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新闻资讯 > 理财 > 简述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简述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时间: 坤杰951 分享

简述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财政政策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不断发展的。那么,简述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学习啦小编为您分享。

  简述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其内容包括:

  社会总产品

  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社会总产品即社会的总商品资本。以及作为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继续的那部分商业,如流通中所必要的商品分类、包装、保管、加工和运输等。也称社会总产品。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物质生产总成果的重要指标。

  第一,从社会总产品出发进行研究,既可以考察资本运动中的生产消费,又可以考察个人消费;既可以考察资本流通,又可以考察一般的商品流通。

  第二,从商品资本出发研究,能够揭示出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因为在商品资本的运动形式中,既要说明商品资本的每一组成部分是如何销售出去实现其价值的,同时又要说明生产要素的各个组成部分从什么地方购买到。

  根据社会再生产一般规律的要求,在简单再生产的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一部分用于补偿消耗了的生产资料,以便使社会生产得以继续进行,社会总产品的其余部分则全部用于生活消费。在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社会总产品除上述两项用途外,还要用作积累,以满足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需要。

  社会总产品的数量,决定于社会投入的劳动总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在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社会投入的劳动总量越大,生产的社会总产品就越多;反之,社会投入的劳动总量越少,生产的社会总产品量就越少。在社会投入的劳动量不变的条件下,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越高,生产的社会总产品量就越多;反之,社会劳动生产率越低,生产的社会总产品就越少。在劳动力充分就业的条件下,社会投入的劳动量的增长受到人口增长的制约。而劳动生产率则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提高。因此,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是增加社会总产品的主要途径。

  关于社会总产品及其构成的理论,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之前,是长期困扰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一个难题。重农学派的代表F.魁奈,没有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只划分为农业和工业两大部门,因而他就不可能对社会产品的实现问题进行科学的论证。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斯密把资本主义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只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种收入,即分解为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而把不变资本价值从社会总产品价值中排除出去,因此他也不可能正确地说明社会总产品各部分在价值上的补偿和实物上的替换问题,不可能了解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

  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中,社会总产品具有不同的社会性质。在资本主义的社会总产品中,用于补偿消耗了的生产资料价值的那部分是资本家耗费的不变资本,新创造价值的那两个部分(可变资本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之间的关系表现着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阶级对抗关系。社会主义的社会总产品则具有另一种社会性质,社会总产品及其组成部分属于劳动人民所有,用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满足社会及其成员日益增长的需要。

  社会总产品及其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综合性经济指标。社会总产品的生产、补偿、消费与积累对于分析国民经济中各部门间的联系、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和各部门间的比例关系、消费和积累之间及其内部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总产值不同于国民生产总值。除了理论基础不同外,计算的范围和方法不同。社会总产值是包括物耗在内的社会产品的总价值,而国民生产总值只是新增加的价值。社会总产值只包括物质生产部门,而国民生产总值则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在内的国民经济各个部门。

  国民收入分配政策

  国民收入分配是指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国民收入,按一定的方式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之间的分割。国民收入分配形成流量的收入分配格局和存量的财产分配格局。

  预算收支政策

  增加预算支出,可以扩大社会总需求;减少预算支出,便可相应减少社会总需求。在预算收支政策中,就其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而言,通常认为财政赤字是扩展性或扩张性的,而财政结余则具有紧缩性或限制性。在这里,财政赤字是指政府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通常按财政年度计算,会计上习惯用红字表示,故称赤字。由于财政收支是通过国家预算平衡的,因而财政赤字就表现为预算赤字或者预算执行结果支大于收的差额(简称决算赤字)。与之相对应,财政结余则是指国家预算执行结果收入大于支出的余额,或称预算结余。而财政平衡则是指财政收入与支出在数量上大体相等,也称预算平衡。一般认为,财政平衡时,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是中性的,因而通常被称为中性财政政策。

  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是政府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而确定的指导制定税收法令制度和开展税收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税收政策是和预算政策一起发展的。税收政策的核心问题是税收负担问题。

  税收政策是指国家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任务,选择确立的税收分配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它是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税收政策与税收原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都是指导税收分配活动的准则,但税收原则是指导税收行为的思想观念性的准则,具有指导意义,且较宽泛;税收政策是税收行为的指导准则,更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必须执行。此外,税收原则具有普遍性,税收政策具有时间性。

  财政投资政策

  财政投资政策是指中央和地方政府运用财政手段积累或筹集的资金进行投资而实行的投资行动准则。财政投资就其形式看有两种:一种是无偿投资,另一种是有偿投资;对前者一般采取补贴拨款政策.而对后者一般采取优惠的政府贷款政策。

  财政补贴政策

  财政补贴政策:即在结构失衡或出现供给“瓶颈”时,提供各种形式的财政补贴,以保护特定的产业及地区经济。

  财政补贴政策是国家协调经济运行和社会各方面利益分配关系的经济杠杆,也是发挥财政分配机制作用的特定手段。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政府运用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

  国债政策

  国债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是财政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调节资源配置、经济利益及其整个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之一。是政府在公债的发行、消化、流通和偿还等方面实行的政策的总称。

  预算外资金收支政策等

  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看了“简述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的人还看了:

1.简述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

2.简述财政政策及其工具

3.简述财政政策的概念

4.简述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

5.简述财政政策的工具

2766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