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医药学论文>临床医学>

有关护理专业毕业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医学技术不断发展,护理学科不断完善,护理医学也在不断的发展。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护理专业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有关护理专业毕业论文篇1

  试探心理护理眼科手术护理中的作用

  【摘要】新医学模式下健康的定义是不但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健康的心理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笔者对我院的部分眼科住院患者进行了加强心理护理及观察。

  【关键词】眼科手术;心理护理

  手术是眼科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方法,手术中受术者的心理状态是手术成功的因素之一,现就我科受术者的心理护理进行探讨。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历年来我院的眼科手术受术者,手术方式分别为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值入术、抗青光眼术、斜视矫正术、清创缝合术、眼内容物摘除术、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等。

  1.2方法将病人心理状态分为3型:(1)紧张恐惧型:病人紧张、恐惧,担心手术的安全性,怕疼痛、怕出血及伤及邻近组织,担心进修医师在自己眼上练刀,有时全身颤抖;(2)忧郁焦虑型:病人有诸多的心理压力,如被眼疾折磨的痛苦而悲观失望。老年患者担心手术会造成双目失明、孤独、失望;知识分子患者恐惧手术会给自己的事业造成毁灭;干部患者怕手术会给将来工作带来不便;年青患者焦虑术后会影响后半生的不幸和单身;城市患者怕术后留下后遗症而影响前途和美观;农村患者担心经济困难而耽误治疗;(3)淡漠型:严重病人多表情淡漠、自抱自弃、精神不振、反应迟钝。

  2心理护理

  2.1紧张恐惧型我们向这类病人详细耐心解释术中的情况,向病人讲解手术的目的、方式、经过,麻醉的目的、方式以及手术医生的技术情况,以取得病人的信任与合作。对病人提出来的合理要求在遵守医疗规章制度保护性原则下妥善解决,以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便于手术顺利进行。

  2.2忧郁焦虑型我们通过安慰、开导、详细解答他们提出来的各种问题,解除病人的顾虑,应用语言引导病人的观念转移,使病人得到心理上的解脱以及体会新认识所带来的愉快情绪。

  2.3淡漠型这类病人多较严重,心理压力大,决不能认为其反应迟钝、丧失知觉,而不重视保护性医疗制度,对此类病人除应积极采取临床方法解决具体病症外,更应加强心理护理,用妥善的言语和现实的治疗方法,来安抚病人,控制病情的发展,以获得病人的安心治疗。

  3结果

  由于积极采取上述心理护理措施,术中患者身心均处于最佳状态而安全顺利渡过手术期

  4讨论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1],手术护理是躯体护理与心理护理的综合运用过程,手术病人除了一般病人具有的被动、依赖、敏感、自卑、感知异常等心理状态外,其主要心理状态是焦虑、恐惧和多疑,这些心理状态可导致情感障碍、自主力障碍、人格障碍等异常表现。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免疫性情绪反应,是个体对所面临的潜在性威胁而产生的一种复杂消极的心理应激反应,能引起个体的痛苦体验,并借一定的生物学机制影响个体的生理平衡[2],过度持久的焦虑情绪,易造成全身相关联的神经生理、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等中介机制,并制约各系统、各器官的功能,进而影响手术的进行或术后的康复,因此,在保持手术室环境安全、肃静、整洁,室内温度符合规定要求外,对各型有关并发症患者术前要进行调整治疗,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患者,给予药物纠正与治疗,必要时手术中请相应科室医生共同监护,及时处理异常现象,使病人有安全感。在做好整体护理的同时,注重心理护理,尊重、关心、体贴病人,说话态度和蔼、工作认真。

  因此,操作中要注重一个“准”字,静脉穿刺一针见血,结膜下注射、球后封闭,准确无误 ,泪道冲洗轻松自如,以娴熟的技术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减轻病人的恐惧心理。

  祖国医学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以情胜情”的治疗原则,心理护理正是用护理人员的职业情感帮助患者战胜疾病。随着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化护理的实施,心理护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护理人员所重视,事实也已经证明:正确、及时、科学的心理护理措施,对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疾病的恢复、提高治愈率和生命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在整个心理护理过程当中,其质量和效果直接取决于护理人员的知识层面和护理技能,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还要具备扎实的护理学基础知识、熟练的技能、掌握大量人文科学等一些周边学科的知识,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准确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参考文献

  [1] 刘晓红.关于临床心理护理基本概念和实施原则的探讨.护士进修杂志1998;13(1)∶44-46.

  [2] 刘英,吴兰笛,周红.急诊手术患者焦虑对生命体征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1)∶661-662.

  [3] Landers MB,Foulks GN,Landers DM,et al.Temporary keratoprosthesis for use during pars plana vitrectomy. AM J Ophthalmol, 1981, 91:615-619.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94.196;235.238.

  [5] 姚黎明,冯向群。朱迎梅,等。浅谈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3,3(1):15-17

  有关护理专业毕业论文篇2

  浅谈人性化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方法:了解住院病人的心理需求及人性化护理模式下指导的相应护理措施,指出目前实施人性化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对策。结果:进行人性化护理可让病人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但要克服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困难,需要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结论:护理人员只有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把自己置身于病人的角度,才能为病人提供真正的人性化护理服务。

  [关键词]护理;人性化

  当前医疗卫生行业的竞争,特别是入世后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竞争,主要是人才、技术、服务的竞争。作为以人为对象的护理队伍,我们要紧紧抓住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其提供优质、高效、一流的服务,预测服务对象的需求,主动提供服务[1]。以医疗服务需求为导向,去组建我们的医疗服务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扩大和巩固市场份额。

  人性化护理是由美国人华生(Watson)首先提出的“人性照护”护理模式发展而来,所谓“人性照护”即护士必须有人性科学的认知,给予病人人性化照护[2]。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不仅为病人提供了最优质的服务,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护理事业的发展,真正把以病人为中心推向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发展轨道[3]。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如何及时发现和满足住院病人的心理需求,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应对,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如下:

  1病人的护理、心理需求

  1.1病人的护理需求

  人们患病时,从自己熟悉的社会环境走进陌生的医院,从家庭社会的多种角色变为病人。住院后,病人非常关注自己的诊治医生、责任护士、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希望尽快进行检查治疗并知道自己的检查结果;希望了解疾病的治疗效果;希望知道治疗疾病所需的总费用;希望亲人的陪护及与护理人员沟通交流;希望护士的技术娴熟;希望住院的环境安全舒适等。

  1.2病人的心理需求

  人们患病后,心理方面会产生焦虑、恐惧、孤独等心理问题[4],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需求。

  1.2.1 焦虑恐惧心理害怕疾病不能治愈,经常处于惊恐不安的紧张状态,有的甚至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精神压力很大。这时,他们希望医务人员多关心他们,给他们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指导他们如何配合治疗。

  1.2.2 孤独心理人们患病后进入医院这个新的环境,这里的环境及医护人员对他们而言都是陌生的,他们会感到茫然,无所适从,很容易产生失落感和没落感。他们希望有亲人的陪护,希望医务人员多与他们谈心,尽量缩短与医务人员之间的距离。

  2满足病人的需求

  2.1营造人性化的环境

  医院和病房应努力营造一种充满人情味的、尽可能体现家庭式的温馨和舒适的环境。

  2.2将人性化融入护理过程

  我们的医疗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因此我们首先要尊重、理解、关怀病人。从入院那一刻起,我们就要把病人当作一个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来关注,帮助他们尽快熟悉环境及周围的人;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多与他们沟通交流,给予他们足够的心理支持与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刻苦学习,提高专业水平,以娴熟的技术服务病人。

  3存在的问题

  3.1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人力资源配备严重不足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各级医院普遍存在着护士缺编的问题,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的工作量越来越大[5],护理人员紧缺、护理任务繁重与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对卫生保健的需求这一矛盾日趋突出[6],日常的护理工作几乎占据了整个工作时间,与病人沟通的时间微乎其微,加之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护士缺乏耐心,情绪不好,这与我们的人性化护理就形成了一定的反差。

  3.2对护理内涵理解不全面

  长期以来,我们的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受计划经济和“特殊行业”的影响,形成了“病人来医院是看病的,医院对病人只管看病”的观念,忽视了病人的心理感受和生理体验。

  3.3护士的知识面狭窄,知识陈旧

  我们的护理工作者普遍缺乏伦理学、心理学、行为学、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以及不重视新技术、新业务的学习,这给我们开展人性化护理打了折扣。

  4对策

  4.1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为了使我们的护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须加大护理人力资源的投入,尽量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梯队。为了减少护士人才的流失,医院也要重视护理人才的使用,完善激励机制,尊重与理解护理人员,关心护理人员的生活及各种需求,为护理人员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开展向榜样学习,树立真正白衣天使的光辉形象,充分认识护理人员的价值,从而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激发她们最大的潜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4.2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这就要求我们新老护士要不断地加强学习、补充新知识,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护理技术,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当人类进入21世纪,人们更加关注身心的健康。护士不再只是被动而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要融入人性化的护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健康。

  定期举行诸如“假如我是病人”此类活动,让我们的护理工作者进行换位思考,充分体会作为一名患者所产生的一系列需求,从而将我们的感情及智慧融入到护理活动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护理人员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指导下,真正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把自己置身于病人的角度,才能为病人提供真正的人性化护理服务。

  作为一个新的服务理念的形成,一个新的服务模式的推行,它不是独立存在的,更不是一朝一夕速成的,而是需要不懈的学习,长期的积累,从个人到整体,从被动到主动,从点到面,从表面到深层。作为我们每个医务工作者,在逐步完善自己人文修养的同时,使人文理念真正扎根在我们的内心深处,贯穿于我们为病人服务的全过程中。

  参考文献

  [1]叶志弘.以人为本提供超期望服务.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315.

  [2]顾海杰.现代护理艺术性简论.实用护理杂志.2000,16(3):1-2.

  [3]谢凤勤.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中的运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1):1517.

  [4]戴晓阳.护理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09-110.

  [5]谢屹红.护士排班方式与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A):64.

  [6]郑惠芳.病区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安排.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B):64.

有关护理专业毕业论文

医学技术不断发展,护理学科不断完善,护理医学也在不断的发展。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护理专业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有关护理专业毕业论文篇1 试探心理护理眼科手术护理中的作用 【摘要】新医学模式下健康的定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毕业论文关于护理专业方面免费范文
    毕业论文关于护理专业方面免费范文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充分说明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毕业论文关于护理专业方面免费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毕业论

  • 毕业论文关于护理专业方面参考例文
    毕业论文关于护理专业方面参考例文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农合政策的实施,人民群众对自身的身心健康越来越重视,生病就需要住院。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毕业论文关于护理

  • 毕业论文关于护理专业方面范文
    毕业论文关于护理专业方面范文

    良好的护理服务态度是实施整体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最佳服务的关键,同时也是一名合格护理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

  • 毕业论文关于护理专业方面
    毕业论文关于护理专业方面

    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不光要有勤劳的双手,更重要的是面对工作的态度。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毕业论文关于护理专业方面的范文,欢迎大家阅

2934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