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自考论文(2)

小学教育自考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小学教育自考论文

  小学教育自考论文篇二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摘要:小学阶段,除了教育学生基础知识外,还应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身观。小学阶段是学生开展学习的初始阶段对学生个人行为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的影响,他们的自制力差,个人行为很容易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作为小学教学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注重贯彻落实好行为习惯教育。当然,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是一项长期的艰苦工作,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原则和适当的措施,让学校、社会共同关心小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小学生;培养措施

  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力量,可以主宰人生。”多年的教育实践也使我深深体会到: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教会做人的第一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从一点一滴抓起培养良好习惯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必须从一点一滴抓起,时时刻刻注重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不能像知识讲解那样以一堂课的形式讲解就可以了。行为习惯的培养往往需要多次反复的引导才可以。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从每一个教学环节入手,一点一滴地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班会的时间给学生讲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守则等学校对学生的一些基本规章制度和行为要求,并要求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讨论。我们还可以谈一谈这些规章制度对培养良好习惯的作用,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充分了解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再如,我们可以利用升旗的时间对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进行表扬,树立典型,让学生以此为榜样开展学习。我们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善于发现有良好习惯的学生,哪怕是一点点小事。例如,尊敬教师、按时到校、作业完成认真、爱讲卫生等等,都可以树立为典型。

  二、利用评比活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列宁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上一点说到的在升旗仪式中树立典型就是榜样的力量。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行为习惯也是为学生树立榜样的形式。学生在和教师生活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会模仿、学习教师的行为。因此,在学校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以及个人行为,为学生做好榜样作用。此外,每一位教师都会深有体会在学校教学中不会总有一些典型为学生树立榜样。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成为榜样。笔者认为可以利用评比活动的形式来树立典型。通过评比活动,一方面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另一方面通过对获得名次学生的奖励和表扬,也可以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例如,在运动会中的精神文明评比活动、课间操队列评比活动、教室卫生评比活动。在评比活动中,学生都能够积极向上地表现自己、锻炼自己。我们可以通过评比活动让学生自己评选出某个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鼓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并要求优秀学生帮助带动其他学生一起进步。

  三、督促指导逐步形成习惯

  小学阶段是人的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而人的行为习惯是通过训练、强化形成的。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时,光靠说教学生是难以接受的,收效也不大。教师应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注重学生实践,从课堂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全面贯穿养成教育、常规教育,突出养成行为教育。如学校成立“校园文明监督岗”,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任组长,学校值周教师、少先队干部为成员,对全校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日日监督检查。班级则组成班级行为规范训练小组,班主任任组长,科任教师任成员,参加班级行为规范训练活动,共同采取措施对学生进行训练。这样,全校学生每天的所有的言行举止在自觉履行规范的同时,也在接受着教师和同学组成的管理机构的监督,使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这是实现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最有效手段。

  四、家校合作促成习惯养成

  日本教育家福泽渝吉说过:“家庭是习惯的老师。”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家庭对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引导家长在做好家庭教育。只有学校与家长共同努力,我们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才能取得进步。如果仅仅是靠学校的教育,那么再好的学校如果没有家庭的支持也是无法教育好学生的。因此,对于家校联合,我认为可以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开家长会的力度。家长会的召开,一方面是让家长对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以及学生的教育教学秩序有更好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也是引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在家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不知道或者没心思管自己的孩子,这就需要我们利用家长会的契机对其以正确的引导。对于家长的引导可以是我们学校的领导,还可以是教育专家。这样,有针对性地对家长加以引导,让家长很好地配合学校做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同时,在家长会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强调家长对学生的影响,一定要让家长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为学生做好榜样。

  2.教师与家长之间需要加强沟通交流。家校合作就需要教师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让家长知道学生在学校的情况,让教师知道学生在家里的情况。这样,我们教师和家长都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教育。

  五、科学评价引导习惯养成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进步,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努力所取得的成绩与收获。为了使学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明确自身的不足和努力方向,学校应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以增强他们养成良好习惯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对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情况的评价,每周一班队课各班进行上周情况回顾,并提出本周要求和整改意见;每月最后一周进行一次全方位深入的阶段性评价,由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相结合。每学期末,进行一次总结性评价。

  1.学生自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作文或者交谈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习惯做一些反思,并在反思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优点。在这样的学生自评过程中,我们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态度和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2.学生互评。通过相互间的评价,及时发现他人的优点,指出缺点,形成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同时,可使学生学会了倾听,并乐意接受别人意见与建议。

  3.教师评价。随着教师观念的转变,都深深地懂得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发展的人,一个有个性的人,一个有自主权的人。所以在评价时,教师都能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结合评价,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

  总之,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我们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行为教育渗透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去。从一点一滴做好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并且,我们要把行为习惯的教育长期坚持下去。

看过“小学教育自考论文”的人还看了:

1.小学教育方面论文

2.关于小学教育相关论文

3.浅谈小学教育的论文

4.小学教育改革论文

5.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精选

28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