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教育论文 > 浅谈高校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高校教育教学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浅谈高校教育教学论文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的集成研究与运用,是教育信息化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我国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形式与方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教育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高校教育教学论文范文一: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摘要:该文通过对目前普通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分析,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旨在为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理论借鉴。该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法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目前高校教学中存在诸如学校教学政策与管理、教师教学整体过程及学生学习状态等问题急需解决,该文拟从上述3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教学质量的全方位策略。

  关键词:高校;教学质量;策略研究

  教学质量是教育之本,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这一主题永恒不变。为此,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进一步强化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学管理,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学习管理等。集思广益,形成合力,多途径、多手段、全方位构建起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对教育教学质量优劣起决定性作用。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指导者和影响源,可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等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好坏。当然教育教学离不开优越的教学条件支持,离不开科学的教学管理,离不开团队的合作努力,离不开学校的科学领导和调控。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校的健康发展,促进学生成才,直接受制于上述制约因素的影响。要想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优秀人才,需多方努力得以实现。现就目前高校教学存在的问题予以解析。

  1目前高校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学校层面

  目前存在部分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与国家的相关政策要求与导向存在差距,个别学校发展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不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急需的人才。这是一个学校的发展方向与导向问题,取决于学校领导集体和部分教师代表。因此学校领导的能力、目标与胸怀等对学校整体发展带来一定影响。领导层面定位的学校发展目标直接影响一所学校发展的走向,领导集体决策正确如否等,将对学校发展带来致命的影响。存在管理机制、政策导向、质量标准、对教师教学支持方面的问题急需解决,如重科研、轻教学,一切考核依据科研成果分量过重所带来的影响,导致部分教师不能全身心投入教学之中。学校对学生的管理问题,部分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日常生活管理过于松散,直接影响一校的学风。对学生的引导与关怀,创造的社会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学术氛围、管理制度等问题急需解决。

  1.2教师层面

  第一,职业目标盲目化:教师在职业定位上存在个别教师对职业的定位不明确,个别教师以生存为职业支点,把薪水作为自己工作的导向。尚未做到以发展和兴趣为支点,不能够以自身进步和快乐作为发展导向。对现实目标的专注度、耐心度不够,现实目标不切合实际。教师的职业精神、专业精神、敬业精神不够。第二,教学目标模糊化:存在教学的目标落后,缺乏应有的创新性。教学的内容过于陈旧,缺乏应有的价值性。教学的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应有的灵活性。教学的规范不足,缺乏应有的常识性。教学的规划不明确,缺乏适度的耐心等问题。第三,教学管理缺失化: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在教学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得不到位,在课堂中讽刺学生、训斥学生等。个别学生被边缘化,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四,教学过程形式化:教师教学存在磨洋工的招数,如课堂上通过课前点名、讲段子、放与教学关系不大的所谓教学片、讨论问题、愤青、念PPT、早下课、谈人生、划重点等。这样严重占据了学生课堂有效学习时间,浇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随意性大、目的不明确,不了解学生的需求,缺乏有效的教学激励与约束机制。第五,教学科研倒置化,部分学校的考核规范导致部分教师为了考核而工作,重科研轻教学。教师的精力投入科研胜于教学,导致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缓慢。

  1.3学生层面

  学生的成人特点,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特点,对因材施教带来巨大影响。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性投入不够。学生的自律行不强,盲目随从性大。独立性缺乏,吃苦能力欠缺,功利性强等特点并存。

  2成功教学策略分析

  2.1学校层面

  学校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发展规划,学校领导的决策即做正确的事,直接决定学校发展的目标与方向。作为学校的舵手,应具有大视野、大思维和大格局。从学校的长远发展,从人才培养质量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制定保证教学质量提升的各项考核监控制度。科学决策、科学实施,决策的执行即正确做事,需全校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全面推进,真正做到上下同欲者胜。人才培养应做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为学生学和教师教营造良好的氛围与条件。学校应明确定位教学的发展导向,教研分明,以研促教,以教代研,杜绝万事看科研的局面。

  2.2教师层面

  第一,职业目标确定化:正确定位,不能把薪水作为工作的导向,应以自身发展和兴趣作为自身发展的导向。做到学习为了工作,工作为了生活,生活为了幸福,用专业和职业的发展去支撑未来事业有成。热爱自己的职业,通过几年的时间锁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并为之奋斗。热爱学生,真心热爱,才会付出。善待自己的单位,因为他是你与社会,你与他人之间进行交换的桥梁。正确对待职业,在发展事业之中发展自己。第二,教学目标明确化:强化本领,教师的工作主要包括教学工作、科研工作、行政工作和服务社会。以研促教,以教带研,加大科研成果转化,服务于社会。作为教师应热爱职业、热爱学生、热爱学校,在教学中通过用心思考、精心准备、大胆行动、认真完成打开局面。应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深刻的专业思维,浓厚的教学兴趣,良好的表达艺术,灵活的管理技巧,这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提升教学策略:理解学生,促进独立,观摩反思。第三,教学管理常态化:在教学中,应加强度对学生的管理。始终把责任心放在第一位,关爱学生,真心付出。教师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取向,应德为先,先育己,再育人。真正起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作用。第四,教学过程精细化:教师应增加教学性投入,把好教学关。通过精心备课,用心讲课,细心批改,耐心辅导等建立教学自信。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之中,认真研读国内外教学改革与创新成果,结合本专业特点与课程实际加以应用。在教学中通过修饰仪表形象吸引人,气氛渲染。多途径激发学生动机,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入心。设计具有挑战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动脑思考。听过不如看过,看过不如记过,记过不如做过。组织学生实践活动,增加动手机会。目前普通高等学校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科研业务能力,具备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增强工作驾驭能力,夯实基本工作能力。为要成为人品好、形象好、教学好、科研好、实践好的“五好教师”而努力奋斗。

  2.3学生层面

  根据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做到人人明确目标,人人动力十足,人人全心投入。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建立健全各项奖惩制度并严格实施。教育管理应更新观念,以人为本。变“管理”为“服务”,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教育学生深入理解分子与分母的区别,努力做分子。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学生不仅要具有回答问题的能力,而且要能够提出好问题的能力。

  作者:马志君 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钱伟,薛二勇.高校教学质量管理: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2(9):66-69.

  [2]王轶,陈敏.美国普通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特点及启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5(1):135-140.

  [3]邓敏,沈红梅,王莉平,等.构建高职院校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2):246-248.

  [4]季平.求真务实努力构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0):11-14.

  高校教育教学论文范文二: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价机制

  摘要:为此,高校一定要建立和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更新教学理念,从现代体育教学中提炼出教学精髓,使评价机制科学、完善,符合现代高校体育教学要求和最终目的,依靠科学的评价机制反馈体育教学的实际状况,为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提供重要保障和依据。

  关键词:体育教学;质量保障;评价机制

  1、建立和完善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价机制的必要性

  体育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根本性举措,是现代先进体育教育理念的结晶,科学的评价机制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一直为人所推崇。在国外先进体育教学方式中,学校历来重视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的运用,将其作为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体育运动者,带动本国人民身体素质的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价机制的建设与作用的发挥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针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的发展瓶颈,高校必须引入和完善体育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价机制,保证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2、当前,我国在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价机制上面临的突出问题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价机制的引入和建设经过了相当长的过程。首先,高校学生和老师思维认识存在误区,没有清楚认识到教学质量保障措施和评价机制建设对体育教学产生的重要作用;其次,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发展不成熟,形式主义严重,实用性不强,体育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价机制的重要作用难以显现;再次,评价标准和指标不科学。在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标准制定中,教师的侧重点存在问题,他们主要从老师的角度衡量评价标准,侧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课堂表现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很少从教学效果上进行整体评价,致使产生片面的考评结果,显然这样的评价结论是不科学的,对体育教学方式的完善和质量的提升产生不利的影响。

  3、完善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价机制的具体措施

  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应该从教学质量的保障和科学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两方面两入手,上文中,笔者主要分析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表现出的主要问题,同时反观我国高校学生近年来体制不断下降的趋势,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高校体育教学必须改革,建立和完善体育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使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升,具体来讲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建立约束机制。约束机制即把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纳入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中去,在教学活动中,严格执行教学制度规范,使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有据可循,保证体育教学质量在制度规范下切实得到提升。此外,在教学活动中对体育教师和管理者形成约束机制,使他们严格遵守教学制度,认真落实体育教学的规范要求,严于律己,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保障体育教学质量。比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由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技巧决定的,最终的责任相应会落在教师身上,形成约束机制可以使教师懂得应该怎样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体育教学,什么样的体育项目应该教,什么不应该教,杜绝体育教师“磨洋工”、懈怠的教学方式和思想,保证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切实提升学生体育素质。

  (2)建立并完善质量监督机制。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质量监督机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监督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要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使体育教学工作在透明的监督体系中深化变革,促进高校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建立约束机制可以促使体育教学活动严格按照教学制度进行,而教学质量的好坏必须依靠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筑起一道保障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牢固城墙,使高校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体育人才,提升高校学生身体素质。

  (3)建立和完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和质量的评估和考核,衡量教学活动的整体效果,它处于教学约束、教学监督之后,是对整个体育教学制度和教学活动的系统考核、总结,是检验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依据。当前,在许多高校中体育教学活动的评价机制尚未建立,有些已经初步建立评价机制的高校评价方式片面、科学性上,导致体育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出现很大差异。为此,高校一定要建立和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更新教学理念,从现代体育教学中提炼出教学精髓,使评价机制科学、完善,符合现代高校体育教学要求和最终目的,依靠科学的评价机制反馈体育教学的实际状况,为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提供重要保障和依据。

浅谈高校教育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高校教学管理论文

2.浅谈大学教育学教育论文

3.对大学教育的思考论文

4.大学教育论文范文

5.高校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6.浅谈高校学生管理论文

1404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