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健康知识 > 其它健康常识 > 发烧打点滴的危害

发烧打点滴的危害

时间: 晓琼996 分享

发烧打点滴的危害

  因见效快、疗程短及医患心理影响,常常被人们所接收,同时因病人输液常识的缺失及目前医疗环境及医疗体制、社会风气。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推荐给大家的发烧打点滴的危害,供大家参考。

  发烧打点滴的危害

  1.由于打点滴的药液直接进入人体的血液,不溶性微粒就大量地沉积在微血管丰富的心、肺、肾等关键部位,久而久之,会引起微血管的血栓梗塞、肺内肉芽肿、肺纤维化、肺静脉压和肺动脉压增高,以及局部组织水肿、炎症、坏死,甚至引起癌症等。

  2.打点滴会降低人身的免疫力,使身体产生抗药性。不管大病小病都去打点滴,不仅会增强人体的抗药性,还会干扰人体的正常防御功能。

  3.打点滴会导致自身菌群失调,增加细菌的耐药性。对于“超级细菌”,一般的药物对其没有任何的杀伤作用,可能为今后疾病治疗带来难以想象的不良后果。

  4.打点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反应。口服药物中能引起过敏的杂质可能就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掉或被身体吸收,但在打点滴时这些杂质却直接进入了血液,严重的能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输液的风险

  引发输液反应

  输液需要遵循无菌原则,并受到患者体质的影响,发热、过敏性休克、静脉炎等都是常见的输液反应。输液的药物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微粒,如果它们堵在细小的血管中,可能聚集,引起栓塞。

  增加循环负担

  输液需要把药物溶解在盐水或糖水中,如果一次输两袋500毫升的液体,相当于短时间增加了1升的血容量。一个体重为60千克的人,正常情况下全身血量约为4~5升,粗略估算,输液1升相当于加大了20%的循环负荷。老人的心肺功能较差,尤其是有心衰等心脏病的老人,频繁输液的风险更大。

  加速过敏和耐药

  药物过敏可能引起休克等严重后果,输液时药物迅速进入血液,过敏可能更快出现,症状更重。同时,如果输抗生素,相当于把抗生素带到全身,更容易引起耐药。但是,若经过各项检查,医生认为确实需要输液时,不应拒绝,而应遵医嘱输液并注意观察症状。

  发烧输液的误区

  发热输液好得快

  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热,如果体温不到38.5℃,可通过多喝水、温水浴等物理方法缓解。体温高于38.5℃可口服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感冒多是病毒引起的,不需用抗生素。即使是合并细菌感染,医生也需通过检查,确定用哪种抗生素。

  腹泻呕吐脱水应输液补充

  腹泻、呕吐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只有细菌感染才需用抗生素。脱水不太严重、能口服的患儿,口服补液即可。只有脱水严重、频繁呕吐、吃不了东西才需输液糖盐水补液。

  干涉医生开药

  医生开药应当以患儿的病情为主要依据,目前在临床上,还存在家长主动要求给儿童输液的情况。如果家长有疑问,可以与医生沟通,但不应干涉医生判断病情。

  认为输液很安全

  输液的风险远高于口服给药。儿童的表达能力有限,输液时出现异常反应时,不像成人一样能直接表达,因此不易发现,比成人更危险。所以输液过程中要严密观察儿童症状,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和医护人员沟通。

猜你感兴趣:

1.输液的危害等于自杀吗

2.持续输液的危害

3.打针输液的危害

4.打针和输液的危害

5.感冒输液的危害大吗

35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