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浅述德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浅述德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二

  《德育勿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中职生身心发展正处于由动荡逐步趋向成熟、稳定的关键时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影响着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一个中职教育个案的分析,希望能够探寻解决中职生心理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问题;个案分析;对策

  1 背景分析

  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个性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生理、心理快速发展变化的重要时期。现代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及过早地面临择业、就业的巨大压力,使得中职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过程中心理冲突和心理困惑越来越多,不少学生常常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然而,新一轮德育课改虽增设了“心理健康”这门课程,但也仅是作为选修课设置,在很多教师的眼里成了可有可无的内容。而且,尽管很多中职学校都有心理咨询室,但大多数学生因为害怕被贴上“不正常”的标签等原因而不敢踏足。心理问题得不到有效的疏导,将严重影响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笔者认为,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2 案例实录

  小曼是笔者所任教班级中的一位女生,人长得漂亮又会打扮。由于在主题班会课和迎新晚会上的出色表现,赢得老师的赞赏,开学初即被选为班级文娱委员。但几个星期之后就陆续有同宿舍的学生反映:小曼不守宿舍纪律,有时和校外的朋友玩到很晚才回来;平时也不管别人是不是在休息想听歌就听歌,并大声唱出来,而她在睡觉的时候却容不得别人弄出半点声响;文明宿舍评选时许多扣分都是因她造成的。经查,情况基本属实:比较以自我为中心,有点骄傲情绪,对学校的某些规章制度反感,并用行动表现出来,性格中的叛逆情绪初显端倪。班主任找她进行个别谈话,指出她的行为在同学中的坏影响,要求她及时改正。她找出许多理由为自己辩解, 承认错误的态度一般。这之后小曼变得有点沉默,和寝室里的同学距离拉远,只与隔壁宿舍的某个同学走得比较近,两个人还是偶尔会找校外的朋友玩。班主任老师认为这是她们这个年龄的女生经常出现的问题,也没有多加留意。

  这种情况持续到第二学期,寝室里的其他同学都不理她了,甚至联合起来对她冷嘲热讽。她有两三次到班主任那里要求换到隔壁宿舍,班主任没有答应她的要求。

  第二学年初,我们发现小曼更加沉默了。原来寒假的时候她与隔壁宿舍那个很要好的女生因为一些误会吵架了,现在她在学校里是一个朋友也没有了。接着,在班干部选举中,她又因不得人心而落选。从此,她开始逃学,性格也变得乖张,动不动就发火。班主任打电话给她母亲,她母亲表示工作实在太忙,没时间到学校面谈。而且她母亲认为女儿还是挺乖的,没什么大问题。她父亲性格比较急躁,听说女儿逃学并和外校的人玩到很晚才回宿舍,不问青红皂白就是一顿骂,她对班主任向她父母“告状”的行为很是气愤。

  一次在上专业课的时候,她问同桌同学借一块橡皮,同学不借给她。没想到她一气之下竟把同学的画撕碎,还抢过画板使劲踩了几脚。任课老师严厉地批评了她,要她向同学赔礼道歉。小曼又急又怒,冲到走道那边作势要跳楼。幸被班主任和其他老师拦了下来,也不敢再提让她道歉的事。

  经过那次风波之后,她旷课更加严重,有时来上课也不认真听讲,而是不停玩手机。但老师和同学们都不大敢说她,怕她又要跳楼。在庆祝建党__周年晚会的时候,学校音乐老师挑选了一些能歌善舞的同学去排练节目,她也在名单之中。我们发现,那段时间她每天下午下课后都准时参加排练。因为音乐老师夸她歌唱得好,舞也跳得很棒,要让她表演一个独唱和一个集体舞两个节目。在排练的时候,那个开朗活泼的她好像又回来了,她和音乐老师之间的关系也很好,经常找音乐老师谈心。小曼在晚会上的精彩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她自己也很开心。

  现在,小曼已经升上了三年级,经过音乐老师的开解,她动不动就发火的脾气改了很多,但她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还是难以融洽。像她这样的学生,将来如何在社会立足?如何与别人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德育工作者深思。

  3 分析与反思

  通过对以上个案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当前职校生普遍存在的几个心理问题:

  3.1 自卑心理

  在中职学校,多数学生是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失败者。在以分数论“英雄”的当今社会,大多数人会把中职生归为“差生”,对中职生的偏低评价使得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一些学生告诉我,他们之所以不愿佩戴校徽,是觉得做一个中职生很丢脸。所以,他们强烈的自尊心在碰到学习中的困难、人际交往中的挫折等之后,就会转为自卑,甚至自暴自弃。像小曼那样,一开始因为自己的才艺很有优越感,但受到同学的排挤和落选班干部的打击之后,感觉没有面子,用旷课来逃避问题,甚至心灰意冷到有“想死”的念头。另外,有一部分中职学生家境较困难,这也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影响,让他们产生自卑心理。

  3.2 人际交往障碍

  中职生自跨入校门起,所面对的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全新的环境,内心迫切渴望与人交往、宣泄情感,但主动性不强,且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技巧,存在着以自己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念去要求他人的情况,对他人的优点难以认同,对他人的缺点又难以容忍。他们很多人都是刚刚来到学校过集体生活,平时习惯依赖父母和家庭,使得这部分中职学生极易产生孤独、失落、茫然等心理压力。他们不知道在集体中应该更多地关注别人的感受,更多地约束自己的行为,而只是我行我素。还有的学生是因为在宿舍里从来不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而让别人反感的。最关键的是这些人际关系不良的学生对于自己的人际现状虽然并不满意,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与人交往中所犯的错误,总觉得是别人对不起他们。

  3.3 情绪控制能力低

  中职生大多数都是十五岁到十九岁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情绪两极化现象比较严重。情绪变化快,容易冲动,不能很好地调控自己的情绪,快乐时容易兴奋过头,挫折悲伤时容易抑郁消沉。尤其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其百依百顺,因此他们一旦遇到挫折,或者受到老师批评、同学误解等,就容易引起愤怒,产生攻击性行为;或者退避,沉溺于痛苦焦虑之中。小曼就是在人际交往受到挫折后,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产生攻击他人、伤害自己的行为。

  3.4 逆反心理强烈

  这个阶段的学生,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身体的发育使得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是大人了,于是对父母的唠叨和老师的说教极为反感,特别喜欢与长辈对着干。他们看待问题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不懂得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上述案例中小曼的逆反心理就很强烈,对于班主任和其他老师让她道歉的做法无法苟同,认为老师偏心;父母出自关心的打骂更让她难以接受,认为父母一点都不爱她,觉得自己是“众叛亲离”,最后才产生轻生的念头。

  3.5 厌学,缺乏学习动力

  对部分中职生来说,中考失败的痛苦和阴影在进入中职学校后无法快速排除,导致他们不能从容地面对现实,健康合理地调节自己的心态。在他们看来,进入中职学校根本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此对未来没有了憧憬,较易产生悲观、忧郁的心理。有的中职生则是因为父母的强迫才来上学的,根本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有的中职生想认真学习,但由于怕被周围的同学嘲笑为“另类”,最终选择了上网、打游戏等,迎合了同学却荒废了学业。种种的原因使得中职生普遍存在厌学问题,他们在学习上缺乏奋斗目标,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缺乏争取成功的信心,缺乏达成理想的动力。

  4 对策探索

  4.1 肯定加鼓励,让他们重拾自信心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这些文化基础较差的学生,并非像一些人所认为的那样一无是处,只是他们某方面的潜能未被发掘而已。作为教师,应该充分运用皮革马利翁效应,让学生重拾自信。教师要多肯定和鼓励学生,及时真诚地赞许学生的每一个微不足道的进步。对于一直没有进步的学生,老师可以有意识地为他安排一些成功的机会,让他尝到成功的喜悦。例如给他一个职务,这样他认识到老师对他的信任,在言行上就会有所收敛。你对他们的“期待”,将成为他们重燃希望、奋发进取的动力。案例中小曼最后的好转,就是音乐老师发现了她在音乐方面的长处并加以鼓励,使得她重新找回了自信。

  4.2 注意教育方式,减少逆反心理

  职校教育工作者要多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提高自身的职业修养,掌握好职校生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者要爱护和尊重职校生的自尊心,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和场合,注意正面教育和引导,坚决反对以简单、压制和粗暴的形式对待职校生。提倡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要与他们交朋友,以诚相待,以身作则。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减少学生的逆反心理,必须让学生信任自己,不失时机地帮助学生克服消极心理,使其心理健康发展。

  4.3 家校配合,形成教育网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但现实中,很多中职学生与父母之间非常缺乏沟通。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家长文化素质较低,教育方法不当;有的家庭父母关系不和,孩子缺少家庭温暖,致使性格扭曲;有的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案例中小曼的父亲性格暴躁,不懂得循循善诱,而是采用“棍棒型”的教育方式,母亲因工作繁忙把女儿的教育责任推给学校,父母的忽视和不理解,使得小曼产生了“孤寂感”。 此外,父母与子女之间因成长经历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容易产生“代沟”。因此,学校应该通过各种途径经常与家庭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学校要教给学生如何与父母相处的有关知识,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与困难;要转变家长的观念,使家长看到中职学生的前途和希望,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主动与子女沟通、交流,真正理解子女的心理需求。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鼓励,中职学生在完善自身心理品质、提升自己道德素质的道路上一定会越走越好。

  4.4 引导学生合理发泄不良情绪,学会控制情绪

  由于中职学生发育尚未成熟,情绪不太稳定,遇到挫折时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发泄,可能引起不良后果。根据这一特点,应为他们创设合理发泄的渠道,防止不正当的发泄。较好的方法:一是开设心理辅导课,用案例和事实说服教育学生,使他们学会用理智控制情感,遇事不急躁,冷静处理。二是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功能,通过公布心理教师的电子邮箱、QQ号码等方式,让学生和教师用较隐蔽的方式进行沟通,使那些寻求帮助的学生找到心灵的慰藉,得到同情安慰,让学生尽情倾诉。三是引导情绪转移,用积极情绪代替消极情绪,如举办运动会等活动,让学生体会班集体的荣誉感,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四是音乐抚慰,用优美、轻柔的音乐调节情绪。

  4.5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职校生由于正处于世界观的形成时期,他们往往思想偏激,不能正确认识与处理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对此,教师应启发引导学生,帮助他们认识人生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培养他们客观、全面地看问题的习惯。要使学生们坚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要用立足普通岗位用自己的技能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先进人物事迹来激发学生潜在的积极向上的天性,培养他们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尽快确立坚定的职业理想,让他们相信,只要找到了方向,加上不懈地努力,总会有成功的一天。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自己学到的专业技能为社会服务,这既加强了教学必不可少的实习环节,又可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有了学习动机,自然不会再逃学旷课。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成长。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能找准症结,能对症下药,就有药到病除的可能。同时我们能把教育工作做细做实,找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对前途充满希望,相信我们的学生也将不负众望,成长为真正“德技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温丽娜.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结合培养中职生健康人格[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10).

  [2]桑淑芳.告别抑郁,走向阳光――心理辅导案例[J].青春岁月,2011(8).

浅述德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1.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述论文

2.对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论文

3.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述论文

259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