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常识>战史>古代著名战役>

四面楚歌是出自哪场战役

时间: 晓明25 分享

  出自楚汉战争中的最后一场战役垓下之战。这场战役后,刘邦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汉朝。当时楚军被刘邦围困在垓下,屡战屡败,兵疲食尽。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四面楚歌出自哪场战役,希望能帮到你。

  四面楚歌出自哪场战役

  四面楚歌,我国古代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描写了在现今的安徽灵璧县东南进行的垓下之战的情况,当时围困项羽军队的刘邦,利用心理战,让士兵们唱起了楚国的民歌,用来动摇项羽的军心,果不其然,项羽在听到营帐外响起了楚国的民歌,以为周围已都被刘邦收服,信心大失,和仅剩的800余士兵突围,逃到了乌江边,面对后有追兵,前有波涛江水,项羽感到万分沮丧,想起了当初拜别江东父老过乌江,一路高歌争霸天下时的雄心壮志,陡然无存,心如死灰,自刎而死,而经过垓下一战的胜利,刘邦一统天下的愿望就实现了。

  四面楚歌的故事简介

  四面楚歌的故事,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其中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是描写公元前220年,楚汉争霸时期,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在最后一战时,四面围困项羽的故事。

  在四面楚歌发生前的好多年,项羽和刘邦已经约定了在现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的东西边界,作为两方的边界,两分天下,互不侵扰,但是后来项羽的势力衰弱,而刘邦正在势头上,被手下谋士进言,应该趁项羽式微时消灭他,一统天下,于是刘邦就派兵围攻项羽,把项羽的部队赶至现今的安徽灵璧县东南,也就是著名的垓下,项羽的部队被打的七零八落,而且士气低心,补给短缺,夜晚听见围攻的刘邦军队中传来楚国的民国,心中大惊,误以为刘邦已经收服了楚地,这就是四面楚歌的真实含义。

  项羽灰心丧志,一路奔逃到乌江畔,自刎而死,宋朝的李清照曾写诗咏过项羽,“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当时项羽的部下曾劝过项羽,跨过乌江,卷土重来,东山再起,天下大定不一定是刘邦的,但是项羽觉得已没脸面面对江东父老了,只能自刎谢罪。

  从此以后,四面楚歌就用来形容人已经到了绝境,孤立无援,风险万分。四面楚歌的故事,也因为有西楚霸王穷途末路的悲剧色彩,而具有了生动形象的表现力,成为了一个经典成语。

  四面楚歌的故事启示

  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看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例如某人因经常与坏人为伍,不事生产,游手好闲;但后来却被那些坏人逼迫的无以为生,求助于别人时,别人也因他平日行为太坏,绝不同情更不理睬,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又如学校里讨论学术问题,其学生不学无术(成语,意即没有学术)、信口雌黄、颠倒是非,同学们群起而攻之,这学生便完全处于孤立地位,这也可叫做“四面楚歌”。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若是行差踏错,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了。

四面楚歌是出自哪场战役

出自楚汉战争中的最后一场战役垓下之战。这场战役后,刘邦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汉朝。当时楚军被刘邦围困在垓下,屡战屡败,兵疲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三国演义中的水淹战役
    三国演义中的水淹战役

    水淹七军,是一场经典的战役,关羽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议徙许都以避其锋,成为关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生涯。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

  • 三国时期三大战役
    三国时期三大战役

    三国时期,各地军阀为争夺地盘而征战连年,这是中国历史上战斗最频繁的一个时代。而三国时期发生的最经典的三大战役你知道吗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

  • 秦国长平战役
    秦国长平战役

    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一说是周赧王五十五年农历四月至九月间,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国率军在赵

  • 中国古代最大战役长平
    中国古代最大战役长平

    公元前230年,一支来自西北方的军队开始横扫天下。在十年的时间里,他们吞并了所有的国中之国,征服了所有的部落,在中国第一次创建了一个大一统的

2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