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金融证券论文 > 金融研究 > 金融危机博士学术论文范例

金融危机博士学术论文范例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金融危机博士学术论文范例

  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深远,其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不但民众热衷于谈论,政府部门更是积极地应对,采取了多种措施来预防危机的进一步扩大,防止危机对经济的造成更大更具破坏性的冲击。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金融危机博士学术论文范例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金融危机博士学术论文范例篇1

  浅谈金融危机对物流行业的影响

  1金融危机对中国物流产业产生的影响

  伴随全球社会整体不断快速发展,在美国等欧美国家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物流产业也受到了相应的冲击。一方面造成整体物流行业市场的不稳定,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经济损失,非常不利于社会整体经济增长,阻碍我国物流行业可持续化高效发展。如下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物流行业带来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说明:

  (1)贸易量的减少直接导致物流市场需求量降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不仅对我国造成影响,同时也危及到其他国家,这样就造成整体贸易量的降低,其中像是能源、钢铁等物质的需求量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同比下降缺失导致我国下游的物流产业受到严重的冲击。贸易量是保障我国下游物流产业经济发展的必然前提,加强金融危机下物流产业的强化以应对措施强化有助于保障贸易量的降低。

  (2)物流市场价格降低,波动比较明显。我国社会内部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造成国内客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营压力,为了能够更好地获得生意项目,部分客户大幅度压低物流价格,这样就导致物流市场经济效益的降低。同时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导致市场需求降低也引发物流市场价格的普遍下滑。在物流企业资金难以收回的情况下,企业内部资金链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断裂,部分企业将会面临倒闭的危险,非常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

  (3)物流业投资增长趋缓,物流企业融资困难。由于整个物流市场的不景气,导致投资者失去信心,对该产业的进入保持谨慎态度,以此来规避风硷。银行放款也比较谨慎,广大中小企业因为自身信用等级不高和银行授信不足,难以直接从商业银行获得融资服务。国内商业银行基于历史原因,主要服务于国有企业和信用等级高的大型企业。很多物流企业由于资金链脆弱,资金严重短缺,面临着倒闭的危险。

  2我国物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发展对策分析

  物流行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改善和提高我国综合竞争能力,实现更加丰厚的经济效益。然而在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时候,为了能够更好地减少其带来的影响,加强系统观念以及政策力度的强化,从中整合资源利用效率,培育出具有更加现代化意识的综合型人才,从而保障物流行业水平提升。如下物流行业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相应措施对策进行简要分析说明:

  (1)加大政策层面支持力度。在金融危机面前,政府要加强对物流业的引导,帮助物流企业度过难关。通过引进融资租赁,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信用担保;给行业提供合理的政策导向和政策措施支持,从基础设施、人才和创新等方面来加大投入力度,提升整个物流业的发展能力和设施水平;强化政府职能,加强政府在物流领域的公共服务,如信息服务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平台建设;强化物流行业的管理;进行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物流业的发展扫除制度性障碍;突出规划促进区域一体化的物流发展。

  (2)提高信息化水平。金融危机给物流业带来了很大的成本压力。为了降低物流成本,必须进行信息化改造,让信息流主导物品流,通过信息化实现物流的优化配置,让物的流动具有最佳的目的性和经济性,有效降低库存。以满足客户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围绕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来改进物流信息管理模式与信息运作流程,以标准化为基础来消除不同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在实际的物流业务中有效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3)整合物流资源。通过自身业务链的整合,优化内部结构,从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向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过渡,挖掘建立高效物流系统的第三利润源泉,提高抵抗金融风险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物流企业改变外延扩张模式,集聚同行业优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打造强势企业,弱化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

  (4)加强制造业与物流业的深度合作。制造业物流是我国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调查发现,工业品90%以上的时间被仓储等物流环节占用,仅余10%的时间用于产品工艺加工制造过程。因此,制造业物流的程度与水平,直接关系到制造企业的效率和效益,是转变企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必须进行制造业与物流业深度合作。

  (5)发展第三方物流。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小而分散,大多数物流企业局限在供应链功能的一小部分,无法满足客户的一体化物流服务需求。因此,我国的物流企业应通过重组与购并,逐步形成拥有成熟的商业模式、核心能力和服务产品,在特定物流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实现规模化发展。第三方物流能够有效地保障整体物流应对金融危机时能够保障问题的最小化,减少金融危机冲击下对我国物流整体行业带来的影响,从而保障我国物流行业可持续化快速发展。

  (6)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物流队伍在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也体现出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保障物流产业发展战略任务执行的必要前提。因而在面对金融危机的时候,应加强物流人才队伍的培养,根据社会实际情况,加强教育培训,坚持高标准、规范化的原则,以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物流人才,为物流企业面对金融危机时能够高效的模式进行处理解决,降低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的不必要损失。

  物流行业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作为一种新兴产业,一定程度上对于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来讲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但是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影响下,造成我国物流行业内部相对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从而造成我国物流行业整体发展脚步变得缓慢。社会要想得到充分地发展,加强风险环境下有效措施的实行有助于社会整体经济进步,必须贯彻可续发展观,坚持积极创新的原则,从而实现我国物流行业现代化、可持续化发展。

  金融危机博士学术论文范例篇2

  浅析金融危机对个人投资的借鉴

  2007年初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破产,敲响美国金融危机的钟声。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公司宣告破产,掀起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虽然事隔二年,但却让曾经被深深刺痛的全球金融行业以及全球的个人投资者都记忆犹新。美国14家中小银行倒闭,全球四大投资银行的两家(贝尔斯登BEARSTEARNS,成立于1923年,破产时资产3950亿美元;雷曼兄弟LEHMANBROTHERS,成立于1850年,破产时资产6390亿美元)破产,全球金融机构损失约4万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9年4月份报告),全球金融资产损失近50万亿美元(亚洲开发银行,2009年3月9日),冰岛政府因外汇不足而几近破产,我国股市跌幅近73%(上证指数从2007年10月16日的6124点到2008年10月28日1664点)。在这场危机中,我国个人投资者也不能独善其身。本文将从三个方面阐述个人投资者遭受的损失。

  个人投资者遭受的损失

  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损失主要集中在金融机构发行的衍生金融产品、股票和基金。

  (一)金融机构发行的衍生金融产品这场金融危机主要是由次级债及其与次级债有关的金融产品(如:CDO)发行所引起的。据美国财政部统计,2005年美国发行的CDO产品1510亿美元,2006年这一数字增加到3100亿美元,2007年第一季度就达2000亿美元。1.关于CDO。CDO是“担保债务凭证(CollateralizedDebtObligation)”的英文缩写,以信贷资产或债券为标的物,通过包装及分割,利用第三方公司,通常我们称之为“特殊目的公司”(SPV,SpecialPurposeVehicle),以私募或公开发行的方式卖出以固定收益的证券或受益凭证。CDO的标准物通常是一些债券,如高收益的债券、新兴市场的公司债或国家债,也包括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商用不动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等资产证券化商品。

  CDO主要是用于金融机构之间进行风险对冲,增加金融机构的资金流通。从价值投资角度来看,本身并不值得个人投资者投资。因为CDO背后的标的物都是金融机构的一些债权,其债权的回收存在违约风险,且本身的收益率有限。如果再以这些债权为抵押发行债券,那么债券投资的风险将远高于收益。但是经过华尔街的包装和运作,这些债券获得aaa的评级,且有雷曼、贝尔斯登、美林、花旗这样的投行为发行机构,从而吸引并迷惑了投资者。2.我国金融机构发行的CDO产品。受国外金融机构的影响,我国内地的金融机构自2006年开始公开发售CDO产品。北京银行于2007年9月发行的“心喜”系列0770号和0771号产品、招商银行于2006年11月15日发行的“金葵花”8085号产品都属于这一类别。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5月至10月,我国金融机构发行的结构性产品已经达651例。

  北京银行的这两款理财产品到期日为2008年9月17日。其挂钩的相关信用主体为雷曼兄弟控股有限公司等国际五大投资银行的信用,预期最高收益率为6.1%。如果这五大投资银行不发生信用违约事件,这两款产品就能获得预期收益。反之,客户收益可能减少、没有收益甚至发生本金损失。作为信用主体之一的雷曼兄弟公司于2008年9月15日申请破产保护后,按照合同约定:北京银行须将理财产品项下全部资金以等于票面金额的价格买入雷曼兄弟公司的债券,之后只能按市场价格(通常低于票面金额)卖出,这会产生价差损失和交易费用,上述损失将由理财产品资产承担;理财产品交易合同随之自动终止。根据债券研究机构CreditSightsInc的测算,当时每一美元的雷曼次级债券则只能收回3.5美分。投资者损失惨重。

  (二)股票正常情况下,股票是一个公司价值的反映。从本质意义上,股价应该是公司经营成果的一个量化指标反映。由于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经营业绩会变动,于是引起公司股价的变化。2007年股市吸引了大量的个人投资者。仅4月16日至20日一周时间内,沪深两市新增开户数就高达1919975户。自2007年10月开始,股市开始下跌,直到2008年10月28日跌至最低1664.93点,跌幅近73%。而其中像000878(云南铜业)这样的个股跌幅更是高达93%。我国的个人投资者几乎全部遭受损失。据调查,在2008年,有82.56%的投资者亏损。其中,大约有29.76%的被调查者表示2008年度的投资亏损在50%-70%之间,这部分投资者占比最大,另有24.64%的投资者亏损在20%-50%之间,更有22.31%的被调查者表示其亏损额在70%以上。

  (三)基金由于基金是投资于金融市场上的各种理财产品,其中以股票和债券居多。所以,股票的变动对基金的价值影响巨大。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所有的基金几乎无一例外的亏损了。按照国金证券的数据统计,在2008年有151只股票型基金净值平均下跌53.09%,86只混合型基金净值平均下跌48.69%,只有32只债券型基金净值平均增长6.63%。由此可见,随着股价的不合理变动,基金的价值也受到同比的影响。

  投资价值决定论

  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观点,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同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一个商品的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和使用价值。内在价值是决定价格的根本因素,而使用价值则满足了交换的需求。由于对于理财产品来说,原始供给量都是一定的,比如股票的发行数量、基金发行规模都是一定的。所以供求关系主要体现在理财产品的相互交换上,即产品的使用价值的交换上。正是由于对使用价值的判断,导致理财产品的价格变动,也正是投资的风险所在。本文从内在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角度来阐释金融产品价格波动。

  (一)内在价值决定价格

  就金融产品而言,无论是普通的金融产品还是衍生的金融产品,其代表的是实体经济的价值,是实体经济在资本市场上的反映。比如:股票。股票是一个公司价值的反映,代表的是公司的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所以,公司的经营业绩是股票价格的决定因素。在理想的市场中,股票的价格应该完全反映公司的业绩。从公司初始发行股票开始,原始股的发行价参照公司的总资产。随着公司的经营发展,当经营业绩增长时,股价上涨,当经营业绩下滑时,股价随之下跌。著名的投资大师罗杰斯的投资三个原则之一就是做功课。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挖掘业绩良好股价偏低的公司。所以,价值决定价格,同样适用于资本市场。

  (二)使用价值影响金融理财产品的价格

  如前所述,由于金融理财产品的特殊性,其供求关系主要体现在使用价值的交换上。因此,价格亦会受使用价值的影响。理财产品的回报率正是资金使用价值的体现。回报率和使用价值是正相关关系。回报率高,即使用价值高;反之,即使用价值低。投资者购买各种理财产品正是出于对理财产品回报率有预期,亦即对其使用价值有预期。当投资者认为该理财产品使用价值较高,有较高的回报率,那么投资者就会购买。所以,投资者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判断决定了其是否购买该产品。比如,在股票市场上,正是由于投资者的判断不同,才会导致股票价格并不总是反映公司的业绩,而是随着投资者的投资冷热程度发生波动。或上涨或下跌。当投资者看好其使用价值,投资需求增加。由于股票的数量是一定的,所以股票的价格上涨。反之,价值下跌。所以,投资者对使用价值的追求影响金融理财产品的价格。使用价值的影响正是投资的风险所在。对使用价值的预期越高于内在价值,投资者的风险就越高。由于投资者的判断属于主观行为,受经济的发展、政府的政策、周围的投资环境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个人投资者难以把握他人投资者的投资动机。也就给投资市场增加了无限的风险。综上所述,内在价值是决定理财产品价格的根本因素,使用价值影响理财产品的价格,也造成了投资的风险。所以,对理财产品内在价值的认识才是投资的安全法则。

  价值投资的对策

  (一)开展投资理财教育并树立正确的投资价值观

  我国股市自成立以来,无论是1992年的深圳“8•10”事件,还是2007年的“5•30”事件,都显露出投资者严重的“投机”心理和“跟风”行为。正确的理财观,是将个人的资金投资于合适的资本市场,在活跃资本市场、创造资本价值的同时,从创造的价值中获得收益。价值投资是建立在投资者认识投资产品的价值基础之上。所以,要求投资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的获得可以有多种途径。个人的日常积累、金融机构的讲座、政府性质的社会教育等。在英国,自小学教育开始开设理财类课程,不少大学都有专门的投资理财学教育。这不仅是树立全民健康的理财意识,也有利于整个国家和社会资本市场的稳定。英国政府对理财教育的重视值得我们借鉴。

  (二)政府善用经济政策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方向

  由于投资者获取信息的不对称,对个人投资者而言,获得信息的途径比较狭窄。而政府作为全国经济的宏观管理者,拥有绝对的信息优先权。所以,政府利用手中的工具,引导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方向,不失为价值投资提供了一个平台。目前,政府出台的商品房购买政策以及加息政策,就是很好的投资导向工具。所以,政府作为个人投资者的保护者,要充分利用经济政策传递市场投资讯号,引导投资者的投资方向。

  (三)规范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价值投资的前提是投资的产品具备一定的价值。

  个人投资者获取投资产品的价值信息主要来源于公开披露的外部信息,包括产品的业绩报表、相关公司或机构的经营策略、新事时事。外部信息是个人投资者进行价值投资的最主要依据。所以,规范外部信息的披露至关重要。为此,我国政府加强立法颁布了一些相关的制度和规章。如:2008年7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该《规范》于2009年7月1日在上市公司内部实施,将进一步完善公司的信息披露。2010年5月26日,保监会发布的《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全面规范了保险公司面对公众的信息披露工作。为投资于保险公司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获取有效价值信息提供了保障。

  结论

  经过了一轮股市的洗礼,经历了一场金融危机,面对众多个人投资者的损失,本文试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阐释投资的基本原则—认识投资产品的内在价值。使用价值即投资产品的回报率影响产品价格的同时,也为投资带来了风险。所以我们要从教育入手,加强对投资者理财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同时,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加强立法等手段规范市场的投资环境。

猜你喜欢:

3196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