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资讯>历史记录>

安徽六安考古新发现

时间: 穗嘉23 分享

  双墩汉墓位于安徽六安市三十铺镇双墩村境内,为并列两座大墓,此外还有三座陪葬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徽六安考古新发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汉墓结构

  该墓葬封土巨大,这座古墓坐西朝东,墓室长方,呈中字形,全长达45米,其中墓坑长17米、宽12米,墓口距墓底深10米,墓室内为“黄肠题凑”木结构,保存较好。这种结构是西汉诸侯王陵特有的葬制。目前这类墓葬仅在北京、河北石家庄、江苏扬州、湖南长沙等地有发现,均为诸侯王或王后的陵墓,在我省属首次发现。考古人员在主墓室外围发现了一周用方木构成的储藏室,被分隔成不同的小区,用以放置不同的陪葬品,内有约20件大型铜壶,这些铜壶采用了错金银等技术,并在其上刻有“共府第六”、“共府第十”等文字。同时考古人员还发掘出了木俑、木车、木马以及模印有“六安飤丞”字样的封泥等文物。按照西汉时期“士死如士生”的说法,墓室中所存放陪葬品的种类、位置以及数量对研究墓主人身份、地位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社会制度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墓室藏品

  该墓室早在唐代就被盗掘过。目前在墓葬封土的西侧发现了3座并列的小型西汉墓,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鼎、壶、罐、钫、灶、五铢钱等;在墓葬西南面发现了车马坑(为陪葬坑),坑中残存8匹马的残骸和4架车的残迹。考古人员在这里还发掘了100余件铜车马饰件及车的残片,同时,在墓穴的东北还发现了一残坑,坑内残存有铅质模型小车马器。

  史书记载的“六安国”是个什么样子,王陵在何处,一直是个谜。目前该汉墓出土文物上的铭文,和《史记》、《汉书》上记载的第一代“六安王”刘庆的记载非常吻合,专家认为,该墓葬的开启将为“古六安国”找到源头。[1]

  价值

  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六安市双墩一号汉墓正式开棺。这表明汉墓考古发掘工作已进入揭开墓葬、全面清理文物阶段。据介绍,双墩汉墓有可能是六安国始封王刘庆(共王)的陵墓,其对研究六安国的历史和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工艺技术、墓葬制度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保护工作

  概况

  作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安徽六安王汉墓堪比著名的马王堆汉墓,备受海内外关注,高铁项目建设也为保护区文物“让道”。但时隔三年多,耗费4000万元绕道的高铁早已通车,而六安王汉墓原址保护却停滞不前,成了“烂尾”工程。  据安徽省文物部门介绍,在2006年合肥至武汉高速铁路建设中,安徽省考古队在六安市双墩村发现并列两座西汉大墓。随后考古人员对双墩一号汉墓抢救性发掘。经考证,墓主为西汉六安国第一代诸侯王刘庆,墓地15平方公里范围内为西汉六安国王陵区。随后,六安王汉墓被评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并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速铁路工程为此向南改道107米。

  然而,自发掘结束到现在三年多了,高铁改道之后早已经通车运营,六安王汉墓及王陵区的原址保护工程却陷入停顿,现状令人“惨不忍睹”。

  探因

  三原因致保护工程陷困境

  六安王汉墓原址保护工程陷入困境,其主要原因有三个:规划欠缺、资金不足、体制不顺。

  作为当时双墩一号汉墓考古发掘的领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汪景辉说,保护工程之所以进展缓慢,首先是因为王陵墓地的保护规划编制迟迟未能出台,耽误了整个工程后续进度。

  除了规划欠缺外,另一个原因是财力不足,有关方面在文物保护的投入上认识不一致。汪景辉等专家认为,要对西汉六安王陵实施大规模原址保护,应该由地方政府牵头成立一个专门的管理班子或保护机构,配备专人和设备,制定整体实施方案,掌控工程进度,协调沟通各部门。“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根本没有明确的管理体系,有问题要层层打报告,还不知道谁能拍板,基层文管人员有心也使不上劲。”

  出路:保护关键在地方政府真正重视

  “不管是什么原因,重点文物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关键还在于地方政府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汪景辉说。

  有关专家表示,当六安王一号汉墓发掘成果引起海内外关注后,地方政府才提出对其原址保护,并制定了“一馆三园一中心”王陵墓地建设与保护计划,即除了在原址建设王陵遗址博物馆外,还将在周边保护区范围内建设生态园、游乐园、手工工艺园以及汉文化学术交流研究中心,总投资预估超过2亿元。但这个“宏伟计划”因为投资主体不明确,三年之后仍是一个“画饼”。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六安王汉墓原址保护就是个‘烫手山芋’。”六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黄道甫表示,当初就“不该原址保护”。

  谈到如何补救六安王陵保护区的建设,六安市文物管理局局长胡援认为,除了地方财政支持外,应寻求国家有关方面的支持。据悉,目前六安市文物局正积极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获得经费支持。同时,王陵墓地的保护规划已委托北京建工学院编制。

安徽六安考古新发现

双墩汉墓位于安徽六安市三十铺镇双墩村境内,为并列两座大墓,此外还有三座陪葬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徽六安考古新发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汉墓结构 该墓葬封土巨大,这座古墓坐西朝东,墓室长方,呈中字形,全长达45米,其中墓坑长17米、宽12米,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70年代十大考古发现
    70年代十大考古发现

    因70年代考古发掘重大发现呈井喷式出现,因此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70年代十大考古发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70年代十大考古发现之黄陂盘龙城遗址:

  • 2O16十大考古新发现
    2O16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7年4月12日下午,评委会经过评议和无记名投票,产生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6十大考古新发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2016考古发现
    2016考古发现

    堪称中国考古学界年度盛事的中国社科院2016中国考古新发现10日在京揭晓,国内六大加上首设的国外考古新发现,总共七大新发现成为刚刚过去的这个中国

  • 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
    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

    本世纪2003年1月19日下午4点多,宝鸡市眉县杨家村五位村民在挖土时,挖到了27件珍贵的文物。此次发现,被考古界称之为二十一世纪中国考古最大发现。下

18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