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春秋五霸>

晋文公攻原全文介绍

时间: 炜基15 分享

  晋文公攻原是一篇文章,出自韩非子。他写了很多民间流传的典故,这篇关于晋文公征战故事,除了提出君主通过诚实守信可以更好的顺应人心治理国家得天下外,还列举了君王明察下情的重要性。韩非子写文的目的是为了给君主们提出各种强国称霸的方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晋文公攻原全文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晋文公攻原全文介绍

  晋文公重耳曾经在外逃亡十九年得到齐国楚国和秦国的帮助,等到他重新回到晋国开始统治晋国的时候,他又该如何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呢?晋国国力逐渐强盛,开始扩大晋国势力范围。韩非子指出虽然晋文公可能与曾经有恩于他的国家对战,但是晋文公是一个非常诚实守信的人,一定会兑现许下的诺言,这样的君主最后才能够得到人心,称霸中原。

  晋文公攻打原国就是一个例子。晋国在出兵原国的时候只准备了十天的粮草,晋文公作出约定,如果十天后原国没有打败,就退兵。所以希望晋军能十天内取胜。两军僵持,原国的粮草也快用完。而到了约定的日子,晋文公果然如约退兵。

  退兵前,原国细作提供情报,再多三天原国可以攻克,军内大臣也都纷纷劝晋文公再拖迟几天。晋文公却回应,说为了得到原国,而破坏了自己的诚实信用,认为不值。晋文公退兵后,他的诚实守信却传遍了原国。原国老百姓认为晋文公是一为好君王,都愿意归属于他。因此晋文公虽然没有攻打下原国,却反而得到了原国民心。

  韩非子还在文章里列举了具体的诚实守信应该如何做到,以及身体力行的去实行的例子。诚实守信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在各个方面都应该去遵守。在与朋友相交,与群臣们制定策略,在对待百姓上,都应该重视信誉,有了信誉,才能真正的使得朋友真心支持相助,贤臣们进行辅佐,百姓们真心拥护。这样的话,还有什么国家会治理不好,会强大不起来呢?

  晋文公攻原得卫的故事道理

  晋文公攻原得卫,既是一个完美的故事,也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故事的完整性为我们剖析故事的深刻奥妙提供了条件,它有明确的过程向我们展示。企业经营管理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管理过程对于企业决策者,是其价值的体现,可能也是所有管理人员所向往的,因为自己对经营活动的把握而获得的成功才是成就。我们把这个故事发生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攻原计划、攻原执行、无功而返、得原得卫。

  同所有的企业管理经营活动一样,计划是事情的开始。晋文公准备了详密的攻原计划,其中粮食资源计划了十天的,可能估计到原国在强大的晋国军队面前,最多能坚持十天。与大夫的十日期限约定,有两种可能,一是下达命令,十日内一定拿下原国,二是与将士们明确目标,因为粮食只有十天的,大家只有同仇敌忾才能凯旋。

  一个详密的计划需要执行,攻原开始了。可以想到,形势对晋国非常不利,受到了原国人民的殊死抵抗,十天很快过去了。这十天,对晋文公、晋国的大夫们肯定很艰难,制定的计划失败了。

  计划已经失败,按照晋文公与将士们的约定,该收兵了,而且粮食已经没有了。来自原国的信息,使故事达到了高潮,事情的结局也有可能逆转,这个戏剧性的变化可能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也经常发生。原国只能再坚持三天了,无攻而返的败局马上可以得到改变,对于晋国的大夫、士兵肯定很高兴,再忍饥挨饿三天,就是战争的胜利。

  故事结局的主宰者——晋国的决策者晋文公却做出了让人不理解的决定,得到原国算什么,我不能失信于我的士兵。晋国军队征战如同企业经营活动一样,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现在得不到原国,明年还可以再来攻取。然而晋文公的经营管理思想却感动了原国人民,愿意投降晋国,随后是连锁反应,卫国也归附了晋国。

  剖析这个故事的关键就是晋文公的决策。如果攻原十日后没有得到原国最多只能坚持三天的信息,晋军班师,也就是一个简单的计划失败案例。然而,这个关键的信息,却是考验决策者的信息,晋文公的管理思想是不失约于士兵,对于强大的晋国,攻取原国是迟早的事情。在这里,晋文公的决策是看重了无形的成本,而没有注重攻打原国已经产生的成本。

  晋文公是幸运的,而以死信得名的尾生似乎是不幸了,没有得到所期待的爱情,却抱柱而死,仅为后人称道。企业经营是现实的,我们不倡导一味的死信,更注重自己的理念,诚信的理念。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信用问题不仅决定了企业在业务上的成败,也决定企业发展的成败。巨人集团盖巨人大厦的例子,计划赶不上变化,是企业内部信用的缺失,虽然巨人集团没有失信于其股东,但仍然逃脱不了倒闭的结果,是不是巨人失信了股东就避免了倒闭,那是不可能的,肯定地讲巨人的失败是诚信的问题。

  晋文公复国介绍

  晋惠公即位以后,大肆打压以前的政敌,同时大兴牢狱,就连拥立他的一众大臣也没有放过,他还重用自己的亲信,为此得罪了许多人,搞得晋国老百姓都处于水深火热的环境中,而且晋惠公还派人追杀重耳,一向畏头畏尾的重耳坐不住了,在一群谋士的怂恿下开始了自己的复国之路。

  匆忙之间,重耳也就上路了,一路跑到了卫国,可惜卫文公并没有重视这个不得宠又没势力的公子,没有施舍一丝补给,晋文公便如一条丧家之犬,再度启程,在五鹿又放下架子向一个农夫乞讨,可是却被农夫鄙视一番,拿了块黄土施舍,重耳自然怒极,多亏了狐偃的精神胜利法,才没犯下大错。

  于是一群人继续出发,到了齐桓公的地界,收到了齐桓公的款待,桓公又把自己宗室的女子嫁给重耳,宗室女特别漂亮,有才,不久,重耳就沉迷温柔乡,再也不愿意离开了。可是这样的话身边的谋臣介子推,狐偃和老赵就坐不住了,他们密谋要把这位沉迷温柔乡的公子带回自己要走的路,没想到却没齐氏的侍女发现,告诉了齐女,没想到这位齐女倒也是通晓大义,没为难这些个谋士,反倒是帮他们把把公子重耳灌醉拉到了马车上。当然了,醒来的重耳大骂身边的谋士,说如果复国无望,杀了他们几个人下酒,听听,这就是一个霸主说出来的话,挺让人汗颜的,不过老天有眼,好歹复国成功了。

晋文公攻原全文介绍

晋文公攻原是一篇文章,出自韩非子。他写了很多民间流传的典故,这篇关于晋文公征战故事,除了提出君主通过诚实守信可以更好的顺应人心治理国家得天下外,还列举了君王明察下情的重要性。韩非子写文的目的是为了给君主们提出各种强国称霸的方法。下面是学习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卒
    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卒

    晋文公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晋献公之子,因其父立幼子为嗣,曾流亡国外19年,在秦援助下回国继位,那年他已经62岁了。下

  • 齐桓公晋文公是什么关系
    齐桓公晋文公是什么关系

    齐桓公晋文公都是春秋五霸,而且两个人差了一辈,还是老丈人和女婿的关系。这个关系要从当初晋文公逃命说起。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齐桓公和

  • 晋文公重耳一生
    晋文公重耳一生

    重耳,姓姬,是晋献公的儿子,和周王室同宗。晋献公娶了翟国狐氏之女,为狐姬,狐姬就是重耳的母亲。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晋文公重耳一生,

  • 晋文公退避三舍
    晋文公退避三舍

    晋文公,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姬重耳。初为公子,后受迫害离开晋国,游历诸侯。漂泊19年后终复国,杀怀公而立。勤王事于洛邑、败楚

3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