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其它健康常识>

pm2.5的危害和防治有哪些

时间: 维俏1110 分享

  近日,PM2.5成了最热门最受人关注的话题。这直径还不到人类头发丝的1/20的细小颗粒物为什么会受到如此的重视呢?其实PM2.5的危害远远没有人们想的那么简单,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pm2.5的危害和防治,希望能帮到你。

  pm2.5的危害

  1、引发呼吸道阻塞或炎症

  研究显示,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75%在肺泡内沉积。我们可以想象,眼睛里进了沙子,眼睛会发炎。呼吸系统的深处,也是一个敏感的环境,细颗粒物作为异物长期停留在呼吸系统内,同样会让呼吸系统发炎。

  2、致病病毒搭“顺风车”入体内致癌

  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城市大气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与居民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多环芳烃进入人体的过程中,细颗粒物扮演了“顺风车”的角色,大气中的大多数多环芳烃吸附在颗粒物的表面,尤其是粒径在5毫米以下的颗粒物上,大颗粒物上的多环芳烃很少。也就是说,空气中细颗粒物越多,我们接触致癌物——多环芳烃的机会就越多。

  3、影响胎儿发育造成缺陷

  还有一些发现,让人更加担忧。近年的一些报告显示,人类的生殖能力正在明显下降,环境污染被认为是罪魁祸首。来自波希米亚北部的一项调查,对接触高浓度PM2.5的孕妇进行了研究,发现高浓度的细颗粒物污染可能会影响胚胎的发育。更多的研究发现,大气颗粒物质的浓度与围产儿、新生儿死亡率的上升,低出生体重、宫内发育迟缓(IURG),以及先天功能缺陷具有相关性。

  4、PM2.5颗粒物可通过气血交换进入血管

  种种证据表明,目前这些小颗粒物对细胞损伤已是公论,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发表论文称,2004年至2006年间,当北京大学校园观测点的PM2.5日均浓度增加时,在约4公里以外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病急诊患者数量也有所增加。

  “我们利用时间系列分析研究,对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PM2.5每立方米浓度增加10微克,医院高血压类的急诊病人就会增加8%,心血管疾病也会增多。”潘小川说。

  5、对人体寿命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即使在监控标准最严格的欧洲,38万6000人每年还是会在PM2.5的阴霾下致之死地,而且欧盟国家人均期望寿命也因此减少8.6个月。

  6、引起的疾病

  颗粒物引起的三类疾病值得重视:传染病:包括流感、肺结核和肺炎等;过敏:包括由自然过敏源引起的哮喘和肺泡炎;肺癌等。大部分的健康影响被认为是小粒径部分 PM2.5 而不是大粒径部分所造成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其成分、浓度和粒径。

  如果空气中PM2.5的浓度长期高于10微克/立方米,死亡风险就开始上升。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总的死亡风险就上升4%,得心肺疾病的死亡风险上升6%,得肺癌的死亡风险上升8%。

  除此之外,PM2.5对能见度和气候都有一定危害。关于PM2.5的危害目前还没有更多的结论,但是远远不止上面所说的这些。

  pm2.5如何预防

  日常生活中,我们基本上不可能完全杜绝它对我们身体的危害。我们能够做的只是尽量的减少PM2.5对你呼吸系统的侵害。

  1、使用口罩

  佩戴口罩是最简单的防范PM2.5的方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口罩都能阻挡住PM2.5,日常使用的无论棉布的还是其它材料的口罩,对于PM2.5都是没有有效的阻挡作用的。

  能够防范PM2.5的口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两种型号N95和KN90

  N95曾在非典和其它的传染病时期广泛使用,其阻止PM2.5的能力是非常好的,经过测试,阻断率能够达到95%。但是,需要注意的是:N95的空气流通率比较差,如果儿童和老人长时间佩戴的话,可能会造成缺氧甚至眩晕。所以,不建议体质较弱的人佩戴。

  专家建议,普通市民,佩戴KN90口罩,是比较合适的选择,阻断率能够达到90%。

  2、使用能加湿的空气净化器

  其实,完全针对PM2.5颗粒物的空气净化器,经过严格技术认证的目前还没有,商家宣称的吸附PM2.5颗粒物的空气净化器大部分是噱头。但是,家中选购一台空气净化器还是有必要的。因为在雾霾天,在PM2.5颗粒物浓度升高的同时,PM10颗粒物的浓度也在升高。目前,市场上已推出了吸附PM10 颗粒物的空气净化器,通过膜结构来吸附大分子的悬浮颗粒物。不过,此类空气净化器价格不菲,通常要在4000元以上。价格在一两千元的空气净化器,主要是 针对粉尘、有机挥发物、甲苯等室内装潢的污染,并不具备吸附悬浮颗粒物的能力。需要提醒的是,购买了空气净化器之后,并非就可高枕无忧了,如果不注意适时清洁、更换过滤膜,很可能会造成室内空气的二次污染,那就适得其反了。

  此外,室内的湿度也会影响悬浮颗粒物的活动。冬春季,在室内通常还会开暖气或空调,使室内温度升高的同时也会让空气变得干燥,这就给悬浮颗粒物四处飘散创造了条件。其实,悬浮颗粒物是气溶胶,由大小不一的分子构成。如果空气的湿度增加,小分子颗粒物与水分子之间会相互黏附,形成大分子颗粒物,体积变重的大颗粒物就会沉降下来,最后落在桌椅或地面上。因此,建议购买带有加湿功能的空气净化器或加湿器。在空气湿润后,也要及时用抹布或拖把抹去桌椅、地面上的落尘,其中就可能伴有大量的致病有毒物质。

  3、合适的出行时间

  PM2.5严重超标的天气,通常是在雾霾天。在此天气条件下,一般建议“宅”在家里,避免外出。如果遇到重要事情必须外出,则建议在早晨9:00以 后,日出升温,雾霾消散一些后再出行。因为像PM2.5这些小分子颗粒物,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上浮,此时地面的空气质量就会相对改善。天冷 时,家长们喜欢带着孩子出来晒晒太阳,但是,在空气能见度不高的雾霾天,即便有太阳,也不建议家长带孩子,尤其是7周岁以下的幼儿出门。因为7周岁之前的 幼儿,其支气管的纤毛系统和传导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肺部自净能力不完善,容易成为PM2.5颗粒物侵害的主要对象,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等病症。

  4、保护环境

  “每个人都是污染的制造者,同时也是污染的承受者。”市民的环保观念比想方设法的预防更重要,只有大家都重视环保,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才能看到更多蓝天白云,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

368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