月,朝廷采纳江浙行省左丞赵简的建议,大开经筵进讲。中书平章政事张珪主持讲席,分派吴澄担任经学讲官。三月,吴澄为泰定帝讲述《中庸》“舜其大孝”章以及《资治通鉴》数条。由于他进讲时言温气和,经旨敷畅,颇得古人劝讲之体,因此使泰定帝听后甚为满意。七月,吴澄奉诏纂修《英宗实录》。次年十二月,纂修事毕,吴澄又告病还乡。

  泰定三年(1326年)。张珪上疏泰定帝,恳请起用吴澄。他说:“翰林学士吴澄,心正而量远,气充而神和,博考于事物之赜而达乎圣贤之蕴,致察于践履之微而极乎神化之妙。正学真传,深造自得,实与末俗盗名欺世者霄壤不同。粤自布衣,一再收召,超擢学士,有识君子不以为过。前当讲明创切,温润完厚,康健聪明,经学之师,当代寡二。虽蒙恩赐存抚,为礼甚优,然合召还,资其学问,良非小补。”

  于是,泰定帝下诏加授吴澄为资善大夫,仍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但吴澄终究称病未赴。

  吴澄闲居故里,依然一如既往地精心研究“五经”,继《易纂言》《书纂言》之后,他又陆续修成了《诗纂言》《春秋纂言》《礼记纂言》《易纂言外翼》等书。

  元顺帝元统元年(1333年)六月,吴澄不幸感冒得疾,家人延医诊治无效,竟于当月二十五日与世长辞。噩耗传至朝廷,有旨加赠资德大夫、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左丞上护军,追封临川郡公,谥号文正。


猜你喜欢:

1.南宋理学家朱熹的生平简介

2.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生平简介

3.王守仁人物生平简介

4.南宋理学家朱熹历史简介

5.医学家朱丹溪生平简介

元代理学家吴澄生平简介

吴澄(1249年1333年),字幼清,晚字伯清,抚州崇仁凤岗咸口(今属江西省乐安县鳌溪镇咸口村)人。 元代杰出的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代理学家吴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吴澄生平简介 了解元代吴澄简介得知,吴澄生于公元124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元代文学家张养浩生平简介
    元代文学家张养浩生平简介

    张养浩,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张养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

  • 元代医学家朱丹溪生平简介
    元代医学家朱丹溪生平简介

    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元代著名医学家,因其故居有条美丽的小溪,名丹溪,学者遂尊之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代医

  •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与文学家,是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也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下面是学习啦

  • 北宋文学家苏洵的生平简介
    北宋文学家苏洵的生平简介

    苏洵,字明允,字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与二子苏轼、苏辙三人均以文学著称于世,并称三苏,三人均入唐宋八大家之列。下面是学习

5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