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教育类论文>学科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是决定其发展特点的重要方法,更是培养学生具体能力的关键途径。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篇1

  论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摘要: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数学课程改革强调数学与生活接轨。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过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要让学生在体会应用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会用已有知识来综合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掌握数学。

  关键词:数学;实践能力;培养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数学教师的主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过去的数学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现有的数学问题,学生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不知所措。"因此,怎样强化数学学习中的实践性,使学生会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方式、生活经验等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真正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我在数学活动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学生用数学问题看待生活实际的能力

  数学教育的目的是要学生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以后发展打好基础。由此,课堂教学中必须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到课堂,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数学题材。例如:教学中"年、月、日"一课时,可以通过小明过生日的实例让学生回答:(1)小明几岁了?现在过第几个生日?你是怎样知道的?(2)小明的妈妈为什么过了9个生日?这里涉及到几个时间单位与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知识。这样就把教材中的生活气息带到课堂上来,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2.根据实际生活,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增强数学意识,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有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例如:教学"质数、合数、奇数、偶数"时,可联系学生的学号和常见的一些数据设计。在教学"利息和利率"时,可让学生模拟储蓄活动,记录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可提问:"利率是什么?为什么银行利率会有不同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从而找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又把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3.根据实际生活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很多,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差别。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如在"根据条件提问题"教学中,"一本书,第一次看了全书的1/5,第二次看了全书的2/5",这两个条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联想:(1)两次共看全书的几分之几?(2)还剩全书的几分之几没有看?(3)第二次看的是第一次的几倍?通过联系实际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学起来自然有亲切感、真实感,从而有效地培养用心观察事物的兴趣。并自觉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起联系。

  4.利用生活经验,巧解数学问题

  教学中,充分借助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让学生理解、体会数学知识的真正价值。例如,在教学"比例尺"时,可让学生课前准备一张自己全身站立的照片,同学们自然会想到:人那么高,照片这么小,为什么还能认出来?学生很直观地认识到这是按一定比例缩小。尽管比例尺的概念在此之前还未正式学过,但学生在生活中已有经验,他们看到照片意识到"按比例缩小"。所以学起来很容易,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的机会。

  5.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将实践活动融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

  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他们的已有知识和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并将这种活动过程融合于各个领域的学习内容之中,使之成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在学习统计中,开展掷硬币游戏、拍皮球游戏等实践活动进行观察猜测、收集和整理数据。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获取知识,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很多数学问题都可以依靠实践来深化认识,同时在操作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6.在实践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由于每个人的认识水平存在着差异,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避免限制他们的思维空间,激发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比如"梯形面积的计算",需要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我一开始并没有直接要求学生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来,而是鼓励他们大胆地拼一拼,看看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出哪些形状各异的图片,并从中找出学过的熟悉的图形。学生通过拼凑、比较,自然发现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为学习梯形的面积公式打下了基础。这就确立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使其领悟到数学实践并非简单的操作,而应该是有意识地观察、发现、联系、比较的过程。

  7.强调数学实践中的目的性,加强实践活动中的设计与指导

  任何一次数学实践活动都应该紧紧围绕目标寻求有价值的线索,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实践内容及目标,并注意方法、策略的点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质是经验的积累,使他们学会采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例如在"客厅铺地面砖的设计"中,我先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以下题目:"用一张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可以剪成多少个边长2厘米的小正方形?"然后对学生作如下指导;让学生先用画图的方式得出剪的个数,再讨论用计算的方法得出剪的个数,另外我还指导他们自制地面砖和客厅地板模具,亲自动手"铺一铺",从而找到大面积与小面积之间的关系,归纳出计算方法,最后再布置他们根据自家客厅地板面积和地面砖的大小计算铺砖数量。在这种教学设计中,无论是模拟的还是真实的实践活动,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在进行。

  总之,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把已有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

  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篇2

  试论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我遵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紧扣教材重点、难点,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使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数学教学 实践能力 应用意识 学习兴趣动手操作 求知欲

  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材符合学生的认知 规律,并能使学生成为认知的主体,从而掌握数学知识。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建构的是可以应用的灵活的知识,而不是呆板的书本知识。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呢?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时时处处有数学。通过学生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能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新课开始,我在教学中想方设法触及学生的情绪领域,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让学生在内部情感的驱动下产生学习兴趣。

  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我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报纸、广播、电视中有关百分数的信息,上课开始即以采访新闻发布会的形式由学生发布摘录的信息:“我国目前共发射N颗返回式卫星,回收率百分之一百”,“今年棉花丰收已成定局,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十以上”,“改革开放使我国城镇居民实际消费水平每年提高百分之五点四”……使学生感受到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百分数,激发了学生学好这一部分知识的愿望。我在进行“圆柱的体积”教学时,先复习了长方形、正方体体积的 计算方法,再引导学生沟通了这两种形体在体积计算上的共同之处——都可以用底面积乘以高来计算。这时我拿出圆柱体让学生想象圆柱的体积应怎样求,学生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即由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用底面积乘以高来计算想到圆柱的体积也可以用底面积乘以高来求。

  在新课引入中,我还采用讲故事、猜一猜等形式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

  二、搭建合作平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能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 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180度时,首先让学生自做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然后让学生用量角器来量,学生都量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为了让同学们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否为 180度,我让学生把三角形另两个角剪下,使3个角拼成一个平角,通过反复实验,得出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师生共同建构,一起参加活动,能产生积极、活泼的课堂氛围。 三、动手操作,获得成功体验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发挥学生个体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使他们自己发现、获取知识,成为课堂的主人。我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给同学们三十秒,在一个圆内画直径比赛。时间到了,有的画了几条,有的十几条。我又给了三十秒,有的学生就画了几十条。我问同学们:如果给你足够的时间,你能画多少条?这时同学们停下笔,大声告诉我:“圆有无数条直径。”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中, 自然而然地获取了所学知识。在教学中,我还应用分类讲解,让学生有序训练。比如简便运算对学生来说比较难掌握,我对教材中相关内容做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将简便运算分为三类进行讲解:一类是有用的,如 4.2乘10.2,可利用乘法分配率进行简算;二类是有趣的,如4.2除2.4,找它们的公约数6;三类是有效的,如16.1-(5.57-3.9 )-4.43,去括号,加括号。这样分类讲解,使学生有序训练,很快就掌握了方法,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而且要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又反向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理解的目的。

  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了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达到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我们常说,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仅在于他们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也不在于他们能解答多少道数学难题,而是看他们能否把所学的数学知识、思维方式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形成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社会 发展的需要。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通过实践,可使学生直接体验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教师不仅要注意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加实践活动的机会,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是决定其发展特点的重要方法,更是培养学生具体能力的关键途径。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3463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