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春秋五霸>

秦穆公的人生典故

时间: 炜基15 分享

  秦穆公也作秦缪公,名嬴任好,是秦德公之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春秋时代秦国国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秦穆公的人生典故,希望对你有帮助。

  秦穆公的人生典故:广招人才

  秦穆公雄心勃勃,一心想超越其他国家,称霸天下,但苦于身旁没有贤才良臣来辅佐他。为此,他很苦恼。有一天,秦穆公召见了善于相马的伯乐,对他说:“你的年纪一天比一天大了,不知你的子孙辈中有继承你的相马本领的吗?”

  伯乐回答说:“大王,真是可惜得很,我的子孙中没有一个人及得上我,倒是我的好朋友九方皋,他相马的本领高强,大王可以试一试。”

  穆公当即召来九方皋,请他去寻一匹好马。过了三天,九方皋兴冲冲地跑来报告,说已为大王觅到了一匹第一流的好马。

  穆公高兴地问:“是匹怎样的马?”

  九方皋答:“是匹黄色的母马。”

  穆公让人把马儿牵来,谁知竟是一匹黑色的公马。于是穆公对伯乐说:“你推荐的那位朋友怎么连马的颜色和雌雄都分辨不清,我怎么能相信他推荐的是匹好马呢?”

  伯乐答道:“大王您有所不知,会相马的人,一眼便能看中马的内在的灵性。至于马的颜色、外貌和雌雄都不会影响到一匹好马的品性,所以九方皋把这些给忽略了,或许,他根本也没理会这些。大王,您尽可以放心。”

  后来一试,果然是匹天下无双的好马。秦穆公从这件事上得到了启发,他派人到各处去广招人才,希望天下有用的人都投奔到他的门下来。

  秦穆公的人生典故:羊皮换贤

  秦穆公五年(公元前655年),秦穆公派公子絷到晋国代自己去求婚。当年晋献公灭虞,俘虏了虞公及其大夫井伯、百里奚。百里奚是虞国的亡国大夫,很有才能。晋献公本想重用他,但百里奚却宁死不从。这次,有个大臣对晋献公说:“百里奚不愿做官,就让他做个陪嫁的奴仆吧。”

  公子絷带着百里奚等回国时,半道上百里奚却偷偷逃走了。

  秦穆公和晋献公的大女儿结婚后,在陪嫁奴仆的名单中发现少了百里奚。就追问公子絷。公子絷说:“一个奴仆逃走了,没什么了不起。”

  朝中有个从晋国投奔过来的武士叫公孙枝,把百里奚介绍了一番,认为他是个了不起的贤才。于是,秦穆公一心想找到百里奚。

  再说百里奚慌乱中逃到了楚国的边境线上,被楚兵当作奸细抓了起来。

  百里奚说:“我是虞国人,有钱人家看牛的,国家灭亡了,只好出来逃难。”

  楚兵见这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子一副老实相,不像个奸细,就把他留下来看牛。

  他还是有一套牧牛的本领,把牛养得都很肥壮,大家给他送了个雅号——“放牛大王”。楚国的君主楚成王知道后,就叫他到南海去放马。

  后来秦穆公总算打听到百里奚的下落,就备了一份厚礼,想派人去请求楚成王把百里奚送到秦国来。

  公孙枝说:“这可万万使不得。楚国让百里奚看马,是因为不知他是个贤能之士。如果您用这么贵重的礼物去换他回来,不就等于告诉楚王,你想重用百里奚吗?那楚王还肯放他走吗?”

  秦穆公问:“那你说说怎样弄他回来?”

  公孙枝答道:“应该按照现在一般奴仆的价钱,花五张羊皮把他赎回来。”

  一位使者奉命去见楚王,说:“我们有个奴隶叫百里奚,他犯了法,躲到贵国来了,请让我们把他赎回去办罪。”说着献上五张黑色的上等羊皮。

  楚成王想都没想,就命令把百里奚装上囚车,让秦国使者带回去。

  秦穆公亲自召见百里奚,一看,原来是个七十岁的老头,不觉脱口而出道:“可惜啊,年纪太大了。”

  百里奚说:“大王,如果您让我追逐天上的飞鸟,或者去捕捉猛兽,臣确实太老了;但如果和您大王一起商讨国家大事,臣还不算老呢。”

  秦穆公一听,不由肃然起敬道:“我想让秦国超过其他的国家,您有什么办法吗?”

  百里奚说:“秦国虽在边陲地区,但地势险要,兵马强悍,进可以攻,退利于守,我们要充分利用自己有利的条件,乘机而进。”

  穆公听了,觉得百里奚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就封他为上卿,治理国事。谁知百里奚连连摆手说:“大王,臣有个朋友叫蹇叔,他的才能远远胜过我,请大王封他为上卿吧。”

  秦穆公一听还有比百里奚更能干的人,连忙派使者带着重金,到蹇叔隐居的地方请他出山。

  蹇叔为了让自己的好友百里奚能安心地留在秦国佐政,便随着使者来到了秦国。秦穆公高兴极了,他对蹇叔说:“百里奚多次对我说到你的才能,我很想听听你的意见

  蹇叔说:“秦国之所以不能立于强国之中,主要是威德不够。”

  秦穆公说:“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

  蹇叔说:“治法要严,别的国家就不敢欺负您;对百姓要宽容,人民就会拥护您。要想国家强盛,必须教民礼节,贵贱分明,赏罚公正,不能贪心,也不能急躁。我看今日许多强国,霸业已经衰退,秦国一步一步富强起来,称霸的日子就不远了。”

  秦穆公被蹇叔的一番话说得心服口服,心花怒放,于是封百里奚为左庶长,蹇叔为右庶长,称为“二相”。

  由于百里奚是用五张公羊皮赎回来的,所以人称其为“五羖大夫”。

  百里奚又向秦穆公推荐了蹇叔的儿子西乞术、白乙丙。秦穆公拜蹇叔为右相,拜百里奚为左相。

  没多久,百里奚的儿子也投奔到秦国来,被秦穆公拜为。

  由于五张羊皮换来五位贤人的事,成为千古佳话。

  秦穆公的人生典故:秦霸西戎

  秦穆公三十二年(前628年)冬,晋文公死。这时,杞子从郑国派人送信回国,说:“郑人将北门的钥匙交给了我,如果悄悄地派军队来,郑国就能得到。”秦穆公问蹇叔和百里奚,两人回答道:“经过几个国家几千里路去袭击别人,很少有成功的。我军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不能去!”

  秦穆公说:“我已经决定了,你俩不必再说。”於是派遣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蹇叔的儿子西乞术和白乞丙三将带兵出发。百里奚和蹇叔哭著为军队送行,秦穆公很生气,说:“我出兵,你们却哭著沮丧我军的士气,这是为什么?”

  二老答道:“我们并不敢沮丧士气。只是我们年纪大了,儿子要出征,怕以后再也见不看了!”二老对其儿子说:“你们的军队一定会吃败仗,晋人将在崤山阻击。”三十三年(前627年)春,秦军东去,经过成周北门时,车左、车右都脱去头盔下车致敬,随即跳上车去的有三百辆战车的将士。王孙满看了以后说:“秦军轻挑而无礼,一定会失败!”

  秦国的大军想偷袭郑国,晋国那边早就得到情报。晋国的大将先轸认为这是打击秦国的好机会,劝说新即位的晋襄公在崤山地方拦击。

  晋襄公亲自率领大军开到崤山。崤山本是形势十分险要的地方,晋军在那里布下了天罗地网,只等秦军到来。孟明视他们一进崤山,就中了埋伏,被晋军团团围住,进退两难。秦国的士卒死的死,降的降。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员大将全都被活捉了。

  晋襄公得胜回朝。他的母亲文嬴原是秦国人,不愿同秦国结仇,对襄公说:“秦国和晋国原是亲戚,一向彼此帮助。孟明视这帮武人为了自己要争功,闹得两国伤了和气。要是把这三个人杀了,恐怕两国的冤仇越结越深,不如把他们放了,让秦君自己去惩办他们。”

  晋襄公听母亲说得有道理,就把孟明视等三个俘虏释放了。

  大将先轸一听让孟明视跑了,立刻去见晋襄公,说:“将士们拼死拼活,好容易把他们捉住,怎么轻易把他们放走呢?” 一面说,一面气得向地上吐唾沫。

  晋襄公听了,也感到后悔,立刻派阳处父带领一队人马飞快地追上去。孟明视三人被释放之后,使劲地逃跑。到了黄河边,发现后面已经有晋兵追上来。在这紧急的关头,幸好有一只小船停在河边,他们就跳了下去。

  等阳处父赶到,船已经离了岸。阳处父在岸边大声喊叫:“请你们回来!我们主公忘了给你们准备车马,特地叫我赶来送几匹好马,请你们收下!”

  孟明视哪里肯上这个当。他站在船头上行了礼,说:“承蒙晋君宽恕了我们,已经万分感激,哪里还敢再收受礼物。要是我们回去还能保全性命,那末,过了三年,再来报答贵国吧。”

  阳处父还想说什么,那只小船哗啦哗啦地,已经越划越远了。

  阳处父回去向晋襄公回报了孟明视的话,晋襄公懊悔不及,但也无可奈何了。

  孟明视等三个人回到秦国。秦穆公听到全军覆没,穿了素服,亲自到城外去迎接他们。

  孟明视三个人跪在地上请罪。秦穆公说:“这是我的不是,没有听你们父亲的劝告,害得你们打了败仗,哪儿能怪你们呢?再说,我也不能因为一个人犯了一点小过失,就抹杀他的大功啊。”

  三个人感激得直淌眼泪,打这以后,他们认真操练兵马,一心一意要为秦国报仇。

  秦穆公三十四年(前626年),秦穆公又派孟明视等带兵东向,与晋军战於彭衙(今陕西白水东北),秦军再次失败。三十五年(前625年)冬天,晋国联合了宋、陈、郑三国打到秦国的边界。孟明视嘱咐将士守住城,不准随便跟晋国人交战,结果又让晋国夺去了两座城。

  两次较量,秦东进的路被晋牢牢地扼住,只得转而向西发展。

  当时,在今陕甘宁一带,生活着许多戎狄的部落和小国,如陇山以西有昆戎、绵诸、翟,泾北有义渠、乌氏、朐衍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陆浑之戎。他们生产落后,披发衣皮,各有君长,不相统一。他们常常突袭秦的边地,抢掠粮食、牲畜,掳夺子女,给秦人造成很大的苦难。秦穆公向西发展,采取了比较谨慎的策略,先强后弱,次第征服。当时,西戎诸部落中较强的是绵诸(在今甘肃天水市东)、义渠(在今甘肃宁县北)和大荔(今陕西大荔东)。其中,绵诸有王,住地在秦的故土附近,与秦疆土相接。

  正好,绵诸王听说秦穆公贤能,派了由余出使秦国。秦穆公隆重接待由余,向他展示秦国壮丽的宫室和丰裕的积储,向他了解西戎的地形、兵势。又用内史廖的策略,挽留由余在秦居住。同时,给绵诸王送去女乐二八。动听美妙的秦国音乐舞蹈,使戎王大享眼耳之福。他终日饮酒享乐,不理政事,国内大批牛马死亡,也不加过问。等到绵诸国内政事一塌糊涂,秦穆公这才让由余回国。由余的劝谏,受到戎王的拒绝。在秦人的规劝下,由余终於归向秦国。秦穆公以宾客之礼接待由余,和他讨论统一西方戎族的策略。

  穆公三十六年(前624年),秦穆公亲自率兵讨伐晋国,渡过黄河以后,将渡船全部焚毁,表示誓死克敌的决心。秦军夺得王官(今山西闻喜西)和郊。晋军不敢出战,秦军从茅津渡过黄河,到南岸崤地,在当年的战场为战死的将士堆土树立标记,然后回国。三十七年(前623年),秦军出征西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绵诸,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绵诸王。秦穆公乘胜前进,二十多个戎狄小国先后归服了秦国。秦国辟地千里,国界南至秦岭,西达狄道(今甘肃临洮),北至朐衍戎(今宁夏盐池),东到黄河,史称“秦穆公霸西戎”。周襄王派遣召公过带了金鼓送给秦穆公,以表示祝贺

秦穆公的人生典故

秦穆公也作秦缪公,名嬴任好,是秦德公之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春秋时代秦国国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秦穆公的人生典故,希望对你有帮助。 秦穆公的人生典故:广招人才 秦穆公雄心勃勃,一心想超越其他国家,称霸天下,但苦于身旁没有贤才良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秦穆公一生的故事
    秦穆公一生的故事

    秦穆公的一生过得很波折,但是却很精彩,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做人办事的道理,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谈资,他的生平有很多个小故事,都彰显了他的

  • 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
    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

    秦穆公,春秋时代秦国国君,嬴姓,名任好。在位三十九年(前659年-前621年),谥号穆,在《史记》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

  • 越王勾践的人生典故
    越王勾践的人生典故

    越是华夏族建立的国家,勾践是大禹的子孙,春秋末年越国的君主,允常之子,允常死后,勾践继任了越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越王勾践的人生

  • 关于越王勾践的成语典故
    关于越王勾践的成语典故

    勾践是越国君王,他先败后胜,先弱后强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关于越王勾践的成语典故,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越王勾

3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