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常识>战史>古代著名战役>

瓦格拉姆战役的战略布局是怎样的

时间: 卫文34 分享

  瓦格拉姆战役是第五次反法同盟的最后一战。法国皇帝拿破仑率兵17万渡过多瑙河,钻进了奥地利卡尔大公的伏击圈。虽然双方的损失差不多,但由于不久后奥地利求和,这次战役就成为拿破仑的最后一次绝对性胜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瓦格拉姆战役的战略布局是怎样的,希望大家喜欢!

  瓦格拉姆战役战略布局

  法兰西历史上记述了1809年7月3日,法国皇帝拿破仑率领十七万法军在多瑙河畔与卡尔大公亲自指挥的奥地利军队的殊死决战,史称“瓦格拉姆战役”。说起瓦格拉姆战役战略布局,堪称十九世纪欧洲军事史上的经典,双方指挥官在这场战争中都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虽然战役结果双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然而此一战对双方来说,都是一次十分宝贵的战斗经历。

  战役结果,虽然法军凭借兵力和装备优势取胜,拿破仑的战略指挥技巧也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客观来说,奥军统帅卡尔大公在瓦格拉姆战役战略布局方面,比拿破仑皇帝毫不逊色,甚至略高一筹,这也再度证明了卡尔大公是拿破仑戎马生涯中所遇到的一位强悍的劲敌。

  战役之初,法军在瓦格拉姆战役战略布局上的考虑主要是基于己方控制着洛鲍岛,具有地理优势,主要兵力将投入在多瑙河上游。

  而卡尔大公的战术巧妙之处在于,他一早洞悉了拿破仑的战略意图,索性将计就计,将法军引入自己精心布置的“口袋阵”,令拿破仑一经交战就落入陷阱,失去了战争先机。

  在7月3日多瑙河的激战中,法军遭到了奥军的迎头痛击,一度损失惨重。

  尽管次日,拿破仑很快调整了兵力,抢先渡过多瑙河展开反击并取得了最终胜利,然而由于拿破仑本人的疏忽,还是让法军先头部队遭到了沉重的打击。由此可见,在瓦格拉姆战役战略布局方面,卡尔大公所展现的智慧,令强大的法军都不得不叹服。

  瓦格拉姆战役经过

  公元1809年7月3日,法奥两国军队在多瑙河上游展开了一场激战,这便是欧洲军事史上著名的的瓦格拉姆战役。瓦格拉姆战役经过非常精彩,双方主帅都将军事指挥才能发挥到了极致,此一战,是拿破仑与第五次反法同盟之间的最后一次正面决战,亦是拿破仑征战史上最后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胜利。

  据史料记载,瓦格拉姆战役经过十分复杂,奥军统帅卡尔大公是曾与拿破仑皇帝有过交战经历的老对手,彼此对对方都不敢小觑,因而战役之初,双方在战略布局上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首先,拿破仑很清楚,自己在地理方面的最大优势是仍然控制着洛鲍岛,因此法国工兵在多瑙河水流湍急处构筑了浮桥等辅助渡河的工事,并组建了配有轻型火炮的巡逻船队,准备在渡河之际与奥军决一死战。

  而奥军方面,卡尔大公也在多瑙河上游精心布置了“口袋阵”, 专等法军渡河后钻入陷阱。

  7月3日,战斗正式打响。拿破仑凭借兵力优势率先发动攻击,却由于大意轻敌,一下子落入奥军的“口袋”,以致于一经交战法军便打得异常艰苦,在奥军的猛烈炮火攻击下伤亡惨重,瓦格拉姆战役经过一昼夜的激战,奥军暂时占了上风。

  战至7月4日晚,拿破仑迅速调整状态,指挥他的二十五个步兵师和十个骑兵师在夜色掩护下全部渡河,随即向奥军展开了全面反攻,一举扭转战局。

  奥军猝不及防间,法军大队人马已掩杀而至。转眼炮声隆隆,卡尔大公引以为豪的“口袋阵”被击穿,奥军力战不敌,不得不全线撤退。这便是瓦格拉姆战役经过。

  瓦格拉姆战役结果

  欧洲军事史上,对发生在1809年7月3日的瓦格拉姆战役有过详细的记述。瓦格拉姆战役是十九世纪初法军与奥军之间进行的一场大规模决战,也是拿破仑时期与第五次反法同盟之间的最后一次较量。据记载,瓦格拉姆战役结果导致奥军伤亡两万三千余人,法军伤亡三万七千余人,双方都为这场残酷的战斗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在这场战役中,拿破仑一度陷入奥军统帅卡尔大公精心布置的“口袋阵”,致使法军伤亡惨重,然而由于法军的整体兵力和战斗力比之奥军都略胜一筹,因而瓦格拉姆战役结果依然是拿破仑取胜,此一战,亦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历史上拿破仑皇帝的最后一次绝对性胜利。

  从战后的伤亡统计数据来分析,对法军来说,瓦格拉姆战役结果是一次惨淡的胜利。在这场战斗中,法军共计损失三万七千五百人,其中包括大量失踪及被俘人员。在伤亡名单中,仅军官就多达一千八百六十六名,超过三十名将军在此次战役中阵亡,这对自十八世纪以来,纵横欧洲所向无敌的拿破仑来说,无疑是前所未有的巨大损失!

  然而瓦格拉姆战役毕竟为法兰西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因而即使是一场惨胜,依然不乏为拿破仑歌功颂德的声音。比如战役取胜后,奥地利和法国签署了停战协议,至此,第五次反法联盟宣告土崩瓦解全面溃败,志得意满的拿破仑遂将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的乌迪诺和马尔蒙特一并提拔为元帅,补上了阵亡将帅的空缺。

  瓦格拉姆战役评价

  发生于1809年7月3日的瓦格拉姆战役,是十九世纪法国皇帝拿破仑与第五次反法同盟之间的最后一次决战,也是拿破仑征战生涯中取得绝对性胜利的一场战役。

  欧洲军事史上普遍将瓦格拉姆战役评价为一场“惨胜的战役”,其原因在于,它的战斗规模是自1789年以来最大的,并且双方的统帅都在战争中运用了超高的军事谋略。战斗结果,虽然双方都损失惨重,然而拿破仑依然还是凭借兵力优势和技高一筹的战术取得了战役的最终胜利,因而法兰西人民依然将瓦格拉姆战役评价为拿破仑皇帝取得辉煌胜利的一战。

  有关瓦格拉姆战役的评价,在十九世纪的欧洲军事文献中很常见。

  它首先是一次非常经典的大军团决战,战争双方总共投入了超过三十万的兵力,四百门以上的火炮阵容也创下了火器时代的战争记录。

  在交战过程中,奥地利一方的统帅卡尔大公率先在双方即将展开激战的多瑙河畔布下了“口袋阵”,以一招请君入瓮的战术将拿破仑大军引入圈套,致使法军首战即遭重创。

  拿破仑到底是一位身经百战的优秀统帅,在军队因贸然出击而蒙受巨大损失后,他很快调整状态,组织兵力展开反击。

  而此时,奥军方面却因驰援延误而导致后继兵力不足,卡尔大公精心布置的口袋阵很快被法军击穿,再加上战线拉得过长,兵力分散,进入拉锯战后,奥军显然力不从心,不得不撤退。

  因此,综合而言,拿破仑在整体军事指挥和组织能力上均胜于卡尔大公,法军战力与兵力配置上也略胜一筹,所以,此一战法军取胜,亦在意料之中。


猜你喜欢:

1.拿破仑一生最著名的战役

2.拿破仑战争参战力量有多少

3.拿破仑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表现

4.拿破仑战争的时代背景有哪些

5.拿破仑在莱比锡战役中为什么会失败

瓦格拉姆战役的战略布局是怎样的

瓦格拉姆战役是第五次反法同盟的最后一战。法国皇帝拿破仑率兵17万渡过多瑙河,钻进了奥地利卡尔大公的伏击圈。虽然双方的损失差不多,但由于不久后奥地利求和,这次战役就成为拿破仑的最后一次绝对性胜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瓦格拉姆战役的战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耶拿战役的背景是什么
    耶拿战役的背景是什么

    耶拿战役即耶拿奥厄施泰特战役,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指挥的法军与第四次反法同盟交战的著名战役。该战役表现了拿破仑杰出的军事才华

  • 乌尔姆战役的企图是什么
    乌尔姆战役的企图是什么

    乌尔姆战役是英国联合奥地利和俄罗斯组成的第三次反法联军于1805年在奥地利反抗拿破仑军队入侵的一次战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乌尔姆战役

  • 莱比锡战役的背景是什么
    莱比锡战役的背景是什么

    莱比锡战役,发生于1813年10月在德国莱比锡附近。拿破仑以18万人与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及其他各国30万联军苦战,最后败阵。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

  • 莱比锡战役的背景是什么
    莱比锡战役的背景是什么

    莱比锡战役,发生于1813年10月在德国莱比锡附近。拿破仑以18万人与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及其他各国30万联军苦战,最后败阵。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

50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