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毛概论文 >

有关大学毛概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有关大学毛概论文篇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个问题》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它们都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标志性成果。深入学习和研究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需要贯通三大理论成果,结合三大基本问题,联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图分类号:DO-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9)01-0005-06

  党的十七大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归纳与整合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简称“三大理论成果”)。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同时,党的十七大还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的和开放的科学体系。这个概括以新的认识高度,为我们学习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广阔空间。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基点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是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首先提出来的。此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成为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主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岁月里。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深化认识这个主题。当前,我们广泛、深入、持久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设,特别是扎实地开展学习和研究,需要认真把握3个基点。

  (一)把三大理论成果贯通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由内在联系的三大理论成果共同组成的科学体系。三大理论成果一以贯之、相{[融通。首先,它们具有共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历史证明,坚持这条思想路线,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才能够科学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勇敢地实践马克思主义,有力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其次,它们具有共同的理论主题,即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后,如何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基本实践课题,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所表述的首要理论主题,在内涵和实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再次,它们具有共同的核心理念,即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旨,始终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后,它们具有共同的理论品质,即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上述共同点要求我们把三大理论成果贯通起来,联结成整体加以思考。

  (二)把三大基本问题结合起来。三大理论成果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简称“三大基本问题”)。所以,在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候,也需要把三大基本问题结合起来,作出系统化探讨。我们要看到,三大理论成果存在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实践程度和表述方式,在回答三大基本问题的时候,具有重点、程度、方式的差别。邓小平理论重点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重点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认为,邓小平理论只回答第一个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只回答第二个基本问题,科学发展观只回答第三个基本问题。

  (三)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理论来源于实践。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又能够用来指导实践。从正确的理论与成功的实践密切联系成为一体的高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理解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三大理论成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领导全党全国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成果(简称“毛泽东艰辛探索的成果”);才能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都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都是扎根于现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

  对此,我们有必要作出进一步的分析和认识: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先后面临两大历史性课题――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有关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就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有关建设、巩固和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艰辛探索的成果”,属于第一次飞跃的延续和第二次飞跃的酝酿。第二,毛泽东思想是内容丰富的科学体系。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最重要内容。把“毛泽东艰辛探索的成果”纳入毛泽东思想体系,既符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精神,又完整地保持了毛泽东思想体系。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严格区分毛泽东思想与晚年的毛泽东所犯的错误,正确认识并且认真纠正他在晚年时所犯的错误,才是真正维护和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才会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的、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新时期。

  在以往的文章和讲稿中,笔者多次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毛,成于邓”这个言简意赅的提法。现在看来,如果我们把“始于毛”理解为毛泽东时期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成于邓”理解为邓小平时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那么,上面这个提法仍然是正确的。“毛泽东艰辛探索的成果”,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前提、制度基础和理论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表现为一脉相承――具有共同的基本立场,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表现为与时俱进――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用三大理论成果回答三大基本问题。邓小平指出:“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讲话(简称“‘12.18’重要讲话”)指出,没有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浴血奋斗,就没有新中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三大理论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邓小平理论奠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尤其是““””的教训,提供了我们党开辟新道路、形成新理论的思想前提。邓小平指出,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而其中最重要的经验教训,就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解放思想,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和错误认识。思想解放推动我们党再认识社会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转变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以改革开放为形成起点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构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现实条件和实践基石。

  指导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深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且有针对性地回答许多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开创性的思想观点:搞社会主义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只能“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能超越阶段搞“左”的那一套,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只有死路一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判断我们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两大问题等。邓小平科学地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党的十五大深刻分析、高度评价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基本问题。在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过程中提出并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最初的框架和最基本的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到世纪之交,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外广大地区发生、经济风险和自然灾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严峻考验。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毫不动摇,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地继续做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特别强调要聚精会神地抓好党的自身建设。正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并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它反映当代世界和当前中国的发展变化对于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的根本要求,是加强和改进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一同作为指导思想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从而实现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科学发展观充实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这些特征可以用“两期并存”和“两难特点”加以概括。“两期并存”是指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两难特点”是指新世纪新阶段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具有两难性质。在“12.18”重要讲话中,胡锦涛从8个方面概括了我国目前遇到的两难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机遇大于挑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就成为我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并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有关大学毛概论文

2842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