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生命教育浅谈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关注生命、珍惜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是当今社会所关注的永恒课题,同样也是教育理想的价值诉求。倡导生命教育,不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有深刻的时代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生命教育浅谈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生命教育浅谈论文篇一

  《论生命教育》

  摘 要:世界范围内的自杀现象正越来越严重,青少年自杀现象呈现低龄化趋势。面对这种现象,生命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开展生命教育迫在眉睫。对生命教育的反思启示和实施途径:课堂教学与课外读物相结合;进行生活态度教育;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开设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社会对实施生命教育的协助。

  关键词:青少年;自杀;生命教育

  古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是,我们的身体毛发皮肤是父母给我们的,我们必须珍惜它,爱护它,因为健康的身心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条件,所以珍惜它,爱护它就是行孝尽孝的开始。

  然而,目前世界范围内的青少年自杀问题正越来越严重。据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的自杀人数在2003年有约二十五万人之多、2005年已经发展约二十七万人(其中女性约15万人)。特点是15-35岁的年轻人为自杀的中间人数,自杀已成为大陆年轻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并逐渐趋于低龄化。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经济快速增长,造成青少年社会心理压力不断增加。自杀则成为青少年选择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十年来,我国处在独生子女成长成熟的时代,对于响应政府计划生育号召而只生一个孩子的家庭来说,失去唯一的子女比有两到三个孩子的家庭要承受更多的痛苦,而这个时候的父母已经没有了再生育的能力。生命教育日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开展生命教育迫在眉睫。

  一、生命教育的迫切性

  在关注生命教育之前,先来回顾最近有关我国青少年自杀现象的报道。或许从这些报道中,我们更能体会到生命教育的迫切性,更能理解失去子女的父母们的心情。

  2013年12月24日,武大毕业的研究生小徐,用打火机把文凭、荣誉证书点着,随后脱下上衣,拿着剪刀对着自己的胸口连刺两刀,想在平安夜自杀,幸好被及时救下。原来小徐毕业后工作不顺,辞职后一直找不到工作,就产生自杀的念头。

  2013年12月初,刚从名牌大学毕业的福建云霄人蔡某,以跳楼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在遗书中,他写道:“我完不成工作任务,回去怕被责罚,又恐面对亲朋好友,以死避之。”并说他一直被寄予厚望,但“一直以来精神抑郁,我只想逃避。”

  2013年12月6日下午,甘肃省武威第二中学高三(三)班19岁女生鲁俊琳(化名)从该校教学楼五楼高二年级某班窗户坠楼身亡。原因是同室舍友900元现金丢失,为了帮助室友,将自己的650元借给对方后,反而遭到对方怀疑,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选择以自杀方式来挽回自己的尊严。

  2013年1月11日,14岁的初一学生强强(化名)背着书包从11楼跳下身亡。书包里有他抄写的成绩单。强强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实验中学的学生。警方推断,强强轻生是期末考试排名从全年级的290多名落到了600多名后,不堪忍受压力所致。

  自杀这一偏差行为,既是对生命的戕害,也会给家属们带来难以弥补的心理阴影和精神创伤,还会给社会运行带来损伤。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青少年以结束生命的方式来逃避人生中的失意、困难、挫折和误解呢?大凡自杀者无外乎理智型和激情型两种。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青少年在神志完全清醒,甚至可以说是比平时更具思考力的前提下,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激情”地结束自己的一生呢?研究心理学三十余年的郭霖老师做了这样的解释。青少年的自杀往往是对某种事物的逃避或失望而引起的,在逃避仍不起作用或者当无法逃避时,他们就会选择这种最极端的方式。而孩子的自杀情况往往与成年人略有不同,成年人更多是因为一些外在原因理性选择自杀,而孩子自杀的原因则更多样化,甚至包括模仿型、群体打闹型、赌气型等,因此其自杀前的异常表现难以观察。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新蓉在分析青少年自伤、自杀问题时谈到,目前青少年自杀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自杀问题的普遍可接触。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大众媒体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发生的事件越来越快速和普遍地在大众之间传播。而媒体对出现的自杀现象的过分报道和渲染,使得自杀成为青少年选择逃避的一种方式。二是物质性生命性体验过浅。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一个人要活下来,能够活得衣食足就觉得很不容易了,可是现在的孩子食物过剩、衣物过剩、活动过剩,各种教育期待也过剩,没有从物质层面上体会过生命的不易,导致这些孩子不知道生命的珍贵。三是心理压力的增大。但虽然物质生命的紧张考验场景少,心灵的焦虑和压力又比他的父辈、祖父母辈强多了。现在的孩子几乎生命里面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着挑战,充满着压力。

  如果说是自杀的年龄越来越低龄,其实是和我们竞争的年龄越来越低密切相关的,这种竞争不是物质、生存的层面上的竞争,而是发展层面的竞争。现在许多家长过早把孩子们放在一个成人成功的模具里面,注重孩子的外在上的成长,却忽略了他们心灵上的健康的成熟,这种差距事实上是不健康的。

  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并且是人完整的生命。如果生命都不复存在,教育则将失去最基本的原始动因。生命的存在使得教育成为可能,教育必然要遵循生命的轨迹,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和保全生命的成长,引导生命不断发展。

  二、生命教育的启示

  接连出现的学生轻生悲剧,警示我们该反思在对待孩子教育思维和评价观点上出现的偏差和误区。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对学生的评价,尽管大家都知道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评价,但是由于客观环境的影响,单一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的情况并不少见。家长们对分数的重视,对重点学校的认可,使得择校热持续不降,孩子们也在各种竞争中各自挣扎,倍感竞争压力。素质教育喊了多年,一直推行缓慢,也与学校没有宽松的机会有关。有的学校取消了中长跑,就是无奈选择。体操课取消了,到大自然中接受熏陶的春游、秋游也取消了,因为安全问题,学校无法承受。而这些课程正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吃苦耐劳、团队精神、责任意识的课程。

  程红艳提出生命视角中的教育,最大特色就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生命观――接受生命,接受生命的一切必然和偶然;理解生命,善待生命,发掘生命的意义并珍惜生命。生命具有自发的不断向上发展的驱力,生命不是被决定的,而是不断创造的过程。教育应借助这种驱力以实现儿童的自我教育。在学习、劳动与实践中,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美与力量,产生一种实现自我、超越生命的至乐感觉,也即“高峰体验”。有了这种体验,他们会发现到创造是生命的应有之意;有了这种体验,他们会以更积极的姿态去生活、钻研和探索。然而它的意义不仅于此,它将令孩子感到:即使他们不能成才,他们仍然会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有用的人。另外,生命是完整的,同一时期的生命是相互联系而不是相互割裂的,所以教育要协调好身体与心理、学习与生命之间的关系。

  三、生命教育实施途径

  在实施生命教育的道路中,学校生命教育必不可少并承担着重要责任和义务。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英国青少年生命教育实施路径的成功经验。

  第一,课堂教学与课外读物相结合。英国中小学开设了以促进学生灵性、道德、社会与文化发展为主题的公民教育课和以增进个人身心健康、人际关系与民主社会之角色扮演为中心的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课。除了生命教育课程之外,英国还开设了与生命教育相关的专题教学。例如,在一些中小学课堂上,请一些殡仪行业的从业人员或护士讲授人死后的相关处理事宜,并让学生轮流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诸如父母因车祸身亡时的应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感觉。专题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使他们体验到遭遇损失和生活方式突变时的复杂心情,并学会在非常情况下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并控制自己的情绪。

  第二,进行生活态度教育。人在生命的历程中不可能没有挫折和矛盾,“挫折无根日日生”,没有矛盾就不可能有发展。生命中不可能一帆风顺,酸甜苦辣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是看人以什么样的姿态对待它。有的人经常感叹:“人为什么要活着”“活着是为了什么”。人,只要积极地重新审视生命,投入自己的激情,就会发现生命的魅力所在。无论处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我们若能面带微笑坦然对待,就会发现生活的真谛。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警惕学生的消极、懈怠心理。

  第三,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涉及内容很广泛,远非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和个人、社会与健康教育等几门课程所能涵盖。因此,中小学除了要设置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还应将生命教育渗透于学校的整体课程之中,特别是在科学(涉及生活和死亡问题)、地理(环境问题)、历史(发展与忍耐)、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相关知识。通过这种隐性生命教育课堂教学来向学生间接传授生命教育思想。

  第四,开设生命教育实践活动。中小学应在课外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学生提供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的机会和场所,组织他们积极地参加这种课外实践,以增强其生命体验,引导他们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如走进大自然,到野外去活动。课外活动不仅是一种观察自然、了解社会的文化活动课,更是培养个体能力、完善个体生命的重要工具。

  第五,社会对实施生命教育的协助。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实施除了依靠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来自家庭、社区、媒体、民间组织和政府等的协助,它们是生命教育顺利实施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要防止青少年自杀不应仅寄希望于发现孩子自杀前的异常反应而需要长期关注孩子,帮助孩子做心灵亚健康预防。给予青少年精神世界的发育、建设以足够的重视和帮助,当青少年需要心理疏导和精神慰藉的时候,整个社会能够提供相应的服务和支持,自杀才会逐渐减少。其一,要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全社会对青少年精神世界的关注;其二,要完善自杀危机干预举措,加强社会风险防范;其三,要做好自杀事件后补救性心理危机的后干预,减少负面影响。青少年自杀的预防防护之路必将是艰难和漫长的。我们唯一所能企求的是,生命只有一次,请青少年们珍重再珍重!

  参考文献:

  [1]程红艳.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

  [2]兰小云.生命教育:从青少年自杀现象谈起[J].江西教育科研,2003(8).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生命教育浅谈论文

生命教育浅谈论文

关注生命、珍惜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是当今社会所关注的永恒课题,同样也是教育理想的价值诉求。倡导生命教育,不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有深刻的时代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生命教育浅谈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生命教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小学生命教育论文范文
    小学生命教育论文范文

    现在小学生命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命教育的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缺少多样性,渗透生命教育的频率不高且带有随意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

  • 生命教育论文2500字
    生命教育论文2500字

    当前新时期,加强中学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生命教育是现代德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因为在生命教育中存在着社会不重视、内容不具体、过程

  •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范文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范文

    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的研究,重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开展,引导大学生珍惜生命的价值,树立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的生命意识,这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 美术教育研究论文范文
    美术教育研究论文范文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特别在培养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特殊优势,所以关心美术教育,为美术教育中的创新。下面是学习啦

2832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