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军事理论论文 >

有关军事理论的相关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军事理论课课程建设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基本形成一整套较为系统、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促使大学生了解到我国国防政策的基本内涵及我国的周边环境安全及当前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有关军事理论的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有关军事理论的相关论文篇一

  《论推进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摘要】全方位军民融合,推进国防建设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对搞好国防建设和区域经济的互通、互补、互动和互赢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也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推进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需要建立区域经济和和国防经济的双向开放机制;建立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良性互动机制以及推进军民结合产业及配套产业集群化发展。

  【关键词】军民融合 国防建设 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

  近年来,许多地方在军民结合、国防建设和区域经济共谋发展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是其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如何全方位进行军民融合,全面推进国防建设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形成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仍然是需要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战略意义

  1、可以降低社会总成本,提高社会总体资源配置效率

  受计划经济时期“条块分割”思想的惯性影响,一直以来,军地资源配置都是相互独立的。一方面,军地之间的许多驻地相邻、功能相近的公共设施建设,由于缺乏协调互动和有效整合而未能得到充分共享,重复建设和投资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国防科技和民用科技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相互分割,大量的科技资源重复投入,浪费严重。这些在无形中都增加了社会总成本,使社会总体资源配置效率降低。通过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统筹安排、合理配置区域内的各类军地资源,对国防经费和财政资金投资建设的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进行功能融合,使国防科技和民用科技共享科技资源、研究基础设施,从根本上解决重复建设和重复投入问题。同时,在两者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市场配置和引入竞争机制,使资源自动流向更能发挥效益的部门和领域,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和社会总体资源配置效率。

  2、可以有效解决军费供需矛盾,实现国防建设跨越式发展

  新军事变革下的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巨额财力作支撑。就我军目前而言,资源需求矛盾非常突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在整合军地资源上做文章,在提高社会资源综合效益上下功夫。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建设投资规模的扩大,给完善国防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机遇,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军费供需矛盾。区域内人才、经营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向国防建设领域输送和聚集,不仅使国防工业能加快进行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还使国防建设凭借区域经济建设的东风实现跨越式发展。

  3、可以不断培育区域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区域的竞争力

  从1965年到1980年,我国在13个省、自治区开展“三线建设”,共投资了2050余亿元资金,安排了几千个项目,建立了雄厚的军工生产基础和尖端国防科研试验基地。“三线建设”的开展,初步改变了我国内地基础工业薄弱、交通落后、资源开发水平低下的工业布局不合理状况,也给内地建设带来了发展机遇。改革开放后依托国防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一是利用国防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地方民用产业,其创新扩散、技术外溢效应带动地方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推进民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二是通过军工产业链对地方产业的拉动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全面发展。军工产业链通过对前向产业链的拉动或延伸带动上游产业,通过对后向产业的拉动或延伸带动下游产业,还可以通过产业的水平延伸带动同类产业的发展。发挥军工产业链的拉动效应,努力延伸产业链条,有助于地方形成极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这不仅能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可以在投资乘数效应的拉动下,促进地方经济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阻碍因素

  1、缺乏对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统筹规划

  一直以来“军民结合”都是我国国防建设尤其是国防工业体制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总体要求。过去的“军民结合”,主要表现为军工企业实行军转民以及国防工业开发民品。这是一种从军向民的单向转化。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赋予了“军民结合”向更深层次发展的新内核――“军民融合”。融合的本质是多种事物融为一体,互相作用,互相渗透。国防建设和区域经济间应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军队和地方各方力量来共同推进,只有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才能使两者真正实现全方位的融合。军民融合目前还存在许多认识上的偏差和制度上的壁垒,被不少部门和个人片面地认为是针对军队及军工企业的指导方针,在军队经济融合发展中地方相关方面给予的只有行政上的支持和一些优惠政策的提供,军队间深层次的互动合作不够,缺乏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平台和有效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

  2、国防工业没有充分发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

  从我国国防工业军转民的总体情况看,在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其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由于传统“军民分离”体制下的国防工业是一个典型的封闭型国防产业链,处在国防工业产业链上的科研、生产部门,共同服务于军品生产目的。由于惯性思维,缺乏市场和竞争意识,很难对民用部门和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起到拉动作用。当前有几个存在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国防工业的军转民力度不够,一些能用于民用生产的技术、人才、设备等还未得到充分利用,甚至处于闲置状态。二是“军转民”成果的产业化程度较低,主要是以个别技术或产品形式存在,规模小,没有形成系列化,更没有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三是民用部门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工业建设还存在许多障碍,缺乏动力和政策支持。一方面国防工业部门参与民用产品的科研生产不足,没有很好地起到提升民用产业层次及民用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作用;另一方面民用部门又不能广泛参与军品科研生产以拓展其发展空间。

  3、缺乏军地沟通机制和军地信息交换平台

  有效的信息沟通是实现国防建设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关键,但当前军地双方信息沟通不畅,缺乏沟通机制和相应的信息交换平台。一方面军工优势特别是一些军工技术“养在深闺无人识”,苦于无从下手释放能量,寻求合作伙伴;另一方面,民用企业缺乏获得军品市场需求信息的渠道,无法参与军品科研生产活动。无论军队使用部门还是研制生产部门的需求信息对民用企业都处于不透明状态。军用标准、民用标准相互独立,各行业“条块分割”,在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以及生产能力建设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重复建设、技术成果转化慢、投资效率不高等问题。建立军地沟通机制,搭建军地信息交换平台,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将成为国防建设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强有力的助推器。

  三、全面推进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建议

  1、建立区域经济和和国防经济的双向开放机制,从资源保障上推进两者协同发展

  地方经济建设要向国防建设开放,在国防建设中充分利用地方的人力、物力资源,使地方经济资源转化为国防潜力。地方在规划、设计和建设电厂、水厂、港口、机场、桥梁等重要基础设施时,应充分考虑国防功能,提高民用设施在未来战争中的抗毁能力。各级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发挥自身优势,协助驻军搞好社会化后勤保障改革,减轻部队的负担。在国防工业中可大量引入民用高科技资源,而国防建设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向地方经济建设开放。部队有相当部分设施具有军事和经济双重功能,和平时期很多处于半闲置状态,军队可以开放部分军民通用设施,这既可支援区域经济建设,又能使设施得到及时的维护。部队精简后闲置的部分军马场、农场、营房等可以移交地方,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要充分发挥军队的技术优势、装备优势,协助地方进行公路测绘、油气管道铺设、桥梁修建、能源开发建设等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重点工程项目,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2、建立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从政策上推进两者协同发展

  要把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纳入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战略规划中,彻底改变国防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脱节的情况。军地有关部门组成的协调指导小组,要采取定期或不定期联席会议形式,研究制定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战略规划,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对于国防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要积极寻找国防科技、产业与地方经济的“结合点”。在政策支持上,各地方政府应制定明确的产业政策,对军民两用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引导,在军工技术改造、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应尽力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资金上的支持,对军民结合项目用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方面提供最大限度的优惠,协调减免各种税费;应逐步在军政、军企之间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可通过投资计划的共同协商,进行优势互补和功能兼顾,力求以较少投入获得最大效益。建立民用高新技术成果的通报和展示制度,使军方装备部门能及时了解民用高科技企业具有军事应用潜力。建议军队部门建立军品需求信息发布制度,向企业提供明确的需求信息,使民营企业能够直接同军队部门沟通,及时了解军品的市场需求。建立民企与军方合作开发军品项目的机制,把装备研发由封闭的集中机制转变为开放式机制,更多地吸纳民用科技成果。

  3、建立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良性互动机制,从技术上推动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良性互动,是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也是推进科技强军、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点为国防科技与民用技术的有机互动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据统计,85%的军事核心技术,是民用关键技术,80%以上的民用关键技术,可以直接运用于军事目的,但是目前民用科技领域的成果和优势没有被国防领域充分吸收利用,国防科技领域的技术成果和优势也没有有效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建立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良性互动机制,对于国防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都意义重大。地处我国西部等相对落后地区的国防工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科技资源优势,促进地方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国防科研机构应该加强与地方相关部门的科技合作,通过联合攻关解决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些重大技术问题。扩大军工成熟技术的民用开发力度,重点帮助解决地方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产品开发升级等方面遇到的重大技术难题。在民用技术领先于军用技术的领域,应掌握民用高科技哪些具有军事应用潜力,积极挖掘民用高技术应用于国防建设。

  4、加快军民结合产业及配套产业集群化发展,从产业上推进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地方政府和国防科工局应该积极推动地方与军工集团开展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以及资源的重组整合,联合打造有竞争力的军民结合产业,从而实现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的互利共赢。同时还要充分考虑产业关联效应,积极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上下游产业链,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杜人淮:国防工业与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中国军转民,2005(2).

  [2] 王江琦:将国防和军队建设纳入国家发展规划[J].?望,2007(10).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有关军事理论的相关论文

279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