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教育类论文>心理学类>

行为心理学方面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近年来,心理学发展迅速,行为心理学更是被应用于社会诸多领域,在解释和观察某一现象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行为心理学方面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行为心理学方面论文篇1

  浅析个体道德行为的心理学

  关于如何判定个体具有某种道德品质并没有明确的、一致的观点,比较流行的、默认的看法是当个体同时具备关于某种道德品质的知、情、意诸因素,并以行为的方式显现出来时,即认为该个体具备了某一道德品质。但事情并非总是这样简单。第一,道德行为主体的内部状态别人是看不见的,就是行为者本人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很清楚,我们如何才能知道他的道德表现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呢?第二,做出某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也不一定会被看作是有道德的,做好事被指责为虚伪的事并不鲜见。

  对某一个体是否有道德的判断过程涉及两个问题:什么是道德?判断一个个体是否有道德的依据是什么?

  关于道德是什么的问题,人类已经思考了几千年,至今也没有得出一个一致的结论,本文不打算、也无力解决这一问题。对道德的界定就以日常 语言中的用法为准。一般来说,道德的就是合乎规范的,合乎 社会要求的,能够被大多数人认可的,维护大多数人利益的。但这也只是一种权宜之计,能够被大多数人认可的未必就是合理的。

  判断个体是否有道德的依据也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做好事的人未必是有道德的人,有道德的人也未必一定会时时刻刻做好事。古人说“志功合一”,就是说既要看表现,又要看动机。这样当然最好,可是未必实用,对个体的外部表现一看就能做出判断,可判断一个人的动机就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了。古人所谓的:“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在看待某个个体的道德行为表现时,务必要慎重,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具体的、深人的分析。

  一、道德行为的具体分析

  按照个体在做出道德行为时的意识状态,可以把道德行为分为两大类:有意识的道德行为和无意识的道德行为。前者是在个体有意识的情况下出现的;后者是在个体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做出的,是个体在没有明确的目的和 计划,甚至事后也不一定知道的情况下做出的道德行为。其中,有意识的道德行为按照主动性的水平又可以分为主动的和被动的两类。主动的道德行为是指个体做出道德行为时有明确的目的、计划,而且是个体积极主动地进行的;被动的道德行为是指个体没有相关的意愿,是在外部的压力下不得不做出的。而主动的道德行为又可以按照个体的主观状态分为两种,即“志功合一”式的和投机钻营式的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如此的复杂,道德行为背后深层次的根源同样复杂。个体在做出某种道德行为时,很可能有多种原因或动机在同时起作用。但一般而言,这些原因或动机中只有一种原因或动机起着主要作用,我们称之为主要原因或主导动机。面对道德行为,我们理应探究的是:究竟是什么驱使个体做出了道德行为?或者说,个体道德行为的主要原因或主导动机是什么?

  无意识的道德行为由于行为主体缺乏相应的意识或察觉,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道德意义,一般不具备相应的、明确的道德动机。所以也谈不上有什么深层次的根源。我们重点探讨有意识的道德行为的内部原因。

  首先来分析两种主动的道德行为:“志功合一”式的和投机钻营式的道德行为。“志功合一”式的道德行为是指个体不仅有外在的道德表现,而且具备了适当的动机。行为者的外在表现和内部主观世界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是其内部深层次价值观的体现。行为者有较强的道德责任心和义务感,对某种行为的道德意义有深刻的了解,有较强的道德意志,并能以恰当的行为方式履行道德义务。这种道德行为是我们最希望出现的,它代表了最完善的道德品质结构,即同时具备了知、情、意、行4个因素。

  投机钻营式的道德行为是指个体缺乏正当的行为动机,或怀有不正当的动机,为达到某种其他目的而做出的道德行为。这种道德行为是为了达到别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具有很大的功利性。行为者了解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也了解其意义和价值,但并不认为这种要求就是合理的,也不看重其价值和意义。这种人一般具有一种与道德要求相冲突的价值观体系。具体表现为缺乏道德情感、道德信念,但不缺乏道德意志,更不缺乏道德知识。

  我们再来分析被动的道德行为。被动的道德行为是指缺乏动机、缺乏主动性,在一定的外部 环境压力下,不得不做出的道德行为。如在教师的压力下,不得不去参加义务劳动。这种行为纯粹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差事,不得不如此。这种行为与投机钻营式的道德行为有些相似:二者都缺乏正当的动机。区别在于:后者有较强的动机,尽管这种动机不是正当的;而前者主要是缺乏动机,甚至连不正当的动机都没有,做出道德行为主要是因为外界的压力,为了逃避惩罚等不愉快的体验而不得不按照道德规范行事。前者是有所避,后者是有所欲。

  二、个体为什么没有做出道德行为?

  个体在从事某种道德行为时,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同样,个体在应该做出道德行为却没有做时也有很多的原因,细分起来,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i,缺乏道德认知。不懂得什么是道德的,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做。这种情况一般只会出现在 经验不足的、相对年幼的个体身上,或者出现在当个体进人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时。由于缺乏相关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经历等原因,个体不了解相关的道德要求,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2,缺乏道德情感。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一般都明白遣德规范的要求,但对规范本身缺少信任,并不认为规范就提合理的、应当的,因而对执行规范缺乏内在的热情,不能激发相应的道德动机。缺乏道德情感的原因一般是因为个体x到的教育缺乏一致性,导致了价值观的冲突。比如在家庭中,假如学生受到一种自私自利的教育,那么在学校中,教I}所要求的团结互助、舍己为人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

  3.缺乏道德意志。个体既有道德认识,又有道德情感,但仍不一定会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虽然我们所知与所为之间有某种 联系,但所知本身并不能决定所为。‑ylle}r};按照流行的理论,其根本原因是缺乏道德意志,不能把内心的道德知识和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这种现象比起前两种来更为普遍,也更让人迷惑不解:明明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且并不怀疑其合理性、重要性,为什么偏偏做不到?换句话说,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为什么不能转化为道德行为?国外的实验研究也证明了道德知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表现没有多大的一致性,更多地取决于情景〔z7 c}})。从这个角度看,个体是否做出某种道德行为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这其中有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过程。

  缺乏道德意志的情况通常被称为“知而不行”,这是在现实中出现最多、最普遍的情况,这种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从事某种道德行为需要艰苦的努力,个体缺乏吃苦准备或习惯。比如想帮助邻居大妈,却又怕扛那沉重的煤气罐上5楼。

  第二,迫于环境压力,不敢、不好意思去做。当个体面}伙伴、团体或其他环境的压力时,会做出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从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周围的个体都缺乏道德修养,或者都认为某种道德行为不应该去做,个体为了维持同伙伴的关系,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想法或信念,或者虽然想做但却不敢去做,甚至可能去做违反道德原则的事情。

  第三,与自己当时的实际需要相冲突。当某种道德行为的实现可能损害自己的某种利益时,或可能干扰自己正在进行的某种活动时,个体有可能不会从事自己原本应该和可能从事的道德行为。

  三、个人建构理论的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个体是否做出道德行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仅仅注意个体内部的原因或者外部的原因都是片面的。那么个体的道德行为如何解释呢?笔者认为凯利(Kelly . G . A)的个人建构理论能给我们某些启示。

  凯利是美国著名的人格心 理学 家和人本主义 心理学的先驱之一,1955年他的《个人建构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个人建构理论的诞生。这一理论经过许多人的努力,己经逐步完善,并引起了越来越大的反响。个人建构理论的基本内容〔37 ( P327)如下。

  1.人是 科学 家。凯利认为人并不是被环境或无意识所操纵的,提出了“人是科学家”这一假设。凯利认为科学家在一生中总是不停地寻找确定性和理解,他们 发展 着自己的理论,以便对未来的事件进行预期,其主要目的是减少不确定性。人就像是科学家一样,都试图通过减少不确定性来澄清自己的人生。人总是在预期和控制发生在他们生活中的各种事件,每个人都有一些关于世界的推测,这些推测指导着我们去与人或事打交道。

  2.个人建构选择论。建构就是人们用来解释世界、分析世人的方式,一个建构就是人们关于某一事件的解释或表现。这种建构凯利称之为模板或样板。我们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一个人的假设,然后我们就搜集有关资料并进行观察,再与我们的假设相对照,如果得到证实,我们就继续运用它,否则便加以修改,提出新的假设。凯利把这一过程称为模板运动,并把这种解释和预期事件的认知结构定义为建构—个人试图解释自己的经验时所使用的一种思想、一种观点或一种看法。它就像一种微型的科学理论,人们可以用它来预测现实。个人建构是个人析解或说明经验,赋予经验以意义或预言经验的工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个人建构,都能不断地把关于经验的复杂信息纳入个人建构之中。

  这一理论在思维方式上同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理论有些相似:二者都认为人的行为建立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都强调认知结构的辩证发展;反对 机械式的决定论,重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不同之处在于凯利的视野要比奥苏伯尔的大得多,他用这一理论来解释人的所有行为,而奥苏伯尔只研究人的学习行为,尤其是学生的学习。

  与勒温的生活空间理论相比较,个人建构理论更强调个人的主动建构与选择。勒温的生活空间理论强调人的行为是人与环境即生活空间的函数。尽管这一理论注意到了主观知觉的重要作用(如’‘实在的是有影响的”),但仍有一种决定论的倾向。

  这一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第一,人的道德行为是一个复杂的内部过程的结果,这一过程受很多内外因素的影响。

  第二,人的道德行为是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函数,不应该过高估计某种行为的一致性。正如勒温的观点B二f(P,E),P是指人,E是指环境,用通俗的话说,行为随着人与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四7) 第三,人的道德行为是个体主动选择的结果,是个体适应周围 环境、维护自己利益的方式或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超功利的道德行为,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功利观罢了。

  四、新视角:个人预期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个体的道德行为主要由个体对这种行为的预期所决定。也就是说,个体是否从事某种道德行为,取决于个体对这种行为的预期。所谓预期就是对行为的条件、可能性、必要性等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对行为的后果、意义和代价的想象和评估。如果预期的结果符合个体的利益(原则),那么个体就会采取行动,否则,就不会付诸实施。关于道德行为情景性的试验充分证明了这种预期的存在。

  “利益是道德的基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sl(m)利益原则包括获得物质利益,也包括获得精神利益,还包括避免各种伤害。根据个体的价值观,这种利益可以做出各种解释,比如,也许个体认为集体的利益最重要;也许个体认为个人的利益最重要;或者认为精神利益最为重要;或者认为避免受到伤害最为关键。费尔巴哈也认为,道德的基础是利己主义,不仅有单独的或个人的利己主义,而且有 社会的利己主义,有家庭的、集团的、公社的、爱国的利己主义。列宁也很赞同这一观点。fsl(rrs)所以,维护自己的利益是个体行为预期的出发点。

  影响个体道德行为预期结果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如下:

  1.价值观。价值观是个体用以评价事物的价值标准并指导行为的 心理倾向系统。是个性系统中最隐蔽、最有影响的动力部分,它最终决定个体的行为表现倾向。价值观是在过去 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价值观又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系统,它会随着个体的 发展 而不断发展变化。但这种变化是缓慢的、很多时候是无意识地进行的。价值观对道德行为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它虽然不能用来说明个体每一次的行为表现,但个体长期的行为倾向性必定反映了他的价值观。

  2.过去的经验。个体在过去的经验中是否经验过类似的或同样的行为情景,对个体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说来,个体倾向于重复使用过去的经验,这和心 理学 中的定势反应有些相似。过去的经验是个体预期的结果,重复使用这种预期的结果能使得个体不必再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或评估,从而节约心理能量或空间,去从事其他的心理操作。

  3.环境压力的大小。当个体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时,很可能会违背自己的价值观念做出违心的事,从众现象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个体是否能克服环境的压力,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去做,一方面取决于原有的价值观念的性质,如坚定性;另一方面,所处环境的性质如构成环境的人的地位、重要性等也影响个体的选择。一般说来,组成环境的那些人物影响力越大,个体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也就越容易改变自己的初衷,做出违心的事来。

  4.某种行为的重要性如何。某种行为的重要性越大,后果越严重,个体越是倾向于慎重,越是倾向于遵守道德规范。这种遵守使得个体可以避免因此而来的心理负担。而对那些影响很小的事情,可能就很随便地处理了。比如在一般的公共场合,很多人乱丢废纸,就是认为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做与不做无关大局。假如是在高级的酒店大厅,因为事关个人教养,而且酒店 管理严格,搞不好要难堪,相信这种现象基本上不会出现。

  5.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能力或准备状态。个体是否具有某种行为的行为能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有时个体没有做出某种道德行为是因为个体,"}L有余而力不足”,缺乏或不具备相关的能力或准备状态,比如想救人,却不会游泳;想慷慨解囊,却囊中羞涩等等。

  6.需要状态。个体正处于什么样的需要状态,影响个体的思维和行为定势。当个体的需要状态和道德规范的要求相冲突时,个体有可能根据对某种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和后果的评估,或者从事道德行为,抑制自己的需要;或者采取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而违反道德规范。

  个体的预期过程大致经过3个环节:理解环境;行为预演;后果评估。

  理解环境是个人预期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个体能否理解所处的环境,明确道德行为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是做出道德行为的先决条件。这一环节包括觉察所处的物理环境,觉察周围人的表现,对周围人行为动机的推测,对道德行为需要的认识。个体只有认识到环境对其道德行为的需要或要求时,才有可能做出道德行为。如果缺乏对环境的理解,尤其是缺乏对道德行为需要的认识,很可能就会“麻木不仁”。

  在理解环境的基础上,个体将对自己以什么样的方式从事道德行为进行预演,包括对如何开始、如何进行、后果如何的想象。

  想象中的后果出现以后,个体将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需要状态、外部环境、过去的经验等对后果进行评估,如果个体认为这种行为符合自己的利益原则,那么这种预期就会转化为行动,否则个体就可能会无动于衷,作壁上观。

  通过这一理论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这些结论:

  第一,对个人的道德表现不应该有过多的奢望。个人的道德表现体现了个人的利益原则,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是个人行为的基本出发点。马克思也说:“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我们应该放弃那种人性本善的传统幻想。

  第二,对个人的道德表现应该持有一种宽容的心态。既然每个人都是利益的主体,都要维护自己的利益,那么,希望每个人都能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想法就只能是一种罗曼蒂克的空想。能做到合理、合法地维护自己的利益,不非法浸占别人的利益,已经是很不错了。

  第三,高尚的道德个体的确存在,我们不应抹煞其功绩,也不能贬低其动机。但不能把这样的个体视为应当,视为普遍意义上的合理,更不能把其他的个体视为庸俗、低下。个体的道德表现之间的差异是正常的,片面追求全体社会成员的高尚的道德境界,尤其是在没有健全的 法律 体系、个人的利益缺乏最基本的保障的条件下,片面要求提高道德的境界是毫无意义的,很可能会带来虚伪的表演,进一步导致整个社会道德的堕落。我们是有过这样的 历史 教训的。

  第四,学校道德 教育 应从人的基本需要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道德规范,杜绝“假、大、空”的道德说教,努力使学生把道德要求看作内在于生活的、必须的、 自然 而然的,而不是外部强加的。高尚的道德楷模可以进人学校,但不能把他们看作标准,而只能看作一种方向、一种希望,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自发地向他们学习、看齐。

  第五,加强法制建设,有效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使个人可以不再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患得患失、瞻前顾后,从而使个人得以尽可能地超越狭隘的、眼前的利益原则,把视线投人到更广阔的团体和社会中去。

  个人预期理论是个人独特的解释、适应环境的理论,这一理论能使我们正视人类社会的道德现实,帮助我们理性地对待个体的道德表现,有助于合理、有效的道德教育理论的建构。有些结论也许令人有些失望,但与其对人的道德表现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还不如面对现实,想想如何应对,这更为现实些。

  行为心理学方面论文篇2

  浅谈行为习惯养成的心理学策略

  摘 要 面对学生的错误行为,教师应站回学生的立场,理解他们的正面动机。可采用公开表扬,私下批评;尊重与保护生命的自然冲动;制定符合人性与温暖的制度等三大策略来助推学生的发展。

  关 键 词 行为习惯;习惯养成;错误行为;正面动机

  心理咨询中,面对错误行为有一条铁律,即站回学生的立场,理解其错误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1]。如此,能让对方在平静的心态中觉察到自己的错误,而不至于因为被批评而进入警觉防御、大脑关机的状态。下面,结合三位老师“抓迟到”的案例,具体分析不同情境下的引导策略。

  案例1:一分钟的凝视②

  我是高一的班主任,也是本班的语文老师。那天,班上有四位同学迟到。由于迟到的同学进门总要喊报告,所以,在第四位同学进来时,我的课已被打断四次。我心里颇为恼火,就盯了他足有一分钟――当然,全班同学也跟着盯了一分钟――然后才让他回到座位。我没把这事放心上,但事后该学生在周记中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您的一分钟凝视,伤害了我的自尊心。”我回复他:“如果这样伤害了你,我要向你道歉。只不过今后请准时到校。我上课总是被打断,其他同学的学习也被打断,这是不合适的。”接下来的一周,我与这位学生都有点忐忑。在第二周的周记里,该同学说:“没想到老师也能道歉,心里好受多了。”他也反省了自己的过错,表示下次不再迟到。

  策略一: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公开表扬与私下批评,可以最大化学生的自我肯定,最小化学生的自我否定,有助于学生自我同一性的整合,从而建立起健康自信的自我形象。

  高中学生正处在自我同一性混乱期,他们还不能确信自己是谁,自己好在哪,自己坏在哪。朦胧期的他们,特别在意自己的存在感。对于来自别人的任何评价,他们都会很在意,一不小心,就会触碰到那敏感的心。[2]

  尽管老师没有出言不逊,没有语言上的批评,但心中的不满、生气还是通过凌厉的眼神传递给了学生。而且,这不只是两人间的沟通,还暴露了全班五十多双眼睛表达的不满情绪。当师生眼神交响曲响起时,这位同学的内心因深深地感受到被指责、不屑和鄙视而无地自容。

  我们强调“公开表扬,私下批评”,就是考虑到青春期的孩子不够稳定的自我形象和相对敏感的内心世界。他们特别需要通过正面确认来获得自我肯定、自我认同,而无声的鄙视很容易摧毁其不稳定的自我形象,加剧自我否定,乃至自暴自弃,成为未来恶性事件的导火索。案例中,好在周记作为师生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在事后有机会向老师讲述自己的感受,老师也真诚地作了合适的反馈,事情因此出现了正向转机。

  值得讨论的是,批评一旦从私下走向班集体或年级的更大范围,而学生得不到申诉的机会,就会引发舆论的漩涡,启动系统动力,发生集体“绞杀”现象,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这就是公开批评要特别谨慎的原因。

  案例2:做淘宝的高三某同学总迟到 ①

  高三某班一位同学因为迟到次数多,父母没有办法,只得请求班主任老师管严一点。是什么原因呢?在与他本人以及家长的详细访谈中,得知该生用零花钱注册了一个淘宝号,有时竟在网上忙到深夜1点。创业的兴奋与忙碌体验,自然让孩子的精力分散。由于独立创业的兴奋感远远胜过读书的枯燥,导致他情绪上对学习已提不起精神,加之睡得太迟,自然早上就起不来了。

  策略二:着眼学生的价值选择

  与其他同学比,这位孩子的创业神经特别发达,尽管还是在校生,就已经“下水”开起淘宝店了。这种敢于尝试的勇气,正是这个时代难能可贵的精神。因此,一方面要充分肯定其可贵的判断力与行动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其把握创业与学业的平衡,明白即将到来的高考对未来的影响。班主任可以在充分聆听其创业情怀与设想的前提下,一起分析创业的风险、机遇以及对创业者素质的要求,鼓励孩子兼顾好眼前与未来,学业与创业,自己与父母等的关系。

  一群孩子在我们面前走过,总有走得特别快或特别慢的孩子。别急,他们都有自己的故事,等待我们聆听与分享。尊重与保护生命的自然冲动,才能培养不拘一格的各类优秀人才。[3]

  案例3:留给不好意思迟来者的空桌 ②

  小吴老师尽管年轻,班主任工作却特别得心应手。在新班建立开始,就在进门第一组空出第一张桌,留给迟来者。

  现在交通繁忙,乘车误点很正常;父母出差较多,孩子偶尔睡过头,也很正常;人吃五谷杂粮,偶有头疼脑热,一时不舒服,起床也会迟了……太多偶然性,一一追究下来,是无法理清的。因此,她们班关于迟到的规定是,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只要能坚持上学就是好样的;进门后不要打断老师喊报告,悄悄在第一张桌前坐下听课就行;下课后到值日班长那儿备个案说明一下情况。

  因为尊重、理解和信任,还因为班上的早读方式多种多样,一学期下来,迟到的仅两三例。

  策略三: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

  这就是站在学生的立场来理解迟到,从人性的善良面,从环境的优化与吸引人方面来建设班集体,而不是一味地围追堵截。

  有老师制定过阶梯式惩罚措施,如一次迟到提醒,三次罚扫地,六次回家反省。这种不理解人、不疏导人、不引导人的一厢情愿的规则,会带来诸多不好收拾的结果:学生眼看迟到了,干脆撒谎称病不来了;把劳动作为惩罚手段,毒害了青少年对“劳动光荣”的认识,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反教育;有的孩子干脆离家出走――本来对学校生活就厌恶,你们不关心我的心理感受,那我也不给你们添麻烦,自己到社会上转转总可以吧!

  因此,行为习惯教育不仅仅是行为上的顺从,更是心悦诚服。班纪班规的出发点应是引发善良,引发自信,引发尊重,用智慧与温暖来包容各种可能性,如此才能助推成长。相信,用心体会,每一位孩子就一定会有满意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杨静平.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维护[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4.

  [2]沈曙虹,李建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20.

  [3]陈虹.给老师的101条积极心理学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9.

猜你喜欢:

行为心理学方面论文

近年来,心理学发展迅速,行为心理学更是被应用于社会诸多领域,在解释和观察某一现象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行为心理学方面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行为心理学方面论文篇1 浅析个体道德行为的心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124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