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管理论文 > 关于汽车企业管理大学论文(2)

关于汽车企业管理大学论文(2)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关于汽车企业管理大学论文

  汽车企业管理论文篇三

  试谈汽车销售企业的财务管理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财务管理对汽车销售企业的价值作用,以及汽车销售企业的财务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并列举了一系列的措施,为从事相关汽车行业的财会人员提供了参考意义。

  关键词 汽车销售企业 经济利润 财务管理

  一、前言

  财务管理指的是公司根据相应的总体目标与规划,对公司的融资、投资和效益分配等活动实施规划、协调以及把控,保证公司财务目标的达成的管理活动。财务管理可提高公司的成本把控,减少不科学的支出以及浪费,提高公司的利润层次,达成汽车销售企业总体经济利益的提高,从而提高汽车销售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汽车销售企业的财务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1)企业融资活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由于汽车销售行业的特殊性,汽车销售企业大部分流动资金贷款均利用三方协议贷款的形式进行,就是汽车经销商、供应商以及银行三方共同订立的贷款及保证协议,汽车经销商提供三成的购车款,就可以从供应商处提车,余下的款项由银行贷款转付厂家。事后由经销商把所购车辆的车辆检验合格证交由银行实施保管。厂家是把合格证直接寄给经销商的,部分紧俏车型合格证还没交到银行就直接销售,汽车经销商(4S店)会利用这笔销售款进行二次三次循环,并没有及时归还银行贷款和利息,而银行又没有取得车辆的合格证。这样运用融资杠杆原理加大了汽车经销商对于整部车的采购力,同样也加大了公司的财务风险。致使公司面临相应的还款风险,很容易因为销售低迷而到期无法及时还款,影响企业信用记录,甚至致使公司资金链断裂。

  (2)运营资金管理层次需提升。

  对于汽车销售企业来说,营运资金管理的核心是存货的管理。公司需要优化其存货的构造和存货的周转率,以提升公司运营资金的周转速度。汽车销售商为了有效地满足顾客需求以及具体的销售需要,务必要准备相应的整车与零配件的相关存货。但是,一些汽车销售企业在存货管理上是有不少的管理问题的,重点呈现为:经销商受厂方控制,淡季汽车库存量往往很大,占用大量资金。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存货安排,在整车和零配件库存的管理上面临问题,没有按期实施盘点以及核对周期等问题,致使公司在销售旺季时库存不足,无法很好地符合销售需要,淡季时库存太多占有了大量资金,形成沉重负担。

  (3)利润管理形式需要改变。

  就目前来说,汽车销售商为了可以增加利润,把目光都放在了保险收入以及配件销售收入上,且把公司大多数的资源和运营都汇集在这几个层面上。而配件的销售所提供的利润依旧是目前汽车销售商获得利润的重要因素。但是,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汽车销售商依赖的“一招鲜,吃遍天”的利润增长形式已逐渐后继无力,汽车经销售需要进行转变,找寻新的利润增长点,对现存的利润增长进行研究和探讨,改变原先依赖单一的利润增长形式所发展的形势。并且,因为汽车行业本身自有的特殊性,销售商在汽车行业上是没有太大的话语权的,很难震撼厂商的主导地位,这样利润增长形式就很容易受制于人。除此之外,经销商对成本经费上的控制也是面临着改进方法和空间的。有的销售商不关注对员工薪资奖励机制的设计以及建立,很容易使员工主动性不高。

  三、提高汽车销售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1)集团资金统一管理,降低三方融资的风险。

  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血液,资金匮乏的企业将无法维持正常的经营运转。一旦资金链断裂,企业将面临破产的威胁。因此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首要任务,需提高经销商在汽车厂家的话语权,汽车采购的自主权要争取,通过政府的政策出台及经销商自身的占有市场份额,减少厂家的控制。首先,经销商每批次采购的车型尽量掌握选择权,难卖车型少进货或订单进货,减少滞压车,提高存货周转率,节约资金。好销车型备足货源,特别要满足国庆、春节等节日存货。其次,要加强库存车等存货管理,随时掌握库存车辆信息,已销车辆及时登记并做银行还款工作,月末库存车必须全面盘点。最后,要对资金动态信息每天掌握,集团资金统一管控,每周各子公司上报收款及采购计划。每天各子公司的资金统一归集到集团账户,第二天再将采购及费用资金划转分配到各子公司。

  汽车销售企业自身所有的特殊性,其融资管理活动是三方进行协议的融资管理活动。公司在实施三方协议贷款融资的过程中,需要提升融资管理层次,防范公司财务风险,主要措施如下:第一,公司需对自身的销售绩效做出科学的推算,建立准确的采购安排,防止经费挤占造成浪费。第二,销售商要规范其三方协议程序,防范合同的不确定风险。公司需要严格处理质押给银行的车质合格证,而合格证的流转部分都是需要明确其等级的,且在一定时期和银行实施核对。与此同时,有些顾客需要提车时,需要正确计算出应需还银行的本金和利息,且要依据对应的程序换得合格证,设立相关的销售台账,销售台账需和存货台账相符合。

  (2)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销售商需要主动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依靠销售差价、返点以及保费等,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能力。除此之外,汽车销售商一定要主动改变思维,创建新的利润增长点来分散公司的经营风险,提高利润收入的来源。公司需要密切重视市场的动态,探究顾客需要,创新服务方式和工具。另一方面,汽车经销商需要提高销量和销售利润,那么同行业的兄弟单位尽量少比较价格,因为真正消费者买车、选车时不在乎几千上万的车价款,消费者看中的车的质量及售后服务。

  (3)做好全面预算工作,降低成本费用。

  全面预算编制开展前,要清晰了解集团当前面临的环境和可以利用的条件,以及集团以后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并依照集团的目标,找出最佳的结合点,对预算时期集团的收支、经营状况等做出有效的安排,并细化预算目标,将之细化成不同等级、不同项目的指标,下达给相关的部门执行,从而促进预算计划的可行性。

  另一方面,全面预算编制过程中,要尝试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该方法要充分考虑到法规、经济、政策以及自然等多方面,从而制定出明确的考核指标。同时,要留给各部门一定程度的支配权,从而提高部门的积极性以及加强集团对各活动的控制。

  把预算中的指标进行分解处理,确保每个部门都能进入到预算的整个过程中。全面预算管理,需要从年度、季度、月度目标销量、费用预算中做好相关的工作,在日常中也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评估并调整。其次,汽车销售公司需要提高成本费用的管理,科学把控成本的支出。销售商企业需要综合探究,比较企业内部的成本费用,比较销售的预测情况,建立合理有效的年度预算规范。例如,营销费用的预算、运营费用的预算和采购的预算等。汽车销售企业是服务型的企业,为了提高人员薪酬福利的设计与管理,需要把服务意识以及服务水平加入进绩效考核当中。而汽车销售企业需要最大水平鼓励人员的生产,增强公司的销售服务层次。

  四、总结

  紧跟着我国汽车销售行业的发展,原本所建立的财务管理是很难满足当今时代的要求。而本文主要从提升融资管理层次、加强公司运营资金管理以及实施利润精细化管理这三个方面来提高汽车销售企业的财务管理,同时,要和具体的经营方式相结合,增强利润增长点,从而更好地推动汽车销售企业的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财务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 刘保河,李慧.浅谈汽车4S店中汽车销售顾问综合素质的重要性[J].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10(21).

  [2] 刘建生.汽车4S店财务管理体系分析及探讨[J].知识经济,2011(17).

  汽车企业管理论文篇四

  试论汽车运输企业成本管理

  摘要:文章首先提出了汽车运输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对作业成本法对汽车运输企业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并具体描述了企业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最后提出了汽车运输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汽车运输;成本;作业成本法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的汽车运输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一个占有重要地位的行业。文章将针对汽车运输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汽车运输企业的特点,对成本控制在汽车运输企业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汽车运输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汽车运输企业是为客户提供货运、物流及后勤保障服务的经营组织,生产的是一种无形产品――服务。汽车运输企业的成本可以分为两类:营运成本和非营运成本。其中,营运成本是指与汽车运输有直接联系的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营运间接费用。非营运成本主要包括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

  直接材料成本是指可以归结到某一趟运输产品成本之中的材料,如用于盖车的篷布和尼龙绳等;直接人工成本是指提供服务产品的人工费用,如专门为某一趟运输登记过路过桥费、开路签、计算出车补助等人员发生的人工费用;营运间接费用是汽车运输企业成本中除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材料成本以外成本的统称,在整个营运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装卸、运输、搬运设备的折旧、维修费养路费、劳保费、燃料费、备件费、修理费、事故费、差旅费、罚款等。

  营运间接费用分配不合理,扭曲了成本计算结果。汽车运输企业的营运间接费用包含的项目范围广、种类多,在营运成本中所占比例很大,如运输车辆的过路过桥费、修理、罚款等。长期以来,汽车运输企业采用单一的标准对营运间接费用进行分配,如以产量或人工工时作为标准进行分配,不能真实地反映成本的实际情况,扭曲了成本计算结果。

  二、作业成本法对汽车运输企业的适用性分析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ABC)是一种以作业(活动)作为基准的成本计算与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想是:成本计算对象(如产品)耗用作业,作业耗用资源;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导致资源的消耗。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基础,其成本归集与分配是循着“资源成本→作业成本→产品成本”的顺序进行的。首先,根据作业耗用资源,将资源耗用量以价值量(成本额)的形式汇总归集到作业上,计算作业成本;其次,根据产品耗用作业,将作业成本分配给产品。

  作业成本法的兴起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间接费用在产品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多样化产品生产。根据汽车运输企业营运间接费用在营运成本中所占比例高以及汽车运输企业的个性化服务要求高的特点,应当考虑采用作业成本法。

  (一)营运间接费用比例高

  间接费用比例高的企业采用单一的分配标准进行间接费用的分配,往往造成产品成本计算结果失真。作业成本法正是针对这种情况而提出的。汽车运输企业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涉及的间接费用额远远高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的成本额。在这种情况下,作业成本法可以提供较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更为准确的成本信息。

  (二)汽车运输企业的个性化服务要求高

  汽车运输企业提供的是无形的服务,每个客户所要求的服务都是不一样的。对于汽车运输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可以按客户、按地区或按运输路线进行成本计算,提供详细的成本信息,满足个性化服务管理的要求。

  (三)汽车运输服务过程的可分解性

  汽车运输服务过程虽然复杂,但都可以分解为一系列单独的活动(作业),比如可以把仓储分解为装卸、搬运、验收等,这为汽车运输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提供了基础。

  (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汽车运输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可以加强对各部门的考核与业绩评价,分析企业资源的利用情况,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因此,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将为汽车运输企业的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汽车运输企业的管理水平。

  三、汽车运输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

  本文将以一个1000人左右的国有运输企业为例,探讨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效果。

  (一)规范源头管理,降本增效

  在采购环节上,实行招标、议标和对标采购制度,坚持“阳光采购”,确保备品备件的最优性价比。对大宗产品实行招标采购,对价值高且数量少的物品采购实行对标,对价值低且数量少的物品实行议标。由此采购成本大幅下降,原辅材料以及备品备件质量却有了明显提高。对14个常用车型的备件进行招标,对41个品种进行比价、议价,最终确定中标单位39家,全年签订采购合同415份,完成采购金额1900余万元;通过招标、比价,全年共计节约采购费用22万元左右。

  在备件质量上,严把备件质量关,积极开展修旧利废工作。采取专职质检员、采购员、保管员共同验收制度,对出现质量问题的备件,坚决予以退换,全年共退换不合格11备件批次,挽回经济损失11万元。深入开展修旧利废工作,修复轮胎、备件等共计价值15万元;对废旧备品备件实行循环利用,能用旧的不领新,能用零件不领总成,降低了备件消耗。

  在消耗环节上,对燃料、轮胎、备件等消耗实行千元产值专项管理,考核同奖金直接挂钩,堵塞了漏洞,有效控制了变动成本。2007年千元产值备件消耗70元,较2006年降低了19元;2007年千元产值燃油消耗125元,同比2006年降低11元;2007年千元产值材料消耗54元,同比2006年降低了9元。

  在生产环节上,公司设备更新、改造力度进一步加大,优化管理,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每年举行一次“技术比武”,对前3名分别授予“岗位状元”及“岗位技术能手”的称号,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技术骨干。他们经验丰富,业务纯熟,是生产技术能手,也是各岗位的楷模,起到了“比、学、赶、帮、超”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企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仓库管理的环节上,为盘活存量资金,供应科进一步压缩仓库库存,做到生产增加库存不增加,力争达到“零库存”,进一步减轻了资金压力。按照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战略思路,充分利用本地供应商的资金与场地,选择实力强、服务优的合格供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努力做到“听通知”发送备件,大大降低流动资金的占用。

  (二)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

  公司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尺度,做实做细岗点、单车、个人的成本控制工作,进一步深化精细管理,实现生产运作的低消耗、高质量、高效益。算好成本账、利润账、投入产出账,重点控制变动成本,本着优先保障生产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有层面控制各项支出,严控非生产性支出,促进降本增效工作深入开展。

  以提升管理绩效、生产组织绩效和职工工作绩效为切入点,各司其职展开降本增效工作。每年11月底至12月初期间会根据本年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设备使用率及下年工作安排等情况进行指标分解,并同责任人签订“经济责任制”合同书,考核工资性费用、福利费、折旧、养路费、劳保费、检修费、管理费、燃料费、材料费、备件费、修理费、事故费、差旅费、罚款等。

  指标分解是自上而下,指标核算是自下而上。根据实际情况,为每人每车建立了单车、单人绩效台账。每个人、每辆车、每个月的工资费用、福利费用、计提的折旧、养路费、过路过桥费、罚款、劳保消耗、修理费、管理费、油料消耗、材料备件费等一目了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金分配,从而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热情,树立了全员成本意识。

  (三)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推进三项制度改革

  一是强化劳动纪律管理,保证充足的上岗作业时间,不仅使职工在有效的工作时间内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保证职工不疲劳作业,安全系数大大加强。

  二是劳动用工制度,企业要竞争就要有人才流动,但必须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下进行。针对高素质人才(专业对口的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的用工政策,进厂前6个月(试用期)发放本岗位效益工资的80%,奖金不得低于平均奖;第7个月起发放全额岗位效益工资及奖金。新职工进厂后要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三级安全生产教育,然后下基层,在一线向老职工学习技能,尽快提高新进厂职工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鼓励职工再学习、再深造,积极支持职工考取更高一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对管理者,在不同企业不同部门间交流管理经验,不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到其他企业进行观摩和学习,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培养一批会管理、懂业务、技术高的业务骨干,充实公司技术力量。企业内部也有很多员工在职参加自考、函授和电大学习深造。

  四、汽车运输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识别和合理划分汽车运输作业

  作业的划分不宜太细,也不宜太粗。作业划分太粗则难以揭示管理改善的机会;作业划分太细则会大大增加成本核算工作量,并且所提供的过于详细的成本信息未必与决策相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对作业进行合理分解和整合。

  (二)作业成本法的应用需要汽车运输信息系统的支持

  车辆安装GPS,可以在办公室内随时掌握某一辆车的具体位置,杜绝了车辆的拐弯下道、偷拉私运,并根据工作量可以估算出油耗。


猜你喜欢:

1.有关运输企业管理论文

2.浅谈汽车服务管理论文

3.企业车辆管理系统毕业论文

4.浅谈汽车服务企业管理相关论文

5.浅谈汽车技术管理论文

2640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