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健康知识 > 其它健康常识 > 高血压的危害因素

高血压的危害因素

时间: 晓琼996 分享

高血压的危害因素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仍呈增长态势,每5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估计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至少2亿;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下面学习啦小编和大家一起学习高血压的危害因素。

  高血压的危害因素

  1、心血管因素

  影响动脉血压的主要因素是心脏搏血量、外周血管阻力等血液动力学变数。故凡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心输出量或增加外周血管阻力的因素,都可导致动脉血压的升高。持续的动脉血压增高必然加重心脏和动脉血管壁的负荷,造成心肌肥厚、血管平滑肌变性增厚的一系列改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

  此外,大血管的顺应性、血容量等也对血压的高低有影响。在年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高血流量--正常阻力型为主,即心搏出血量增加,而外周血管阻力正常。老年患者则以低流量--高阻力型为主,即心搏出量降低,而外周血管阻力增高。这与老年人大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弹性降低,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速度减慢有关。

  2、体液、神经因素

  血压的高低,与本身体内的体液、神经调节密切相关。肾脏是水、电解质及若干代谢产物的排泄器官,又是多种升压和降压活性物质的发源地。肾脏通过两种分泌细胞控制动脉压力水平。

  一种产生血管紧张素Ⅱ,能直接收缩动脉血管,也能刺激肾上腺素能神经释放收缩血管活性产物,使血管收缩,增加外周血管阻力,还能刺激调节体液的醛固酮系统及肾脏的肾小管,引起水、钠潴留,使循环血容量增加,增加外周阻力。

  另一种产生前列腺素和中性脂质,能扩张血管,促进水、钠排泄,使循环血容量减少,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肾脏通过上述两类细胞分泌作用来控制水盐代谢和血压平衡。但肾脏对血压的调节作用并非毫无限度,若盐摄入量超过一定的限度,则不论人或动物,终将产生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盐和应激是高血压的重要环境因素,钠潴留被认为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启动因素。

  另方面,过度的疲劳及精神紧张,也可刺激肾脏产生血管紧张素Ⅱ增多,通过上述的神经、体液调节而导致血压的升高。老年人肾脏排钠功能减退也是高血压的原因之一。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危害一:心脏

  (1)高血压的危害表现在对心脏血管的损害方面。高血压对心脏血管的损害主要是冠状动脉血管,长期的高血压使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狭窄,使供应心肌的血液减少,称之为冠心病,或称缺血性心脏病。

  (2)高血压的危害表现在对心脏的损害方面。高血压累及心脏时,往往使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增加了左心室的负担,使其长期受累,左心室因代偿而逐渐肥厚、扩张,形成了高血压性心脏病,最终可导致心力衰竭。

  高血压危害二:脑

  高血压对脑的危害主要是影响脑动脉血管。长期的高血压使脑血管发生缺血与变性,容易形成脑动脉瘤,从而发生脑出血。高血压促使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并发脑血栓的形成。脑小动脉闭塞性病变引起腔隙性脑梗塞。脑出血是晚期高血压病的最常见并发症。脑出血的病变部位、出血量的多少和紧急处理情况对病人的预后关系极大,一般病死率较高,即使是幸存者也遗留偏瘫或失语等后遗症。所以防治脑出血的关键是平时有效地控制血压。

  高血压危害三:肾脏

  高血压对肾脏的危害情况:长期持续的高血压使肾小球内囊压力升高,肾小球纤维化、萎缩,以及肾动脉硬化,因肾实质缺血和肾单位不断减少,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肾脏的表面呈颗粒状,皮层变薄,由于肾单位的不断破坏,肾脏出现萎缩,继而发生肾功能不全并发展为尿毒症。

  高血压危害四:视网膜

  高血压使视网膜小动脉早期发生痉挛,中心反射变窄,动脉管径狭窄;如血压长时间增高,视网膜动脉出现硬化改变,动脉发生银线反应,动静脉出现交叉;随着病情的发展,视网膜可出现出血、渗出、水肿,严重时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时间长久,这些渗出物质就沉积于视网膜上,眼底出现放射状腊样小黄点,此时可引起病人的视觉障碍,如视物不清,视物变形或变小等。

  高血压的危害是致命的,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其引起的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的第一杀手。尽管目前治疗手段很多,但大多数患者并没有达到推荐的血压控制目标。如果不进行治疗,高血压将导致脑卒中、动脉硬化、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衰和失明。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做到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将高血压的危害降到最低。

  高血压的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饮食清淡有利于降低血压。

  戒烟、限制饮酒:研究证明,尼古丁可迅速增加动脉血压。

  控制热量:降低体重,保持理想的标准体重。控制体重要注意热量摄入,可根据劳动强度而定,建议每千克体重供给 25~30 千卡的热量或更低一些。

  脂肪限量: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取,并减少摄取含丰富胆固醇的食物,如蛋黄、肥肉、动物内脏、鱼子及带鱼等。应多摄入不饱和脂肪,常吃新鲜水果、蔬菜。

  摄入钾、钙、镁:低钾、低钙、低镁也是高血压发病因素之一。

  防止胰岛素分泌的增加:防止暴饮暴食,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勿过度饥饿等,以防进食后诱发胰岛素分泌增加而导致高血压。

  无盐饮食:外国医学机构研究认为,人们日常食物中钠的摄入量已足够维系人体对钠的需要,食盐只应作为一种调味品,每人每日应控制在6克以内。而国人每日平均摄入盐量为 25 克左右,这是国内高血压患者较多的原因之一。

猜你感兴趣:

1.高血压的原因及危害有哪些

2.一般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高血压

3.肥胖对高血压的危害

4.高血压冬季吃什么好

5.年轻人出现高血压的原因

6.降血压药物

3297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