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管理学论文>档案管理>

档案毕业论文例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在传统文化传承中,档案占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档案毕业论文例文下载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档案毕业论文例文下载篇1

  浅谈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

  摘 要 档案是人类 社会进步、 发展、延续的真实历史记录,其涵盖了政府、社会 组织、企事业和公民在社会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有保存价值的信息资料。当今知识 经济新时代,档案 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结合实际、开拓创新、勇于 实践。档案 管理通过与 计算机、 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促进档案管理现代化,提高档案服务利用效率。

  关键词 档案管理 意义 问题 措施

  一、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意义

  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从事 政治、经济、科学 文化等社会实践活动直接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形态的历史记录。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是党和国家各项建设事业必不可少的环节。档案事业主要由档案行政管理机构、档案室(团体、学校、工厂、企业、事业单位等统一保管和管理档案的内部机构)、档案馆等机构组成,档案管理就是通过对各级档案部门的监管,进一步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促进档案开放与运用,发挥档案功能。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单位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单位健康发展的需要。科学规范的管理档案,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单位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档案记载着单位的发展史,对研究本单位的工作成绩和科学发展提供第一手资料,是进行科学分析,扬长避短,制定发展方向的好教材。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一方面便于单位高层人员及时了解单位整体状况,适时调整策略提供准确依据,并为决策提供支持性证据;另一方面有利于有关各方面准确认识单位的工作成果,为单位与各有关方面进行有意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应该不断地更新档案管理观念,勇敢探索和尝试新的档案管理手段,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二、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已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档案管理的领域,因此,新形势下档案信息化建设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档案管理工作已经从传统的档案管理逐渐过渡到现代化管理,节省了大量时间、人力、物力的消耗,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现代化档案管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1.档案载体的转变

  在管理活动中,电子文件以其快捷的办文进度和传递速度逐步取代了纸质文档,电子图纸也以手工制作所无可比拟的优势大量出现。保存电子文档资料显然要比保存纸质文档要方便,但纸质文档“原始记录”的真实性作用也是电子文档所不可取代的。

  2.档案的分类变化

  档案的传统分类方案将被打破,取而代之以信息集成系统中各个管理模块、流程的设置。一份完整的档案信息分散在几个管理系统中,计算机依照规定指令根据工作目标随时设立和调整类目,便于查找提高了效率。传统分类方案对于数量较少、问题较单一的档案分类还是有实用性的,如何分类应根据需要恰当运用。

  3.档案接收和保管方式上转变

  在电子 环境中,如果档案人员不积极介入文件的形成和保管过程,文件很可能不存在或至少不可能被鉴定、保存、编目或者提供利用。这就是说档案人员如果不进入到信息集成系统中去,则很难掌握到信息的核心部分甚至接收不到档案。新时期档案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熟练使用电子信息系统。

  4.电子档案工作面临的问题

  (1)电子档案原件的真实性问题

  在使用计算机形成文件材料的过程中,拟稿者无法留下自己的笔迹,单位负责人也无法在形成的文件材料磁盘上签发。电子文件很容易被删改,改后不留任何痕迹,很难确定该份材料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2)电子档案保存的长久性问题

  很多单位将会实现无纸化办公,这种方法确实为档案的归档存储简化了程序,也方便了利用,但是一旦网络突然瘫痪或被毁,电子文件可能会在一瞬间同时消失,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3)电子档案内容的保密性问题

  用网络的任何终端设备都能索取到存储在网络某一个设备上的电子文件。另一方面,一个终端上的电子文件也可同时发给若干个网络终端。这对于在一段时间需保密的内容或限制提供利用的内容的安全保密问题,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三、提高新时期档案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我国新时期的档案工作面临着从传统向现代信息化的重大转变,而如何加速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提高档案的利用水平,成为档案工作者不断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新时期档案管理的核心是管理手段和保护技术的现代化,要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加快档案现代化、信息化建设必须提高档案管理人员运用现代化技术的能力,更新各级档案人员的知识结构,同时加大投入、增配软、硬件设施。把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政务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逐步构建起各地档案信息平台,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2.要科学地制定、贯彻和修订各项标准,使档案工作逐步实现标准化

  计算机技术的 应用是档案工作技术现代化的中心,而电子计算机的高效率是以档案管理业务标准化为基础的。要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加快档案现代化管理就必须实现档案工作标准化。

  3.增强档案信息获取能力

  长期以来档案部门始终未能摆脱“重藏轻用”的局面,而在当今信息时代,社会将更多地从信息服务的功能上去要求和评价档案部门,档案工作者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增强鉴定和评估能力以引导利用者获得更多的档案信息。

  4.加快数据准备,推进档案现代化管理进程

  在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计算机数据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一整套规范、科学的工作程序与方法,会使计算机因数据准备不足而无法使用甚至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进展速度。在著录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

  在推进计算机管理的过程中,应先根据各全宗的重要程度、价值大小、利用率高低和是否开放的情况对所有全宗进行排序,将那些可以开放的核心档案和 社会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优先加工整理。这样就可以加快档案管理计算机化的进程和提高社会利用的效率。

  (2)分级次著录,省时省力

  在著录过程中,可将反映问题单一或查考价值不高的档案进行案卷级著录;对那些一卷内几个文件涉及同一个内容且又排在一起的档案进行文件组合级著录;而对那些重要文件或反映问题庞杂的文件则进行文件级著录。

  (3)分门别类,充分利用档案原基础

  对于那些案卷基础较好又具备全引目录的案卷,在著录时可以直接在全引目录上面分类标引,而对那些特殊形式的档案如“房档”、“案件”等,可用计算机程序将人名、地址、时间用案卷目录直接录入,然后用计算机统一给出分类号。

  5.加强电子文件档案的管理

  电子文件是社会进步的产物,确保电子文件档案的安全是当今档案 工作遇到的新课题。在电子文件大量产生的今天,档案部门进行电子文件接收归档的首要任务是对所需归档电子文件信息内容的原始性、真实性鉴定,制定科学、合理及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统一的归档电子文件及电子档案的基本结构标准,这也是全面实施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的基础。尽可能把文件各个阶段的管理要求放在设计阶段予以考虑,以功能合理的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作为管好电子文件的先决条件。同时加强立法,确保电子文件的法律效力。

  6.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

  档案工作者要具备一定的信息能力,这才能适应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要充分发挥档案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努力提高档案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同时要注意加强档案主体意识和获取意识 教育,利用档案信息守法意识,加强档案工作者的档案信息保密意识,传播意识和更新转换意识。要从重管理、轻利用的传统模式中解脱出来,变“封闭型”为“开放型”,把档案工作的重心转到为知识 经济和各项事业 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轨道上来。社会的发展进步要求档案工作者要紧跟时代要求,不断建设和完善档案服务体系,努力创新服务机制,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为档案事业的不断辉煌进步贡献力量。

  总之,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档案工作的现代化管理,并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适应新时期要求、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办公自动化的广泛实现,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对传统的档案工作是一次巨大的冲击,必将促使档案工作从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上进行一次彻底革命。档案部门要尽快认清形势,采取有力措施,从工作重点和方式上来一次大转变,从人才和技术力量上来一次大储备,以勇敢地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冯惠玲.电子文件管理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霍金龙.谈电子档案管理问题.山西档案.2009(增刊).

  [3]刘巨普.城建档案管理的理论与 实践.档案出版社.2004.

  [4]刘晓红.档案工作的创新思考.就业与保障.2005.04.

  [5]宋长山.加强档案信息开发的思考.兰台内外.2005.06.

  [6]钟晓芸.论现代档案工作必须正确处理的几个问题.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06.

  档案毕业论文例文下载篇2

  浅探档案及档案管理

  时代演变的考证,社会进程的探究,文化事业的继承与发展,都离不开档案的存在。正因如此,研究档案的基本理论和科学管理在档案馆(室)的建设中极其重要。

  一、“档案”的由来

  档案一词,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称谓。商朝叫“册”,周代称之“中”,秦汉称作“典籍”,汉魏以后谓之“文书”、“文案”、“案牍”、“案卷”、“簿书”,清代开始出现“档案”一词,现今统一称作“档案”。

  “档案”一词始见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的《起居注册》:该年十月,在批阅秋审众犯册时,“上问:‘马哈喇之父与叔皆没于阵,本身亦有功牌,其罪如何?’大学士明珠奏曰:‘马哈喇之父、叔阵没,皆系松山等处事,部中无档案,故控告时部议不准。’” [1]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杨宾所著的《柳边纪略》可谓是对“档案”作出的最早解释。该书说:“边外文字,多书于木,往来传递者曰牌子,以削木片若牌故也;存储年久者曰档案、曰档子,以积累多贯皮条挂壁若档故也。然今文字之书于纸者,亦呼为牌子、档子矣。” [2]从语言学的角度,我们来看什么是“档案”。《康熙字典》解释“档”为“横木框档”,即木架框格的意思;《说文解字》解释“案”为“几属”,即小桌一类的东西。由此引申,“档案”即为储存在档架中的处理事件的有关文件,官方谓之“案”、“卷案”、“案卷”。

  198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是对“档案”历来纷纭说法的统一修正。该法称: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纪录。” [3]随着档案学的不断完善,人们把档案最新定义为:“档案是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清晰的、确定的、具有完整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档案涉及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在各领域从事的具体事务,是开展工作、处理事务的最原始的记录。

  二、档案的作用

  (一)、档案的历史作用

  档案是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蕴含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在历史文化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们常常借助档案来了解和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分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因为档案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在开展工作、处理事务时的最原始记录,所以,档案最具有凭证作用和参考作用。

  中国人习惯说:“空口无凭,立字为据”。这里的“立字”就可理解为“档案”,“为据”就是指档案的凭证作用。由于档案是事件的最原始记录,故而最有证明性。当我们在研究某个过往事件时,档案就可为事件起到凭证作用。如在对江青犯罪集团审理过程中,档案就起到了大量证据的作用,使得江青等犯罪人员无可抵赖。

  由于档案是“未掺水的史料” [4]因此,人们在研究历史的时候往往拿档案作为参考。例如在研究张思德烈士遇难的这一历史问题时,人们就借助档案作为参考资料,非常肯定地证明了张思德烈士是为了解决中央机关取暖烧制木炭时遇难而亡,并非如传说中的为解决经济困难而烧制鸦片而亡的历史问题。

  (二)、档案的现实作用

  “文件形成时,在其时效内可以发挥某些作用,称其为‘第一作用’。文件转换为档案后,‘第一作用’基本消失,但是它可以为历史研究和其他工作服务,称之为‘第二作用’。” [5]这个“第二作用”其实就是指档案的现实作用。

  1、行政作用

  档案记载了机关、团体或个人过去活动的所有状况,其中包括行政职权的法律依据,开展事务的过程及结果,工作的经验及教训等,这些资料都可以成为某个机关或团体开展行政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正如谢伦伯格所说:档案“是一个政府藉以完成其工作的基本行政工具”。档案拥有大量的信息资料,可以为党、政、军等机关、企事业等单位的领导提供大量的工作和业务管理证据及咨询资料,借以熟悉情况、总结经验、制订计划、可以为决策、处理各种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2、业务作用

  档案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尤其是记载了各行各业建设和生产活动的情况、成果、经验和教训,这些资料都可以成为当前开展生产建设时重要的咨询研究、统计监督的情报信息。实践证明,充分利用这些档案资料,对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具有直接的作用。

  3、文化作用

  档案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和延续,它蕴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和社会发展规律,许多史学家都是借助档案成就了著名的历史文化著作。

  4、法律作用

  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活动中,档案的作用依然显著,尤其是在解决领土争端等方面,档案的法律作用表现得十分突出;另一方面,在维护权益方面,档案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法律证明作用。

  5、教育作用

  档案可以成为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因为它包含着历史知识、文化信息、,人们可以通过它更加直观地了解事件真相,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

  6、查凭作用

  许多档案都可以为事件的真实虚伪、存在与否起到凭证作用。如行政公文、学历学籍、宅基旧址等等,都可凭档案查询。

  三、档案的管理

  (一)、档案管理的基本流程

  档案管理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价值鉴定、保管、编目和检索、统计、编辑和研究以及档案利用等八个环节。

  (二)、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按照规定,国家级档案分别由各级、各类档案保管机构集中管理;(2)、全国档案工作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统一、分级、分专业管理;(3)、对党政档案和党政档案工作实行统一管理

  2、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原则:档案的完整性包括档案材料收集齐全和整理系统两个方面。收集齐全是指凡有保存价值的档案都要尽量收集齐全,实现一个单位、一个系统、一个地区直至整个国家真正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完整。安全是指档案不丢失,内容不泄密。

  3、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原则:便于社会各方面对档案的利用,满足社会对档案的需要,这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6] (下转第338页)(上接第336页)

  2008年1月16日,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提出了 “两个体系”建设: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2010年5月12日,杨冬权又提出:全国各级档案部门要“建立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7]至此“三个体系”建设的提出,可以说是档案管理原则的最新概括。

  (三)、档案队伍的建设

  素质高、业务强的档案队伍是提高档案工作水平的前提。加强档案队伍建设,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健全档案队伍用人机制。

  选用素质高业务强的专业人才是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在人才的选用时,既要注重人才录用机制的完善(录用那些学历高、业务能力强,政治思想素质高的人员充实到档案队伍里来),又要注重人才使用机制的完善(敢于大胆使用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特长的年轻干部),同时还要注重人才考核机制的完善(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2、加强档案队伍能力素养的提升。

  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工作,相关机构和人员都要不断地进行切实有用的培训。在培训内容上力求“创新、有用”。如果培训仅仅停留在旧的知识层面,不努力学习和接受新知识、新技能,就不能适应当下社会发展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和新任务。

293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