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工商管理 > 电子商务 > 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论文

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论文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也趋向多元化、综合化,利用网络开展信息交流与服务已成为当今社会的趋势。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论文篇一

  《 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思考

  摘要:对国内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相关文献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国内各地区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发展不平衡且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阐述了近年来高职院校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不断创新,并提出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

  从纸媒时代到数字时代,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各种信息资源以空前的速度迅速发展,知识量爆炸式增长,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了应对海量信息带来的挑战,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良好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大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素质之一。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中重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后备军,提高其信息素养对促进区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开展信息素养教育非常必要。

  1国内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相关文献统计

  信息素养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起受到国内相关学者关注,金国庆撰写的《信息社会中信息素养教育概述》[1]是国内公开发表的第一篇关于信息素养教育研究论文,之后高等教育及图书情报领域科研和业务工作者纷纷对信息素养教育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为了解国内高职院校对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现状,通过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以“高校信息素养”为关键词,限定检索年份为2009—2014年,进行多种途径检索,并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去重和去除非相关后,得到相关文献共478篇。详情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近5年来,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相关论文数量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可见国内学者对于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始终保持一定的关注和讨论。虽然国内学者对于高职院校的信息素养保持一定的关注度,但相当一部分的文献都是从信息素养的理论层面进行研究,并未踏足信息素养教育这一实践领域,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值得我们持续关注。由表3可知,关于信息素养课程的研究文献达144篇,占相关文献比例63%。可见国内学者对于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有足够的重视度。

  2国内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综述

  国内高校对于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已经达成共识———大学生信息素养包括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创新和信息道德,相关学者对于信息素养课程也进行了诸多探讨,只是信息素养教育依靠部分文献检索课程或计算机基础技能课程来推动的方式,还不能有效而广泛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好在许多高职院校正在探索信息素养教育的新形式新内容。高职院校信息素养课程建设需要国家的法规统一规划和指导,各高职院校的信息素养课程也需要更进一步地结合学生学习与就业的需要进行设计和执行。

  2.1国内各地区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发展不平衡

  笔者发现,除了广东地区的高职院校普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信息素养教育之外,目前尚未有文献论述国内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职院校普遍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只是相关文献在某些方面提到了国内各地区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发展存在不平衡的现象。这种现象应引起人们的关注,力争在所有的高职院校全面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根据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袁玉英在其文章中给出的数据显示[2],广东地区的高职院校普遍开展了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包括信息素养基础、信息素养课程(或讲座)及其他图书馆相关服务(如图书馆资源说明、信息推送专业网络资源分类、网址导航、研究指导等),信息素养课程的开展形式包括文献检索课程、在线教育课程及信息素养专业讲座等3种,其中文献检索课程仍是广东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方式,文检课的教学与评估也主要由图书馆来独立承担。

  2.2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存在诸多不足

  (1)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不够合理。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文献检索课与计算机基础课,缺少课题指导、论文撰写指导、信息道德教育等形式的教育。文献检索课与计算机基础课都侧重信息检索技能的培养,忽略了信息意识与信息道德的培养,但信息意识与信息道德恰恰是学生主动利用信息解决学习、科研与生活中所遇到困难的关键。信息素养与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已经由侯春雨在其所在高职院校的学生中得到了定量研究证明[3],学生只有树立了信息意识,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和追求知识创新。而随着网络暴力行为和学术不端行为在学生群体中的发生,学生信息道德培养势在必行。在开展了信息素养教育的高职院校里,大部分学校的信息素养教育除独立于学校其他的教学工作之外,并未能结合学校教学整体计划与一线教学单位的实际需要来设计教学内容和选择合理的教学形式。另外,拥有完整的信息素养教育教学计划,并将其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的高职院校数量很少。

  (2)高职院校对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视不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地位尴尬。在已经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高职院校里,大部分的信息素养课程为选修课,但不同于其他选修课都由一线教学部门的教师来教授,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甚至独立承担者)是图书馆员,学校其他部门与一线教学部门对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参与程度与支持程度均有不足,影响了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

  (3)学生对信息素养教育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高职院校的学生相较于普通高校学生而言大多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他们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获得专业技能、完成专业课程作业与顺利通过考试,对于非核心课程(包括信息素养教育)兴趣不高、投入时间很少。(4)信息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困难。高职院校里,负责信息素养教育的老师主要是图书馆员,具备多学科背景的馆员较少,部分馆员缺少专业培训;没有其他一线教学单位老师的加入,信息素养教育教师队伍人才短缺,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在与各学科或专业的结合上存在一定困难。

  3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创新

  罗雨舟、王继红在其文章中提出,信息检索课作为一门课程对学生而言只能是阶段性教学,但学生对于信息素养教育的要求是持续性的,要解决阶段性教学与持续性受教育之间的矛盾,必须构建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体系[4]。他们所提出的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包括教育基础(硬件资源、软件资源、资源使用平台)、教育主体(教育提供者、教育接收者、教育帮助者)以及教育核心(入馆教育讲座、信息检索课、嵌入专业教学)。

  笔者认为,其提出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所包含的3个要素应是必备的,但教育主体与教育核心的具体内容还有待商榷。李曙光在对吉林省20所高职高专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信息素养教育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等特点,先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验安排等环节不可能由某一部门独立完成,而是需要高职院校教务教学系统进行统一布置与指导,把信息素养教育纳入教学与科研工作序列,列入教学计划[5]。

  笔者认为,信息素养教育必须引起高职院校领导的重视,图书馆需要教务处、现代化技术中心、人文社科部及各二级学院的配合与协作,在全校范围内有计划、分层次、按步骤地实施教学计划。随着信息素养教育得到越来越多国内学者的重视,许多学者认为,使用嵌入式的教学方法,能够让信息素养教育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紧密结合。

  笔者认为,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专业教育,相对于单独设立的信息素养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节省学生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可以利用具有各个学科或专业背景的专业教师壮大信息素养教育师资队伍,提高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能力。从结合的方式来看,可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部分介入形式,即图书馆只参与专业课程的部分内容;另一种是全部介入形式,即图书馆全程跟踪专业课程的教学,与专业教师共同完成教学大纲、教学设计与教授课程等任务。对于许多学者提出的将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整合,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完成信息素养教育的方式,赖群有不同看法。

  她认为,受信息资源条件匮乏制约,高职院校图书馆缺乏这种模式实施的条件和环境,高职图书馆应顺应高职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克服困难,突破课堂培训,创新学习方式,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引入非正式学习理念,打造适合高职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新形式[6]。

  笔者认为,非正式学习虽然打破了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局限,通过多种途径刺激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而让学生主动接受学习或查找信息,但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信息知识相对匮乏、信息能力较为不足”这一结论已经得到许多学者的调查研究证实,所以系统的信息素养教育仍有必要,非正式学习可以引入到信息素养教育中里作为辅助教学途径,但不应成为主要的教学途径。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及学者都对信息素养教育的新形式进行了有效探索。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的信息素养教育独具特点,除了开展多层次多专业的信息检索课程培训、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参与专业课程教育等方式外,还构建了多场所的教学空间,即将教室理论教学、专业实训室培养、电子阅览室网络信息检索、书库纸质情报收集等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信息素养立体教学场[7]。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立足于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改革,依托现有的因特网面向公众免费开放的技术与资源,创建了信息素养远程教育平台———“信息检索网络课堂”[8]。

  信息素养教育融合于学科教学中,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课外自主学习环境,这种网络方式的教育培训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形象性、交互性、个性化等特点,深受师生的欢迎。国内高职院校图书馆虽然普遍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信息素养教育,但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未能取得好的成效。

  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在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实际问题:一是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专业课程学习,贴近学生的专业学习;二是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展开系统而全面的信息素养教育,帮助学生在校期间不管遇到任何学习、生活或工作上的问题时都能有效自主利用各种信息来解决问题;三是信息素养教育工作不应只由图书馆员承担,而应得到校级层面重视,需要教务处做顶层设计及各二级教学部门的支持;四是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创新教育形式,比如微视频、MOOC等。

  参考文献

  [1]金国庆.信息社会中信息素养教育概述[J].图书情报工作,1995(6):52-55.

  [2]袁玉英.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以广东省40所高职院校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33(7):117-120.

  [3]候春雨.高职大学生信息素养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4,13(2):38-42.

  [4]罗雨舟,王继红.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现: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4):11-12.

  [5]李曙光,李艳杰.高职高专院校信息素养教育调查分析与提升策略研究:以吉林省高职高专院校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23(18):124-126.

  [6]赖群.非正式学习在高职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J].广西教育,2011(15):29-30.

  [7]陈彩红,潘速圆,廖汝盈.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情报探索,2013(12):34-37.

  [8]王任阁.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信息检索网络课堂”的创建为例[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5(2):63-67.

  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论文篇二

  《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革新 》

  在当前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素养被广泛认为是现代社会人们的基本生存能力,它是指人们在有信息需求的时候,能够准确判断并且通过适当的方式去获取、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大学阶段是信息素养养成的关键时期,我国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是由早期的文献信息检索教育和计算机教育发展而来,主要由高校图书馆负责开展。近年来,由于信息环境快速变化发展,信息素养教育也应该在技术手段、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及时更新。

  1信息素养的内涵与意义

  1.1信息素养内涵

  信息素养的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用户信息需求的爆炸式增长,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40多年来,信息的载体、传播途径、获取终端以及社会信息环境等因素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信息素养的内涵也在不断地拓展和延伸。由早期的信息检索技能,逐渐发展成为完善的有机体系。目前,普遍接受的观点是信息素养四要素说,即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与法律四个层面的内容。

  信息意识,是指人们对信息需求的认知水平及对所需信息的敏感程度,表现为对信息的敏感度、观察力和分析判断能力等方面。有了良好的信息意识,才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了解自身的需求,告别迷茫,有的放矢地去寻找所需信息。信息知识,包括信息学、文献学信息传播等学科基础知识。信息能力,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判断与评价能力、信息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

  根据自身的信息需求,选择适当的工具获取相关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升华成为知识,进而创新地运用以解决问题,这是信息素养教育的目的所在。信息道德与法律,是在从事各种信息活动中应遵循相应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不散布虚假信息,不侵犯他人隐私,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严格遵守相关法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就是要充分激发大学生的信息需求意识,教会他们信息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使之掌握一定的信息能力,并形成强烈的信息道德与法律意识,以便更好地在工作和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

  1.2信息素养教育的意义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人才的重要特征,也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加强信息素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培养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其次,为大学生终身学习提供条件。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信息资源不断增长,信息载体形式、使用方法也不断发生变化,个人要在社会长久立足就必须不断自我充电,主动获取新知,信息素养教育正是通过对知识、信息重要性的讲解,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掌握足够的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以便随时随地学习新知识。第三,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信息素养教育在创新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作用,较高的信息素养,能够帮助需求者有效地评价、选择信息,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表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并提炼出新的知识。第四,信息素养教育能够培养和提高信息文化新环境中公民道德、情感、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

  2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优势与不足

  2.1国内高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各大高校以及部分职业技术院校已经初步确立了信息素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相关课程在高校逐步开展起来。但是各大高校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培养目标缺乏统一的规划,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评价也没有统一标准,各高校课程设计随意性很大。由于没有规范的教学体系和明确的对口专业,信息素养教育一直得不到学校的重视,游离在整体教学活动之外,一般以选修课形式开展,严重影响了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由于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随着社会信息化速度的加快,各种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信息素养教育也必须实施革新。

  2.2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优势

  国内大学的信息素养教育起步较晚,是由早期的文献资源检索课程和计算机教育发展而来,从早期的文献信息检索,到后来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查询,发展到近年来内涵丰富的信息素养体系,无不与图书馆密切相关,所以,高校信息素养课程一般由大学图书馆承担。当前,“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已经被列为高等学校图书馆五项任务之一,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优势明显。

  首先,图书馆为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现代高校图书馆一般是作为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信息资源中心和文化中心进行建设的,拥有的信息资源包含纸本资源、电子资源和数据库等,同时拥有各种现代化的技术设备,为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图书馆拥有专业的技术人才。随着图书馆信息化的发展,专业人才队伍逐渐壮大,一大批专业的学科馆员在日积月累的信息加工与处理过程中形成了敏锐的信息意识,并能熟练使用各种现代化信息设备,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2.3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的瓶颈

  ①课程设置不合理,没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已开展了信息素养教育,但是多以新生入馆教育、信息检索专题讲座或者选修课的方式进行,受众面窄。对教学目标、教学评价都没有设置明确的标准,在课程设置上,出现与其他学科交叉重复,并且没能与中学的信息素养教育实现良好的过渡与衔接。因而很少得到教务部门的重视,多以限定选修课的形式开展。

  ②教学内容随意性大,重理论忽视实践与创新。目前的信息素养课程由信息检索课程发展而来,二者的区别没有得到重视,很多学校换汤不换药,仍以信息检索方法、学校采购的数据库资源及其使用方法讲解作为主要内容,对信息素养内涵的理解出现偏差,忽视了人文方面内容,对知识创新能力、信息伦理道德的培养不够。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也没有长足进展,缺乏权威教材和相关教学工具。③资源投入不足,缺乏与信息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设施设备。目前,信息素养教育主要依托图书馆的资源和设备进行。图书馆自身经费有限,且要紧紧围绕资源建设目标进行,与信息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要求投入前沿的信息利用终端和信息挖掘工具,二者是一对矛盾。

  3信息素养教育发展对策

  社会信息化发展越是迅速,越能体现出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对信息素养的培养必将成为引导课程改革的重要指针,信息素养课程整合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如何提升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人才,是图书馆、高校乃至整个社会需要密切关注并积极实践的重要问题。

  ①全面解读内涵,丰富教学内容。信息素养内涵的四个方面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在课程进行之前,要求信息素养教研组和任课教师努力加强自身学习,加强高校间教育合作,互通有无,把各个方面都融入课程中来。传统课程在提升学生信息知识和培养信息能力方面已经下足了功夫,但是技术只是信息素养的保证,培养学生知识创新能力,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才是信息素养教学的目的所在。今后要在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引导学生发现自身信息需求上再努力,增强学生信息批判能力,把教学内容落实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综合能力上来。

  ②嵌入专业课程,创新教学模式。在信息素养课程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开展嵌入式教学,将信息素养的各个方面内容融入到全校普及甚至一些专业课程中。将信息意识融入到新生的入馆教育和专题讲座中,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融入信息能力的内容,在法律基础课、思想政治课和知识产权等课程中嵌入信息道德法律,这样既能丰富专业课程的内容,又能潜移默化地达到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进而达到信息素养教育的效果。信息素养课程是一个以思维创新为主线的有机体系,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成立信息素养教研小组,加强交流合作形成自身课程体系开展教学,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实现课程的价值。

  ③改革教学方式,扩大受众范围。现代化、信息化、立体化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教学方式革新提供了极大方便,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兴趣和要求。这就要突破传统的教学实践、空间的限制,提供满足学生自主化、个性化学习的资源和设备,教师讲授配以相应的网络在线教程,提供用户指导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在授课对象上,改变以往以新生教育为主的现状,加强对高年级学生以及研究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建立一个由浅入深,多层次的教学体系,提升知识挖掘能力,为学习与科研做好工作。

  ④加大资源投入,使用新媒体、新技术。信息素养应该与时代信息发展相适应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和利用。在新媒体时代,数字化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高速发展,信息即时交互性传播,信息利用终端也新意百出。因此,要高屋建瓴,站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来思考信息素养课程的发展,加大资源设备投入力度,用新媒体思维审视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

  4结语

  信息素养的内涵,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与完善的,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时代要求,对于人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也应不断加强。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中担当者主力军,可以借助图工委等组织,加强对信息素养教育的研讨,促进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的发展,为提升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有关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论文推荐:

1.图书馆信息素养论文

2.试论公共图书馆开展读者信息素养教育的思考

3.关于图书馆的论文

4.公共图书馆如何引导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

1753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