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医药学论文>临床医学>

护理学专业的毕业论文3000字(2)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护理毕业论文3000字篇4

  试谈精神科护理学教学效果欠佳原因

  护士职业是我国医疗体系里重要的组成部分,伴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重,社会对护士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目前的护士资源仍有部分靠五年制护理专业学生来补充,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是成为一名优秀护士的基础,精神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因此如何学好这门课程不仅关系到学校的教学期望,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临床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根据《护士条例》、《护士执业注册管理办法》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精神,护士岗位实行准入制度,护士必须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才能申请执业注册。自2011年起,护士的执业资格考试由原来的四个科目改变为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个科目,考试涉及临床工作初期的是护士可能遇到的各种常见疾病的护理,其中就包括了精神障碍这一类新增的疾病类型。但在护士职业资格考试的结果中发现,精神障碍的相关考点五年制的学生大多没有得分。这个现象不得不令教育工作者去深思,究竟哪些原因使得学生精神科护理学学习效果较差。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临床实践,分析原因如下:

  一、学生基础良莠不齐

  五年制护理专业的学生是初中毕业后进入职业院校学习的群体。有的学生是自主选择进入职业院校学习,希望能学习职业技术获得谋生技能。有的学生是听从父母的意愿来职院校学习,希望能通过学校的教育尽早进入社会工作。而就社会的大形势而言,就读职业院校的学生可能学习成绩都不够理想。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基础问题就会涌现出来。护理专业的学生同时也要学习所有的医学基础课程,比如生物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微生物与免疫等。在初中课程中,学生们初步接触过化学、物理、生物等课程,对于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还是有一定帮助的。如若基础打不牢,那么建立在基础科目上的专业课程的学习也会有一定的问题。而《精神科护理学》也是专业课中的一门,也需要例如生物化学,生理学这些课程作为基础才能掌握精神疾病相关知识。

  学生的基础虽然有差别,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考虑到所有学生的需求,不断的改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帮助每一位学生理解掌握工作中需要的知识点,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手段相对单一

  现代生活日新月异,科技也在不断进步。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校教育,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屡见不鲜。通过多媒体PPT、影像资料的展示,可以将每一节课的教学的重点,难点精确的讲述给学生,借此来向学生们说明疾病的相关知识,但是就目前实际来看仅仅是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护理的要求。精神疾病护理的学习不仅仅需要理论知识,还需要像其他专业课程例如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护理学一样进行一定的实训和见习课程,通过实训和见习将课堂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精神疾病作为相对特殊的一类疾病,实训课程可以教授一些常见精神疾病的护理技能及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避免以后在工作中遇到此类疾病不知所措。见习课程可以让学生真正的接触到精神类疾病,直观认识精神疾病,加深对于精神疾病的学习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想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教学情景让学生们以短剧表演的形式来学习精神疾病患者护理的过程。为了帮助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精神疾病相关知识,还可以与时俱进的增加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在学校的网站上上传教学课件或微课视频,将学习过程中得知识点展现出来方便所有人的学习。另外,有条件的老师可以建立个人微信公众平台,利用现在普遍的智能手机随时随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精神科护理学》的教学手段也应该不断的更新,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真正将职业教育的优势凸显出来。

  三、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现代科学的发展导致了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从而使我们对许多疾病的生物学问题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有识之士提出了医学模式应该向“生物――心理――社会”三合一的模式转变,这种新的医学模式,在精神病学中显得最恰当、最适用,也最需要。 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主张精神病学不仅要研究传统意义上的精神疾病,也要(或者是更要)关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精神病学不仅要服务于精神病院之内,也要(或者是更要)着眼于全社会的心理健康。但我们课程体系下的精神疾病知识相对落后,外出培训机会较少,图书馆书目相对更新慢,甚至部分教师怠于继续深造学习均导致了精神科护理学的相关教师师资水平常年保持不变。更为严重的是很多教授《精神科护理学》的老师本身就没有真正的接触过精神疾病,只能靠书本的知识来讲解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缺乏一定的经验和实践技能。

  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如若知识结构不更新,教学方法不改进,就如一潭死水永远没有生气。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能会因为教师的不思进取而逐渐的消磨殆尽。希望每一位教师不要停滞不前坐井观天,而要不断通过提高自我素质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学校管理体制落后

  五年制护理专业学生入校时年龄较小,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也相对较长。在这个过程中也是他们重要的成长和蜕变过程。学校认为五年制学生没有成熟的心智和自我约束的能力,甚至对于是非的明辨能力也相对较弱。学校有时为学生及家长考虑,对五年制护理专业学生的管理普遍较为严格,甚至相对刻板。基本还是按照义务教育的管理模式,按时上早自习,晚自习,没有自我的空间去图书馆,阅览室或电子阅览室扩充自己的知识,甚至扼杀了学生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

  在生活上或许五年制的学生们还学要老师及学校的督促和监督,但在学习上应该给与学生一定的空间。《精神科护理学》也是一门相对而言较难的课程,仅仅依靠老师上课教授的知识点是没有办法很好的掌握精神疾病相关知识,这就需要学生自觉地去查阅相关资料来解决一些问题。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的职责是教,学生的目的是学。但怎么学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渗透给学生的,这才是教育的主旨所在。

  现阶段的教育背景下,“60分万岁”的观念已经落伍,职业院校学习的所有知识都需要转化为技能运用到实践工作中去。如何提高五年制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精神科护理学学习效果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帮助学生增强基础知识,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师资力量,改善学校管理制度是提高五年制护理专业学生改善精神科护理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希望对五年制学生《精神科护理学》的学习情况改进有所帮助,期望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改革有所启发。

  护理毕业论文3000字篇5

  浅谈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的运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ICU病房2016年6—12月对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112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和风险护理管理,通过比较患者基本资料,参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参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下,从并发症、基础、对症等方面提高医疗水平,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

  1.2.2实验组

  实验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充分了解分析医患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安全有效的防范措施,尽量避免护理过程中产生的差错,提高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满意度。常见护理管理的风险主要有:

  ①缺乏行之有效的护理制度[。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没有遵照执行的标准,护理人员之间缺乏统一的标准,各自为政,造成护理人员之间在工作中出现配合性问题如:配液错误、药物发错、患者血液记录错误等,给患者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②护理人员普遍没有风险意识。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遵照护理标准执行,把护理标准丢在脑后,实行经验主义,出现无菌操作不规范、文件记录错误等问题,使患者身心受到伤害。

  ③护理人员缺乏基本的素质。护理人员缺乏人文基本素质与护理基本素质,在工作过程中态度散漫、仪器操作不熟练、配液出现差错等问题。重视这些问题,分析其中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途径有:

  ①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的完善。首先要求所有医护人员严格按照国家要求的护理制度标准严格执行,分析护理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形成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并按照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执行,做好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定期对发现的风险进行讨论,并加入到护理风险管理制度中,使护理工作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

  ②护理质控小组的成立。由医护人员按照配置分成小组轮流充当质量控制小组,所有医护人员都有检查和考核的权利,便于自身的提高,做到公平公正。

  ③护理人员职业素养的培训。由本科室的所有医护人员进行自行培训,把护理人员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分部分,对科室人员进行培训,不仅提高了自身的业务,也培训了其他医护人员,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④医护人员风险意识的强化。定期组织本科室的医护人员开展风险意识培训讲座,搜寻护理失误造成护理风险的具体事例,本科室组织学习讨论,并实行护理风险责任制。

  ⑤医生护士与患者沟通的加强。护理人员需与患者保持交流,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了解患者的想法,按需护理,避免因护理配合不默契造成的痛苦,减小护理风险的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两组采用不同管理模式护理,对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n(%)]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常规管理护理和风险管理护理患者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比较

  参照组护理风险与护理投诉50例,风险发生率44.6%;实验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与护理投诉16例,风险为发生率14.3%。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差错率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常规管理护理和风险管理护理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3.0%,参照组满意率为(85.7%),护理满意率明显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现阶段,我国的医疗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护理水平也不过完善,随着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护理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由于压力的增大造成了一些医疗事故的出现,同时,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时代的来临,人们对于医疗知识的了解越来越透彻,对护理要求越来越高而达不到满意,使得现在的医患关系十分紧张,已演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患者的日常护理中,患者的身体素质、患者的疾病情况、护理工作按照标准的执行情况、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都决定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康复时间、健康状态等,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医院正常的状态、医疗纠纷带来风险。患者对医疗的安全、护理设备、护理技术越来越注重,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得到妥善的解决,加入风险管理机制显得越发重要。

  针对护理工作过程中风险问题,加入护理风险管理,主要从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的完善、护理质控小组的成立、护理人员职业素养的培训、医护人员风险意识的强化、医生护士与患者沟通的加强等方面进行。为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ICU病房2016年6—12月对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112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和风险护理管理,通过比较患者基本资料,参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发现,风险护理管理患者的护理差错率较常规护理管理明显降低(P<0.05);风险护理管理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较常规护理管理明显提高(P<0.05)。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降低医生和患者的纠纷,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起到了良好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1.护理毕业论文范本

2..护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3.护理专业毕业论文免费范文

4.护理专业论文完整范文

5.有关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护理学专业的毕业论文3000字(2)

护理毕业论文3000字篇4 试谈精神科护理学教学效果欠佳原因 护士职业是我国医疗体系里重要的组成部分,伴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健康意识的提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305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