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公共管理>图书馆管理>

关于图书馆管理专业的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图书馆是我们读书学习的重要场所,应该大力开发图书馆资源。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图书馆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图书馆的论文篇一:《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

  摘要:图书馆是高校资源建设的核心,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基础。现阶段高校图书馆逐渐向信息化、网络化发展,逐步实现科学化的建设模式。在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前提下,高校的教育目标逐渐向培养创新型人才迈进。本文立足于现阶段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现状,提出信息素养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对策,以突出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创新型人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中,并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同时对社会形态发展起到了促进性作用。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其发展方向与人才培养成果息息相关。在新时代下,高校图书馆通过多种渠道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资源,这不仅体现了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

  一、现阶段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现状

  (一)图书馆信息资源获取缺乏准确性和高效性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自主获取是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及核心环节[2]。图书馆信息获取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高校图书馆用户之间的信息检索技能存在一定差异,导致检索效率大大降低。同时,由于信息检索中的范围过于广泛,导致用户在获取信息资源时不能准确、有效获取,此外大多数用户并不了解文献传递的使用方式,导致信息资源获取缺乏准确性和高效性。

  (二)现存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存在滞后性

  首先,图书期刊的出版周期相对较长,即使是信息资源更新速度一向很快,也难以实现图书资源的完全优化。其次,数字化资源的全面普及和发展需要昂贵的费用,而在现代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图书馆的用途在于辅助在校学生、教师等人员进行学习和科研。但由于人力资源及经费等问题,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管理建设仍不尽如人意。最后,随着用户对图书馆信息资源需求的与日俱增,数字化图书馆理与用户的客观需求形成矛盾,导致图书馆信息在更新方面存在滞后性。

  (三)信息服务缺乏专业性和完善性

  高校图书馆的管理者对学生的查阅方向并无足够的了解,并不明确学生的真实需求,这就导致图书馆理者只能按照传统的思维进行图书馆信息管理,保障数字化图书馆运行的畅通。在此种情况下,图书馆管理者提供的信息与用户所需出现矛盾,使工作效率大打折扣。此外,用户获取资源后需要进行反馈,但并不了解反馈的对象,导致公开征集管理经验的渠道难以顺利实施,图书馆则难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二、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应用

  (一)发掘现有资源,提升服务质量

  1.优化图书馆内文献资源,适当调整藏书结构

  随着科技的创新和发展,知识信息时代来临,高校图书馆的藏书体系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教育体制变革的大环境下,图书馆的藏书风格更加趋向于文理得当、结构合理,更有利于开展创新教育。在文献收藏方面,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的管理者及工作人员始终坚持思想性、针对性、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选择新方法、新科技的书籍满足广大师生对文献的需求。同时,可通过高品位、高质量的藏书方式,促进院系之间的教学交流和往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2.加强图书馆内服务工作,创新服务机制

  信息化的发展对高校图书馆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3],随之产生的数字化图书馆满足了高校师生的学习和科研需求。数字化图书馆更趋向于文献载体多样化、检索便捷化、服务自动化,将网络带到图书馆内。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秉承着“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和工作原则,在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图书馆的服务机制也逐渐创新,服务更加趋于人性化、专业化、合理化。通过加强图书馆馆内服务工作,创新服务机制不仅为高校学生提供适宜创新需求的文献信息,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种相对较为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而此种学习氛围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更有利于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3.加强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由于现阶段高校师生的学习和研究方向更加趋于多元化和专业化,这则需要馆藏资源中的电子出版物数量不断增加,这对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主任刘国钧先生曾说[4-5]:“图书馆在教学上所负之使命,即甚重大,故图书馆员之素养,关系至为重要”。可见,强化图书馆馆员的素质教育是构建创新型人才教育的必然要求。首先,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工作理念,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不断深化高校图书馆教育与改革。其次,图书馆内推行岗位轮换制,建立以高校学生为核心的新型服务,强化图书馆服务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最后,满足广大师生对各类文献和信息的需求,最大限度发挥图书馆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二)强化“第二课堂”功能,营造创新氛围

  图书馆与课堂教学是高校教育的主要场所,两者之间互相促进、相辅相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铺设全新的道路。高校图书馆是高校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其教育形式更加灵活,可变性及可塑性相对较强。图书馆不仅可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知识,同时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和缺陷,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素质。此外,图书馆中大量的文献资源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思维局限,使学生的视野拓宽,更有利于激发其创造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图书馆通过全方位的合理构建,为学生提供了校园内的“第二课堂”。图书馆中的导读工作是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沟通和交流的重要环节。因此,加强对导读工作的重视度,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利用图书馆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方式。针对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的不同特征和知识结构模式,开展分阶段的导读计划。同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导读教育措施。大一学生主要进行启蒙教育,大二学生进行深化教育,大三学生则需进行社会、工作等实用性导读教育。

  三、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作用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是民族进步的基石,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当今社会,科技的竞争和生产力的竞争,究其根本均可视为人才的竞争。而在如今的教育体制下,如何将人才培养与创新相结合成为高校教育中普遍关注的问题。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内进行信息资源整合、信息检索的重要场所,也是集信息人才与信息网络为一体的资源集中地。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高校图书馆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首先,高校图书馆中具有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优势,是文献信息资源中心。高校图书馆是信息资源中心,在特定领域内,储存资源相对较为完整,可满足学生的信息需求。随着电子资源不断完善和普及,图书馆内的文献信息结构不断完善,文献质量不断提升,使图书馆的第二课堂效应延伸和扩大。在计算机网络不断发展的21世纪,多媒体技术使高校图书馆向信息素养教育更进一步。高校图书馆内不仅拥有馆内局域网,还可与国际互联,为广大高校学生提供了新鲜资讯,掌握了更多的学习方法,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奠定基础。其次,信息素养教育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及创新能力,具有丰富的教育功能优势。图书馆的建立和完善,为高校学生提供独立阅读、独立思考、个性化培养的自由空间,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高校图书馆内将国内外最新的科研成果、前沿思想搜集并整理出来,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科研及创新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最后,图书馆内收藏的专业期刊、会议论文集以及专题论文均为实效性较强的文献,具有较强的信息资源优势。从某种程度上,图书馆内的资源可为学生提供更快、更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此外,图书馆所提供的信息资源相对较为具体,更易引发学生思考,保障学生的创新活动位于学科前沿。同时,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拓宽学生思维,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不竭动力。综上所述,大学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群体,高校图书馆在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将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质教育应用到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也是责无旁贷。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查询功能、资源提供功能以及网络信息处理功能等多方面优势,充分发挥自身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优势和作用,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琳琳,张旭.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3,34(7):84-86.

  [2]杜红.论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信息素养教育[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9(1):94-96.

  [3]黄亚平,邓艳华.“卓越计划”在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中的思考与探索[J].文教资料,2015(16):131-132.

  [4]张楠.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78-80.

  [5]王新霞.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创新研究——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33(3):42-44.

  图书馆的论文篇二:《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化社会也在不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方便。在概述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上,阐明了学科服务与信息素养教育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面向学科服务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学科服务;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

  当代社会,信息化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高校作为信息技术应用最为广泛且频繁的地方,已开始着手实施一系列的信息素质教育: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帮助用户更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掌握相关检索方法,提高信息利用率,以达到为各项学科服务的目的。

  一、信息素养教育概述

  信息素养也叫信息文化,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是一个特殊而宽泛的能力,它能将多方面的知识包含其中,并且能够将多个学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信息的传播、分析以及检索都是信息素养中的重点内容。另外,信息素养也是一种通过了解、搜集以及评估利用等方式组成的一个信息知识结构,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和完善的调查方法进行鉴定。信息素养由技术和人文两方面组成。从技术的角度来讲,信息素养是将人们利用信息的能力反映出来[1];从人文的角度来讲,信息素养是反映人们面对信息时的心理状态。简单来说,信息素养就是能够了解用户什么时候需要信息、需要何种信息、在何处可以找到信息,并且能够将这些信息有效地利用和交流,使用户可以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学习能力。

  二、学科服务与信息素养教育的关系

  (一)学科服务的目标能够有效体现信息素养的教育宗旨

  学科服务的目标就是以用户为出发点,根据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相关内容,向广大院校、工作室、课题组以及教师、学生个体,通过个性化、知识化的手段进行服务,充分提高用户对信息的利用能力。这也是信息素养教育的宗旨,即信息的利用率。

  (二)学科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素养教育

  学科服务的主要内容是信息素养教育、知识信息服务和学科咨询等。高校图书馆应通过不断开展学习、教育、研究等方面的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学生和教师等用户群体都能够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去获取所需信息,并利用信息完成学习和研究。这是学科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学科服务与信息素养教育之间相辅相成

  一方面,高校图书馆通过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有效帮助用户掌握相关信息的使用方法,从而提高信息使用率,以便更好地运用科技的力量来帮助用户进行学习和科学研究,从而有效推动高校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2]。另一方面,学生和教师等用户通过自行查找所需资料,保证资源的针对性和利用率,有利于更好地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学科服务与信息素养教育之间相辅相成,促进高校良性发展。

  三、面向学科服务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策略

  (一)加大信息素养教育部门配合力度

  高校是一个综合机构,要想实行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就必须要保证各个部门、院系之间的有效配合。简单来说,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所面对的对象是大学生,但是不同班级、不同院系的大学生上课时间并不相同,这就导致在进行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由于时间不统一而造成浪费资源的现象。因此,高校要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加大各相关部门的配合力度。例如,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为了更好地进行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面向学科服务,教务处就要对各个院系、班级的学生上课时间进行一定的调整,统一安排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从而节约信息素养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制定信息素养教育计划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在开展之前,需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充分了解大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度和需求所涉及的方面,也可以根据不同学位的学生以及教师进行调查,明确信息素养教育的方向和内容。所以,在实际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开展过程中,应根据普遍存在的问题予以针对性地解决,开设相关教育讲座,统一对学生或教师的问题进行答疑,也可与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工作人员预约,进行一对一培训和指导。例如,在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的入馆培训方面,可向教师提供一定的用户使用说明书,使教师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教育能力,并通过教师传播给学生,实现全面且广泛的信息素养教育,更好地面向学科服务。

  (三)拓展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基地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需要图书馆、学生工作处、教务处、各个院系共同参与其中,所以,也需要图书管理员、教师、学生的参与[3]。所以,要想更好地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就应有效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充分调动各个部门多方面的力量,开展一系列的素养教育活动,大力拓展信息素养实践基地,将各个学科和图书馆的优点互相结合,为广大学生和教师等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基地,使他们能够快速获取高质量的信息,更好地面向学科服务。

  (四)开发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

  信息时代下,传统课堂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信息的需求,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开发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通过多种方式对信息使用者进行信息素养教育。一般来说,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应设置在图书馆的主页位置当中,学生在进入图书馆主页后可直接点击,进入到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当中,方便使用的同时也能够提高教育效率。另外,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应向学生提供详细的电子教案或课件,也可设置一定的在线人员专门负责答疑解难。这种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能够保证学生直接有效地利用所需信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五)加强图书馆与教师之间的合作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要想更好地实施,就必须要聚集校方的力量,尤其应加强与教师之间的合作。首先,专业教师应与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工作人员进行合作,主动参与到信息素养教育的设计当中。这是由于教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更加了解,所设计的内容会更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味地合作并不能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也要加强关于信息检索方面的讲解,避免学生由于不了解而浪费更多的时间。其次,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结合实际科研和学习所需,与图书馆管理人员共同设计一定的模拟实验教学项目,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提高了信息的利用效率。最后,教师可根据授课特点,与图书管理人员共同设计相应的考核和评价机制,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抽查,从而更好地实现面向学科服务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

  (六)提高高校信息科技水平

  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常以图书馆教师讲解为主。这种形式下的授课方法,图书馆教师需要经常重复所讲内容,学生也要抽出相应的统一时间进行学习,不仅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也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所以,要想更好地实现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就要不断提高高校信息科技水平。高校所独有的优势就是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方面的人才,使其在原有基础上对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程序进行改善,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用户,最终改善教育的质量。

  四、结语

  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更新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内容也相对较多,致使部分信息的利用率逐渐降低。高校图书馆通过加大信息素养教育部门的配合力度,制定一系列信息素养计划,拓展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基地,开发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加强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以及提高信息科技水平等多个方面,有效提高用户对信息的利用率,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有效促进学科服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晓牧,林佳,王茜.学科信息素养培训计划的设计与实施:以清华大学数学学科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4,34(1):10-13.

  [2]徐秀秀,杨寅华,尚珊珊.上海地区一般本科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探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23):117-121.

  图书馆的论文篇三:《浅析中小型图书馆的现状与发展》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小型图书馆现状的分析,论述了中小型图书馆要想在21世纪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改变现状,谋求 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型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

  随着历史的脚步步入21世纪, 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信息的获得方式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人们要获取信息,大多会到图书馆查询相关的印刷性文献;而进入21世纪,随着电脑的普及,人们更乐于从 网络这个既方便快捷、又具有海量信息的查询工具中获取所需的相关信息资料,因而,图书馆已经不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唯一手段。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图书馆的变化是大势所趋。

  1.中小型图书馆的现状

  1.1 硬件情况

  大多数中小型图书馆的馆舍面积有限,设备陈旧。文献基本上还局限于以纸张为载体的印刷型文献,加之普遍存在的经费不足问题,致使文献更新速度缓慢,这就直接影响了中小型图书馆馆藏的质量,也导致了读者用户的流失。读者是图书馆的上帝,失去了读者,图书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许多中小型图书馆都因上述原因而面临着大量的读者流失的局面,有的图书馆为了生存不得不进行其他营业,比如对外出租场地等。因而,为了摆脱这种尴尬的境地,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应有的作用,中小型图书馆应该设法增加资金的投入,加大力量改善图书馆的硬件设备,扩充馆藏,引进先进的设备,引进电子期刊及网络数据库等,从而把读者吸引回图书馆来。

  1.2 馆员情况

  图书情报的专业知识,是图书馆员 工作的理论基础,无论新知识,新技术,更新变化有多大,图书馆员对文献资源的 管理、开发和服务的工作性质不会变。因此,掌握分类学,目录学,版本学,文献学以及工具书的使用,文献信息检索等基础知识,相当重要。而中小型图书馆的馆员大多不是科班出身,没有受过图书情报学理论的系统 教育,知识结构不合理。大多中小型图书馆的馆员外语和 计算机知识水平偏低,有的馆员对外语和计算机网络知识知之甚少,甚至一窍不通,这样的馆员怎么能够胜任为用户答疑解惑的信息咨询工作,怎么能当好用户的信息导航员呢?

  1.3 服务方式

  传统的图书馆一直采取看门、守摊,等读者上门的被动服务方式,服务手段也都是利用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以人工手段进行的信息服务,包括文献的流通服务、传统的参考咨询、手工检索、文献复制、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1]。中小型图书馆目前所采用的正是这种呆板的服务方式,早已滞后于21世纪的发展要求。新世纪所要求的是集传统的借阅方式、现代的电子信息导航、专业的课题跟踪、外文资料翻译等为一体的新型服务。为了能满足读者需求,中小型图书馆改变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势在必行。

  1.4 管理模式

  “重藏轻用”、“以书为本”的管理模式制约了中小型图书馆由传统型图书馆向数字化、虚拟图书馆的转型,馆藏利用率低,馆员缺乏工作的积极性。改革这种僵化的管理模式是二十一世纪图书馆的大势所趋。

  2.中小型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2.1 优化现存馆藏,建设数字化虚拟馆藏

  数字化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是21世纪的新事物,目前愈来愈多的图书馆有了计算机管理系统,且功能不断提高,图书馆正从储存资料长期备用模式向集成信息资料的储藏、信息的中转及传播为一体的按需及时储存资料的模式转换[2]。中小型图书馆同样也应当顺应历史的潮流,加快其数字化、虚拟化的进程,注意优化馆藏结构,研究传统文献与数字文献的特点和配置、协调,确定各种文献的订购比例、实施原则和程序[3],使印刷型文献与数字型文献共存互补,避免信息资源重复建设所造成的浪费,实现网络化的馆际互借、资源共享。

  2.2 提高图书馆员的整体素质

  图书馆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图书馆工作的质量。21世纪的图书馆员不再仅限于充当图书资料的保管员,而应该是既精通专业理论,又擅长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并且掌握一、两门外语的复合型人才。但是,中小型图书馆馆员的素质与这种要求相去甚远,因此,提高馆员的整体素质,调整其知识结构已成为中小型图书馆的当务之急。要使馆员们认识到继续学习是免于被不断前进的社会所淘汰的根本出路,使他们接受终身学习的理念。中小型图书馆馆员不仅要主动学习,还要做到学习与 实践相结合,尽己所能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为读者服务的实践中去,尽快担当起21世纪赋予新型图书馆员的重任。

  2.3 改变服务方式

  中小型图书馆要转变以往“以我为中心”的观念,把“等进来”的被动服务方式变为“送出去”的主动服务,要切实贯彻“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宗旨,变“为人找书”为“为书找人”,把“一切为了读者”当作图书馆的立身之本,定期向用户推出新书通报,最新信息发布,科技新成果展览等,把信息主动传递给用户。此外,还可以更进一步地开发信息产业,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对其进行深加工,把最新信息的精髓及时传递给用户。定期征询读者对图书馆 工作的意见,本着“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及时调整馆藏结构以及服务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

  2.4 创新 管理模式

  21世纪图书馆的管理体制要符合数字 环境下图书馆的 发展要求,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以服务于数字化、 网络化的特点为前提[4],传统的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符合新时代的要求。中小型图书馆要把“以书为本”的管理模式创新为“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指得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尊重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权利,让他们参与到图书馆的管理与决策中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图书馆的主人,从而焕发出主人翁的工作热情,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许多中小型图书馆是隶属于某些专业机构的,如大学院校图书馆,科研单位图书馆,医院图书馆等等。这些图书馆还可以根据各自用户的不同需要,开展科研定题服务,参与立题立项,跟踪服务,撰写研究 报告,进行市场调研,资料翻译,情报检索等。

  总之,中小型图书馆要把自己的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把单一的读者服务变为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的综合性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杜海洲,宋金燕,曹咏梅.新世纪初图书馆的发展[J].中华 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2,11(4):20

  2.易飞.网络环境下中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比较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1,(2):57-60

  3.王芳宇.网络时代图书馆采访工作的变革[J].中华医学图书馆杂志,2001,10(6):26-27

  4.倪波,王玲.论图书馆服务的革新与重构[J].图书馆杂志,2001,(1):11-13


猜你喜欢:

1.图书馆专业论文

2.浅谈现代图书馆资源的开发论文

3.社区图书馆现状与思考论文

4.学校图书馆论文毕业论文

5.论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论文

6.图书馆“微”服务研究论文

96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