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理学论文 > 数学 >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相关范文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相关范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相关范文

  小组学习是一种以异质小组为主要组织形式,旨在促进学生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成绩为奖励依据,促成学生认知、情感的教学策略体系。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相关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相关范文篇1

  浅谈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从目前课堂教学中可以看出,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只重形式,而不讲究实效,存在不少问题,很值得探讨。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现状分析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在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因为具有与他人协作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是21世纪国民的基本素质之一,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弥补个人思维狭小单一的缺陷,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和锻炼自己的机会,增强学习自信心;还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采用。我听过很多数学课,几乎每节课都少不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只有形式上的小组活动,没有实质的合作;只听或看一位好学生的操作或发言,没有学生间的互动;学生间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等。国外的一些学者在研究合作学习时,也都存在着一些类似的问题。如荷兰的几位学者在他们撰写的《荷兰小学班级的合作学习》一文中,指出他们的合作学习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缺乏合作学习的足够培训,不知道怎样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管理好自己的合作学习。

  从目前数学课堂教学实际可以看出,小组合作学习只重形式,追求表面热闹,而不讲究实效,存在一些有待探讨的问题:

  一、小组活动重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

  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关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小学生年龄小,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提醒和指导每个组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表面上看说的很热闹,但大多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

  二、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开放性的教学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并乐于参与,这样学生的主动性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开放性的教学包括:①教学目标的开放性。除了知识、技能、品德、情感方面的目标,还应有数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方面的培养目标。②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材是一个例子,在保证大纲目标的基础上,教者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取舍、改编、发展、补充,甚至重组。目的只有一个――使学生更好地学,学得更好。③教学方法的开放性。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是能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方法都是好方法。以圆的认识教学为例,在学生列举见过的圆形物体后,便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画圆?以这个问题为指向,各小组学生在讨论、交流、猜想、验证中认识了圆的各部分名称,学会了不同的画圆方法。同时,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学习需要。④开放题的教学。开放题的解答具有灵活性、多向性的特点,挑战的是学生思维多方面的品质和建模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提供一个自主、自由的思考时空,使学生敢疑、敢问、敢想、敢说。在开放题的解答中,学生同时能意识到有些题答案的不定性,靠个体的力量在有限的时间内是难以完成的,而相互的交流和启发能弥补这种缺憾。个体在体验收获的同时,也体验了集体与合作的意义。这种体验是其道德成长道路上的和风细雨,将在他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的过程中发生深远的影响。开放性的教学关注学生的全面、主动、快乐发展,这种发展也为其更好地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动力和技术的支持。

  研究性学习以能力的培养为核心,重视过程的学习,重视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其引入中学数学课堂,必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通过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同时,在小组活动中出现一些放任自流的现象,教师不容易发现学生开小差,并且只关注小组的学习结果,不关注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等。

  1、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不听取他人见解、固执己见的现象;还有一些性格内向、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只作为一个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2、合作学习的时间把握不好

  从听课中发现,不少教师对教材内容理解不透,也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合作学习能力等,盲目地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经常发现有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太短,学生们正在激烈争论,各抒己见,蛮有兴趣的讨论、交流,老师就强制学生停止;有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太长,致使学生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甚至出现打闹现象。可见,合理安排小组合作时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3、班级人数过多,不利于分组活动

  一般来讲,班级人数在50人以下,比较容易分组且易于管理;人数过多,不好分组也不好管理。但从多数学校实际情况看,班级人数一般都在50人以上,多者甚至达到七八十人,这给小组合作学习带来了一定困难。以上是我结合教学实践,对目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所作的简要分析,正是基于这些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对小组合作学习学什么、怎样合作、采取的形式和方法,合作学习时间的把握、合作学习效果的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也真诚希望各位同仁共同研究,共同探讨,使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环节真正有实效。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相关范文篇2

  浅析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及对策

  摘 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备受广大师生关注,诚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效果比较显著,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因存在很多问题而饱受争议,本文就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使这种教学方式更完善。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 问题 对策

  近年来,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很多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便是其中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加强了老师与学生、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改变了以往枯燥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学习氛围更活泼生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成绩逐步提高。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方式是很值得推广的,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具体问题不容忽视,需要认真对待。

  一、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面临的具体问题

  1.对小组合作学习认识的局限性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虽然很多数学老师也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但是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只是照葫芦画瓢,采用了分组形式,具体操作的内涵却相差甚远。有的甚至仅仅是让同桌同学讨论就算完事,而学生也只是简单应付了之,根本达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领导者,缺乏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的意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尚且不知道如何引导和层层推进,更别指望学生懂得如何分组讨论学习了。

  2.对教学内容选择的盲目性

  尽管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式,但是教学内容却是需要老师自己酌情选择的。要做到既不可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些简单的内容,又不可探讨那些比较难的问题。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内容的选择总是难易不能适度,学生无法操作,使得这种教学形式最终流于形式,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也没有达到形成团结合作精神的目的,反而使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真是得不偿失。

  3.分组方法的不合理性

  在日常的数学课堂上,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式,针对学生分组的问题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在分组过程中,很多老师仅仅是按照座次或是学号安排的,搞一刀切的方法,没有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及具体情况分组,也没有明确每组成员的责任与分工,这就导致一组之内,思维方式及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很难有效展开沟通合作,使得教学进度不能持续稳妥推进。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最终事半功倍。

  4.评价方法缺乏科学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强调团队合作精神的,而很多数学教师对于各组的评价经常是只注重每组成员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而容易忽略整体,这就容易导致小组内其他成员被忽视,渐渐失去参与兴趣。而且在评价过程中不太注重学生的合作及学习态度的问题,教学形式变了,但是教学思路依然没有改变。结果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中失去科学性和全面性,使得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全面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同时也偏离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目标。

  二、面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的对策

  1.深化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

  在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顺应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充分了解这种新教学方式的内涵,多与其他老师沟通,共同研究,取长补短,不断总结出新的教学方法和成果。同时教师也要多与学生沟通,加强学生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了解,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便于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效运转,使得这种教学方式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2.对于教学内容要有的放矢

  针对初中数学内容的要求,选择合理的问题用于小组讨论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根据教学大纲做到有的放矢,把握好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还要做到排疑解难,同时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使得小组合作学习高效有序地应对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思维的问题。这样既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养成善于动脑的习惯及团结合作的精神,又使得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顺利实现。

  3.组员之间和组与组之间要合理搭配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成员的合理搭配。由于学生之间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及数学基础知识等因素的不同,如果搭配不好,整个小组便不能形成有效沟通,也无法展开合作。教师首先对各小组成员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尽量在组合的时候缩小成员之间的差异,明确各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职责,分工合作,适当的时候可以进行角色互换,尽最大可能培养组员的各方面能力。同时在组与组之间也要调整好彼此之间的水平差异,使得组员之间、组与组之间都能形成稳定有效的合作交流机制。

  4.评价方法要科学全面

  数学教师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者,应该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这对于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数学教师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要顾及那些学习过程中弱势的学生,不要一味强调学习水平,要把重点放在每个小组的整体评价上,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以及重在参与的团结合作意识。通过全面合理的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结合以往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取得的成果,我们可以基本确定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是值得推广的,这对于初中数学教革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忽视,要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克服面临的问题,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这样必将使得初中数学教学的方式方法更多样化,使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益。

  参考文献:

  [1]周莎.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学时代,2013.7:30.

  [2]邱乙忠.初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成功(教育),2012.8:121.

  [3]王洪金.初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学习(中),2014.2:120-121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相关范文相关文章:

1.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总结3篇

2.数学的学术论文优秀范文

3.小组合作个人学习心得感想

4.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5.数学的毕业论文范文

3402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