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工学论文>电子机械>

关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相关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我国农业发展正面临着转型阶段,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转变是我国农业发展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实现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相关论文范文一: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

  摘要:

  我国农业的机械化进程已经由前几年的初级阶段转到了中级的探索发展阶段,而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农业重要的粮食出口基地和老工业基地,其农业化水平在全国都是占据着领先位置的,但是由于受到经济体制等多个方面的影响,使得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结构出现了偏差和矛盾,也间接地影响到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所以说发展农业机械化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本文根据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状况,来进一步的确定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因素,最终制定出适合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影响因素;教育体系;

  1.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

  东北三省的农机装备水平一直是处于我国农机前列的,而且近几年还呈现出了结构性增长的特点,尤其是一些大中型的拖拉机的发展非常的快,以2005年为例,我国的东北地区小型拖拉机的拥有数量是其他省份的两倍到三倍,而且农业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也在不断的上升,再有就是农机队伍的不断壮大,因为在整个农业机械领域,农机服务体系的建设对农业的生产所起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农机服务体系也可以说是促进农业机械化实施的有效手段。

  2.目前我国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2.1农业机械化的关注度不高

  现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农机事业并没有引起基层政府部门的重视,很多的政府部门都还是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招商引资上,政府部门比较注重的是工业的发展,因为工业能够带动政府的政绩,所以就将农业这一部门忽视了,而且农机部门对自身在社会当中的宣传力度还有所不足,尤其是在农业生产的知名度上影响不是那么深,再有就是农机部门自身的体制存在问题,很多地区的农机编制常常被换用,很多被调到农机岗位的人员大部分都对农机了解不深刻,而且对农机管理人员的录用和调动也没有一个详细的具体的标准要求。

  2.2专项资金紧缺

  国家对农业机械的投资资金也是相对较少的,一部分农机部门选择的是将农机具一次性购入,但是这样的一种做法回收期较长,农民投入的风险较大,从整个东北三省的农机发展状况来看,其农业机械的投入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不平衡性的,所以我们会发现很多的大型农机具都很难得到推广和应用,一些辅助性的配套设施也与农机具的发展不像匹配,新型的农机具发展滞后,这些问题都是目前制约农业机械发展的重要问题。

  2.3对农机工业的扶持力度不够

  农机的制造业在整个农机机械化的实现过程当中所起的作用也是非常关键的,其实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也有过曲折的过去,当时东北地区的农机具大部分都是由南方生产的,北方地区的农机具产品所占的比列是非常少的,在东三省,辽宁地区的主要产业是重工业,农业的发展相对比较弱,而吉林是农业的主要生产地区,但是从近几年的发展状况来看,吉林地区的农机工业也出现了下滑的现象,而黑龙江地区的农机行业近几年的状况一直不是很好,虽然黑龙江地区也尝试着发展多元化的农业,但是无奈受到市场经济的限制,使得很多的企业没有办法去进行配套生产,再加上农机制造企业的独立作业,最终导致大部分的企业都面临着破产倒闭。

  3.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3.1转变农业发展理念

  我国的各级地方政府要积极的响应农业机械的发展,尤其是东北地区,各级政府要积极的执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还要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来颁布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将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都真正的落实到实处,同时也在法律高度上有了一个明确的界定,对于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有促进和推动作用。

  3.2加强政府对农机资金的补贴

  资金投入和财政支持才是确保农机化事业顺利进行的前提,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根据国家的相关补贴政策去执行,一般的补贴额度在百分之三十以上,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农机具的使用效率过低,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农机具,像联合收割机这种回收期较长的农机具,购买者所承担的风险过大,这也是购买者不愿意去购买这些大型农机具的主要原因,所以说对这些大型的农机具进行农机补贴,不仅可以让大型农机具的使用量增加,而且还能够进一步的调动购买者的积极性。

  (2)政府部门对农机购买者可以实行贷款支持,支持的贷款额度可以控制在百分之五十以内,贷款的期限最多可以延长至十年,虽然说承担的风险还是有的,但是这样的风险是我们购买者能够承担的范围。

  3.3加强东北地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1)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增加对险库的维修费用。尤其是乡村小型水利建设、农田排灌设备建设、排灌机具的维修改造、电灌站建设等,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提高抗旱和排涝能力,加强水土林路综合治理,提高农田现代化建设标准,要建一块,成一块,发挥效益一块。

  (2)东北三省要建立粮食生产、调出调入和贸易等方面信息的定期收集和发布制度,对粮食生产、流通、库存、消费等情况,当年粮食播种面积情况,农户种植意向和存粮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和定向定点的调查。

  4.结语

  本论文在结合国家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及各种惠农政策的形势下,对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进行系统分析,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将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与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及政治环境联系起来,研究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问题,为东北地区农机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姚宝刚;农业机械学报2006-01-25

  2、农业机械化发展对财政投入的依存度研究祝华军;田志宏;韩鲁佳;汪懋华;农业工程学报2007-03-31

  关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相关论文范文二:农业机械化发展因素分析与对策

  摘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使之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带动了农村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分析与对策

  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进行农业生产是农业现代化最基本的要求,这样可以促进农业得到稳定的发展,保障农民收入更高。自我国加入WTO以后,对农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发展在高产、稳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高效。这就要求在进行农业生产时,需引进先进的品种,并引进国外的先进生产技术,从根本上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使操作系统更加科学化。而要想更好地满足以上生产要求,必须要有农业机械予以辅助,因此,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1农业机械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过程

  1.1示范发展阶段

  建国初期至1978年是农业示范发展阶段,其处于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时期,主要的政策制定者就是政府,农业的发展也由政府进行指导,对农艺技术也进行了广泛的推广,并对农机进行了改良。除少数的农场有一定的规模化机械生产外,对农业机械耕地进行试推广的地方也仅是少数农村,而大多数的农村还是采取传统的耕作方式,各方面的农业耕种条件都比较落后,但建立了农业生产保障体系。

  1.2停顿、萎缩阶段

  该阶段为1978年-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1978年开始,我国农村开始出现大的转变,在农村逐步推广家庭承包责任制,农民也开始有了自主的权利,由传统的集体统一经营逐步转变为分散经营。当时,农业生产并不能实现连片种植,也不能进行统一的管理,多数的农村作业服务功能仍较为缺乏。在当时的政策中,减少了农业机械的相关投入,在政策上也没有对农民个人能否自行购置农业机械进行明确的规定,而且当时由于农民的经济能力不高,不能够自行购买,这时的农业机械只是处于停顿状态。

  1.3以农户投入为主的自由发展阶段

  该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经过几轮变革,农村的产业机构也在不断变化,甚至产生了本质上的改变,这就使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同时,随着工业的变革,使越来越多的农民拥有进城务工的机会,有一部分农民已经外出经商和务工,这就导致了农村劳动力逐渐减少,随着农民经济条件的改变,使农民更多地追求劳动利益最大化,也使自身的生产条件不断改变,因此调整了农村承包土地的方式,农机生产的厂家也能将农机投入到市场中,引起了农民的购买欲望,从而逐渐形成了以农机耕种的现象,并且逐步提高了农机服务的程度。

  1.4发展、完善与探索阶段

  该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期。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从根本上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使农机从单一地进行粮食作物的生产工作不断延伸到其他行业,使其进行不断的扩展。农机制造行业和农机生产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市场上不断出现新型的农机,新型农业机械的性能更加优越,这就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对其产生了购买的欲望,使农业机械能够稳定的增长,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地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也不断地提高了服务质量。

  2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2.1政府重视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原动力

  在1978年以前,农业的经济基础是十分薄弱的,这就导致整体的生产水平低下,由于当时国家在政策上的不断支持,也进行不断的资金投入,各地都建立了不同的农业机械公司,也建立了相应的农机培训学校,并且对科研体系进行不断的推广。据资料统计,在1958-1962年间,国家对农业机械投入大概在16亿元左右,在1971-1975年这5a间对机械投入大概在23亿元左右,每年平均投入4亿元左右。当时的农业机械化程度虽然不高,但是还是有一定程度上的积累,并且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最好的开端。

  2.2农民需求及经济条件许可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动力

  目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具就是农业机械,农民对农机的使用,才能最终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在经济体制产生变革的最初时期,大多数农民的思想还停留在传统的耕作形式上,他们对农业机械的重视程度非常低,还有农村劳动力过剩对农业机械化有制约的作用。而且由于农民的经济条件均不是很好,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也没有给予农业机械化很大的支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而经过了多年的体制变革,很多农民选择进程务工,这就在本质上使农民的思想得到了改变,随着农民的经济条件不断转好,使农民逐渐开始对农业机械投入资金,据有关资料统计,这个时期90%的农机购入方式都是采用联合购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3经济基础、实用性能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由于农民需要进行长期的资金积累,才会在自身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添置各种机械设备,这就需要熟悉新机械的各种性能,但是,假如所需要的农机价格是农民所承受不起的,且其性能等综合方面又不能令人满意,则农民就会放弃购买。只有当农机的性价比在农民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才会促使农业机械市场得到发展,激发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热情。

  2.4良好的作业环境和合理的经济效益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根本保证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农业的不断兴起,农民进城务工的人数越来越多,成功完成了农业劳动力的分离,农民多方面的要求也得到了满足,并且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调整。在全国不少地区涌现出了粮食种植大户,实现了农作物生产布局连片种植、统一管理,农田低改建设也初见成效,这些都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业部门也可以发挥这一发展优势,为农机服务创造有利条件,并且能够使农民从中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热情,从根本上推动农业机械化不断前进。

  2.5新形势的需要加速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在我国成功加入WTO后,国外先进、优质的农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抢占我国的农产品市场,这就逼迫要在农业高产、稳产的同时注重高效。如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已基本步入小康社会,这就对农产品的安全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农产品达到绿色无公害标准,才是目前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才能立足于国内走向世界。这就要求不仅应引进农产品的优良品种,还要引进国外的先进生产技术,并结合自身的实际,对其进行合理的改进,生产过程要科学化、规范化。要达到这一点,必须要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步伐,其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要保证。

  3加速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策

  3.1制定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

  要想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就要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必然的条件。农民购买农业基础设施,其最终目的就是提高自身的生产利润。由于在进行农业生产时,与其他行业相比,其工作环境较差,如果这时农民发现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能够满足自身预期的性价比,就会放弃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这样就会减少投资主体。而这就需要政府制定合理的政策,对农民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对于信誉比较好的农户可以实施按揭贷款和补贴的政策,这样就可以促进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此外,可以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适当减免税收,且可以在材料上给予合理的补贴。

  3.2强化农机技术培训与推广,提高农机产品质量

  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工具就是农业机械,也是农业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农业机械的发展程度代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农民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程度,对农业机械的功能能否在农业生产中体现有直接的影响,并且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客观因素就是农业机械的技术指标,包括农业机械的各个指标,如质量、性能等,都会对农民的利益产生本质上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决定购买但还未购买农业机械的农民的兴趣。因此,在农业机械推广培训时,要不断扩宽培训内容,不能够一直停留在传统单纯的推广上,将主线放在推广和培训上,并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整体综合素质,使其能够参与到培训和推广过程中,不断扩宽其视野,将其从传统的习惯中解放出来,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型转变。另外,还要不断加大对农业机械技术的研究,确保农业机械技术是符合市场要求的,并且性价比高,在大多数农民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民有购买的欲望。

  3.3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是成反比的,其作用力是相反的,而生产工具代表了农业的生产力水平,这就要求在农业机械发展的同时,生产方式必须随着农业机械的发展而产生本质上的变革,否则,生产方式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机械化发展产生阻碍作用。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很多小型农机已经被大型农业机械所代替,而大型的农业机械比小型农机的生产效率要高很多,这就必然使农村劳动力,可以有时间和精力从事其他生产活动。由此可见,农村必须要调整产业结构,扩大规模化种植模式,进一步提高机械作业效率,从而推动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

  3.4建设和完善农机服务信息网络

  一机多用是农民对农业机械投资的最大愿望,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和性价比,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收回成本,从而使农业机械功能的单一性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产生本质上的落差。这就要求农机的各个部门尽快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可以及时地将农民需要的各种信息传递给农民,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将农业机械产品快速地推入市场,还可以增加企业本身的竞争力,从本质上提高机具的利用率,从而使经济收入呈上升趋势,而且还可以有效避免对农业机械的重复投资现象,保证饱满的农业机械作业量,稳定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使农民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速度。

  4结语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使之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带动了农村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要使其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是农机化事业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总结,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加快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国外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及发展态势赵永满,王维新农机化研究2005-08-30

  2、我国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因素辨识及系统分析杨印生;刘佩军;李宁;农业技术经济2006-09-26

关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相关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

2.有关农业机械化毕业论文

3.关于农业机械化毕业论文

4.农业机械化论文范文

5.关于农业机械论文

6.小议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应对策略论文

7.农业机械化论文

125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