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医药学论文>医学>

畜牧兽医动物科学专业毕业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基层畜牧兽医动物的防疫工作引起重视,近年来,我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的疾病越来越少,促进基层畜牧兽医动物的发展,有助于我国人民的生活稳定和谐。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畜牧兽医动物科学专业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畜牧兽医动物科学专业毕业论文篇1

  浅谈动物园兽医工作的思路

  摘要:本文从某动物园兽医院的实际出发,对诊疗手段、工作思路、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阐述,从中找准创新点,大胆踏实地干。在提高动物福利,保护动物多样性的前提下,变被动治疗为积极治疗和主动防疫,使科普教育、医疗保健、动物展示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升动物园的品牌价值。

  关键词: 兽医工作 创新 思路

  2011年初,某动物园将兽医院、动物管理科、科技科合并成立动物管理中心,兽医院的工作模式和职责定位发生了变化。兽医人员全面参与动物保护、医疗、展示等工作,关注动物基本需求,提高动物福利,已摆在兽医工作的日事议程。

  随着人们对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兽医在动物园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兽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野生动物的展出和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兽医人员的思想观念落后,加上医疗设备有限,兽医工作至今仍未摆脱传统落后的诊疗方式,缺乏科技含量。如何将现有的医疗设备、技术应用于日常工作,创新性开展动物防病治病工作是兽医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1 创新诊疗手段

  1.1保定、麻醉 在动物诊治、运输和防疫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对动物的伤害、应激。建立完善的保定措施和熟练使用化学保定技术以减少对动物的应激,改善动物福利。

  1.1.1设计制造大熊猫、长颈鹿等大型珍稀动物的训练治疗笼,训练动物在非麻醉状态下能进行采血、输液等治疗操作。

  1.1.2完善各种动物的化学保定技术。初步完善大型草食动物、大型猫科动物、灵长类动物、中小型动物、啮齿类动物、两栖爬行类动物和禽类的化学保定技术,探索出各种动物最佳的化学保定药物及安全有效的使用剂量,在有效的基础麻醉下开展吸入麻醉。

  1.1.3完善各种动物的吸入麻醉技术。气体吸入麻醉具有安全高效、麻醉深度可控、苏醒迅速等优点,在国内外兽医临床中早已广为使用,在国内野生动物诊疗过程中也开始逐步推广。受动物体型差异大、动物种类繁多、吸入麻醉剂及吸入麻醉机配件、技术水平及资金等影响,吸入麻醉技术在国内动物园推广速度较慢,特别是在禽类、两栖爬行类和草食等动物的使用仍未熟练掌握。我园较早开展吸入麻醉的使用研究,曾与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合作开展“非人灵长类动物吸入麻醉的药效学研究”,对部分动物在基础麻醉之后转为吸入麻醉进行检查、治疗的技术已经成熟,可以广泛推广使用。另外,国内动物园在两栖爬行类和禽类的吸入麻醉遇到较多难题,特别是禽类吸入麻醉的安全性较差,如果能通过立项解决此问题,则能大大提高诊疗水平和动物福利。

  1.2影像学 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手段为X线检查和超声诊断。去年,某动物园兽医院购置了较为先进的X光机和数码影像系统,并对美洲虎气道咬伤、丹顶鹤骨折、猕猴腰椎错位、白狮肋骨骨折等疾病进行了多次诊断,在确定病变部位及损伤程度之后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超声诊断是常用、实用的诊疗手段,对实质性器官、腔管器官的形态、器质性病变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指示和确诊作用。因此,购置设备应用到日常的诊疗中,必能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提高诊疗水平和动物福利。

  1.3血清学与免疫学 血清学与免疫学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是病原微生物诊断的重要手段。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来源广,其病原也具有多样性。从野外捕捉或从国外引进的动物,很可能携带某些病原体,只有通过血清学、免疫学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才能确认病原体,但是进行分子生物学诊断需要一整套的设备和技术人才,建议采用出资购买试剂然后委托大学检测的合作方式。

  1.4中兽医 中国传统兽医讲究综合调理,针灸、经络气脉,观念虽未被科学验证,但是中兽医作为一门实践科学,从我国出版的世界第一本兽医专注《元亨疗马集》开始,千百年来,其效果也得到广泛认可,特别对一些西兽医临床上放弃治疗的重大疾病,如肿瘤等有着显著优势,中兽医在国外兽医届也大放光彩。因此,充分发挥现有人员的优势,摸索中兽医诊治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对于动物园内老龄动物的代谢病、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

  1.5病理学 作为黄金诊断,病理学、病理组织学的诊断具有不可争议的权威性与重要性,特别是器质性、肿瘤等疾病的诊断。由于动物园珍稀动物品种和数量多、病例资料珍贵,较容易得到突破性、创新性结果。因此,全面开展病理组织学检查,对于总结圈养野生动物的科学饲养、发病规律及调整饲养方案和治疗方案,都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诊疗手段创新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得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诊疗水平,也可作为科普宣传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可向其他小动物园、保护区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参与野生动物野外保护考察等活动。

  2 创新工作思路

  2.1建立科学的诊疗程序

  禽类、草食动物、大型猫科、中小型动物、两栖爬行类、灵长类、水生动物和昆虫等动物体形、习性、对应激的敏感度及保定方式的差异,影响着兽医的诊疗程序。通过实践,摸索出对各种动物检查诊断的标准程序,使程序、数据及结果有统一的标准,更准确更有说服力。如猫科动物的疾病诊断可以开展复方氯胺酮麻醉、检查电子芯片、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X光、B超)、某些特定检查、监护、治疗或手术、苏醒、护理等一系列工作,需要建立标准的诊疗程序,也是积累基础数据最科学的途径。

  2.2完善疾病预警机制

  通过建立基础数据库,对所发生的疾病,按流行病学、传染病、寄生虫、内科、外科、肿瘤、营养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进行整理、分类和统计分析,从中找出动物发病的主要原因、主要疾病、主要发病时间等规律性的东西,使兽医能提前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变被动医疗为主动防疫。

  3 创新管理模式

  3.1兽医人员管理

  随着兽医工作的范围与工作量的增加,人员紧缺问题凸现。除了补充能干的新员工外,充分利用现有的大学生实习饲养员,通过培训使他们尽快了解动物的行为习性,治疗时能作为兽医的助手,为手术、治疗后的动物提供更细致更专业的护理。另外,社会上很多执业兽医和兽医学院的大学生、研究生,对动物园的兽医工作非常感兴趣,也很热衷参与其中。如果能将他们作为兽医志愿者,以他们娴熟的临床技能,在一些重大疾病、手术时,必然能给予非常有效的帮助。

  3.2医疗仪器管理

  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可以提高野生动物的诊治率,但必须做好人员的配置和培养,最大限度地用好现有的医疗设备,并充分发挥其优势,以满足野生动物危病、急病、新病、重大疫病的诊疗与防控等方面的需求。使传统的诊断手段向现代诊断技术转变,创新性开展野生动物的疾病诊治和日常的健康检查。

  3.3关注动物的基本需求

  通过对动物发病和死亡原因的分析,全面关注影响动物健康的各种因素,从源头上减少动物的发病和死亡。除做好免疫接种、驱虫、消毒等常规防疫工作,还在对动物疾病做出正确诊断的基础上,分析其发病规律、发病原因,并指导动物管理的全过程。包括全面参与动物的种群建设规划、笼舍设计与改造、营养标准的制定、饲料及饲养场地的调整等等。从笼舍的合理性、营养、管理、应激因素等工作做起,力求减少动物的发病诱因,全面改善动物的健康状况,使兽医工作从被动治疗变为积极治疗和主动防疫。

  3.4、加强与高校、研究单位的合作

  目前,我园与高校的合作仅借助高校的人才和检验设备对病料进行检查和简单的技术交流,社会效应不明显。今后将与高校实行无缝的合作,将学校的解剖、寄生虫等课堂请到我园进行现场教学,或由 我园科技人员走进大学课堂为大学生讲授野生动物医学知识,参与野外动物救护,培养潜在的动物园支持者,全面提升我园的品牌价值。

  畜牧兽医动物科学专业毕业论文篇2

  浅谈幼畜疾病中兽医诊疗方法

  [摘 要]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基层,畜牧业的发展也日趋红火,不仅为当地的民众增加了经济收入,还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副产品,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在畜牧业的发展中,幼畜的生长极为重要。而幼畜在生长过程中,离不开兽医诊疗的积极参与。本文针对幼畜的特殊生理阶段,结合笔者所在地的多年兽医行业的从业经验,对于幼畜经常出现的生理、病理现象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供了兽医诊疗的科学方法,借助于此,希望在幼畜养殖过程中,能够有所借鉴。

  [关键词] 幼畜 疾病 兽医诊疗 方法

  在畜牧业的发展中,幼畜的养殖尤为关键。而幼畜又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幼畜身体的各方面的机能和功能尚未完善,对于疾病的抵抗能力也比较弱,因此,在实际的兽医诊疗中,对于幼畜的疾病诊疗要尤其的细致精确。

  一、幼畜的概念及其特点

  幼畜就是我们长春养殖户一般土话中所说的“幼仔儿”,一般是指那些新生的或者还年幼未到初情期之前的幼年家畜。这些家畜因为还未完全长大,从生理机能到状况都与成年家畜有着很大的不同,生长发育十分迅速,有的动物种类甚至能一天长十几斤,但是在生长的过程中就像成长的孩童一样,因为身体机制未能完全发展,他们往往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较差,体质嫩弱,抵抗力低。我国古代中医理论总结幼畜的生理状况曰“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而这些特点也决定了他们较成年家畜容易患病,但是在治疗时又不能像成年家畜一样诊断、用药,具有很大的特殊性。

  二、幼畜的常见疾病分析

  1.先天性幼畜疾病

  先天性幼畜疾病主要是由于幼畜先天发育过程中由于器官发育不健全、母体患病、病体遗传或生产问题导致的一些幼畜患有的疾病,例如幼畜呼吸器官发育不健全造成的幼畜肺炎、母畜受孕期间营养不足患病等问题导致的幼畜孱弱等疾病都是幼畜先天性疾病的一种,这种疾病出生便应接受兽医治疗以便康复。

  2.感染性幼畜疾病

  新生幼畜生理机制还未健全,身体抵抗能力差,因此较容易感染疾病,使幼畜患病甚至死亡。例如因新生仔畜脐带断的那一断受到感染,幼畜可能会感染脐炎,患畜常弓腰,不愿走动。

  3.病毒性幼畜疾病

  病毒性幼畜疾病和感染性幼畜疾病一样,主要是由于幼畜体制较弱而引起的,不同的是,感染性疾病只要是由于幼畜在治病过程中或者有伤口的时候而造成的,而病毒性疾病则是因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疾病。主要常见的有轮状病毒引起的胃肠道传染病、脓毒败血菌引起的脓毒败血病、大肠杆菌引起的严重腹泻等等。

  三、幼畜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诊断幼畜的方法与成年家畜一样,也要求四诊合参,做到望、闻、问、切,但因为幼畜和成年家畜的生理机能和体质有着很大的不同,治疗的时候则绝不能什么都向成年家畜看齐。

  1.诊断

  在诊断幼畜疾病的过程中,兽医需要先观察幼畜的形体、神色、口唇等,通过其基本外相了解幼畜可能存在的问题。其后和畜主了解幼畜的疾病反应,这一步很关键,因为幼畜患病后的反应、幼畜所处的生长环境都都是判断其病情的方法之一。

  在基本的了解后,一些简单的疾病已经可以诊断而出。但因幼畜的很多疾病都存在隐藏性较大、辨别性较难等问题,在幼畜疾病诊断时还需可以解其口舌气味、呼吸状况等,必要的时候更需要观察其粪便等,准确了解幼畜存在的疾病。

  因为幼畜的生理机能不健全,很多疾病表现也和成年家畜不一样,所以切忌在诊断的时候根据成年家畜疾病经验妄断幼畜所患病。

  2.治疗

  对于幼畜的常见病,一般兽医会经常用到的常用治疗法主要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对于病情较轻的幼畜可以采取药物治疗,就是针对幼畜的病情选用正确的药物让幼畜通过口服、输液等方式进行治疗,而针对患病较重或者有需要的疾病可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

  在治疗中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幼畜的生长迅速,其身体内各构建的成长也很快,因此对幼畜疾病的治疗一定要反映迅速,争取时间治疗。在经过诊断,能够确切的肯定幼畜所患的疾病后,所从事治疗的兽医一定要快速反应、及早治疗、用药。

  3.用药

  幼畜和成年家畜不同,他们对药物的反应要比成年家畜敏感很多,因此在对幼畜用药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除了要比成年家畜用药量少以外,更要绝对适合其体质,防止致病不成反对幼畜身体造成迫害。

  在幼畜用药的原理,中医曾总结了三个“要”,即“一要精,选方用药要精,药味宜少不宜多,以使药力集中;二要轻,药量宜轻,中病即止,不可过量;三要清,取其味轻清,以流畅气机;四要灵,灵活机动,不死守成方。”

  此外在对幼畜用药时还需特别注意幼畜自身的发育状况、病情缓急、体质强弱等,在用药的剂量上做好充分的把握。

  4.注意

  在幼畜疾病的治疗中,有很多兽医都存在有“经验观”的问题,或者根据成年家畜病况反应为幼畜定病、或简单观察便以经验定病,这些在多年从事工作的老医师身上可能是真确的,但是大多数兽医不能正确判断,因此切记“经验说”。

  一般来说,幼畜患后天性疾病多与其多处的生长环境有着密可不分的关系,因此在治疗后期兽医也因和畜主进行交流,对幼畜疾病复原所要求的成长环境进行普及,防治二次病害的发生。

  四、总结

  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防止疾病、高效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性,而在畜牧业的发展中,幼畜的重要地位更是决定了人们对幼畜疾病防治的重视。然而因为幼畜正在快速成长阶段,其生理机制、身体状况、体格发育都在不断增长,因此幼畜疾病常复杂多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兽医行业的临床经验,针对幼畜的特殊生理阶段,对于幼畜经常出现的生理、病理现象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供了兽医诊疗的科学方法,借助于此,希望在幼畜养殖过程中,能够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国庆、黄沧海. 幼畜疾病中兽医诊疗法[J].《福建畜牧兽医》.2000-04.

  [2]北京农业大学. 《中兽医学》[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3]李树珩.春季新生幼畜疾病的防治[J].:《当代畜禽养殖业》.1994-05.

猜你喜欢:

3086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