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毛概论文 >

浅谈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毛概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开辟了认识的新境界,社会主义本质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浅谈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毛概论文,欢迎阅读!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毛概论文篇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特征概论》

  [摘要]和谐是一个永恒而常新的话题,伴随着社会变迁,人与人之间失去诚信,人与自然产生对抗,生态系统出现失衡,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东西方文化冲突,以及南北矛盾激化。这些都使人们更加珍惜和谐,同时也是我们研究和谐的重要意义之所在。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适时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社会和谐;本质特征;理论贡献

  和谐社会,作为人类一个美好的社会理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在21世纪,当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对和谐社会的希冀便成了中国人的现实要求。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时代最强音,也成了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主题,是我们党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宝库重要体现。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到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不只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和谐理论认识的一次飞跃。

  一、和谐的生动内涵

  和谐,在现代汉语中具有协调、融洽、合作等意义。“和谐”,就是在“中和”的前提下,事物的状态或关系达到相生相宜、相辅相成、和衷共济的美妙境界。[1]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其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许多汉语成语,如“和衷共济”、“厚德载物”及俗语“和气生财”、“和为贵”都是对这种和谐精神的注解和说明。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八个字:“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各因素共处共存,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而形成有机、协和与均衡的良性发展态势。

  和谐作为哲学术语,它既指事物的状态,又是指此物和彼物的内在联系,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普遍现象。

  什么是“和谐社会”?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它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结构性。而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或社会体系中诸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始终保持有序和谐的状态。所以,“和谐社会”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和谐理论坚持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必须科学发展、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必须构建和谐文化,以和谐文化促进先进文化建设;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在和谐的发展中才能实现。在2005年2月21日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胡锦涛同志再次强调,要通过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规律性认识,使我们关于新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更加完备,使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工作更加富有成效。[2]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

  “和谐社会”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但是主要是指人与社会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括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构想,又包括相应的执政党的执政能力、社会治理方略和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一般意义的和谐社会具有不同的本质内容: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胡锦涛同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是对江泽民同志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思路,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社会的发展不是简单的经济发展,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并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构建,使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和谐社会不仅要求人的全面进步,而且要求社会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不是一部分人受教育,而另外一部分人失去教育机会;不是一部分人就业,另外一部分人下岗;不是一部分人富裕,而另一部分人贫穷。和谐社会追求社会各系统优化发展、最佳发展,而不是一部分的最佳发展,某一要素的发展。不应以牺牲另一要素的发展为代价,更不应该妨碍其他系统的发展。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结构合理的社会。现代社会既有现代化的经济结构,也有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它们是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所以和谐社会一定是结构合理的社会,反之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也必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人们开始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现代社会不仅是一个伦理共同体,同时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今天,利益结构在理论上被看作是社会结构的物质基础,并且是决定该社会和谐程度的重要因素。所谓“结构合理”,是说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也就是各子系统之间有一个比较匀称、比较均衡、比较稳定的关系。这些子系统通常指的是人口结构、阶层结构、民族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家庭结构。社会转型引起社会心理结构层面的最大变化就是,改革在普遍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诱发了社会成员越来越高的社会期望。由于社会结构不合理,必然会把社会差距和社会矛盾拉大,与此相应地是社会张力也必然要大。社会张力一大,社会冲突一触即发;反之,社会结构合理,社会差距适当,社会矛盾也会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社会管理、社会整合、社会控制的难度比较小,成本比较低,和谐社会也就易于建构。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行为规范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大大丰富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中国有句话,叫做“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社会的规矩是社会行为的准则。人生在世,无不需要制衡。“有条”则“不紊”;有轨才会减少越轨。天上的飞机,海里的船,都有航道。大家都按规矩办事,社会就会井然有序。规范的内容很广泛,风俗、道德、法律、纪律、宗教都属于社会规范。社会规范分成文与不成文两大类:法令、条例、规章、纪律以及一部分道德,为成文的;风俗习惯以及一部分道德为不成文的。法具有强制性,虽有弹性,总体上是刚性。道德水准虽然也分层次,但是总体上是高层次的,比法律水准高。成文的、强制性的规范固然有效,不成文的、非强制性的,靠褒贬来规范的,能内化到心灵深处,更具有长效的功能。即使是超自然,超人间的宗教,也具有约束作用,有助于增强人的自控性。社会规范是社会控制的防火墙,是社会发展的支撑点。社会在前进,社会规范会更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规范依然是推动社会整体前进的推进器。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运行有序的社会。和谐本身是一种有序状态,和谐社会必定是运行有序的社会,运行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运行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运行有序体现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社会纠偏机制能够及时发挥作用。一个社会安定有序,本身就是不同利益群体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表现。

  目前,我们必须通过加快民主法治建设、强化秩序规范、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必需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协调机制的发育、健全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等途径,来保证社会安定和运行有序。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是衡量是否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3]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利益协调的社会。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构成了一定的社会利益结构。由此说明,利益是执政的杠杆,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动力和源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协调利益关系的机制和平台,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建立科学的协调和处理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我国社会转型带来社会利益的再调整,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从而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经济制度的调整带来了利益结构的变化,并且由这种变化导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构成了体制转换中的社会和谐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准确把握社会利益结构状况,加快社会利益结构调整步伐,已经成为造就现代社会和谐环境的重要条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都能得到协调的社会。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公平与公正,维护公平、公正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与前提。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不同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矛盾。如今的社会冲突集中表现为“利益的冲突”,大都是由于我们不能协调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利益引起的。所以,作为执政者,就要能很好地处理各个不同阶层、各个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互信的社会。“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社会和谐的基石是诚信。在现代社会中,党和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核心与关键,它引导、影响着公众的诚信精神,推动、决定着社会的诚信程度。不管任何地方,一个诚实守信的政府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依法治国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也是保障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我们必须站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进一步加强党和政府信用建设,强力打造诚信政府,树立和维护良好的政府形象。

  可信赖是中国基本准则的最基础道德之一。有人说,现代的信誉系统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柱子,是市场经济系统大厦的脊梁。但在当前,社会信用制度缺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个人信用制度,而且企业信用制度和政府信用制度都亟待建立。强调可信赖,是整个社会守信的保证。做到这一点,就须以道德作支撑,以法律作保障,以和谐的人际关系作基础。

  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在阐明科学发展观时指出,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是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过程。二者的发展关系是和谐统一的。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人类社会同大自然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协同进化的历史,又是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历史。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集中体现在资源短缺、生态脆弱、环境污染三个方面。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体现。

  8.“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良好人际关系的社会。通俗地说,人要生存,就必须参加生产与社会活动,而在参与各项活动的过程中,个体的人与人就交织为各种特定的群体关系。这种关系是其他各项关系的基础,构建内涵丰富的和谐社会,关键是人,关键在人,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最基本的和谐。也只有以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基点,才能圆润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现实矛盾。

  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基本利益一致,双方心理距离接近,心理相容性强,彼此感情认同,我们称之为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们常说,“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这都是和谐人际关系的写照。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指我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所要求和表现出来的协调得当的关系或融洽和睦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在形式或基本要求上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友爱、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团结共进的关系,而在本质上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这一矛盾的解决,同时也是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充满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又一个基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区别于传统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社会和谐必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没有活力的和谐,是一种死寂的、毫无价值的和谐。社会活力来自社会成员、社会组织和社会机制的有效作用,表现为政治活力、经济活力、文化活力、人的发展的活力等等。促进社会充满活力的办法,关键还在于改变那些影响和束缚活力的制度供给和政策设定。摆在第一位的是要大力营造有利于创业和创新的机制和环境,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去推动各个领域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4]

  作为一个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就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我们党为完成这一根本任务,就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目标。

  参考文献:

  [1]易超.论和谐[J].探索,2004,(2).

  [2]胡锦涛.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研究[N].羊城晚报.2005,02.23.

  [3]蒋宏宾等.构建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突破[N].光明日报.2005,05.18.

  [4]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中国环境报.2004,04.06.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毛概论文篇二:《试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质》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反映了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凝聚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思想精华,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充分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的作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调节和激励作用。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新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文化,是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反之,则会阻碍社会的进步。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只有先进文化引领下的生产关系才能更好促进社会的进步。[1]

  新中国的成立,彻底摆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毛泽东在文化建设领域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思想,以此为引领,实现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生产方面开始摆脱小农经济,社会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变。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文化建设领域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四有’公民”等思想,成为新形势下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武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我国也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等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反映了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人,同时也是文化的自觉捍卫者。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创造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渐创造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正是在人们的处世、行世、立世中形成的一些基本准则,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而现代文化中提倡“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公平正义,和谐和睦”等思想,也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被人们创造、最终上升至文化领域 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2]。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不断积累积淀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凝聚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思想精华,引导、鼓舞、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并以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成果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首先,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母体。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也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罗素说过“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被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欢乐祥和”①。目前国际上出现的中华文化热、孔子热,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的思想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充分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其次,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果,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为先进文化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3]。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并与中国的客观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第三,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与世隔绝,都需要从其他优秀的文化中汲取养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不例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是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同外来文化互动交流,吸纳、融汇一切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才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并推动着中华文化走向繁荣兴盛。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属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现在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各项事业改革向纵深发展,社会结构发生新变化,新的利益格局不断产生,国际交往、合作不断扩大,中外文化相互激荡,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在这种新的复杂的形势下,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性质的根本依据,也是区别不同文化的根本标准[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只有坚持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在文化及社会各个方面抓住根本,突出重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的作用。文化的先进性,表现在它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充分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这一功能。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使得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生生不息;除旧布新、与时俱进、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民族独步世界[5]。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了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都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因此,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才能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调节和激励作用。任何一个社会,人们的一切行为都有相应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必须遵循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即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贯穿于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最为本质的东西揭示了出来,为人们提出了正确处理各种关系、解决各种矛盾的规范和行为准则,使人们能够提高道德修养,明辨是非,分清善恶,知晓荣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调节和激励作用。正是这种调节和激励作用,为人们追求理想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更加有效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五、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大力发展科教兴国战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系统中,科学教育具有重要地位。邓小平曾深刻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我们要千方百计把教育问题解决好[6]。因此,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大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策略。“引进来”让世界了解我们,“走出去”让我们了解世界,求同存异,构建和谐世界。“引进来”就是要大胆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就是要将国外资金、科学技术人才及先进文明思想引入国内,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消化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加速我国现代化进程,使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造福子孙后代。“走出去”就是将当代中华民族所取得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推向世界,就是要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要通过文化产业化,让世界看到中国的文化;要通过高质量、高水平的产品,赋予中国文化元素,树立中国品牌形象,体现出中国劳动力技术水平、科技发展能力、科研能力及团队精神等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此外通过国家间、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人才、文化等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互信,相互融合,兼容并包,共筑和谐世界。

  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一论断,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具有发展、开放的特性。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同样,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不能延续传承,更不能繁荣发展。我们必须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敢于创新,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注释:

  ①罗素.中国问题[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6.

  参考文献:

  [1]刘大椿.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戴茂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

  [3]宋萌荣,邓泉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4]王怀超,秦刚.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5]本书编写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8.

  [6]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毛概论文”

2306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