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生活技能学习 > 学烹饪 > 烹饪用油技巧

烹饪用油技巧

时间: 陈啸1069 分享

烹饪用油技巧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日烹调用油为25克,但目前城乡居民的平均油脂摄入量是41克。“多油”的生活开始威胁到每个人的健康,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脂纷纷找上门来。那平时生活中我们应该烹饪的时候怎样合理用油,学习啦小编就来科普一下烹饪用油的相关知识。

  烹饪用油技巧:

  招1:炒菜之后控油。

  把菜锅斜放一两分钟,让菜里的油流出来,然后再把菜盛盘,而将剩下的油收集起来。

  招2:凉拌菜最后放一小勺香油,马上食用。

  这样香气可以有效散发出来,但油脂不至于被菜吸收进去,需要的油量比较小。

  招3:煲汤之后去掉上面的油。

  鸡、排骨、牛腩、骨头等炖煮之后都会出油,把表面的油撇出来,另放小碗中,就能在喝汤时少吃不少油脂。

  招4:把煎炸改为烤制。

  特别是速冻调味肉块或鱼饼,用这种方式其实味道也不错,赵淑敏营养师提示大家,简单地将油炸改为烤制就可以把脂肪从22%以上降低到8%以下。用烤箱或不粘锅均可操作。

  招5:七成熟再切片炒。

  把肉加调料煮到七成熟再切片炒。等到其他原料半熟,再下肉片,不用额外加入油脂,一样很香。

  招6:蒸、烤或生食。

  多采取不用油或少用油的烹调方法,比如蒸、烤或生食。生鱼片的美味并不逊色于红烧鱼。蒸豆角、蒸茄子、蒸南瓜都相当美味。用很少的油来烤鱼、烤肉,只要多加点香辛料,味道也不错。

  如果你想让你的饮食吃的更加的健康的话,那么我们最好在我们的饮食用到我们上面提到的方法,这样我们就能帮助我们更好用油。

  小提示:

  油吃多了有害,人体不摄入脂肪也不行,因为它要给生命活动提供必需的能量,是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物质。营养学研究表明,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能量来源于脂肪。只是脂肪摄入要适当,不能过量。改变烹饪———少煎炸炒多蒸煮炖

  如何让做出来的菜既好吃,又健康呢?营养师认为,只要调整或改变烹调方式,就能减少油的用量。我国目前绝大部分家庭烹饪以炒菜为主,这样自然要比白灼、炖菜费油。所以,要降低吃油量,首先应改变烹饪的方式。

  一是尽量避免煎、炸,多吃清蒸、水煮、生拌的菜,不仅用油少,还能保持原材料的原汁原味,在这点上应该多向广东人和日本人学习。不妨在每餐当中只做一个炒菜,配以一个炖煮菜和一个凉拌菜;二是日常用餐要做到膳食平衡,如果很难改变用油多的习惯,可以在用餐时做到用油多的菜和清淡的菜都要有,或者用糖醋、椒盐等烹调手段调节油的摄入量;

  三,不妨改用不粘炊具。因为不粘炊具炒菜时不容易粘锅,不仅可以减少食用油的用量,同时还可以保证油温不会过高,减少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破坏,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也较少。总量控制———多种植物油更换食用。

  一般来说,三口之家5升量的一桶油,至少要食用两个月。

  经烹调油烹制的食物不仅由生变熟,改善口味,还能促进食欲和增加饱腹感,是提供人体所需脂肪的重要来源。我们日常食用的食用油主要包括植物油和动物性脂肪。二者所含脂肪酸种类不同,对健康的影响也不同。总体来说,动物性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高,应该少吃。在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多种植物油中,由于各有其特点,应常更换食用,而总量也不宜过多。减油烹菜实例———无油汆鱼片和煎鸡肉

  无油生汆鱼片: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可以把菜做得少用油或不用油。例如,生汆鱼片这一道菜,几乎不沾一点油,但口味丝毫不逊色。先将青椒打成汁备用。然后把鱼去皮切成薄片,加蛋清、芡粉及少量盐和味精搅拌;锅里加水,倒入鱼骨头、鱼皮,待水煮沸后,捞出;把鱼片放进沸水中汆烫,一熟即马上捞起装盘。这个时候,就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青椒汁加热后淋到鱼片上,加点葱丝、生姜丝即可。鱼片滑嫩,口感微辣,还带点青草香,最关键的是,它几乎和油“绝缘”。

  不粘锅里煎鸡肉:可直接把鸡胸肉大片放在不粘锅里用小火慢慢煎,不放一滴油,也不用放任何调料,可放少许盐,或最多放一点点香料如葱花、蒜蓉等。因为鸡肉的含油量已很大,所以慢慢煎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油。待鸡肉煎到两面焦黄就可以了,这时的鸡肉已经完全高温煎透,完全是一种煎鸡蛋的香气。

  煎好的鸡肉可以直接蘸佐料吃,或者是切成条和蔬菜一起做沙拉,也可和各种蔬菜放在一起卷一张薄饼做成鸡肉卷。

3225817