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形势与政策论文 > 浅谈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

浅谈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浅谈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

  在当前就业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范文一: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高等学校扩招,大学生就业的难度逐年加大,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视角,探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实质,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难,经济学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还关系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鉴于此,本文将通过经济学的视角来透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而提出破解的现实路径。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1999年以来,由于各大高校开始扩招,毕业生人数每年不断增长,200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12万,2004年毕业人数达280万, 2005年毕业生达到了338万人。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不断递增,2009年竟达到611万人,2010年则增至630万人,今年再创历史新高—660万人。根据人社部公布的资料,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0.7%,而《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全国总体就业率为89.6%。但实际数据统计上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按照劳动经济学惯例,攻读硕士学位和双学士学位不应纳入就业统计之内;二是近年国家迫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极大压力,出台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高校启动重大科研项目提供岗位吸引应届毕业生就业等。以上措施对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就业统计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多数措施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就业,而只是一种就业后移措施,是人力资源的“蓄水”和“储备”。此外,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实现率降低。按照“先择业,后就业”的模式找到的工作一般都比较理想,而按照“先就业,后择业’的模式找到的工作则大多和自己的理想有着较大差异。表现之一就是学科的两极分化与专业对口观念淡化,大学生就业的专业不对口现象日渐明显。综合以上,当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这将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瓶颈现象”。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

    (一)企业的产业结构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分析

    现阶段,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33.6%,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70%—80%,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40%,而且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也明显偏低,仅为1.9亿人,占人口总数的27.5%,大大低于美国的81%,也低于印度的55%。“经济资源在一些人为因素的作用下,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规律,片面流向重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知识型服务业则长期处于低迷”,“这种产业结构失衡反映在劳动力需求结构上,就是知识型服务业岗位——基本上属于所谓“白领”岗位——需求相对不足,对蓝领型岗位却产生了旺盛的需求而不是立足本土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李国英)。

    具体到某一个产业链,一般包含产品设计、研究与开发、品牌创立、生产制造、物流管理、批发与零售等很多环节。在这个国际分工的产业链中,多数国内企业仅承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利润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的一些环节,处于整个产业链的最低端,而最关键的利润高、附加值高、无污染、科技含量高的环节则被国外公司控制。国内企业承担的低端环节,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较低,多数从事体力劳动,而需要大学生等专业人才参与的工作则较少,这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

    (二)大学生就业难中的“挤出效应”分析

    在经济学上挤出效应是指,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挤出私人投资,进而对国民收入的增加产生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这种现象称为挤出效应;或者具体地说就是政府和企业都在投资,在投资项目一定的条件下,政府投的多就把企业挤出去了。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中也存在着就业“挤出效应”。中小企业是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随着经济危机在全球蔓延及对我国产生的影响,一批中小企业停产倒闭,部分企业为缩减成本减招、不招新人,大学生就业将面临严重的“挤出效应”。首先,由于经济危机重创欧美经济,一些留学生将因国外就业机会减少而回国,因美国金融危机从海外归来的学子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造成了剧烈的冲击,他们将挤占部分就业岗位,是国内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强劲对手;其次,新经济形势下,一些企业将裁员,这些裁员中有学历、有就业经验的再次就业者也将挤占部分新增岗位;再次,名校好专业学生为实现就业将降低其就业期望值,他们将往下挤占就业岗位。在就业岗位减少或相对往年就业岗位增幅减少的情况下,留学生、企业裁员、名校好专业学生将使得原本一些可实现就业的非名校非热门专业大学毕业生被挤出就业范围。

    三、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路径

    (一)宏观上加快产业升级,提高人才需求层次

    我国正在由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和向一个人才资源强国转移,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还不能满足广大毕业生的需求。国家要加快产业升级,还要有一批自主的、高科技的、创新的企业吸引人才。我国广东东莞已经提出“腾笼换鸟”的计划,要把一些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企业搬迁到经济不发达地区,引进一些高附加值、高科技企业。我国要实行一、二、三产业结构向三、二、一产业结构转型。只有需求量大了,我们的毕业生才能找到更适合的空间。

    (二)政府部门要制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法律和法规

    要使大学生就业市场运作有序,政府部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部门应尽快制定统一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管理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使之按照“自由竞争、公平、公正”的原则来运行,规范就业市场以及供需双方的行为,保障毕业生就业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这样既可以维护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又可以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大学生就业市场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国家和各级政府要深化户籍和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户籍控制,加大毕业生在就业地域和领域上的自由度,打破人才流动的层层壁垒,创造人才自由流动的大环境。在户籍管理方面,要做到能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放开户口包袱,真正实现“双向选择”。在人事制度方面,要加大对用人机制、单位编制等的改革,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壁垒,取消各种名目繁多的费用,允许合理流动,保证把企事业单位将自主权落到实处。

    (三)科学调控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适应就业市场

    我国大学的招生人数应当随着经济发展状况适当增减。理想的高等教育结构呈“金字塔”型,位于“金字塔”底端的是职业、技术教育,中间的是本科教育,顶端的是研究生教育。而我国的高等教育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型,即绝大部分学生涌向本科教育,这种失衡的教育结构必然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我国应鼓励更多的年轻人进入职业学院学习实用职业技能,这样不但会降低企业和社会的用人成本,还会降低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从而有效提高人力资源的社会经济价值。所以,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在调整学科、确定各学科招生人数的时候,都要充分采用人力市场的调查结果以及对经济发展的预测,而不能闭门造车。

  以学制四年的本科为例,学生入学的第一年,就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帮助他们接触和了解经济的发展、人力市场的需求情况;第二年的时候,学生就应该会结合自己的个人特点、爱好和社会需求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第三年要帮助学生了解雇主资料和市场需求,参加社会实践和一些招聘会,让学生直接感受就业市场;第四年辅导学生写求职信,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等专门技能。同时,要让大学生掌握现代最前沿的科技知识,适应飞速发展的高科技产业需求,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另外,高校应该重视创业教育,重视创新成果的市场化,积极鼓励广大学生依据创新成果设立公司,举办多种创业活动。各级高校还应建有创业中心,具有创新创业研究、创业教育、创业发展等功能。

    四、小结

    我国大学生人数占人口总数的比例为5%,而西方发达国家则占30%。从这个比例来看,我国的大学生并不是太多。以美国为例,该国大学生虽数量众多,但就业矛盾并不突出,都得益于其完备的大学生就业机制和其政府的立法保障、就业政策的引导等。在我国,之所以有许多大学生“一毕业即失业”,是因为我们的产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与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不能很好地对接,这种“失衡”现象势必导致许多大学生“无业可就”。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只有追根溯源,从“根”、“源”抓起,才能有“清如许”之“渠”。

  参考文献:

  1.Niallo,Higgins,Government Policy and youth Employment,Paper Prepared for the World Youth Summit to be held in Alexandria,Egypt,2002.

  2.周俊.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 2009.

  3.杨怀祥.美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研究及对我国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

  4.黄永奎等.瓶颈与超越: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突破[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6).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范文二: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就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演变成为一场全球性经济危机,并已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冲击。本文对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就业环境的现状进行客观分析,对当前我国就业问题涉及的农民工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城镇下岗待岗工人再就业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了我国就业问题如何走出困境的可行性对策。

  论文关键词:就业环境 供求形势 就业对策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对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给全球经济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从短期看,全球经济正在陷入一轮新的经济危机之中。我国部分外贸出口型企业由于对外依存度过高,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很大,出口急剧减速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骤减;国内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也正面临困境,特别是纺织服装、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困难较大,对就业也带来了不利影响;房地产及资本市场的不景气导致居民消费意愿下降,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减弱,新增就业人数增速减缓。经济不景气导致企业对用工需求进一步减少,而新增就业需求仍在急剧增加,一减一增导致的供需失衡对中国就业市场形成巨大的压力,中国就业问题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一、当前国内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民工问题现实而又迫切。在全球金融海啸冲击下,中国东部沿海一些企业提前“入冬”,面临关闭、裁员和减薪,而最先感受到寒意的,是来自内地的农民工。据相关媒体调查报道,今年下半年,在全国2.1亿农民工中,已有数百万人提前返乡,湖南、河南等省份的农民工返乡率明显增加。专家分析,随着“外需”环境恶化,沿海一些地区的制造业形势严峻,农民工回乡将呈增加之势。民工中的许多人在外地闯荡,有寻求更大发展的愿望,有比较称心的工作,可观的收入,如今工作失业、四处碰壁,心中充满了失落,更不习惯回农村继续原来的生活,对未来十分迷茫。当前,这个特殊的人群最需要关心和帮助,如果引导得当,可以成为当地生产发展的积极因素,转化成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如果关心不够,极有可能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影响。同时,由于农民工失业尚未纳入有关部门失业率统计口径,单从数据表面上看不出将会导致严重的就业问题,然而农民工就业实际几乎占了制造业就业的半壁江山,如今大批失业,只能加剧失业的实际情况,城市化进程也会因此受阻。

  2、应届大学毕业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一是毕业生人数大大增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预计2009年将会突破600万人。加上往年毕业而未能就业的高校生,就业大军可能高达千万。二是就业空间相对紧。企业效益下滑将直接导致职位需求下滑,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就业机会相对就会比过去有所减少。三是大学教育与市场脱节、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实际就业市场不适应的问题仍然存在,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障碍。与此同时,由于欧美受到金融风暴冲击,造成大批海外留学生无法获得工作机会,他们纷纷选择回国就业或者创业。预计今年回国的海外留学生数量将大大超过往年。他们的回归对国内高端人才市场势必造成较大的竞争压力。

  3、城镇失业人口以及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09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根据历史经验,实际失业率与失业人数往往会更高一些,而金融危机持续的时间越长,对中国实体经济造成的冲击越大,失业人口的数量也将不断增加。按正常情况,失业工人可以流入市场“再就业”,但在目前情况下,经济下行意味着就业机会减少,就业市场的吸纳能力颇堪忧虑。失地农民也面临十分严峻的生存挑战,他们和城镇下岗职工相比没有任何优势,就业难度更大。

  二、就业困难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

  无论对个人还是家庭来说,就业是避免贫困和谋求发展的可靠途径。就业问

  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缓解,将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经济社会动荡,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1、造成社会分配差距拉大,导致社会整体消费力下降,不利于经济持续增

  长。收入差距过大是导致社会和政治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不稳定反过来会影响到整个经济的发展过程。

  收入差距扩大会导致贫富分化,使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富人手里。一般而言,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低,低收入阶层虽然有消费欲望,但没有钱,这样使社会有效需求萎缩,致使生产的东西卖不掉,妨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就业困难造成贫富悬殊问题凸现,不利于社会安定团结。国际公认基尼

  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主要标准。我国上世纪80年代,基尼系数在0.2—0.3之间,存在着平均主义倾向。90年代以来,我国基尼系数呈迅速扩大的趋势。据测算,我国的基尼系数1996年为0.375,1997年为0.379,1998年为0.384,1999年为0.397,2000年为0.414,现在已达0.45,已经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贫富差距过大会让低收入阶层产生“相对剥夺感”,心理失衡严重将导致仇富、报复社会等行为,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3、就业困难使生态环境压力加大,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大量失业人

  员滞留城市,如果无法获得必要的保障,生活条件恶化,其直接后果将会导致城市的卫生、环境质量下降,造成极大的卫生安全隐患;返乡的农民工如果没有政策的及时科学引导和必要的资金投入,往往只能继续从事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以谋求生路,势必会造成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整个经济社会环境就会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可能造成的损失无法估算。

  三、中国就业问题如何走出困境

  就业问题影响到社会安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风向标,事关和谐社会进程能否顺利前行。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己成为制约和谐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应采取有力措施,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探索和实施切实可行的解决就业对策,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1、农民工返乡问题。农民工返乡对地方经济发展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此次农民工返乡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世界金融危机导致对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减少,出口生产企业订单减少,企业遭遇困难,不得不裁减用工,其中大部分是农民工。由于城市生活费用较高,又一时难以找到工作,被解雇的农民工只能选择返乡。二是国家最近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如国家4万亿拉动内需投资计划的出台以及新的土地政策,对农民返乡具有吸引力。三是农民进城打工一般是成群结队,当一部分人返乡后,其他农民工也会随即返乡。

  地方政府要从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安定有序的角度制定积极的政策,引导返乡农民工转变观念、抓住机遇,积极投入家乡的新农村建设中去。一是加大对中央新土地政策的研究,抓住新一轮农村改革的机遇,加快新农村建设。目前,农村耕地“抛荒”长期得不到根本性解决,关键在于粮食价格不高、农业效益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所致,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允许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权,对此,地方政府应积极研究和出台流转土地承包权的相关政策,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积极鼓励返回农民工参与农业产业化开发,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鼓励农民从事规模化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及流通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激发农村活力,强化农业基础。在现有的支农惠农政策下,进一步出台相应的农业补贴政策及相关的激励政策,以工哺农,鼓励农民走集约化、规模化农业生产道路。

  二是制定相关创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利用一部分农民工

  能人在外打工积累的生产技术和资金,引导他们自主创业,也是一条安排返乡人员的有效途径。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只要政策到位,赚钱效应必将引发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潮。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农村的就业压力,农民能够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三是鼓励企业就地安置返乡农民工。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及时出台本地

  企业安置返乡农民工的新办法,可以对安置农民工就业达到一定数量的,给予用工补贴等政策倾斜,使返乡农民工能够实现再就业;新投资开工项目用工尽可能有限使用返乡农民工,加大用工保障力度,同时加大对农民工技术培训力度,以便迅速适应岗位的需要。

  2、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需要进一步认清当前严峻形势,因势利导,最大限度的提供就业机会。金融危机冲击之下,企业自身面临危机,对岗位需求的将进一步减少,国家积极的拉动内需刺激经济计划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需要一个转化的时间过程,大学毕业生要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作出科学的判断,给自身作出合适正确的定位。同时,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要进一步深入细化,既要及时把需求信息传达到位,也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做好积极务实的就业创业准备。

  一方面国家要坚持面向企业生产一线、面向城乡基层服务一线、面向西部边远地区建设一线,同时根据现在经济形势发展的新需要,在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拓展就业领域、疏通就业渠道为大学生创造更多、更大的就业空间。同时完善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企业、到边远地区就业的各项政策,通过政策引导毕业生,在这些能够扩大就业的领域里更好地就业。进一步畅通毕业生到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就业的路子,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要强化对毕业生的就业服务,着力解决就业供求信息不对接、技能不适应等问题。建立完善对困难毕业生的援助制度,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登记和就业援助工作,争取让最困难的又急需就业的毕业生得到一对一的帮助,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

  在当前就业需求萎缩的形势下,需要鼓励大学生积极筹备自主创业,通过创业实现其人生社会价值。大学生接受能力强、思维敏捷、渴望成功,如果能够得到积极的政策鼓励和必要的资金和其他相关支持,创业成功的机会要大于其他人群。自主创业不失为当前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条出路。

  另一方面,作为育人摇篮,高校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努力把课堂教学和社会需求有效结合起来,借鉴国外一流高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经验,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上要有前瞻性、实用性,要和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相结合,大力培养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不能人云亦云,机械模仿,以免造成高校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教育成果——毕业生不能成功就业。

  此外,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塑造。近几年的连续扩招导致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居高不下,毕业生的素质也是良莠不齐。特别是部分高职高专以及民办学院,由于招生批次靠后,无法获得较高素质的生源,加之学校自身的教学改革和管理不能及时到位,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不求上进,不努力学习,却经常沉迷于网络游戏,旷课逃课,其中不泛道德水平低下、道德人格缺失者。有些学生虽然也能勉强拿到毕业证书,但就其综合素质而言,远不能符合社会的需求,必然会被淘汰。因此,自身素质能否在大学阶段得到提升,决定了他们未来能否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3、城镇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按正常情况,失业工人可以流入市场“再就业”,但在目前情况下,经济下行意味着就业机会减少,就业市场的吸纳能力颇堪忧虑。和农民工相比,城镇下岗工人如果不能及时就业,生活的压力更大,毕竟农民有自己的土地,可以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在当前形势下,解决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继续建立和优化各类培训机构,通过技术培训,使他们学到一技之长。大部分下岗工人文化水平低下,无法适应今天社会发展形势。通过短期培训和长期教育相结合、就业和创业相结合等多种途径,鼓励下岗工人边学习、边就业。

  二是政府政策的扶持。通过小额贷款、免税减税、就业保障等途径降低创业成本和风险,提高下岗工人就业创业的积极性。通过帮扶结队等形式及时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他们保驾护航。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典型人物的示范作用,鼓励他们坚定信心,度过难关。

  面对当前严峻的社会就业形势,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拉动内需、促进就业,今后还将有更多保增长、促就业的相关政策出台,料将不断缓解

  社会就业形势。政府的坚决态度和措施正在为拉动经济、提振就业树立信心,无论是返乡农民工还是即将就业或者尚未就业的大学生,都应当不失时机的抓住机遇、排除困难,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新一轮就业创业大潮中去。

  参考文献:

  1、《和谐社会背景下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研究》,汤爽,《学术动态》, 2008年03期

  2、《农民工与市民冲突的经济社会分析》,周春霞,《南京社会科学》, 2004年03期

  3、《大学生就业问题刍议》,王宗荣,《江苏高教》, 2008年02期

  4、《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徐步朝,《江西社会科学》, 2006年08期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相关文章:

1.2016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论文

2.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论文

3.有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形势与政策的论文

4.大学生就业主要考虑的因素论文

5.2016年大学生就业形势

6.大学生如何就业论文

1306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